断指再植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
断指再植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
1、术后第5 天起,指导患者主动运动患手腕关节、健指的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每日3小时。
2、术后第14 天 ,患指在健指的配合下作提拿或挟持沙袋的练习,沙袋重量为50~100g,继续主动运动患手各个正常关节,每日3小时。
3、术后第45 天,拔除克氏针,48 小时后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患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被动运动速度以慢为宜,逐渐加大力量,当达到极限角度时,保持10~20min,然后缓慢减少外力,如此反复伸屈。被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每日或每周递增。患指主动运动内容为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释拳等。辅助使用橡皮筋网板、螺丝与螺帽等工具训练指力,每日6小时。
4、术后第90天,着重训练患指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如拍球、投球、接球、投环、用匙、用筷、写字及梳头等,并且训练两手协同操作的能力,如打结、解结、打字和弹琴等,每日4小时。
断指再植八十天了,骨折还没愈合
您说的手指离断伤积极采取手术断指再植。手术顺利,手术后近三月,骨折未愈合,时间偏短,建议你继续治疗到6-8个月。平时增加日照时间,促进钙质吸收。
手外伤后应该知道的八大常识
1、手外伤病人需注意些什么?
① 选择有手外科专科优势的医院诊治。
② 妥善保存断肢(指)。
③ 一般禁用升血压药物和止血药物。
④ 住院卧床期间应多食软、易消化食物,如蔬菜、水果及新鲜鱼、虾及各种高蛋白食物,少食硬、冷、油炸食品,避免辛辣食品。
⑤ 禁止吸烟。
⑥ 实施显微手术病人需要卧床7—10天。
⑦ 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2、手外伤一期手术的重要性
手外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一期闭合创口和正确的术后处理。如果一期治疗得当,患者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手功能恢复。但是治疗手外伤,手术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手外科专科知识和技能,同时必须具备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手部外伤后常有伤口流血,病情急,担心病人有生命危险,绝大多数患者均选择就近到基层小医院或者是没有手外科专科的综合性医院就诊,由于这些医院缺乏专业的手外科技术和设备条件,病人自然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治疗,造成种种不良后果,轻者伤口感染、经久不愈、遗留严重手功能障碍,重者导致肢体坏死,留下缺指少肢的终生遗憾,部分病人虽然经过二期手术功能获得一定程度改善,但不可能达到一期正确处理恢复的效果。
这主要归因于:一方面,病人不了解手外伤一期手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错误地认为伤口出血可能致命。因此,一旦发生手部外伤,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伤残,正确的做法是:伤口局部加压包扎止血、简单固定后,迅速转送有手外科专科技术优势的医院诊治。
3、手外伤的现场救护
手外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是止血、减少创口进一步污染、防止加重组织损伤和迅速转运。正确的方法是选择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局部加压包扎是手部创伤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然后可就地取材,选用木板、竹片、硬纸板等器材局部固定,达到止痛,防止继发性损伤,便于转运目的。
常见的错误方法是采用橡皮管或鞋带捆扎,一方面静脉回流阻断,而不能完全阻断动脉血流,创口出血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捆扎过紧,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局部皮肤损伤和远端肢体缺血。
4、断指的保存
断指经冷藏保存可以降低组织的新陈代谢,减慢组织变性,为断指再植成活创造条件。断指的正确保存方法如下:
手指离断后迅速将断指用8层纱布包裹,无条件者也可以用一块相对干净的布料或纸巾包裹,然后放入无漏孔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使袋口朝上放入保温桶内,并将其2/3埋入冰块间,温度以4°C低温保存较为理想。
常见的错误保存方法:
① 将断指直接放入冰块间或装有冰糕的冰瓶内。
② 将断指浸泡在酒精、络合碘等消毒液或生理盐水中。
③ 将断指任意放在口袋中。
5、断肢(指)的再植时限
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生肢(指)离断,断指、断肢再植是分秒必争,原则上越早越好,根据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肢体离体后10小时以内组织呈轻度变性,10小时以后呈中度至重度变性,因此随着肢体缺血时间的延长,再植成活率逐渐降低。但在寒冷的季节或地区,或者离体手指、肢体经过正确的冷藏保存,可以相对延长指体缺血时间,超过24小时甚至36小时也有再植成活的可能。
6、手外伤病人为什么不能吸烟?
众所周知,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导致手指血运障碍,尤其是再植手指更容易发生,因此,手外科及显微外科病区应禁止吸烟,断指再植或显微外科手术后病人戒烟应列入常规,并告诫病人不要进入吸烟区,不能与吸烟者共聚。吸烟所致再植手指坏死已有不少病例,教训深刻,手外伤病人应予高度重视。
欢迎关注河南省荣军医院手外一科公众微信:HNSRJYYSWYK
地址:新乡市牧野区荣校路78号河南省荣军医院综合楼三楼手外一科
24小时咨询电话:0373-3722053
7、手外伤病人是否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
以往人们误认为,康复就是疗养,康复就是浪费金钱,而不愿意进行康复治疗,延误了患者最佳的康复训练时机。其实患者功能的恢复与康复紧密相关,因此,除及时正确地进行初期外科处理和必要的晚期处理外,还应及早在手功能康复室进行较系统的康复治疗,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长期地进行手的功能锻炼,多使用患手,应用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康复、手支具等辅助治疗方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功能。请病友们记住:
成功治愈=手术(50%)+康复治疗(50%)。?
8、病人如何改善手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手外伤后不单是要求外形完整、美观,更需要恢复完好的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俗话说:“三分手术,七分锻炼”,突显手部功能锻炼十分重要。但手功能锻炼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做到刻苦锻炼、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手外伤病人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手功能锻炼,骨折手术四周左右开始锻炼;
2)手关节的被动锻炼:即用外力伸屈手部各关节,按照腕关节、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的顺序,循序渐进式活动关节,伸屈关节时保持外力20分钟左右,克服暴力活动关节,以尽量将关节活动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
3)手关节的主动伸屈锻炼,这是病人自己锻炼的主要方法:用健侧手固定一关节,主动屈伸另一关节,每次屈伸,使其达到最大限度;自由屈伸各关节;作对掌运动;作拇指外展和内收运动;按以上顺序循环练习,直至感到关节部有轻微的酸痛为止。
4)抗阻训练:可用拉皮条的方法锻炼增加手指的屈伸、内收及对掌肌力,这些方法用力要大,每一动作持续3-4秒,重复10-20次/分,至局部有疲劳感为止,每日1-2次。5﹞技能训练:除练习执笔、执筷、扣纽扣等日常生活动作以外,还应该练习使用各种生产工具。
5)手指应固定于功能位:手外伤固定和包扎时,除非由于骨折或肌腱损伤医生要将手指固定在伸直位,一般情况下,手指应取屈曲位置,也就是轻微握拳的姿势。这种位置不仅利于各种组织的修复,而且可以防止手指的关节发生僵硬。
6)避免健指“陪绑”:一手指发生损伤,包扎或固定是一定仅限该指,切不可将邻近的健指一起固定,因为也会发生关节强直。因此健指陪绑是十分危险的。
7)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外伤康复的关键是正确进行手指活动的功能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和时间视不同的手外伤类型而定,统称早期可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后期主动锻炼为主,病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以保证既不影响手外伤愈合又能尽快恢复手外伤功能。
8)辅助锻炼工具的使用:各种健身球及握力器对于增进手的功能特别是手的灵活性及肌力有帮助,手外伤病人在锻炼中运用上述体育器具,会有很大帮助。
9)物理疗法:可采取各种物理疗法。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治疗,对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减轻粘连,软化瘢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手外伤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辅助理疗是完全必要的,如无条件也可进行热水浴,将手放在40~50℃热水中浸泡每日一到三次,每次10~20分钟。
鞭炮这么危险为何还要放! 炸断手指
手指被炸断时,伤处以清洁敷料压迫止血,在现场将离体部分尽量找回。尽快送医院,争取6-8小时内行再植手术。断指或断肢不得以消毒液和其他任何液体浸泡,不得直接接触冰块。正确的方法是,把断指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巾包裹,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再放到适当的容器里,周围放上冰块或冰棍、雪糕等,使断指保存在0-4℃的环境。
骨癌患者出现并发症该如何护理
一、呼吸系统护理: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坠积性肺炎。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胜利盐水1000ml加庆大8万U,行膀胱冲洗2次,如排除液混浊,则增加冲洗次数,至排除液清亮为止。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三、皮肤护理:消瘦、瘫痪者用气垫床或海绵床每2小时翻身1次,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四、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做四肢主动运动,协助患者做四肢被动运动,如抬高下肢,曲伸膝关节、肘关节、趾关节,按摩肌肉,以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手指畸形最好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决定治疗效果,也是患儿能否恢复健康手功能的关键。
目前对于手畸形,很多已经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比如并指畸形,基本上都是改形切开,皮瓣成型和植皮。但具体的细节,各种方法还是有点差别,这要看具体情况。 实际上,对于患儿的某些先天畸形或外伤造成的缺指,可以考虑在10岁之后做手指再造。
还可开展各种类型并指多指、挛缩弯曲、巨指短指、断指(趾、肢)、断掌、断足、断耳、多指离断的再植、不同形式的拇手指再造、各种类型皮瓣移植、肌皮瓣移植、带血管骨游离移植、手足畸形与功能重建等诊疗项目。
手足畸形的治疗有相当的困难,需要精细的手术和术后的康复锻炼,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才能保证孩子治疗的最终效果是好的。所以选择专业医院和专家治疗是必须的。以免手术失败影响孩子的一生。
缓解颈椎疼痛的家庭护理方法
1、避免受凉
避免受凉及不适当的颈部活动,夜眠时不宜用高枕,应用低枕枕于颈部,而枕头两侧略高,使侧卧时仍保持颈部正直的位置。
2、按摩上下肢肌肉
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3、注意心理调节
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同时注意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4、指导病人做适当的锻炼
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5、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
在平素工作中作适当的颈部活动,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可预防颈椎病。
断指再植的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断指再植手术的一般过程,对于再植手术一般的操作方法和原则在很多方面类同于断肢再植手术。
1.麻醉:一般用臂丛阻滞麻醉,必要时采用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个别情况也有应用醚插管麻醉或屈指肌腱鞘管内麻醉。
2.清创: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强调显微镜下的清创。
3.骨与关节的固定:整齐切伤的骨断端一般缩短0.5cm,不整齐的损伤根据清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骨断端的切除。用直径1mm的不锈钢针1枚作髓腔内固定,或用2枚不锈钢针作交叉固定骨折,也有用微型螺丝固定或骨钉髓内固定的方法。经过关节的断指,用2根相同粗细的克氏针作早期行关节融合术或掌指关节早期关节成形术。
4.肌腱缝合:伸肌腱常用2—0或3—0的丝线间断缝合,近节断离时,应同时缝合伸肌腱的中央部与侧索,中节则缝合侧索的延伸部。屈肌腱在较清洁断指中,可用3—0的尼龙线,采取Kleinert等方法对指深屈肌腱吻合,外周7—0尼龙线间断缝合。注意切除指浅屈肌腱,并应将屈肌腱腱鞘切除1cm。
5.血管缝合:原则上血管吻合的顺序是先缝指背静脉,然后再缝指动脉。指背静脉和指动脉的缝合的针距与边距要均匀,针距可较动脉宽些。
6.神经缝合:手指神经为单纯感觉纤维,只要有良好的对合即能迅速再生,得到较满意的恢复,故应尽可能一期修复。
7.皮肤缝合:一般采用间断缝合,不要缝得过密过紧和内外翻,以免压迫血管。应避开缝接的静脉和动脉。
做断指再植需要注意什么
一、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 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二、体位:术后需绝对卧床7-10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三、再植指血运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要及时解决。
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一次,其中需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其中颜色和温度是反映皮下血运的可靠指针。
(一)指体色泽
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色泽的变化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再植术后,由于远端指体血管已失神经支配,故全部处于扩张状态,所以再植断指的色泽比正常指红润。
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可由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寒冷与疼痛常可引起血管痉挛。为此,凡冬季或寒冷地区再植术后的手指及前臂最好用棉絮包扎以保温,病房保持24~26℃之室温,局部以侧照烤灯温热来保证。凡上述条件皆具备的情况下再植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时,首先应怀疑动脉痉挛,应立即肌肉注射罂粟碱30~60mg,并予镇痛治疗,严密观察,一般经10~30分钟后动脉痉挛解除,指体由苍白变为红润;如果经采取上述措施,并延长观察时间,仍未改善,怀疑有动脉栓塞之可能,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为灰色,指腹张力低,指端侧方切开有少量暗色血缓慢外溢,这说明断指无动脉供血,静脉仍通畅,溢血是静脉反流所致,仍是动脉危象,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成暗紫色,且指腹张力高,则说明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此时可用手术刀在指端侧方作一小切口,立即可见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由紫变红。若出血一旦停止,指体又呈暗紫色,说明静脉危象未解除,应及时手术探查,重建静脉回流。再植术后如果指体呈蜡白色,指腹张力高,指端侧方切开流出鲜红色血液,这说明指体供血良好,而呈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体缺血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已开始变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断指通血后,造成细胞(组织)水肿,使组织间张力增高,使末梢循环受阻,而呈现出蜡白色。一般经保温、防凝治疗 1~2天后,指体由蜡白色可转为樱桃红色,部分病例恢复粉红色,而出现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
(二)指体温度
指体温度的变化是直接反映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检测,并及时记录。为了获得正确指温数据,每次对断指进行检测前,应及时记录室温,先检测健指指温,然后再检测再植指指温。每一断指若两侧指动脉均作了吻合,并修复了较多的静脉,这一断指的温度大致与健指相同,有时甚至略高出于健指;如果仅修复一侧指动脉,则指温要比健侧略低1~2℃;如果断指指温比健指低4~5℃,说明断指血液循环已发生障碍,此时应根据其他观察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如果指温渐渐下降,指体由红润变为苍白,说明指标发生动脉供血障碍。在检测指温过程中,如果发现当时指温略升高,而指体由红润渐渐变成暗紫色,尔后指温又逐渐下降,且低于健指3~4℃时,指体由红变为紫红,指温下降,但仍有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且反应迅速,说明指体静脉回流大部分障碍,但仍有少量回流,若指温保持不变,指体有成活之可能,如果指温继续下降,指体呈暗紫色,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指体由紫变红,说明静脉回流完全障碍而发生栓塞,应及时手术探查,切除栓塞段静脉,作重新缝合或血管移植修复,否则指体难以成活。
(三)毛细血管回充盈观察
手指完全性离断再植术后,远端指体因失神经支配,血管呈扩张状态,周围毛细血管充盈。因此,再植术后数天内指体比正常指体红润,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比正常指明显。测试时可用根火柴梗头或测试者有手指轻轻压一下指腹或指甲,此时被压的皮肤或指甲呈苍白色,一旦移开压迫后,受压区在1~2秒钟内,由苍白转为红润,此称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正常。如果指体供血障碍,不仅指体呈苍白,而且也测不出这一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这说明发生动脉危象;如果指体呈灰紫色,指温低,测试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时尚有一些反应,但充盈时间极为缓慢,指端侧方切开处溢出紫色静脉血,此仍属于动脉供血障碍,以上现象属静脉血反流所致。如果指体由红润转变为紫红色,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迅速,说明断指静脉回流大部受阻。若指体变为暗紫色,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无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侧方一经切开放血,先流出暗紫色血液,后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又可恢复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而发生栓塞。
(四)指腹张力
再植术后指体血液循环正常,以上三项检测指标也显示正常,则再植指的指腹张力也属于正常,大致同健指或略高于健指,称指腹饱满。如果再植指动脉供血障碍,不仅指体呈苍白色,而且指体瘪塌,发凉,则指腹张力明显降低;如果指体呈暗紫色,无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证明指体静脉回流已障碍(静脉危象),则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指腹张力全凭检测者的主观感觉,但这一主观感觉却反映着指体循环的变化,是一种直接又简单的检测指标。
(五)指端侧方切开放血
指端侧方切开放血观察出血情况,是一种既简单又明确的观察指标,也是鉴别动、静脉循环障碍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方法:在指端经酒精消毒后,用11号手术刀片于指端的任何一侧作深约3mm,长为5mm的切口,根据出血速度、颜色来判断。切开1~2秒内即流出鲜红色血,用生理盐水棉球边擦边流,则说明指体循环正常;如果切开后不出血,用力挤压于切口处挤出少许血液,说明动脉供血障碍;若切开后待3~5秒在切口处缓慢地溢出暗紫色少量血液,并继续缓慢向外溢血,系指体组织内的静脉血回流,指体无动脉供血;如果切开后立即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且流带较快,指体由紫变红,说明指体静脉回流障碍;如果切开后流出一些暗紫色血液,量较少,以后不再流出,但从切口处渗出一些血浆液,这说明断指先发生了静脉危象,继则又发生了动脉危象,已丧失探查条件。
以上五项观察指标中都各有它的意义。最可靠、最直接的观察指标是指端侧方切开放血,它可以帮助医生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挽救断指。
缓解颈椎疼痛的家庭做法
1、注意心理调节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同时注意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2、指导病人做适当的锻炼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3、按摩上下肢肌肉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4、避免受凉避免受凉及不适当的颈部活动,夜眠时不宜用高枕,应用低枕枕于颈部,而枕头两侧略高,使侧卧时仍保持颈部正直的位置。5、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在平素工作中作适当的颈部活动,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可预防颈椎病。6、穴位按摩用指揉及掌揉法按揉颈、肩、上背部肌肉10—20遍,以有轻微酸胀痛,使肌肉松弛为度。按揉风池、肩井、天宗、大杼、风门及阿是穴(痛点)各1-2分钟,以酸胀为度。
皮肤移植术后如何护理
1、按麻醉护理常规做好交接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对口周手术及困难插管患者要加强观察,有条件安置在监护室,严密观察呼吸及呕吐情况防止喉头水肿或呕吐而导致窒息。
3、观察包扎外敷料完整性及渗血渗液情况,如切口有外露或松动应加棉垫加压包扎,如外敷料有渗血时可用笔划出渗血范围,观察有无扩大。
4、四肢手术要观察指(趾)端颜色,血循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抬高肢体高于心脏水平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面、口周手术及肛周会阴皮肤移植手术,术后服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流质。口周植皮应避免患者吸吮,用针筒或吊瓶慢慢注入,每次饮食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
6、功能锻炼指导(按整复外科护理常规)。
孕期锻炼的基本指导原则
·每周进行3次以上规律性运动要比零散运动好。
·当你着凉、感冒,或者天气非常炎热潮湿时,尽量避免有氧运动。
·避免在腿绷直的状态下做抬腿运动(直腿抬高),或者双脚脚尖互碰。避免在不屈膝的情况下一下子就站起来,还要避免深度下蹲。这些行为都可能对你的后背造成损伤。
·如果仰卧而不觉得恶心或者头晕的话,你可以进行那种姿势的运动。但是怀孕20周之后就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仰卧。
·在进行轻快的运动前最好做5分钟的准备活动,而剧烈的有氧运动晟好不要超过15~20分钟。
·把你的最高心率告诉医生并听从他的意见。
·站起来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慢,而且定要站直后再开始走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头晕或晕厥。
·运动前后都要饮水,运动中如果感到口渴,最好停下来,以防止发生脱水。
·如果怀孕前你没有锻炼的习惯,怀孕后最好慢慢来。
·如果你出现阴道流血、心悸、严重的背痛、严重呼吸急促、耻骨疼痛、心率加快伴随呼吸急促、头晕以及行走困难的话,请停止日常锻炼并立即通知医生。
·只要运动量适中,基本所有形式的运动都是安全的。有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有些可以增强肌肉和耐力。怀孕使身体发生变化并影响了你的平衡能力,因此你需要适当调整怀孕前的锻炼方式。
·走路永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那些怀孕前很少运动的女性来说。
·游泳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种运动可以调动全身所有肌肉,同时由水来支持你的身体。不过在怀孕后期请不要跳水。而潜水是绝对禁止的。
·如果怀孕前你已经习惯慢跑的话,怀孕时可以适度进行。不过因为你可能大量出汗而失水,所以在运动前要大量喝水以作为补充。如果感到心跳过快或者过度疲劳的话,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
·如果你以前经常打网球的话,怀孕期间打网球也是安全的。不过要注意你的平衡能力已经改变,因而快速运动可能也会随之受影响。
·高尔夫和保龄球作为娱乐活动都还不错,不过一定要少玩。它们可以增强你的心肺功能。在玩的时候,一定要随时注意调整你的身体平衡。
·滑雪、滑水橇与冲浪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你可能会重重地摔到地上或者水面上。这可能危害你的胎儿而必然伤害到你。因此在进行这些运动前,一定要通知你的医生。
·如果你是一个熟练的骑手并且所骑的是自己的马,那么骑马基本是安全的。而且没有什么道理说怀孕前24周内不能骑马。不过像其他运动一样,只要你摔下来的话就会危害到你和胎儿的健康。
断指再植术术后要怎么护理
(1)一般护理:了解损伤及急救情况,肢体缺血时间。,有无伴发性损伤及休克等。
(2)全身支持:包括输血补液预防休克及肾衰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3)术前准备:局部清理及手术区皮肤准备,急查血常规,留置尿管及送检尿标本,通知手术室及麻醉科等。
(1)一般护理:
1)了解手术情况:骨折固定,肌腱、血管、神经修复情况,手术是否顺利。
2)手术后卧床2~3周,适当限制活动。
(2)病情观察:
1)全身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2)再植肢体观察:①制动及抬高患肢患肢适当限制活动,抬高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利于静脉回流,但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血供。②局部皮温测量手术后10日内,每1~2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如皮温突然下降3℃以上,提示静脉栓塞,测量时注意在同一部位。③观察再植肢体的颜色、肿胀、毛细血管回流情况。皮肤由红润变苍白、皮温降低、指腹塌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超过2秒、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痉挛或栓塞,即动脉危象。若皮色暗紫、皮温下降、指腹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1秒)、动脉搏动存在提示静脉回流受阻,即静脉危象。如肢体肿胀应定位定时测量肢体周径,以便观察对比。其中肢体肿胀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扰,可以更准确地反应肢体血供情况,要求手术后3日内每小时观察1次。血管危象易发于手术后72小时内,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预防感染:手术后病人住单人病房,定时消毒,手术后1~2周内要求室温在20~25℃,湿度50%~60%,专人护理,限制探视。肌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减少静脉给药,防止静脉炎及血栓发生。
(4)用药护理:遵医嘱及时应用抗凝剂及血管扩张药,同时应用镇静止痛剂,以减轻疼痛。
(5)功能锻炼:手术后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和主动锻炼为主的原则。手术后3周内为软组织愈合期,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可进行理疗、按摩,以改善血行及消除肿胀。手术后4~6周开始为无负荷功能锻炼期。此期骨折愈合不牢,只做患肢屈伸、握拳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粘连。手术后6~8周,骨折已愈合,护理重点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瘢痕软化为主,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同时可配合理疗及药物治疗。
断指事件的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事故,首先要抢救伤员生命,检查有无脊髓和神经损伤,注意保护,防止引起或加重损伤。如有出血,要根据出血部位,选用加压包扎、指压、扎止血带等方法紧急止血,防止休克。疑有骨折、脱位,先不要自行整复,可用夹板、石膏或代用品进行简单固定。
做完这些或在此同时,应该处理断指。有时手指未完全断离,仍有一点皮肤或组织相连,其中可能有细小血管,足以提供营养,避免手指坏死,务必小心在意,妥善包扎保护,防止血管受到扭曲或拉伸。
断指残端如有出血,应首先止血。肢体、手指断离后,虽失去血脉滋养,但短期内尚有生机,而时间一长,则变性腐烂。冷藏保存断指可以降低其新陈代谢率,维持生机。冬天气温较低,容易做到;春秋季节,特别是盛夏,天气炎热,
此时迅速冷藏低温保存断指尤为重要。可将断指先用无菌敷料或相对干净的布巾等代用品包裹,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此后置于合适的容器如冰瓶内,周围放上冰块,和病人一同转送附近有再植条件的医院。冰块可取自冰箱。一时难以取得,可用冰棍、雪糕代替。断指不可直接与冰块或冰水接触,以防冻伤变性。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绝对禁忌将断离肢(指)直接浸泡于酒精内。如欲冲洗,只可用生理盐水。高渗或低渗溶液,均对组织细胞有害,会影响再植成活率,不可以用来浸泡、冲洗断指。某些情况下,断指可被猪、狗、鸡等动物吞吃。遇此种情况,可立即将动物处死,从胃中取出断指,仍有再植成活的可能。若稍有拖延,断指则被动物胃液消化变性,则难以成活。
缓解颈椎疼痛的家庭做法
1、注意心理调节
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同时注意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指导病人做适当的锻炼
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3、按摩上下肢肌肉
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4、避免受凉
避免受凉及不适当的颈部活动,夜眠时不宜用高枕,应用低枕枕于颈部,而枕头两侧略高,使侧卧时仍保持颈部正直的位置。
5、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
在平素工作中作适当的颈部活动,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可预防颈椎病。
6、穴位按摩
用指揉及掌揉法按揉颈、肩、上背部肌肉10—20遍,以有轻微酸胀痛,使肌肉松弛为度。按揉风池、肩井、天宗、大杼、风门及阿是穴(痛点)各1-2分钟,以酸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