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吃什么好呢
肾病综合征吃什么好呢
1)高蛋白饮食: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促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增加,如果饮食中能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则病人每日可合成白蛋白达22.6克,因而能有效地缓和负氮平衡和改善低白蛋白血症,一般主张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1克/千克体重,再加上每日尿中丢失的蛋白质。
例如一个尿蛋白()的60千克体重的患者,每日所必须的蛋白质为80克,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热量,每摄入1克蛋白,必须同时摄入非蛋白热量33千卡。如果用鲤鱼来补,每100克鲤鱼含17.3克蛋白质,需食入450~500克鲤鱼。注意若肾病综合征患者已出现氮质血症,则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数量。
2)低盐限水:由于高度水肿,每日必须限制水的入量,包括静脉液体和饮水的摄入,摄水量应比尿量要少。水肿本身就有体内钠过量,因此必须予少盐或低盐饮食。一般每日l~3克,限盐饮食应以病人的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
3)低脂饮食:饮食中还要注意低脂肪,因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使血液粘稠,在补充高蛋白的同时少食用油脂、油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
肾病综合征吃哪些食物好
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 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症;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物。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特别是阴虚内热如舌紫、 脉滞,胸闷、腹胀等有瘀症的患者。
3、尿毒症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用含有纤维的食物。每日应排便2-3次为宜,不熬夜,节制性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肾病综合征吃什么好
1.菊花茶
配方:菊花9克,绿茶叶6克。
做法:直接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菊花性味甘、苦、微寒,疏风清热;绿茶性味苦、甘、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两者结合,疏风清热、利水。
2.薄荷绿豆汤
配方:薄荷15克,绿豆100克。
做法:绿豆加水煮成汤;薄荷加水煮沸5分钟后,取汁,加入绿豆汤中。每日饮用2次。
功效:薄荷性味辛、凉,疏风清热;绿豆性味甘,清热解毒、利水。两者结合疏风清热、利水。
3.玉米山楂汤
配方:玉米200克,山楂100克。
做法:将玉米和山楂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和胃、利湿清热;山楂性味酸、甘,健胃消食、行气化瘀。两者结合,活血利水。
4.荸荠蒸鸡蛋
配方:荸荠100克,鸡蛋2个。
做法:荸荠去皮,切成碎块,鸡蛋打碎,放入碗中,加入荸荠,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荸荠性味甘、寒,清热利小便;鸡蛋性味甘、平,滋阴养血;两者合用,滋阴清热。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浮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主要见于肾炎性水肿。几乎所有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浮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于整个病程中时肿时消。感染,常使浮肿加重或复发,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此时常有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
严重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双下肢或全身性水肿,迁延难愈,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摆脱肾病综合征,不能一味地去用解除水肿。关键是要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固有细胞,从能从根本上消除水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在患儿身上出现。因此当我们的宝宝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我们的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因为大量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前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还包括大量蛋白尿,继而会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儿的水肿为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一般说来,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轻度水肿仅表现在早晨起床,眼睑水肿,重度水肿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全身水肿,可凹性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阴囊水肿表现光亮,严重水肿有腹水及胸水。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常有疲倦、厌食、精神委靡、面色苍白等症状,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因而经常有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合并有低血容量休克,电解质紊乱血管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
妊娠可以引发肾病综合征吗
妊娠能引发肾病综合征吗?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肾病综合征就是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基膜病变较轻,随着病变逐渐进展,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
妊娠本身所致的肾病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类型。此外,妊娠前原有肾小球疾病在妊娠期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妊娠诱发的肾病综合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一种是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一、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
这是妊娠晚期最多见的肾病综合征。在妊娠24周后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血压,它是由于 PIH 引起的大量蛋白尿的后果。First等报道11例妊娠后期出现的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证明具有先兆子痫的特征,而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肾病综合征发生在妊娠第23~39周。尿蛋白为5.7~23g/d,血清白蛋白在18~35g/L(1.8~3.5g/dl),尿素氮为 2.5~5.4mmol/L(7~15mg/dl),肌酐70.7~123.8μmol/L(0.8~1.4mg/dl),尿酸为 374.7~606.7μmol/L(6.3~10.2mg/dl)。出生婴儿8个存活(包括一双胞胎),4个死婴。产后症状都消失。其他作者报告相似,都认为这种肾病综合征胎儿死亡率较高,而母体的预后与一般的 PIH 相似。
二、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cyclic nephrotic syndrome of pregnancy)较为少见,对母体及胎儿影响较小,此病高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故预后较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为好。产后自行缓解,下次妊娠又可发生。一般认为主要是妊娠期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常降至5~10g/L所致。
小儿肾病综合征吃什么药
1、短程疗法:给予泼尼松(每天2mg/kg;最大剂量≤60mg/d),4周完全缓解者则改为间歇疗法(原量隔天晨顿服),渐减至停,总疗程8~12周。
2、中-长程疗法: A诱导治疗:给予足量泼尼松(每天2mg/kg,≤60mg/d)4~8周(即使对泼尼松十分敏感,足量疗程至少4周);如足量8周尿蛋白仍不阴转,可继续延长足量疗程至10周,最长不超过12周,某些病例可获完全缓解(迟反应)。 B间歇疗法:对激素诱导治疗缓解者,可改为间歇疗法(即隔天晨顿服原量)以后每2周递减2.5~5mg,直至停药,总疗程6个月(中程)。对激素不敏感的病例,可采用隔天慢减量的间歇疗法,总疗程1年或更长。
3、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为高效、短作用制剂,有强大的抗炎、抑制免疫以及改善肾功能作用。治疗方案是每次给予15~30mg/kg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1h进入),1次/天,3天为一疗程,间隔1~2周,必要时可重复2、3个疗程。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全身浮肿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特征,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受到损伤而发生的。它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也可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部分成人和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最为常见。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主要见于肾炎性水肿。几乎所有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浮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于整个病程中时肿时消。感染,常使浮肿加重或复发,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此时常有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
严重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双下肢或全身性水肿,迁延难愈,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摆脱肾病综合征,不能一味地去用解除水肿。关键是要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固有细胞,从能从根本上消除水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怎么办
据悉,小儿肾病作为我国儿童肾病中的常见病,已经困扰着不少患者家庭了。当我们的宝宝不幸诊断出得了小儿肾病综合征之后,相信很多家长们都会问该怎么办。因此我们39小编特地请教了相关的医学专家,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两个方面去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活护理问题。
1.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随便减量或停药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要帮助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大都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服用激素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家长要督促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减量和停药,以免造成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反复。
2.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衣服不宜久穿不换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要经常换衣服,因为感染常是诱使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经常洗澡换衣,保持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皮肤清洁,可防止皮肤感染。
3.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去公共场所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带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去商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预防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感冒。
4.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劳累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不宜让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劳累,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从医院回到家会感到很新鲜,容易玩得过累,睡眠不足,家长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作息时间,尽量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二就是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活饮食护理问题。
1.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水肿严重而尿少者,适当限制饮水。
2.在大剂量激素治疗期间或有水肿者,应给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低盐饮食。
3.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体内需要及加上尿中丢失量即可,前者为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一克进行控制。
4.长期过度食入蛋白质,不但无益,且会增加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肾脏负担,而导致加重肾损害。
5.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肾病综合征吃什么药效果好
以下药物介绍仅供参考,如需用药请遵医,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1.低盐饮食:水肿时应低盐(<3g/d)。
2.利尿消肿:
①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度浮肿病人,常用氢氯噻嗪一次25mg,一日3次,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② 潴钾利尿剂:适用于低钾血症,常用螺内酯一次20mg,一日1~2次;或氨苯蝶啶一次50mg,一日1~2次。单独使用利尿作用不显着,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长期使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应慎用。
③ 袢利尿剂:适用于中、重度水肿病人,常用呋塞米一日20~120mg,或布美他尼一日1~5mg,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应用袢利尿剂时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
④ 右旋糖酐或代血浆:常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分子量2.5万~4.5万),一次250~500ml静脉滴注,隔日1次。随后加袢利尿剂可增强利尿效果。但对少尿(一日尿量<400ml)病人应慎用或避免使用。ns病人利尿要避免过度和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3. 减少尿蛋白:acei或arb有不依赖于降低全身血压的减少尿蛋白作用,应用其降尿蛋白时,剂量一般应比常规降压剂量大,才能获得良好疗效。血容量严重不足或应用强利尿剂后应慎用,以免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二)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一日1mg/kg,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人应延长至3~4个月。②缓慢减量: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 日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 日)再维持半年左右。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泼尼松龙(等剂量)或甲泼尼龙(4mg甲泼尼龙相当于5mg泼尼松)口服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半衰期长,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将其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8~12周内ns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量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三类,其各自的进一步治疗有所区别。
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2. 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
(1) 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在体内被肝细胞微粒体羟化,产生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而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应用剂量为一日2mg/kg,分1~2次口服;或一次200mg,隔日静脉注射1次。累积量达8~10g后停药。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
(2) 环孢素 选择抑制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效应t细胞,已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ns。常用量为一日3~5mg/kg,分2次空腹口服,服药期间需监测并维持其血浓度谷值为100~200ng/ml。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疗程半年至一年。副作用有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停药后易复发是该药的不足之处。
(3)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在体内代谢为霉酚酸,后者为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故而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达到治疗目的。常用量为一日1.5~2g,分2次口服,共用3~6月,减量维持半年。近年一些报道表明,该药对部分难治性ns有效,相对副作用较少。尽管尚缺乏大宗病例的前瞻性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但已受到重视。因其价格较高,目前仍作为二线用药。已有偶见严重贫血和个例(多见于肾功能损伤者)应用后导致严重感染的报道,应引起足够重视。
(4) 他克莫司 (tacrolimus) 又称fk506, 为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免疫抑制药物。该药物和体内fk506结合蛋白(fkbps)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从而抑制t细胞钙离子依赖型信息传导,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生成。该药物作为强抗排异药物,用于肝、肾等器官移植患者。国内己试用于难治性ns,常用诱导剂量为一日4~6mg,分2次空腹服用, 持续半年;常用维持剂量为一日2~4mg,分2次空腹服用, 维持时间为半年。血液浓度应维持在5~10ng/ml。至今无大规模病例治疗ns的循证医学结果,但初步的治疗结果巳显示良好的降尿蛋白疗效。尽管其副作用相对较轻,但可引起感染、消化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肝功损害、高血糖和神经毒性(如头痛、失眠、震颤)等不良反应,予以重视。
(5) 雷公藤总苷一次10~20mg,一日3次口服,有降尿蛋白作用,可配合激素应用。国内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抑制免疫、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的作用,并能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主要副作用为性腺抑制、肝功能损害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及时停药后可恢复。本药毒副作用较大,甚至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用时要小心监护。
(6) 其它:也有关于应用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来氟米特等细胞毒药。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减少不良反应和用尽量小的剂量达到尽可能大的疗效。糖皮质激素应用方式、剂量及时间和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ns的病因、肾活检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如肾功能、尿蛋白等)、年龄等主要因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