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流疫苗是什么

甲流疫苗是什么

甲流疫苗全名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甲流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H1N1甲型流感,猪流感是由于甲型流感的H1N1、H1N2、H3N1、H3N2和H2N3的亚型变种造成,全世界最常见的是三种原于甲型流感的病毒(H1N1、 H3N2及H1N2)。甲型H1N1流感症状与感冒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流感疫苗的定义

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

不适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

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适合接种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和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增长迅速。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国际社会全力加快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

一、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人群

根据目前的资料,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卫生部将根据国内外孕妇人群临床实验进展,适时提出该人群的疫苗使用意见。

二、甲流疫苗不适合接种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和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抗击甲流 需做什么

在经历一个相对平稳的夏天后,甲型H1N1流感进入秋冬季后突然“发威”。10月以来,我国内地病例数激增,并且报告了90多例重症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未来“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我们应当怎样应对?

疫情“爬坡”仍会持续

峰值或将出现在年底

据卫生部通报,从9月28日到10月31日的一个月内,我国内地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由不到2万例陡增到4.6万余例,一个月新增病例数超过前5个月的总和。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北京历年流感季高峰值在12月~1月,但今年流感流行季来势凶猛,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2个月。

“可以说,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10月底召开的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说。

“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专家对疫情走势的初步判断为:一是“甲流”病毒是一种新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约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4倍,因此其高峰值要比季节性流感高。未来疫情仍呈“爬坡”之势,全国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预计峰值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二是病毒出现变异的概率不大。“甲流”已经流行6个多月,特别是在南美洲已经过了一个冬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重大变异的迹象。

致死规律尚需深入研究

病死率计算以季节性流感为基础

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大一新生因“甲流”去世的消息占据了很多报纸的头版。我国报告的前4例“甲流”死亡病例中有3例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年轻人感染“甲流”病毒后为什么更脆弱?其致死机理是什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10月底,全球报告的“甲流”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死亡5000多例。专家研究发现,“甲流”重症病例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天~5天病情开始恶化。病情恶化速度很快,许多病人在24小时之内就发展到呼吸衰竭程度。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重症病例中最为常见,并且经常导致死亡。在大约30%的死亡病例中可见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呼吸衰竭和难治性休克属于最常见死因。虽然已知一些有基础性疾病(含妊娠)的患者面临的风险更高,但是“甲流”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的疾病模式存在显着差异。比如,许多“甲流”重症病例发生在以往健康的年轻人身上。对此,专家们目前仍不得而知。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种新病毒,国内外临床专家对“甲流”致死机理的研究尚在不断深化中,目前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对“甲流”病死率的计算也是建立在季节性流感的基础上。我国以往没有季节性流感的死亡和发病统计。美国有3亿人口,每年因为季节性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大约是36000人。据此推算,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可能继续不断出现。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说,高危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的原则是,鼓励轻症病人居家治疗,多休息。但重症病人要到指定的、有条件的综合医院或者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王辰说。

据悉,卫生部针对重症病例救治已开展多次培训。考虑到有些地区医疗卫生技术差一点,卫生部正在研究组织对口支援制度,包括省际之间支援及同一个地区内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支援等。

学校成疫情防控主战场

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是软肋

截至10月28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的1502起聚集性疫情超过96%与学校相关。10月29日,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在分析当前我国“甲流”疫情流行特点时说,“甲流”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非常容易在学校传播。我国政府对学校疫情防控从一开始就有要求,包括学校在没有发生疫情时应该如何防控、出现散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出现暴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等。

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日前撰文指出,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等问题是学校“甲流”防控中凸显出来的软肋。许多家长一方面怕耽误孩子的课程,另一方面也是图自己方便,不顾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最放心。这样就在事实上造成了学生带病坚持上课,继而造成班级内乃至学校内的“甲流”传播。还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回家隔离,即使学生感染了,家长也会忽略或瞒报,为疫情发展埋下很大隐患。贺雄认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在防控“甲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特别提醒,在学校疫情控制上,广大师生一定要坚决落实“有病不要再上学”的措施。实践证明,很多学校采取的晨检制度非常有效。

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措施

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继中国9月21日在全球率先启动“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后,世界各国接种“甲流”疫苗活动在10月集体加速。但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受疫苗产能制约,疫苗短缺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却因对疫苗安全不放心而放弃接种。在美国,媒体10月中旬的民意调查显示,62%的民众表示不会接种疫苗,只有52%的家长表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种。在那些选择不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中,53%的人是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考虑。在我国,民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也心存疑虑。“孩子学校通知要打‘甲流’疫苗,请问疫苗安全吗?你们给孩子打不打?”在国内某着名“小升初”专业教育论坛上,一位家长的疑问引来数千个跟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呼吁,虽然接种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曾光认为,从疫苗生产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际接种情况看,“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认真完成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要率先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全国卫生系统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如何安全注射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注射甲流疫苗会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面对甲流,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注射甲流疫苗后的保护率可达80%以上。接种的收益明显高于风险。对于有条件接种疫苗的人,当然是接种为好。

不过,任何一种疫苗都有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甲流疫苗是把甲流病毒接种到最适合它生长的鸡胚(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毛鸡蛋”)里。凭借着鸡蛋里的丰富营养,病毒迅速生长繁殖。之后再把这些病毒提取出来,加入灭活剂,使它们失去引发疾病的能力,但仍然保留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最后再制成可以用于人体的疫苗。

在疫苗制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残留少量鸡蛋中的蛋白质,还有可能加入微量有利于疫苗质量稳定的佐剂。这些物质有可能成为过敏源或抗原,引起人体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疫苗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全身皮疹和发热等反应很正常,几天后就会自愈。目前,各国接种甲流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

但对鸡蛋和硫柳汞过敏的人、以往接种过季节性疫苗并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的人和严重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甲流疫苗。还需要提醒的是,接种一定要在指定的接种点或医疗单位进行,千万不要私自接种。

另一个让不少人忧心的问题是,对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而言,甲流疫苗是否会对所服的药物产生影响。

目前还没有监测到疫苗对一些治疗药物的影响。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以往的流感疫苗偶尔可与茶碱、华法林和苯妥英等药物相互影响,降低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使血中药物浓度升高,造成毒性反应。因此,新西兰医疗安全网引用近期《现代医生》中的文章,提醒医生要警惕那些在接受抗癫痫药、茶碱类药和华法林药物治疗的病人,在接种流感疫苗时所表现出来的毒性反应;正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接种甲流疫苗后的一个月内,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原有药物的治疗剂量。另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注射甲流疫苗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最近有报道认为,接种甲流疫苗之后两周内如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因此,一些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对此产生了疑问:他们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能否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接种疫苗,是否应暂停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

对于药物是否会影响甲流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乙肝属于必须坚持治疗的疾病,而流感属于需要预防的疾病,两者比较,治疗疾病比预防疾病更重要。一旦中断治疗,很可能使肝病加重;还有可能因反复停药而导致病毒耐药。另外,流感病毒属于核糖核酸(RNA)病毒,乙肝病毒属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没有作用。

因此,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注射甲流疫苗而盲目停药。但使用干扰素治疗的乙肝患者,由于干扰素也有引起发热等反应的可能性,因此,最好不要在干扰素治疗期间注射甲流疫苗,以免加重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两种方案

孕妇罹患流感除有一般人的健康风险外,孕早期还可能造成流产、胎儿畸形,围产期可能造成母婴严重后果。卫生部为此将孕妇列为甲流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鼓励符合条件的孕妇积极接种甲流疫苗。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仍存有顾虑,曾光说,我国国产甲流疫苗有效性达到90%,优于国外甲流疫苗有效性标准(欧盟为70%)。目前,全国已有5000多万人接种了甲流疫苗,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也有1400多名,国产甲流疫苗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

接种疫苗也可能有小风险,除去常见的接种反应外,还可能有极小概率的偶发不良反应。对疫苗存有恐惧的孕妇不要接种疫苗,以免因心理紧张增大风险。计划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应向产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咨询。

对于计划怀孕妇女的免疫保护,专家提出两点选择建议。选择一,孕前接种疫苗,曾因患流感而流过产的待孕妇女尤其要接种;选择二,在目前疫情形势下推迟怀孕。

打甲流疫苗后发烧怎样解决

关于打甲流疫苗的问题家长们经常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宝宝到底要不要打甲流疫苗呢?其实,家长们应该掌握更多知识,这样当宝宝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处理。

近日,一些读者咨询打完甲流疫苗有点发烧该怎么办,是否需要吃退烧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教授指出,打完甲流疫苗后一般都是发低烧,而且基本上一两天内就会退烧,因此不要乱吃药。

甲流疫苗的副反应发生比例很小,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而打甲流疫苗的副作用,与接种其他任何种类的疫苗其实是一样的,疫苗普遍的副作用就是会有轻微发烧、局部疼痛等反应。

打完甲流疫苗有点发烧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打完疫苗后如果出现38℃以下低烧等轻微反应,只需多喝水、多休息,一般一两天内症状就会消失,无需吃药和特别对待。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那有可能是身体其他病症引起,不要乱吃退烧药和抗生素,需及时去医院找医生来判断。

另外,很多人认为打甲流疫苗相当于得一次“甲流”,因此担心打完甲流疫苗后发烧是“得了甲流”,担心发烧期间会不会有传染性。专家指出,甲流疫苗只是病毒的碎片,而且已经被灭活,接种过程不会让人体感染上病毒,只是让人体免疫系统对甲流病毒产生抗体。即使出现发热等副反应,那也没有传染性。

因此,家长们应该认真对待宝宝打疫苗的问题,应该知道宝宝打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知道该如何处理宝宝的不良反应。

甲流疫苗如何安全注射呢

不过,任何一种疫苗都有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甲流疫苗是把甲流病毒接种到最适合它生长的鸡胚(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毛鸡蛋”)里。凭借着鸡蛋里的丰富营养,病毒迅速生长繁殖。之后再把这些病毒提取出来,加入灭活剂,使它们失去引发疾病的能力,但仍然保留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最后再制成可以用于人体的疫苗。

在疫苗制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残留少量鸡蛋中的蛋白质,还有可能加入微量有利于疫苗质量稳定的佐剂。这些物质有可能成为过敏源或抗原,引起人体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疫苗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全身皮疹和发热等反应很正常,几天后就会自愈。目前,各国接种甲流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

但对鸡蛋和硫柳汞过敏的人、以往接种过季节性疫苗并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的人和严重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甲流疫苗。还需要提醒的是,接种一定要在指定的接种点或医疗单位进行,千万不要私自接种。

最近有报道认为,接种甲流疫苗之后两周内如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因此,一些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对此产生了疑问:他们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能否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接种疫苗,是否应暂停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

对于药物是否会影响甲流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乙肝属于必须坚持治疗的疾病,而流感属于需要预防的疾病,两者比较,治疗疾病比预防疾病更重要。一旦中断治疗,很可能使肝病加重;还有可能因反复停药而导致病毒耐药。另外,流感病毒属于核糖核酸(RNA)病毒,乙肝病毒属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没有作用。

所以,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注射甲流疫苗而盲目停药。但使用干扰素治疗的乙肝患者,由于干扰素也有引起发热等反应的可能性,因此,最好不要在干扰素治疗期间注射甲流疫苗,以免加重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防控甲流早用药

“甲流”是流感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出现的症状与普通流感(也称季节性流感,简称“季流”)相似。但在少数情况下,病情可在48小时之内迅速恶化,患者可因病毒性肺炎而致呼吸衰竭,或因病毒性心肌炎而致心脏衰竭而发生死亡。据统计,目前我国“甲流”患者以儿童居多,但其中的重症患者不多;成年患者虽然不再居多,但其中的重症患者却已跃居首位。

早期、广泛地接种“甲流”疫苗 对于“甲流”毒株的监测显示,目前“甲流”病毒尚未发生变异。因此,建议大家早期、广泛地接种“甲流”疫苗。有些人惧怕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因为担心接种“甲流”疫苗后会出现副作用。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接种“甲流”疫苗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正在发烧或患急性病的病人以及过敏体质者(例如对鸡蛋过敏或严重的青霉素过敏者等)不宜接种“甲流”疫苗。

“甲流”病人应尽早用药 对于“甲流”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制剂(即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抑制剂,如达菲、依乐韦或金刚乙胺等),以抑制病毒从已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释放。

使用抗病毒制剂的时机为:

1.症状初起48小时内给予治疗。临床资料显示,如果能在发现“甲流”患者后早期(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依乐韦,就能缩短病程,有效减少重症“甲流”病例的发生率。

2.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可增加罹患更为严重疾病风险的病人,应出现症状后尽快接受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结果。

3.重症或病情出现恶化的病人,即便开始用药的时间晚,也要给予治疗。

欧洲药监局(EMEA)在关于大流行事件的最新指南中指出,随着达菲(奥司他韦)的应用日益增多,耐药现象逐渐增加,特别是儿童。EMEA强调,病毒对依乐韦(扎那米韦)的耐药极其罕见,有些对达菲耐药的毒株对扎那米韦仍然敏感。而联合使用依乐韦或达菲加金刚乙胺进行治疗,要比单用达菲疗效更好。

甲流疫苗有必要打吗

1、甲流疫苗接种不要跟风,要坚持预防原则为先。也就是每个人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是不是自己万一被感染流感,会给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2、抵抗力强、接触人少的一类人可考虑不接种。如果平时身体挺好、抵抗力很强,又不是从事那种接触大量流动人群或被传染可能较高的工作,就可以不打甲流疫苗。

3、接种疫苗,安全第一。因为疫苗本身是在人健康的情况下接种,起预防疾病作用的,如果接种后反而生病了就违背了预防的初衷。所以接种时无论是医生还是被接种者都要严格遵守禁忌症的要求,对鸡蛋过敏、正在感冒发热的、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严重过敏体质的人不能接种。

4、即使是决定要接种甲流疫苗,也要事前先了解清楚相关注意事项。

甲流疫苗后遗症

1甲流疫苗是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简称,这种疫苗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侵袭和感染。一般注射这种疫苗的大多都是婴幼儿童。而且这种疫苗注射以后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不良的反应,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一般都属于正常范围。

2针对于注射了甲流疫苗和以后出现的后遗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发生的几率一般很低。有些儿童在注射甲流疫苗后,会引发重症的脑炎,然后导致智力受损,说话能力以及行走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案例的发生率是少见的。

3甲流疫苗在注射以后出现后遗症是少数的。一般出现后遗症在很大程度上是跟受众者自身的体质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有关系的。一般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疼痛等情况。有时全身会发热头痛,但并没有什么罕见的不良反应。

接种甲流疫苗后发烧不可乱吃药

1、甲流疫苗的副作用

周新教授告诉记者,甲流疫苗的副反应发生比例很小,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而打甲流疫苗的副作用,与接种其他任何种类的疫苗其实是一样的,疫苗普遍的副作用就是会有轻微发烧、局部疼痛等反应。

2、打完疫苗后发烧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打完疫苗后如果出现38℃以下低烧等轻微反应,只需多喝水、多休息,一般一两天内症状就会消失,无需吃药和特别对待。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那有可能是身体其他病症引起,不要乱吃退烧药和抗生素,需及时去医院找医生来判断。

打甲流疫苗后发烧别乱吃药

近日,一些读者咨询打完甲流疫苗有点发烧该怎么办,是否需要吃退烧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教授指出,打完甲流疫苗后一般都是发低烧,而且基本上一两天内就会退烧,因此不要乱吃药。

周新教授告诉记者,甲流疫苗的副反应发生比例很小,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而打甲流疫苗的副作用,与接种其他任何种类的疫苗其实是一样的,疫苗普遍的副作用就是会有轻微发烧、局部疼痛等反应。

一般来说,打完疫苗后如果出现38℃以下低烧等轻微反应,只需多喝水、多休息,一般一两天内症状就会消失,无需吃药和特别对待。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那有可能是身体其他病症引起,不要乱吃退烧药和抗生素,需及时去医院找医生来判断。

另外,很多人认为打甲流疫苗相当于得一次“甲流”,因此担心打完甲流疫苗后发烧是“得了甲流”,担心发烧期间会不会有传染性。专家指出,甲流疫苗只是病毒的碎片,而且已经被灭活,接种过程不会让人体感染上病毒,只是让人体免疫系统对甲流病毒产生抗体。即使出现发热等副反应,那也没有传染性。

相关推荐

让宝宝远离甲流家长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发烧、咳嗽、嗓子疼,得甲流的可能80%有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发烧、咳嗽、嗓子疼,那80%的可能就得了甲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说,有上述症状者中,只有30%的概率得的流感,而这30%里甲流的概率为80%。但即使这样,冯子健也认为不能简单地用30%乘以80%来计算目前甲流病人的多少,因为检测的准确性受到采样时机、采样质量等多因素

孕妇更需防范甲流

虽然12~25岁年龄段的人比较容易感染“甲流”病毒,但症状并非最为严重,需要入院治疗的病人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而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7岁。而孕妇正于这个年龄段,目前我国的妊娠妇女的年龄一般在25~37岁。可以说,孕妇感染“甲流”病毒的高危人群。孕妇感染“甲流” 更易出现并发症新近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表明,孕妇感染“甲流”病毒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且危险更大。这美国学者最近一项

用不用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正方病毒变化快 打了也没用市民杨小姐表示,即便出了甲流疫苗,她也不会打。她的一位朋友曾告诉她,去年接种了流感疫苗后,居然每个月都感冒,这更让杨小姐坚定了不打疫苗的决心。还有部分市民认为流感病毒变化较大,即便打了预防针也没有用。专家解释,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对普通感冒没有预防作用。因为流感和普通感冒症状有些相似,所以不少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错误地把感冒当成流感。针对流感易变异的情况,专家说,流感病

甲流疫苗不适用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卵清蛋白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5、严重过敏体质者和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6、年龄小于3岁者。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孕妇如何预防甲流

春季甲流的高发季节,而孕妇甲流病毒入侵的高危人群,所以,为了宝宝以及孕妈自身的安全,做好甲流防范必需的。孕妇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吗?答案自然可以的。那么,除了接种甲流疫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甲流病毒“拒之门外”呢?防甲流九大小诀窍1、优先为孕妇注射“甲流疫苗。2、增强孕妇预防“甲流”的意识,最好不到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在触摸或使用各种物品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甲流流行还能怀孕吗

孕妇病死率确实比较高据国外报道,在每10个甲流死亡病人中就有1名孕妇。在我国,孕妇占甲流死亡病人的13.7%,即在每7个甲流死亡者中就有1名孕妇。所以,卫生部把孕妇列为甲流防控的重点对象。孕妇甲流病死率比较高的原因为:1.免疫功能下降。8月8日出版的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指出,孕妇不仅会出现体能和激素方面的变化,心血管和呼吸道也会出现变化,免疫功能下降;由于子宫扩大,向上挤压横膈膜,

甲流疫苗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局部疼痛、红肿,全身的不良反应轻度发热、头疼等等,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还没有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还有: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主要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

什么时间接种甲流疫苗

年龄超过三岁的人群都能接种甲流疫苗,且最好选择9、10月份。6个月到3岁的宝宝因为自身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击,因此,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允许,且宝宝本身没有禁忌症,所有的宝宝满3周岁,都应该注射流感疫苗,这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大部分流感出现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会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会在夏季末期开始提供使用,以在9月就可以接种疫苗。《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

甲流疫苗副作用

局部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浑身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疼、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泄、过敏、胸闷。甲流疫苗的副作用症状一般都比较轻,不会给受种者带来太长时间的不适,通常都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

预防儿童甲流的细节

最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甲流。jms打来电话,也总问这边甲流的情况,有娃的就无比担心,如何预防儿童甲流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网上的新闻、帖子、说法也无比的多,比当年的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我的干闺女和干儿子们,上网查了许多,也稍稍总结了一下,网上到处有的,就不跟大家啰嗦了,有几个细节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宝宝们都健康,平安的度过这一季:1、最好一进家门就换掉鞋子和外衣,不光要洗手,最好也洗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