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四大中医偏方
降血压四大中医偏方
1、黄芩30克,牡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24克,桑白皮24克,丹参24克,牡蛎24克,白芍24克,台乌药24克,独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乌10克,石决明12克。
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20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20~30分钟左右。每晚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2、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
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30天为一疗程。
3、天麻10克,白芥子30克,胆南星、苍术、川芎各2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治疗时取药末20克,用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状,睡前敷贴于中脘穴及 双侧内关穴,并用胶布贴牢,翌晨去除洗净。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5~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本方具有化湿、祛痰、熄风等功效,适用于痰浊型高血压病。
4、吴茱萸15克,菊花15克,食蜡适量。
两味药共研细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翌晨去除,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间歇7天后再敷贴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在饮食上要少食盐,才能确保血压的下降。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天地龙骨茶益高血压患者
天麻40克、地龙30克,龙骨100克三药捣碎如茶状,小火煎沸10分钟,离火,去渣代茶,分两日口服。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羊油炒麻豆腐能降血压
用150克羊油炒500克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但麻豆腐必须是以绿豆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炒麻豆腐时可放盐适量及葱花、鲜姜等调料。每当血压不稳定或升高时仍可如法炮制,疗效显著。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花生壳可治高血压
将平日吃花生时所剩下的花生壳洗净,放入茶杯一半,把烧开的水倒满茶杯饮用,既可降血压又可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对患高血压及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疗效。
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不妨试试以上的偏方降压吧。
中医治疗颅内肿瘤的偏方
中医偏方一:
羚羊角粉(吞)2克,白僵蚕、杭菊、当归、益母草、石斛夜光丸(2次吞),钧藤各9克,全蝎(研吞)、蜈蚣各4条,枸杞子20克,女贞子15克。水煎服,日1剂。
中医偏方二:
丹参、菊花、夏枯草、石菖蒲、莪术、半枝莲、益母草各15克,茯苓12克,三棱、枸杞子、党参各10克,山慈菇、仙灵脾、鹿角各9克。水煎服,日1剂。
中医偏方三: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猪苓、土鳖虫、白术各10克,生地黄、泽泻、石菖蒲各15克,茯苓20克,蜈蚣2条。水煎服,日1剂。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空气干燥、冷暖不均,很容易导致失眠多梦。我们知道,偏方治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中医按摩、食疗治失眠、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等。为了及早克服失眠的困扰,介绍几则中医偏方治失眠的方法。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
工具/原料
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方法/步骤
1静坐治失眠:睡前静坐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2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3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粒或早晚各服20粒(感冒期间勿服)。
中医降压5食疗偏方
1、柠檬马蹄汤治高血压
配方:柠檬1个,马蹄(荸荠)。
用法:水煎。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功效:用治高血压,对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症状也大有益处。
2、白芍杜仲汤治高血压
配方:生白芍、生杜仲、夏枯草各15克,生黄苓6克。
用法:将生白芍、生杜仲、夏枯草先煎半小时,再入生黄苓,继续煎5分钟。早晚各服1次。
功效:治高血压
3、黑木耳柿饼治高血压
配方:黑木耳6克,柿饼50克,冰糖少许。
用法:加水共煮至烂熟。此方为1日服用量,常服有效。
功效:清热,润燥。治老年人高血压。。
4、黄瓜藤汤治高血压
配方:干黄瓜藤1把。
用法:洗净加水煎成浓汤,每日2次,每次1杯。
功效: 清热,利尿。治高血压。
5、猪胆汁绿豆粉治高血压
配方:猪苦胆汁200克,绿豆粉100克。
用法:将绿豆粉拌入胆汁内,晒干,研成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
功效:清热,平肝。治高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1.菊槐绿茶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以沸水沏。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常饮。
功效清热、散风。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2.醋浸花生米
生花生米、醋各适量。生花生米(带衣者)半碗,用好醋倒至满碗,浸泡7天。每日早晚各吃10粒。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用1次。
功效: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3.银耳炖灵芝
长白山赤灵芝8克,银耳6.5克,冰糖25克。将灵芝、银耳洗净,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熬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可降血压,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安。
中医有哪些降血压偏方
足浴疗法是现在高血压患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缓解了病情,所以说这是一种疗效不错的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高血压患者足浴的时候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如果在足浴的水中再加入一些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那么治疗效果会更理想。
头部按摩法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1)梳头:高血压患者可以每天坚持梳头三次,在梳头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力适当,并且要把整个头皮全部梳理一遍。这样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有效地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病痛。
(2)推发:这种按摩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易学并且方便可行,对高血压患者的顺利康复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患者要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操作时稍用力。两掌自前额像梳头样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的作用。
体癣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在生活中体癣患者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患了体癣之后,不单单对自身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带来了不便,因为体癣的传染性是比较高的。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吗?小编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一、公英树皮方
材料:核桃树皮500克,蒲公英250克。
制用法:煎液。外涂患处,每日1-2次。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二、乌硝川椒方
材料:苍耳子、川椒15克,大风子9克。
制用法:煎汤。洗患处。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三、黄瓜乌硝方
材料:黄瓜1条,乌硝少许。
制用法:切黄瓜一段去瓤,放入乌硝少许,过一夜。取黄瓜水搽患处,每日数次。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四、黄连黄柏方
材料:黄连、黄柏、黄丹、荆芥(微炒)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末。外用。
适应症:体癣、足癣、股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有哪些?看完小编的上述整理结果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小编在此提醒大家,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体癣之外,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哦。要远离辛辣刺激的食物。
治低血压的中医偏方大全
肉桂五味子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低血压患者35例,其中显效2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
党参黄芪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6例低血压患者,1年后随访,痊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
黄芪当归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补元益精,疏肝升清。主治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积壳15克,葛根10克,陈皮6克,砂仁(后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细辛3克,麦芽30克,炙甘草10 克,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张某,女,54 岁,农民。眩晕旋作,伴头昏、乏力、心慌多年,近已影响劳动及家务活。面色带白、精神不振、头晕头昏,活动加甚;耳鸣、心慌,全身乏力,腰膝酸软,脉细弱,苔薄白,舌质黯红。血压10.0/6.0千帕(75/45毫米汞柱),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界限性脑电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心率60次/分,S-T 段轻微改变。诊为体质性低血压。证属肾元不足,肝用疏泄不及,心脑血虚。按此方治疗3个月痊愈,随访1年,症未复发。
制附片枸杞子治低血压病
【功能主治】本方温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所致低血压。主治头晕耳呜,健忘,腰酸腿软,神疲嗜睡,怯寒,手足不温,夜多小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组成】制附片10克,肉桂、仙灵脾各9克,补骨脂12克,熟地、山萸肉各10克,枸杞子9克,黄精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肢冷者,加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车;舌红、口干者,加生地、麦冬;气短神疲,头晕欲倒者,加人参;脉律缓慢、怕冷者,加干姜、细辛,酌用麻黄;舌质偏黯或紫气者,加川芎、当归、红花。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低血压患者86例,随访1年,痊愈53例,好转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2%。
黄芪白术治低血压病
【功能主治】本方补益心脾,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低血压,其临床症状主要如:神疲气短,肢体倦怠,动则头晕目眩,心悸,自汗,食少,面黄少华,苔薄、舌质淡,脉细弱。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党参9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当归12克,熟地9克,陈皮10克,葛根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鹿茸粉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低血压病。
【处方组成】鹿茸粉0.3克。
【用法用量】灌入胶囊,每日服1丸,或纳人鸡蛋内蒸熟吃。每日早空腹服用,连服10~20日,血压正常即停。
【病例验证】此方临床验证多例,有效率可达98%以上。
【加减】若失眠者,加枣仁、龙眼肉;心悸,自汗,舌尖红者,加麦冬、五昧子;气短不能接续者,加升麻、柴胡;胸闷、脘痞、呕恶者,加法半夏、茯苓、明天麻。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72例低血压患者,显效41例,好转26例,无效5例,有效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