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胸闷心慌症状勤练十指功
摆脱胸闷心慌症状勤练十指功
安军民介绍,每天练练十指功,对患有各种心脏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另外一只手的小拇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部拉拔,感到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
安主任解释,人的四肢末梢经络分布较多,手足都是十二经脉密集区,手足末梢的神经分布也很丰富,这样拉拔手指对经络和神经的刺激可以调气行血、宽胸理气,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小拇指上有手少阴心经,中指上有厥阴心包经,这两个经络的按摩对心脏很有好处。最好再配合用拇指尖按劳宫穴(半握拳,中指、无名指之间近掌心处即是)和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这样的效果更好。
心脏不好的人,建议最好能坚持早晚各做1次,每次约5分钟。安主任说,坚持做十指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量,调节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可改善心肌供血,对心血管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果突发胸闷、前胸痛、心慌、心悸等症状,可随时做十指功,能及时缓解不适症状。
经常性心慌是什么原因?
经常性心慌是什么原因?我怀孕已经六个多月了,可是自从两三月开始每天不定时的经常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请问经常性心慌是什么原因啊?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啊?
专家:胸闷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这要根据你的情况来判断。
经常性心慌是什么原因?
1、模膈病变。病因可在横膈本身或由腹腔脏哭疾病所引起,常见者为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膈疝,肝炎,肝脓肿,肝癌等。横膈病引起的胸闷心慌是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
2、胸壁病变。胸壁变所引起的胸闷心慌是各类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胸壁的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病变。
3、肺及胸膜病变。肺和脏层胸膜对疼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死等,由于病变累及壁层而发生胸闷心慌。肺癌侵及支气管壁及壁层胸膜都可产生胸闷心慌。
4、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原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包炎。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疾病及心肌病引的胸闷心慌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心包炎是由于病变累及第5肋水平以下的心包壁层和邻近胸膜而出现胸闷心慌。
秋季经常心慌背后隐藏着啥疾病
心慌首先考虑心脏病
出现心慌症状,首先要考虑的是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心脏本身承担着泵血的功能,如果原本心脏功能就较差,再碰上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饮食、酗酒、抽烟以及身体疲劳等情况,必然会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悸,有时还会伴有心前区憋闷或压榨性疼痛;若出现心跳间歇、心跳加速或心跳过慢等情况,则属于心律失常。
贫血也会导致心慌
除了心脏病,以下几种情况也会出现心慌症状,须引起注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心悸等症状出现,但通常只是患者自己感觉不适,经检查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表现,可归为焦虑或抑郁,应用抗焦虑药物或调节神经的药物来治疗。
贫血:中度以上的明显贫血亦可致心慌。贫血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携带氧气的血细胞亦减少,身体为了满足正常生命需要,会代偿性地使心率加快,从而引起心慌。
低血压:血压过低可使心脏本身的供血受到影响,导致心悸出现。
低血糖: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以及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
空腹晨练会心慌
赵大妈最近迷上了老年健身操,每天清晨她都在公园里“闻乐起舞”,可是连着跳了几天,却心慌、气短、头晕。
老年人早起晨练对身体有好处,但像赵大妈这样出现不适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空腹锻炼造成的。空腹运动时,需要从脂肪中分解出能量,这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增高,引起心律失常等问题。此外,清晨随着身体的苏醒,体内的交感神经开始工作,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心率和血压也随之加快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过于激烈的运动也会造成身体不适。
心慌做什么检查
因为心慌症状首先考虑的是心脏疾患,所以心电图是出现心慌时必须要做的检查。有必要的话,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助病情的全面掌握。如果是经常性的胸闷、心悸,则还需要做心脏彩超,帮助检查心功能状况。
由于贫血、低血压、低血糖等情况亦可产生心慌,故除了心电图,还应根据患者病情,加以检测血常规,测量血压、血糖等,帮助诊断。
胸闷心慌怎么办
1、内关穴: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每次按要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2、神门穴: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3、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闷,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胸闷胸痛心慌什么原因 胸闷胸痛是什么症状
出现胸闷、胸痛是属于临床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症状,也有可能是属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需要结合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和个人的病史进一步进行确诊,是哪一个系统的病变引起的胸闷、胸痛的症状, 需要检查一下血压、血糖、血液粘稠度、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如果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可以选择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药物以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症治疗。
什么病会引起胸闷心慌
临床上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多数和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有关系,比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都会导致胸闷心慌的症状。
主要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或者是由于心肌电生理障碍。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分泌性的疾病,比如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另外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也会导致代偿性的心率增快,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需要进行系统检查,确诊病因及时治疗。
水土不服的症状 胸闷心慌
胸闷心慌等症状一般多为低海拔的人刚到高海拔地区后较为常见,多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反应,而出现胸闷心慌等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症状。
胸闷心慌是什么原因
心慌胸闷怎么办
当我们出现心慌胸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既然不知道,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心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单纯出现心慌,多见于心律失常。而我们经常可以遇到心慌时,同时伴有其他的一些表现,而这些表现,则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大致了解。
2、年轻人或中年人,没有什么原因常感心慌、手抖、出汗、易发脾气、易饿而吃得多,但消瘦得很明显,怕热,这往往提示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症状均是基础代谢增高所致。
3、如果心慌病人出现心慌的哦同时还会伴有尿量减少以及双下肢浮肿症状,并且夜间不能平卧且会引起小腹胀痛的话,则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情况。
4、每天练练十指功,对患有各种心脏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5、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另外一只手的小拇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部拉拔,感到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
胸闷是什么原因
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
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
引起胸闷的原因不仅可能是生理性,同样也可能是身体内的一些器官所引起的,及病理性胸闷。而病理性一般有以下这些。
1.呼吸道受阻
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
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
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胸闷的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即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
怎么缓解心慌
缓解心慌:天天练练十指功
这种方锻炼方法对患有各种心脏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另外一只手的小拇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部拉拔,感到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
人的四肢末梢经络分布较多,手足都是十二经脉密集区,手足末梢的神经分布也很丰富,这样拉拔手指对经络和神经的刺激可以调气行血、宽胸理气,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小拇指上有手少阴心经,中指上有厥阴心包经,这两个经络的按摩对心脏很有好处。最好再配合用拇指尖按劳宫穴(半握拳,中指、无名指之间近掌心处即是)和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这样的效果更好。
心脏不好的人,建议最好能坚持早晚各做1次,每次约5分钟。坚持做十指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量,调节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可改善心肌供血,对心血管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果突发胸闷、前胸痛、心慌、心悸等症状,可随时做十指功,能及时缓解不适症状。
胸闷心慌不要憋
1、呼吸
做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脸色
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3、鼻子
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4、皮肤
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皮肤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
5、耳朵
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