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给药说明
依那普利给药说明
①给药剂量须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予以调整。 依那普利 ②本品的降压作用在立位与卧位相同,无体位性降压反应。
③开始用本品治疗前建议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
④对恶性高血压或重度高血压不能停用降压药较久者,则在停药后立即给予本品最小剂量,在密切观察下每24小时递增剂量,直到疗效充分或达最大剂量。
⑤在手术或麻醉时,服用本品者如发生低血压,可用扩容纠正。
⑥肾功能差的患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或增加给药间隔,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药。
⑦若蛋白尿渐加重,考虑暂停或减少用量。
⑧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同时用保钾利尿药者,注意产生血钾过高。
⑨用本品治疗心力衰竭,有不发生体液潴留和不使血醛固酮水平升高的优点,但须注意降压反应。
⑩用本品时若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停药后可恢复。
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
①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②有肾病或胶原性血管病者定期查白细胞计数。定期作白细胞计数及肾功能检测。肾功能减退出现药物蓄积时可用透析去除。
可抗血脂的高血压药物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对血清脂质代谢有不良影响的抗高血压药物,以减少血脂代谢异常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对血清脂质代谢有良好作用或无不良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跌普利、苯那普利等,对血清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2)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吲哚心安、醋丁酰心安、柳苄心安等,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ldl-胆固醇水平。
(3)钙离子持抗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长期应用会升高血清hdl-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4)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对血脂代谢有轻微的有利作用,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ldl-胆固醇水平。
(5)中枢交感神经阻滞剂:如可乐宁对血清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6)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利尿剂:如吲哒帕胺,对血清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降压药的分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而血管紧张素II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此类药物降压作用较强,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左心室肥厚,长期饮用对血糖、血脂没有不良影响。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等。
青霉素的给药说明
⒈青霉素钾或钠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裂解为无活性产物青霉酸和青霉素噻唑酸,后两者可降低pH值,使青霉素水解进一步加强,所以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应用。
⒉青霉素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当成人每日剂量超过500万U时宜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时应采用青霉素钠,以分次静脉滴注为宜,一般每6小时1次。
⒊肌内注射:50万U的青霉素钠或钾,加灭菌注射用水1ml使溶解;超过50万U者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静脉给药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U,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肾衰引起心衰怎么治疗呢
1.控制心力衰竭的话可以用强心药,如洋地黄类的地西泮及毒K等等.
2.严格控制血压,可用ACEI类如依那普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等,对保护肾脏和心脏有好处.
3..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并检测电解质,随时调整电解质紊乱.
4.可用利尿药如呋塞米,安体舒通等等.
5.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人工透析.
1.继续监测血压和电解质,并严格控制.
2.继续服用依那普利和缬沙坦.
3.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低脂低盐饮食.
老年人用什么降压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
主要有西拉普利(一平苏)、贝那普利(洛丁新)、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倍朵普利(美施达)、福辛普利(蒙诺)等。该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换为血管紧张素2,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
主要有氯沙坦、结沙坦(代文)等。ARB是一种与ACEI作用机理相近的新型降压药,ACEI是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治疗效应,ARB是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治疗效应。该药的降压强度与幅度与其他标准降压药基本相同。该药可以防止左心室肥厚,对已肥厚的左心室可能会使其逆转;对动脉硬化血管有一定的重塑作用。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坎地沙坦脂片的区别是什么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坎地沙坦脂片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它们都可以用于降压。坎地沙坦脂片的主要成份为坎地沙坦西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组份为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叶酸的不同剂量组合。对不同的疾病,两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均是不同的。
坎地沙坦脂片的使用方法是口服,一般成人1日1次,4~8mg坎地沙坦西酯,必要时可增加剂量至12mg。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使用方法也是口服,但是需要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通常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5mg/0.4mg,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剂量,或遵医嘱。另外,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和老年患者酌情减量或遵医嘱。
坎地沙坦脂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主要用于治疗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叶酸可以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尚不明确。
坎地沙坦脂片的不良反应:有时出现面部、口唇、舌、咽、喉头等水肿为症状的血管性水肿,应进行仔细的观察,见到异常时,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处理;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头痛、口干、疲劳、上腹不适、恶心、心悸、皮疹等。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不需终止治疗。
阿莫西林给药说明
1.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阿莫西林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包括用药史、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有无易为病人忽略的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个人或家族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2.阿莫西林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时须作青霉素G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
阿莫西林3. 用药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可作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可给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同时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应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4.阿莫西林口服制剂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5. 阿莫西林容易水解,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所以注射液应新鲜配制,不宜配制后久置。
6.阿莫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等药属配伍禁忌,联用时不可置于同一容器中。
7.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严重持续性腹泻(可能是伪膜性结肠炎)时,必须停药。
8.药物过量的处理:用药过量时可采取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9.由于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所以可以在空腹或餐后服药,并可以与牛奶等食物同服。
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不宜使用此药。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药代动力学
马来酸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口服后迅速吸收,1小时内达到血清峰浓度,吸收度大约为60%。
口服吸收后,依那普利快速而完全地水解为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拉达到血清峰浓度的时间大约为4小时。依那普利拉主要从肾脏排泄。尿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约40%的依那普利拉及原型的依那普利。除了转换成依那普利拉外,没有证据表明依那普利有其它明显的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血清浓度曲线显示其终末相延长,似乎和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结合有关。在肾脏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中,口服依那普利4天后依那普利拉达血清稳态浓度。多剂量口服依那普利后,依那普利拉的累积有效半衰期为11小时。治疗剂量范围内,依那普利吸收和水解程度是相同的。
在犬进行的研究显示依那普利极少或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依那普利拉不能进入脑组织。大鼠多次口服依那普利后在任何组织均没有蓄积。给予 14C-标记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后,在哺乳大鼠的乳汁中检测到放射性活性。给予妊娠仓鼠14C-标记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发现放射性物质能通过胎盘。
叶酸
叶酸口服后主要以还原型在空肠近端吸收,5~20分钟即出现在血中,一小时后达高峰。叶酸由门静脉进入肝脏,以N5-甲基四氢叶酸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和分布在其他组织器官,在肝脏中储存量约为全身总量的1/3~1/2。治疗量的叶酸约90%自尿中排泄,大剂量注射后2小时,即有 20%~30%出现于尿中。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在I期临床试验中,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5mg/0.4mg、10mg/0.8mg、20mg/1.6mg时,依那普利及活性代谢产物依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依那普利Tmax在0.83~1.1小时,t1/2在0.92~2.24小时;依那普利拉Tmax在3.8~4.4小时,t1/2在7.47~9.98小时。药代动力学过程无性别差异。依那普利在体内主要经肾脏排泄。饮食有可能降低依那普利的吸收。
依那普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
【不良反应】
已证明一般情况下马来酸依那普利耐受性良好。在临床研究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副作用的总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大多数副作用均性质轻微而短暂。不须终止治疗。下述副作用与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 1.晕眩和头痛是较常见的副作用。2%~3%的病人报告感觉疲乏和虚弱。少于2%的病人报告发生其它副作用,包括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恶心、腹泻、肌肉痉挛、皮疹和咳嗽、肾功能障碍.肾衰和少尿罕见。 2.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报道在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部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但罕见(参阅注意事项)。 3.在临床对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或以前曾用某一血管紧张紊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而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史的病人,以及有遗传性或自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人,禁用本品。
阿莫西林给药说明
1.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阿莫西林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包括用药史、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有无易为病人忽略的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个人或家族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2.阿莫西林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时须作青霉素G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
3. 用药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可作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可给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同时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应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4.阿莫西林口服制剂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5. 阿莫西林容易水解,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所以注射液应新鲜配制,不宜配制后久置。
6.阿莫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等药属配伍禁忌,联用时不可置于同一容器中。
7.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严重持续性腹泻(可能是伪膜性结肠炎)时,必须停药。
8.药物过量的处理:用药过量时可采取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9.由于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所以可以在空腹或餐后服药,并可以与牛奶等食物同服。
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不宜使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