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揉按中脘
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揉按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上4寸处。
操作: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端按揉中脘1分钟。
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揉按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上4寸处。
操作: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端按揉中脘1分钟。
点按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4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操作:用拇指指腹点按足三里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点按三阴交
定位: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操作: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三阴交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补脾经
定位:脾经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患儿拇指尖桡侧面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
小儿推拿治大便干可以吗
宝宝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及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辩证加减:面赤身热者,加清脾胃经,清天河水;脘腹胀满者加推四横纹,揉中脘;呕吐者,加横纹推向板门。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辩证加减: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腹痛者,加揉外劳宫。
宝宝打嗝按摩哪里 揉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宝宝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让宝宝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宝宝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功效: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健脾、和胃、止嗝的功效。
贫血怎么按摩
穴位按摩是治疗贫血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益气补血的目的,能有效缓解包括头晕在内的各种贫血症状。贫血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脾俞穴-贫血特效穴
脾俞穴是脾经在背部的腧穴,“脾主运化”,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所吸收的营养的物质增多,造血的原料也就增多;脾又“主血”,主管人体造血功能,造血的原料充足,贫血症状自然可以缓解。
脾俞穴定位:位于人体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按揉1-3分钟,也可以用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2-3分钟。
贫血按摩常用穴位:
中脘穴:将双手手掌置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穴:将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用指腹揉按神阙穴3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
足三里: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揉按足三里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
按摩功效:膻中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中脘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神阙回阳固脱,健运脾胃;足三里理脾胃,调气血,补虚损。四穴搭配,可增强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缓解贫血及其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
宝宝拉肚子按什么穴位可以止泻
1、宝宝拉肚子按摩中脘穴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1.1、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1.2、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2、宝宝拉肚子按摩脾俞穴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腹泻,疳积,食欲不振,呕吐,四肢乏力等。
3、宝宝拉肚子按摩天枢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宝宝腹胀腹痛怎么按摩
宝宝腹痛可出现在脐周,小腹一侧,或两侧或脐下腹部正中,按摩疗法适宜于治疗功能性腹痛,不包括急腹症所致腹痛,具体要分型辩证进行按摩: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揉足三里能帮助健补脾胃,促进消化,排出积滞;拿肚角止腹痛的效果较好。
肠胃热结致腹痛按摩
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顺运内八卦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2分钟,按弦走搓摩30次。
按摩方解:清胃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作用,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有助于理气止痛。
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按揉脾俞
定位: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轻柔和缓的按揉脾俞穴。
婴儿腹胀如何缓解
婴儿出现腹胀的症状时候一般都会寝食难安,凄厉的哭声更是让妈妈们心痛万分。但是妈妈们不要慌,宝宝出现腹胀的情况时,除了带宝宝去看医生外,妈妈还可以给宝宝做一下按摩来缓解。
按摩方法一 :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中医按摩调理脾胃最有效
穴位按摩法: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