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次要的非阻塞性的动脉损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存在争议,一般认为以下情况采取非手术疗法:①低速率损伤;②
2、腔内血管治疗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1)栓塞性螺旋钢圈:主要用于低血流性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非主要动脉或是肢体远端解剖部位的活动性出血,螺旋钢圈由不锈钢外被绒毛制成,通过5F~7F的导管导入到损伤血管,经气囊扩张后固定于需栓塞部位,绒毛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如果5min后仍有持续血流,可再次放置第2个螺旋钢圈,对于动静脉瘘,钢圈应通过瘘管固定于静脉端,促使瘘管闭塞而动脉保持开放,如不成功可再次阻塞动脉端,需注意钢圈管径应与需栓塞部位动脉管径保持一致。
(2)腔内人工血管支架复合物(EVGF):EVGF用于血管损伤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它可用在血管腔内治疗较小穿通伤,部分断裂,巨大的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图2)以及栓塞钢圈所不能治疗的血管损伤,相信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用于治疗周围性血管损伤将逐渐得到推广。
3、手术治疗
单纯结扎肢体主要血管的手术,其截肢率较高,目前主张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以血管重建为主。
手术方法
(1)消毒范围:除受伤整条肢体外,包括对侧肢体,以备取自体静脉。
(2)切口:采用沿受伤血管上的纵切口,近远端超过受伤部位达正常组织;超越关节的切口应取S形,以免日后瘢痕收缩影响关节功能。
(3)控制血流:显露受伤部位血管前应显露受伤血管的近心端,远心端,用无损伤血管钳控制血流,特殊部位受伤血管(如腋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端血流不易控制,从肢体远端正常动脉置入导鞘,在荧屏监视下,把气囊导管放置在受伤血管近端,充起球囊可暂时阻断血流,有时受伤血管近端置气囊止血带也可减少手术出血。
A、股总动脉显露:腹股沟韧带上纵行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剪开股动脉鞘即可显露,沿股动脉鞘向上或向下剪开筋膜和血管鞘即可进一步暴露股动脉;显露上部股动脉时,在阔筋膜表面有股神经前皮支,动脉前方有隐神经,后方有股静脉,注意勿损伤。
B、腘动脉显露:膝后方入路适用于单纯腘动脉损伤,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时可用膝内侧方入路,腘动脉在膝后方较表浅,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打开筋膜即可显露腘动脉,膝内侧切口需沿缝匠肌前缘纵行切开,将半膜肌,半腱肌肌腱“Z”形切断,拉开腓肠肌内侧头,分离腘窝后的脂肪组织,显露腘动脉,用电刀切断比目鱼肌附着于胫骨处,拉开肌肉可进一步显露远端腘动脉。
C、肱动脉显露:沿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缘切口,切开皮肤和浅筋膜,暴露肱二头肌并把该肌肉拉向外侧,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显露肱动脉,切断肘关节的肱二头肌腱膜,显露远端肱动脉,沿动脉鞘向上剪开腱膜,暴露近端肱动脉。
(4)清创受损血管:动脉损伤可用侧壁缝合,补片移植,端端吻合,间置血管移植或动脉旁路等方法,移植物首选自体静脉,可取对侧未受伤肢体大隐静脉,通畅率高,当自体静脉不可得,不够长或与损伤血管明显不匹配时,可用人工血管,常用材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EE),与其他人工血管相比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人工血管用于膝上动脉重建时,通畅率可与自体静脉媲美,用于膝下动脉重建通畅率差。
(5)局部受伤或污染严重软组织大量缺如:可行解剖外动脉旁路术,移植物最好用自体大隐静脉,在污染相对较轻且经充分清创后的膝上动脉重建也可用人工血管。
(6)缝合血管:用5-0或6-0无损伤血管缝线缝合血管,人工血管吻合后应无张力,无扭曲,无狭窄,并用有生机的组织覆盖,如软组织大量缺如,可用转移肌皮瓣覆盖。
(7)术中彩超或动脉造影:评价远端输出道,及时处理残留血栓,动脉痉挛等问题。
(8)术中应用抗氧化剂和扩血管药物:术中应用肝素,奥古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剂能降低肢体再灌注损伤;术中应用扩血管药物,减少远端肢体血管痉挛。
4、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1)尽量重建肢体血供,避免单纯动脉结扎术,减少截肢率和术后并发症。
(2)术中用Fogarty导管取尽近,远端损伤动脉内的血栓,不能过度充盈导管球囊,以免内膜损伤后血栓形成或引起血管痉挛;用肝素盐水冲洗远端血管腔。
(3)复合伤:合并骨折应先骨折固定,再行动脉重建;合并神经损伤,应尽量一期修复。
(4)肢体再灌注损伤临床表现为恢复血供后肌肉水肿,组织坏死和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可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处理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严重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切开减压,挽救生命和肢体。
(5)合并骨折,严重神经损伤或其他威胁生命的严重情况时,不能立刻行动脉重建而肢体又面临缺血坏死,可采用临时腔内转流解决肢体缺血,此时可从容清创,骨折固定,神经修复等,然后动脉重建。
5、术后处理
(1)术后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注意鉴别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动脉痉挛导致肢体短暂缺血,如经处理后不缓解并结合彩超,疑有动脉血栓形成致血流障碍,立即行动脉造影和探查术。
(2)抗感染:尤其当应用人工血管进行动脉重建时,可给予广谱抗生素。
(3)维持循环稳定: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中心静脉压。
(4)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循环稳定,有效循环血量充足的前提下,如尿量减少可用利尿剂。
(5)减轻组织水肿:应用促进回流药如七叶皂苷可减轻组织水肿。
(6)处理肌间隙高压:尽早做筋膜切开。
(7)降低血液黏滞性:应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量肝素,肠溶阿司匹林等。
二、预后
各部位的血管损伤中,以腘动脉损伤的预后较差,近年来,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其钝性损伤截肢率从23%下降到6%,锐性损伤则从21%下降到0%,能提高患肢存活率的有利因素包括:①系统(肝素化)抗凝;②及时的动脉的侧壁修补或端-端吻合术;③术后第1个24h明显的足背动脉搏动,相反,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深部组织感染,术前缺血则是影响患肢存活的不利因素,Melton等曾报道,用肢体挤压严重度评分(MESS)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认为MESS>8分则需行截肢术,但其可靠性不高,目前认为,对合并广泛骨,软组织和神经损伤的患者,主张早期行截肢术,另外,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复杂的血管修补术将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也主张行早期截肢术。
当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的就医,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四肢血管损伤征兆,很容易让自己丢了小命,千万不要任其不管。
雷诺氏病注意事项
1、注意避免冷冻,保持全身及四肢暖和
2、日常生活中可饮少量酒类饮料,有利于扩张血管,减轻病症。但必须戒烟,吸烟能使血管收缩,加重病情。平时要细心保护手指,以免受损伤
3、保持心情舒畅。疾病属良性,不会引起残废。
4、根据医嘱服用扩血管药物。
总之,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四肢局部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保持病室温度在72-74F之间。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受体阻滞剂,避免创伤,积极鼓励戒烟,避免刺激性饮食,同时积极治疗引起血管损伤的各种疾病。
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明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关系,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观察指(趾)端皮肤状况及血液循环,当患者出现指(趾)端皮肤苍白、疼痛及麻木等症状时,可予温水浸泡,加强按摩,必要时可在(趾)端局部涂以硝酸甘油软膏,每次保留1小时后擦干。积极治疗引起雷诺氏现象的各种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阴茎损伤治疗护理
阴茎损伤的治疗原则与一般软组织损伤相同,但由于阴茎血供丰富,愈合能力强,故在伤后初期外科处理时,应尽可能保留有生机的组织,以保持其生理功能和进行必要的成形手术。阴茎损伤的初期外科治疗极为重要,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后期治疗。
清创时应注意:①争取工期缝合,可延至伤后24h;②术中应彻底止血;③尽量保留阴茎海绵体、皮肤,包皮也要尽量保留。
1、阴茎折断:应立即手术。否则由于血肿机化、疤痕挛缩而使阴茎变形,导致勃起障碍。手术沿阴茎冠状沟皮肤作环形切口,像脱袖套一样将皮肤推向阴茎根部,清除血肿,显露破裂之阴茎白膜,予以修补。
2、阴茎脱位:应尽早清创、止血、去尽血肿,将阴茎复位,并固定于原来正常位置。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置入气囊导尿管后牵引固定。
3、阴茎皮肤撕脱:阴茎、阴囊皮肤血供常良好,彻底清创后,重新缝合,存活机会较高。否则可以植皮。但阴茎不适宜用中厚层皮片植皮。因其难以存活,且影响阴茎勃起,影响性交。可用转移皮瓣或全厚层植皮。也可将剥裸阴茎埋入阴囊皮下,龟头在阴囊皮肤之一截创引出。以后再二期复位整形。
4、阴茎绞窄:可于局部涂以润滑油后握持加压阴茎。穿刺海绵体吸出瘀血,高渗溶液纱布局部湿敷加压以促使水肿消退而去除嵌顿物。否则应立即设法锯开或砸碎套环。
血管损伤痉挛处理
应注意预防,如用温热盐水湿纱布敷盖创面,减少创伤、寒冷、干燥及暴露的刺激,及时清除骨折及弹片压迫等。
如已有血管痉挛,在开放伤血管已显露时,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血管内液压扩张法,即用皮下针头将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行血管内注入加压扩张,对血管末端痉挛用液压扩张或用纹式钳伸入管腔,细心地扩张血管口。
一段动脉或动脉吻合后痉挛,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两头,用皮内针头穿入血管腔,用生理盐水加压扩张,然后松动脉夹。
在没有伤口而疑有动脉痉挛者可试行奴夫卡因交感神经节阻滞;盐酸罂粟碱(0.03~0.1)口服或肌肉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无效应及早探查动脉。
如有血管栓塞并有痉挛,需切除伤段血管作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修复。
腰肌劳损的疗法 物理治疗腰肌劳损
理疗对这种慢性损伤性的炎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理疗通过声、光、水、电、力、冷以及热等刺激肌肉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恢复。远红外热量和电疗的结合对软组织的损伤治疗效果最好。
血管损伤的急救知识
一、什么情况下考虑存在大血管损伤?
血管在四肢到处都是,普通体表静脉损伤局部加压止血往往就可以了,知名动脉损伤出血量大,速度快,流出的血呈鲜红色,不同于静脉损伤流出的暗红色血,且往往呈喷射性。
二、 如何现场急救止血?
1.局部按压,加压包扎,指压止血后马上利用身边能利用的干净衣服毛巾等局部加压包扎,捆扎。
2.环扎止血,在手指及脚趾,可以利用局部加压,也可以用橡皮筋于指(趾)根部勒紧止血,或用手指从左右侧(注意不是上下侧或手指掌背侧)指根部压住指骨,滑向手指掌侧,捏紧掌侧软组织,此法阻断手指指掌侧指动脉,可有效止血。但捆扎后需尽快至医院急诊,橡皮筋捆扎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3.若是较大创面,局部压迫止血效果不佳时,可于上臂上1/3平面或大腿捆扎止血带,压力必需较高,高过人体血压收缩压50-100mmhg方可有效止血。注意事项:不可捆扎上臂中下段,容易压迫挠神经导致神经损伤,必需记录上止血带时间,1小时后必需放松10-15分钟。勿用绳索电线等捆扎,用宽布条较好。前臂及小腿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药剂师温馨提示如果碰上受伤,伤口血流不止的情况,一定不要惊慌,应该边止血,边打120或自行赶往医院,保持镇静或者向周边的人呼救寻求帮助。
颅脑损伤治疗
1.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脉管炎的误区
通常人们笼统的把血管疾病统称为脉管炎,这是错误的说法和认识。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TAO),是一种主要侵犯四肢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
脉管炎多见于亚洲,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 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 我国各地均有发病,以北方多见。TAO病人几乎均为青壮年男性,女性患者极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女性TAO发病率仅在1-3%。TAO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80%~95%。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引起小血管痉挛而产生血管损害。引起肢体缺血产生疼痛或肢端坏疽。 发病原因是血管持久地处于痉挛状态 ——影响血管本身的滋养血管——造成血管壁的相对缺血——继发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构成TAO的发生和发展。 国内外文献报道认为TAO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北方寒冷地区多见,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许多TAO病人曾有过寒冻史。寒冻可以使血管收缩。本病的病理特点是病变主要先侵犯中小动脉,后累及静脉, 病变特点是血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后期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化,病变为节段性,在血管闭塞的同时,逐渐建立侧 枝循环。病理过程 病因、血管变硬缩窄、血栓形成、管腔阻塞、血栓机化、肢体缺血、血管再通、溃烂坏死。
脉管炎和静脉曲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后者是因为静脉血回流、静脉内压力增高引起的静脉迂曲扩张,可导致下肢色素沉着、溃疡(老烂腿)等,但其危害较脉管炎轻得多,一般不导致截肢。
骨折早期并发症
1)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导致。
2)脂肪栓塞: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随着需要到达肺、脑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严重影响生命。
3)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包括四肢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等。
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肢体创伤严重,引起局部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周围神经软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导致肢体坏死,常常产生截肢等严重后果。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
热敷会缓解乳腺增生吗 热敷的作用
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热敷可以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对缓解炎症很有疗效,能止痛消炎。
血管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1.动脉Doppler检查 可闻及动脉血流异常,比如声音减弱、消失、收缩期杂音(动脉瘤)或连续性杂音(动静脉瘘)。
2.彩色超声探查 可以探及血管内的血流方向、速度、血管口径变化,是否连续,有无破裂、狭窄及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时,声像图在动脉外伤处可见到无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无明确囊回声。
3.血管造影 经动脉穿刺插管造影,可以显示动脉破裂情况,部分断裂时可见造影剂流向血管腔外,而动脉完全断裂时近心端动脉可能形成血栓显示血流中断,或造影剂流向血管外而远端动脉不显影。动脉瘤内有血栓及血块存在造影可显示不规则影像。动静脉瘘造影可以明确瘘口的部位、大小、附近血管和侧支循环情况,瘘口大时可见静脉扩张明显,远端可显示静脉增多和曲张。
根据以上各项检查,血管损伤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当合并骨折、严重挤压伤、胸腹腔损伤时诊断困难。应注意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判断血管是否损伤,同时不能忽略其他脏器的损伤。
食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的原则清除所有炎症和坏死组织。根据不同的部位,用适当的方法确切闭合穿孔;矫正并除去食管穿孔远侧梗阻。当损伤发生在食管梗阻的近段或在梗阻的部位,或当诊断过晚(一般>24小时),直接修补损伤的食管则是禁忌的。
2.手术方案
(1)颈部穿孔 小的颈部食管穿孔,处理上往往仅需要在穿孔的旁边放一引流,瘘口即可自己闭合,而不必做进一步手术处理。
(2)胸部穿孔 食管中上段穿孔时可经4、5肋间进胸腔,下段穿孔则经6、7肋间进胸腔,如没有胸腔污染,中上段从右侧开胸,下段从左侧开胸,根据食管破入哪一侧胸腔时,则应从哪一侧开胸,以便于手术处理。
(3)腹部穿孔 腹部穿孔如果胸腔没有污染,手术控查可直接经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行。不论穿孔在什么部位,显露食管后,可通过食管内的导管向食管腔内注入亚甲蓝或注入气体来确定穿孔的部位。
3.手术方法
(1)引流 有效的引流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广泛炎症和全身情况不佳时,必要时应在CT引导下置入引流管。这种方法在颈部穿孔和胸部穿孔患者都有效。
(2)一期缝合 在早期诊断的患者,当有手术适应证时,应行急诊手术,缝合修补穿孔的食管。一期闭合最好是在健康的食管组织,当有远端梗阻时,单纯一期闭合是无效的,必须同时解决梗阻。
(3)加固缝合 由于一期缝合食管损伤有裂开和瘘的可能性,特别是当患者从穿孔到治疗时已隔了几个小时,因此有必要采用加固缝合的方法闭合食管穿孔。
(4)同时处理食管疾病 在患者的情况能够接受手术、病变的食管又可以切除的情况下,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食管切除后,采用一期还是二期消化道再建,需根据污染的情况和患者的情况决定。
(5)食管外置 食管外置或旷置的手术近年来已很少使用,只有在患者的营养状况极度不良时,用前述种种方法均不适合或无效的病例,才用颈部食管外置造瘘术或胃造瘘减压术。
如何分辨血管损伤出血
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正常时全身的血液占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出血可分为: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来分: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有搏动,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如何造成的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常见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血栓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互为因果。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如何造成的?
导管作持续性输液引起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可使静脉壁遭受直接损伤,致血栓形成,并迅速出现炎症反应,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经及大手术等危重病人。
下肢静脉曲张时引起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无论是属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的属支,由于静脉血瘀滞,足靴区皮肤常因营养性变化,承受慢性感染,可使曲张的静脉受缺氧和炎症性损害,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如高渗性葡萄糖溶液,各种抗生素,烃化剂,有机碘溶液等,均能在受注射的浅静脉内膜上,酿成化学性刺激,导致较为广泛的损伤,迅速发生血栓形成,继面出现明显的炎性反应。
温馨小贴士:适当保暖可预防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在温暖的环境中,血管会扩张皮肤色泽变得红润;反之,皮肤便显得苍白。因此在寒冷季节和在有空调的房间中应适当保暖,对于脉管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寒冷将使血管收缩血流量,更加减少缺血引起的症状愈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