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现血栓的4个信号
老人出现血栓的4个信号
1、睡觉时流口水
很多人都不把睡觉流口水当回事儿,甚至以为是正常现象。不过,如果老年人经常在睡觉时流口水,且口水总朝一个方向流,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血栓可造成咽喉部位的一些肌肉功能失调,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口水就流下来了。
2、不时晕厥
这也是血栓患者中较常见的一种状况,早晨起床时多发,每天可发生一次或多次。这种情况要考虑血栓的可能,特别是一天之中多次晕厥的老人,要尽快去医院确定病因。
3、四肢麻木
不少血栓病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四肢发麻,但常常误认为只是坐太久了或者睡觉压到胳膊腿了。但其实,腿麻很可能意味着血栓堵塞了血管,影响了神经的血液和营养供应,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4、胸闷
因受伤或手术等原因长期卧床的病人,恢复期常有胸闷或胸痛发生。不少老年人因年高体弱,长期不运动、卧床静养,也容易有此现象。长期卧床的危险性在于,血液容易进入高凝状态,继而形成血栓,并且随时有可能掉落,再随着血液流入肺部。胸闷、胸痛就说明可能有栓子卡在肺里了,需要尽快处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高黏血症有啥症状
血液中的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压积,都会影响血液粘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对血液黏度也有一定影响。
血稠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也可以说是血栓发生的一个前兆,由此还会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可能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阻塞性肺疾患病情加重。
血稠不单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吸烟喝酒、压力大等因素,年轻人出现血液粘稠并不少见。
专家提醒,血液粘稠是血栓第一步!这5个信号说明你的血液粘稠度过高!
这5个信号说明你的血液粘稠度过高!
1.脑缺血时头晕、嗜睡或失眠多梦。晨起头晕,不清醒,反应迟钝。一般要活动好久,大脑才能逐渐清醒过来。
2.午餐后容易犯困,如果午后不休息,整个下午都混混沌沌,没精神。
3.晚餐后精神状态和午餐后截然相反,精神极佳。
4.心缺血时多有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下蹲久了容易气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5 .眼缺血时有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
如果以上5个症状你有3个就要小心了!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脑血栓的七个异常信号
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80%或完全闭塞,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迅速恶化,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表明,脑血栓约占同期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82%左右。
下列有七种异常表现作为产生脑血栓的重要信号:
①近期出现过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东西忽然落地;
②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③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却“心里明白”,即意识清楚,而且很快会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④时常头晕,有时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能迅速清醒过来;
⑤近期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⑥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工作效率降低;
⑦通过查眼底可检查出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者,则近期更可能发生脑血栓。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使血液粘稠凝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
二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变,如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等,从而使心脑供血不足,甚至供血中断引发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要从血液和血管这两方面着手双重治疗。
四大信号预示胎儿安全
一个崭新的生命在腹中孕育,让人觉得新奇而又不知所措。只要你是个有心的妈妈,就会发现其实每时每刻宝宝都在向你传递着信号,这些信号有的表示他很舒服很满意,有的则预示着危险,需要妈妈注意。
第1个信号:乳房胀感消失
Dangerous:若乳房胀感消失,胸罩变宽松,预示可能出现绒毛坏死,胚胎将死或已死。
第2个信号:溢乳
Dangerous:如果溢乳明显,且伴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等,这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以前有过不明原因流产史的妈妈更要注意,有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过高的催乳素水平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
第3个信号:胎动
Dangerous:如果发现胎动异常频繁(突然增加一倍以上)或者胎动减少(较平均次数减少近一半),12小时少于10次,就应该注意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若怀孕5个月仍未感到胎动,或曾有过胎动后又消失,提示胎儿可能夭折。
第4个信号:子宫增大
Dangerous:若子宫增大过快,要注意是否存在双胎妊娠、巨大胎儿或羊水过多等问题。进一步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孕期必须要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第1个信号:乳房胀感消失
若乳房胀感消失,胸罩变宽松,预示可能出现绒毛坏死,胚胎将死或已死。
第2个信号:溢乳
如果溢乳明显,且伴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等,这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以前有过不明原因流产史的妈妈更要注意,有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过高的催乳素水平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
第3个信号:胎动
如果发现胎动异常频繁(突然增加一倍以上)或者胎动减少(较平均次数减少近一半),12小时少于10次,就应该注意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若怀孕5个月仍未感到胎动,或曾有过胎动后又消失,提示胎儿可能夭折。
第4个信号:子宫增大
若子宫增大过快,要注意是否存在双胎妊娠、巨大胎儿或羊水过多等问题。进一步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第5个信号:阴道流血
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在早期妊娠这可能也是先兆流产或宫外孕的危险信号。孕晚期如果出现阴道出血,不伴有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前置胎盘,会影响产后止血,即使子宫收缩良好,也可以引起产后大出血。
第6个信号:腹痛
怀孕早期会感觉下腹部痛,或隐痛或胀痛,预示着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危险。在足月妊娠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同时伴有肚皮阵发性变硬,要注意是否临产。足月妊娠前出现临产的表现,则要注意是否出现早产。
第7个信号:阴道流液
正常情况下胎膜破裂发生于临产后,如果发生在临产之前称为胎膜早破,常常是由于炎症引起或者羊水过多,双胎等等,表现为阴道内大量液体流出。
第8个信号:体重增加过快或过慢
有的准妈妈水肿不明显,但是体重增加迅速,要警惕隐性的水肿,若连续3周不增,提示胎儿可能出现发育障碍。
血栓的前兆有哪些症状 间歇性跛行
其实出现血栓是因为人体的血脉流通不畅。而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之后,就会让人出现手脚发麻,发凉,即便是拎包也会觉得手颤抖,所以如果出现间歇性跛行,也要注意检查是否是血栓。
脑血栓前兆有哪些
1、哈欠不断
老人出现频频打哈欠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我安慰”。这种表现很可能就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立即就医。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3、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杜绝胎儿发育异常需牢记四个信号
第1个信号:乳房胀感消失
Dangerous:若乳房胀感消失,胸罩变宽松,预示可能出现绒毛坏死,胚胎将死或已死。
第2个信号:溢乳
Dangerous:如果溢乳明显,且伴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等,这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以前有过不明原因流产史的妈妈更要注意,有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过高的催乳素水平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
第3个信号:胎动
Dangerous:如果发现胎动异常频繁(突然增加一倍以上)或者胎动减少(较平均次数减少近一半),12小时少于10次,就应该注意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若怀孕5个月仍未感到胎动,或曾有过胎动后又消失,提示胎儿可能夭折。
第4个信号:子宫增大
Dangerous:若子宫增大过快,要注意是否存在双胎妊娠、巨大胎儿或羊水过多等问题。进一步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先兆
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先兆!手脚麻木这么严重 您怎么就不当病呢?
这是一位大夫情急之下,对病人孩子说的一句责备的话。这位大夫是我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北京某医院郭大夫。当时是一位姓王的先生带着四肢瘫痪的母亲来看病,经检查,郭大夫发现老人体内痹栓高达270微克,这一下郭大夫全明白了,老人在瘫痪之前,肯定有严重的手脚麻木。
事实的确如此。老人瘫痪之前就一直唠叨:手脚发麻,胳膊抬不起,手握不住东西,连上厕所提裤子都费劲。哪里知道,就在老人瘫痪前两个月,体内痹栓急剧上升,老人身体不断发出不祥信号:抽筋,手指就像木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并且疼痛加重。如果老人这个时候吃点清洗痹栓的药,就不会瘫在床上。遗憾的是,儿女们没有把它当回事,才造成今天的结果。
经调查,在北京和平里10区,就有几例这样的病人。早年跑货运的李师傅,30年前手脚麻木四五年,这一次又手脚麻木,没两个月就瘫在床上,喝水都得儿子喂!另一栋楼的沈承瑛手脚麻木七八年了,她经常向女儿唠叨:我老了不会瘫痪吧。女儿还说她:瞎说啥,以后每天揉揉就没事了。结果呢,老人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也许我们习惯了父母手脚麻木,手脚抽筋,通常我们不会把它当回事,可我们万万没想到,当老人手脚持续麻木时,瘫痪已经悄悄袭来。现在医学界已经证实:手脚麻木是痹栓引起,当体内痹栓沉积到270微克左右,就会造成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甚至瘫痪。
根据世界痹栓研究协会统计,中国、印度和部分中欧国家,是手脚麻木病人瘫痪最严重的国家。据我国痹证研究协会统计,我国几千万瘫痪病人,83%属于疾病致瘫,并且都出现过手脚麻木征兆。中年手脚麻木,22%在60岁前瘫痪,74%在60-74岁瘫痪。老年手脚麻木,86%瘫痪。
世界痹栓研究协会、吴一手舒筋丸专家组专家特别提醒,如果中老年人经常手脚麻木,我们切记要把它当回事,必须治疗。“吴一手舒筋丸”是在世界痹栓研究协会帮助下,由吴一手舒筋丸科研组研发的国内第一个专治手脚麻木,清洗痹栓的药物。手脚麻木现在治疗,今后就能平平安安,既不会让老人受罪,也不会拖累全家。
手脚麻木
全解码
麻木根源在于痹栓阻断神经信号传输。肢体活动是通过神经信号沿神经传递控制的。痹栓堵塞,使神经信号无法传递,使神经失去对肢体的控制,导致病人手脚麻木。并且长期下去,神经逐渐坏死,身体瘫痪甚至死亡不远矣。《河间六书诸痹》记载:痹症,久而不治,恶性循环其病缠绵难愈,甚者肌肉萎缩,肢体拘挛,瘫痪。
痹栓:痹栓类似于血栓,神经毒素吸附粘合,产生痹栓,堵塞神经通路,神经信号传导间断性阻断,患者出现手脚间断性麻木,逐渐加重,神经通路完全堵塞,导致瘫痪。
人类是如何
发现“痹栓”的
1956年意大利神经内科专家帕玛尔受中医“痹症”的启发,他发现手脚麻木是神经通路出了问题。他做了很多实验证实;手脚麻木是因为神经通路出现间断性闭阻。肢体神经有时会出现应激反应,感觉有千万根针在扎,有时又会什么感觉都没有,即使麻木的手拿着东西,但也可能没有知觉。国外专家认为神经通路里一定有种物质在做怪,遗憾是他至死也没有找到这种物质,这就是20世纪著名的“帕玛尔悬念”。
国外著名实验室发现:神经通路里有“痹栓”,是神经细胞代谢物、神经毒素相互吸附粘合而成,它能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它就是帕玛尔生前一直在寻找的物质。
国际公认
“痹栓”理论
针对痹栓的危害,国际痹症医学会手脚麻木症专治委员会、世界痹栓研究协会和著名实验室,出具了一份报告,其中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1-20微克痹栓,就会出现手脚麻木。50-100微克痹栓,就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风湿骨病、糖尿病。100微克以上,人体出现局部瘫痪。200-300微克,全身瘫痪。2001年,这份报告得到医学界的证实,也得到了国际公认。自此全球爆发了一轮研发药物治疗手脚麻木的高潮。
脑血栓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哪些
1.眩晕是脑血栓形成前兆的常见症状,可以在脑血管疾病之前的任何时候发生,特别是早晨出现时。此外,疲劳后,洗澡后也容易发生。
2.风险增加
突发性头痛。任何突然发作严重头痛;伴随抽搐;头部创伤近期病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性质,位置,分布等突发性变化;由于咳嗽和头痛增加。
3.步态异常。踩踏,走腿虚弱是偏瘫的光环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肢体麻木,则是脑血栓形成信号的前兆。
4.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高血压患者出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危险信号。好几次鼻出血,加上眼睛出血,血尿。
血栓的前兆
一、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家里的老人平时的状态。
五、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4个信号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查血糖外,检测心、脑、肾功能和检查眼底。下面对常见并发症给予介绍:
1、糖尿病足
早期感觉改变通常呈袜套样表现,首先累及肢体远端,然后向近端发展。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内在肌萎缩,出现爪状趾畸形;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
2、糖尿病眼病
一、瞳孔变小。糖尿病在发生后会导致植物神经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瞳孔的收缩功能,一般会出现瞳孔变小的情况。
二、视力下降。患者在患病后,由于视神经损耗或眼底血管病变,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的发生,这也是糖尿病眼疾的症状之一。
三、近视。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大量的糖和盐会随尿液排除,血液渗透压降低,房水的渗透压也会降低,使晶状体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导致近视的发生。
四、白内障。糖尿病在发生后,由于受到高血糖的影响,眼内的糖代谢也会受到障碍,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3、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肾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出现微量蛋白尿时,糖尿病病史多已5~6年,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临床表现;约 80%的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通常无明显血尿,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贫血,提示已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4、糖尿病神经病变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有些患者还可表现为自主神经病变,如尿潴留、顽固的便秘或腹泻、出汗异常、心悸或心动过缓等。
脑血栓的症状症状有哪些 症状四:突发头晕
这是脑血栓极为常见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头昏沉、头闷感,甚至有天旋地转、身体不稳、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大汗等情况。
这是因为大脑内负责协调身体平衡的部位出现了异常。
脑血栓出现信号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
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
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