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被动物咬伤后观察10天的道理

关于被动物咬伤后观察10天的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专家组报告和各国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理规定中,有一条是:对可疑的狗猫咬人后隔离观察10天,如果动物在此期间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进行暴露处理或免疫注射。患病动物如狗猫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可有排毒现象,此时有可能已经发病。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唾液排毒一般只持续短短的几天,至动物死亡。突然发病或迅速死亡的狗,其脑和唾液腺的病毒含量,实际上比发病后活得较长的狗可能要低些。实验感染研究证明,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一般没有病毒,直到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这个时间唾液才有病毒排出。这是近50年前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用百只以上的动物进行实验所得出来的结论,已被实践经验所证明,并且作为经典文献在西方书刊上广泛引用。在美国从来没有人在狗、猫或雪貂(美国人的一种宠物)的10天隔离观察期发病的。

在我国,城市狂犬病十分罕见,被狗或猫咬伤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如果你被健康的狗或猫咬了,又感到可疑的话,养主自己可以设法将动物关起来,观察10天(最好由专门机构的兽医观察),除处理伤口外,无需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动物仍然健康,那你完全可以放心了。如果咬人的动物当时有病,或观察期间发病,则需要请兽医进行诊断处理,确定是否为狂犬病;被咬者应立即就医,决定是否需要按暴露后预防处理。隔离期的目的是排除一种很小的可能性,即动物可能已经患狂犬病,但表面上似乎是健康的。

潜伏期是指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如狗、猫或野生动物,后者在中国的可能性很小)咬伤至发病的期间。狗的潜伏期一般是狗的潜伏期一般为3-8周,最长报告为6个月,猫2-6周,最长的报告为2年;人3-8周,大都在1年以内,证实最长的个例为6年。动物在狂犬病潜伏期内唾液里一般不含有病毒,只有在潜伏期末的一两天才可能排毒。

狂犬病的预防

狂犬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的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孕妇可以接种的疫苗 狂犬疫苗

此疫苗也属死疫苗,孕妇可接种。如孕妇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尤其是被疯狗等动物咬伤,皆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对伤情严重者,应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然后再按程序(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注射狂犬疫苗5针。


我被狗隔裤子咬了,没伤口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根据你描述的这种情况来看体被动物咬伤了,但是没有出血的话是不需要注射疫苗了,不用担心。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可以以后不要再被动物咬伤并且注意好个人皮肤的一些调整,可以外用碘伏进行消炎。

狂犬病的科学预防手段

(1)控制传染源:对野犬野猫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控制。对饲养的猫狗、警犬及实验用猫狗等温血动物,应进行登记,并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此时需要尽快打狂犬病预苗预防。发现已染病的温血动物,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咬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动物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前唾液开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数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中没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现症状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脑和唾液的病毒浓度,比活得较长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实验感染的猫一般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唾液排毒。 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对于器官移植方面,也应确保器官捐献者无染病。2004年在美国一个未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个人因狂犬病身亡。

(2)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很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医院不提供疫苗接种)。

(3)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来,国内已发现一些被咬伤发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却安然无恙,经证实该犬的唾液内带毒,故流行区被犬咬伤者均应接种。表1示狂犬病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我国广泛使用田鼠肾细胞疫苗,1979年起,由武汉生物制品所通过鉴定,投产。轻度咬伤者于第0、7、14天各肌注2ml,重度咬伤及头、面、颈部咬伤于第0、3、7、14及30 天各肌注2ml。该疫苗的效果,各方报告不一致,有的认为其效果仅及人二倍体疫苗的1/6,因此,需寻找新一代疫苗。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马血清与人体抗狂犬病球蛋白两种。我国目前生产的是前者,每支10ml,含1,000IU;成人剂量为20ml;儿童为40IU/kg。需皮试阴性后方可应用,以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处注射,另一半剂量肌注。人抗狂犬病球蛋白的一次注射量为20IU/kg。免疫血清可干扰宿主的主动免疫而影响抗体生成,因此必须在接种结束后 10、20和90日再给予激发量疫苗,以触发回忆反应而产生较大量的相应抗体。

(4)其他: 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预防接种后并发神经系统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对动物实验感染有保护作用,用于人的预防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

怎样判断用不用打狂犬疫苗

若是对接触狗或其他动物咬伤的患者,一般有以下情况的需要打狂犬疫苗: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3)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

(4)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5)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5)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粘膜的暴露)。

建议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若是经常接触动物的人,就有必要提前进行预防接种,比如动物饲养工作人员、豢养宠物的家庭成员、野外工作者、专门从事狂犬病科研的人员等等。

如果只是可能偶尔接触动物,比如邻居家有宠物、上街可能碰到动物等等,一般不用打狂犬疫苗。

若是你很担心自己近期会感染上狂犬病毒得狂犬病,那么你可以提前接种疫苗预防,无论自己是否被咬伤都可以。

一般被哺乳动物咬伤需要打狂犬疫苗,如:狗、蝙蝠等;若是被以下动物咬伤则无需接种狂犬疫苗:

(1)啮齿动物:被鼠类(包括宠物松鼠、仓鼠等)、家兔或野兔咬伤。

(2)其它动物:被禽类、鱼类、昆虫、龟、蛇咬伤。

(3)人咬伤:小朋友打闹、成人打架等。

一般情况下,曾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以最后一针算起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但若有以下情况的,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1)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2)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3)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

(4)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狂犬病的三大传播途径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0.03%,被农畜咬伤占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0.03%,被农畜咬伤占 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狂犬病应该怎么预防

控制传染源

对野犬野猫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控制。对饲养的猫狗、警犬及实验用猫狗等温血动物,应进行登记,并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此时需要尽快打狂犬病疫苗预防。发现已染病的温血动物,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咬过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

伤口处理

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

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

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

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

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

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

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

诊断狗狂犬六个标准 十日观察法绝对是骗局

目前并无统计人数,但此方法并不靠谱,已被辟谣推翻。

十日观察法是指被可疑的疯动物(狗或猫等)咬伤、抓伤后,将动物系留观察十天,如咬人的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则证明咬人的动物虽仍有可能是狂犬病病毒携带者,但此动物一定不具备狂犬病病毒传染性,因为狂犬病只在发病及发病前2-3天具有传染性,病毒携带者则并不具备传染性,同时也说明被咬的人可百分百排除被传播狂犬病的可能。

10日观察法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伤人动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接种状况、伤人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诊断的可获及性等,而我国患病狗主要集中在免疫率低的农村,狗发疯咬人后一般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多数情况下不好实施10日观察,再加上农村医疗水平较低,人整体免疫力也相对较低,可能人会先于狗发病,而狂犬病致死率100%,切不可以此作为赌注而不及时就医预防打针。

被狗咬后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目前预防狂犬病最权威的做法,尤其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最好先注射疫苗再观察,不要拖延,否则等到数天后观察到狗或猫已发病,再对被咬的人进行预防处置可能就晚了。


相关推荐

治疗狂犬病的药品

抗狂犬病血清[功效主治]: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功效主治]:用于预防狂犬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

狗咬我十天后怎么办

目前有10日观察法的依据,说是被狗咬了之后,如果咬人的狗在10天后死了,那么说明被咬者有感染狂犬病,如果没死,则说明被咬者不会感染狂犬病,无需打针。事实这一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可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狗在十日内的情况,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不能依据10日观察法来判断是否要打针,而且临床上还有被咬者伤情

狂犬疫苗打三针管用吗 辟谣:十日观察法可只打3针

被狗咬了、舔了伤口,或者舔了一口,没出血,但用酒精擦拭有疼痛感,那就需要去医院或者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疫苗。打了针后,观察咬你的那狗,十天之内,如果狗能吃能睡,就能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所以10天之内的那3针必须要打!后面的2针可看情况!此为十日观察法理论。不可行。这是很老的理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过。但后来的实践中发现多例患者狂犬病发作已经死亡,时间远远超过十天,伤人犬依然健康存活的例子

狂犬疫苗没按时间打怎么办 建议:被可疑狗或动物咬伤立即打针

虽说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因为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15%-30%的人发病。而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但不管怎么样,被动物抓伤或者咬伤后,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为了省下注射疫苗的费用而不去打疫苗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1、被狗或者其他的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狂犬病的潜伏期是不固定的,大多数会在3个月以内,一旦病发会在数天之内身亡,狂犬病这样可怕,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狂犬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源头

夏季应谨防狂犬病

每年的6、7、8三个月都是猫狗等动物咬人事件的高发期,在此期间常常看到一些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行色怱怱的来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这一时期之所以狂犬病高发,是因为夏季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过热的天气,导致猫、狗等动物性情发生改变,原本温顺可爱的小猫、小狗会出现易怒、急躁、攻击性强等一系列异常的表现。被猫、狗等动物咬伤的人,如果处理不及时,一旦引发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狂犬病是迄今为

治疗狂犬病的药品

目前由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的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抗狂犬病血清[功效主治]: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功效主治]:用于预防狂犬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世界上仅仅6例移植器官而导致的人与人感染,

宝宝伤口不宜用创可贴的几种情况

1、严重创伤的伤口:在清洁伤口之前不要使用创可贴,应该立即到医院,让医生处理、治疗伤口。2、动物咬伤的伤口:宝宝如果被猫或者狗等动物咬伤后应该先用肥皂水重复冲洗,之后再用酒精、碘酒等消毒,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并且注射狂犬疫苗。3、伤口溃烂:被烫伤后的伤口若出现溃烂、流黄水的情况,那就不能使用创可贴,不然会导致分泌物外流受阻,继续引发感染。

阴茎外伤的原因

为阴茎移动性大,故阴茎损伤甚为罕见。造成阴茎切割离断可见于战争中枪弹伤、机械意外伤、交通事故和受他人伤害以及自残或阉割。一般认为后者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的阴茎损伤有刺伤、裂伤、切割伤、穿透伤、剥裸、绞窄、脱位、骨折等。动物咬伤动物咬伤比较少见,过去常发生在农村,现在由于喜欢宠物的人们增多,被猫、狗咬伤也时有发生。有报道美国动物咬伤占急诊的1%,其中60%~70%为儿童。狗咬伤占多数,特别是阴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