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小儿厌食
中药调理小儿厌食
厌食病的中医治疗
有药物治疗,也可采取推拿、捏脊疗法。这里主要谈谈中药治疗。比较轻的厌食病,也就是厌食时间不长,病情也不重,孩子的面色、生长速度都没受到影响。用一些中成药调理脾胃就可以见效。这类药在市场药店都可以买到,如小儿胃宝、儿康宁、脾可欣、健儿消食片、化积口服液、王氏保赤丹、一捻金等。可以选出适合宝宝病情的1~2种,耐心地服药2~3周。同时纠正孩子吃零食、排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脾胃功能是能够慢慢恢复好的。至于选用哪种中成药好,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判断一下,因为这些药的组成不同,必须对症下药。
倘若宝宝长时间厌食,面色不好,身高体重不达标,生长发育已经受到影响,而且总感冒,免疫功能下降,就必须认真的采取中草药调补脾胃了,一般服药1~3个月才能见效。在厌食患儿中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我举两个病例说明就清楚了:
实际有很多病儿的表现不是单一的阴虚或是气虚,往往二者交错同时出现,既有气虚又有阴虚,用药时还要视具体症状灵活处治。
治疗小儿厌食证用药还有很多禁忌,一般不能过用滋补药,如人参、熟地、龟板……这些药容易腻胃伤脾反而加重厌食。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药,如大黄、黄连、槟榔……这类药也能损伤脾胃功能。最好是用一些药性平和、药味甘平,养胃运脾助运的中药为宜。
在用中药调理脾胃的同时还可以检查一下宝宝是否缺少微量元素。例如缺锌也可以造成孩子厌食、味觉敏感度下降、免疫功能减弱、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可以根据化验结果补充一些锌制剂或含锌的食品。中药也可以帮助锌的吸收利用,二者相辅相成。
小儿厌食症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1治疗小儿厌食症这种疾病的药物是有很多的,但是如果想要给孩子采用中药治疗的话,那么建议在选择的时候先带上孩子到中医药做个这种疾病的辩证过后对症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
2在中医方面,针对这种小儿厌食症的类型是有很多的,有的小儿在厌食的同时还会出现口臭,大便臭秽,夜卧不宁等方面的症状,这样的现象出现过后建议给孩子采用小儿增食丸来做及时的治疗。
3治疗小儿厌食症疾病的中药还有很多,如药物中的小儿化食丹、小儿消食至宝丹、香砂六君丸、山楂健脾丸、健儿散等方面的药物,所以在给自己孩子治疗厌食症疾病的时候必须要对症的选择药物。
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小儿厌食症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小儿食欲减退抗拒进食,除此之外,厌食症患儿还会出现频繁呕吐、便秘、腹胀、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小儿厌食症其实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小儿厌食症会有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如下:
积滞不化:患儿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
脾胃气虚:患儿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
胃阴不足:患儿口发干,宁愿多喝饮料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小儿厌食症症状表现也不一:
1、由于乳食喂养不当引起的厌食症,患儿常吐奶,口中有酸味,脘腹胀满,大便酸臭,舌质红、苔白腻。患儿常呕吐酸腐食物残渣,按压腹部可感到剧痛,大便腥臭,舌苔白腻,指纹多见紫滞。
2、痰湿滋生型厌食,患儿形体消瘦或虚胖,不思饮食,呕吐痰涎,大便稀,面无光泽而苍白,舌苔白腻,脉濡滑,指纹淡红。
3、虫积伤脾型厌食,患儿面色苍黄,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欲饮食,嗜食异物,睡眠时磨牙,腹痛腹胀,大便不调,巩膜上有蓝斑,面有白斑,唇口生白点等。
护理小儿厌食症的办法
1、不良的饮食习惯常是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培养小儿按时进食、不偏食、不挑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两餐之间不要吃过多的零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等。进餐前15分钟应让小儿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就餐准备,以免由于兴奋或疲劳影响食欲。去除病因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患有急慢性感染或消化系统疾病要及时治疗,营养缺乏应予补充,如锌缺乏可给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口服,营养不良性贫血者应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及叶酸。
2、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及营养搭配,防止蛋白质过高或甜食过多。食物的种类和制作方法要经常变换,以增加食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格锻炼有利于促进食欲。保证睡眠充足,学龄前儿童每日11-12.5小时,学龄期儿童9-10小时为宜。多吃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学习过度紧张,造成小儿身心疲劳或精神忧郁。
3、气候炎热,湿度较高时,此时如饮用过多的冷饮就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导致食欲下降。教育孩子冷饮要适量,不宜过量。注意进餐时的精神卫生,避免不良刺激,尤其是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进食而要耐心鼓励。应在良好、愉快的气氛中进餐,家长不要在此时责备或批评孩子。
七个月宝宝厌食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孩子正常的饮食,那么就可以让他们更加的健康快乐成长,如果厌食的话那么就不利于营养的一个补充阻碍,他们的一个身体发育,所以说家长们面对孩子厌食绝对不能够忽视。
厌食症属于中医所说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统病)。
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爱吃饭。一到吃饭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着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幼儿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疾病引起厌食,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等慢性病,可能造成长时间厌食,这时应该检查清楚,把慢性病治疗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禁忌 一般不能过用滋补药,如人参、熟地、龟板……这些药容易腻胃伤脾反而加重厌食。
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药,如大黄、黄连、槟榔……这类药也能损伤脾胃功能。 最好是用一些药性平和、药味甘平,养胃运脾助运的中药为宜。
在用中药调理脾胃的同时应检查宝宝是否缺少微量元素 例如缺锌也可以造成孩子厌食、味觉敏感度下降、免疫功能减弱、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
可以根据化验结果补充一些锌制剂或含锌的食品,中药也可以帮助锌的吸收利用,二者相辅相成。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厌食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宝宝厌食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诱导他们饮食,同时在生活当中食物的一个准备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我们也可以从食物的一些花样上去改变,这样才可以增进孩子的好奇和食欲。
中药调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当今父母们头痛的一大难题。独生子女使每一位父母都缺乏育儿的经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经验又都不好使,致使小皇帝们进食无规律,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不断,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顺咀就拼命吃,不顺咀就少吃或不吃,终致脾胃运行失调,出现厌食症,食量减少1/2以上,嗳气恶气不思饮食,形体消瘦,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白或薄腻。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近来有中医专家使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方用焦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各10-15克,云茯苓6-15克,川厚朴,炒枳壳3-10克,半夏3-10克,砂仁1.5-6克,火麻仁3-6克,鸡内金6-15克。每日1剂,水煎分三次口服,1个月一疗程,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9.3%。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用药要随证加减,如有小儿厌食症用上方治疗,务需注意此点。
砀山梨的功效与作用
1、砀山梨可治火眼肿痛
砀山梨是一种可以清热止痛的特色水果,可以用于人类的火眼的治疗,在治疗时把砀山梨洗净去掉外皮,然后去掉果核,再制成果汁,把中药黄连泡在梨汁中一个小时左右,再取适量的梨汁滴眼,几次以后火眼症状就能明显缓解,轻者能让症状全部消失。
2、砀山梨能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会让家长头痛不已,这时家长可以取三个砀山梨和五十克粳米,把砀山梨洗净后去掉果核,带皮切成块状,加入清水煮制,煮半小时以后取出汁液再与粳米同煮,煮成粥以后让小儿食用,就能让他们厌食的症状很快好转。
3、砀山梨可治百日咳
百日咳是生活中的小儿经常会得到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这时可以用砀山梨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取一个砀山梨,挖空梨心,把一克中药麻黄加入一起放在锅中蒸制,蒸熟以后把麻黄去掉,让患者吃梨喝梨汁,每天食用一次,连用七天,能就让百日咳的症状明显减轻。
孩子不吃饭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厌食的辩证治疗法
1、失健运型:症见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或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宜燥湿运脾,消食开胃。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合健脾丸加减,药用苍术、藿香、陈皮、砂仁、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神曲、佩兰、枳实等。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2、胃气虚型:症见不思进食,食不知味,食量减少,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精神欠振,或有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舌质淡,苔薄白。治宜健脾益气,消食助运。方用异功散合健脾丸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苍术、扁豆、木香、山药、砂仁、鸡内金、神曲、焦山楂等。
3、阴虚亏型:症见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偏干,小便色黄,面黄少华,皮肤失润,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胃,消食助运。方用益胃汤合保和丸化裁,药用沙参、石斛、玉竹、乌梅、白芍、甘草、谷芽、炒麦芽、神曲、砂仁、鸡内金、连翘等。
小儿厌食的辅助治疗
小儿厌食在治疗的基础上,最好加以辅助,如限制孩子的零食,治疗孩子的其他疾病,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健康。
1、零食过多,这在厌食宝宝中最为多见。一些宝宝每天在正餐之间吃大量的高热量零食,宝宝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过高,没有饥饿感,所以到了吃正餐的时候就根本没有胃口,过后又以点心充饥,造成恶性循环。宝宝消化能力弱,少吃多餐,每天除正餐外,适当补充些零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节制,定时定量。
2、体质弱常患病。这类宝宝往往反复感冒、反复腹泻,或患有其他慢性病,健康状况差影响了他们的食欲,这就需要请教医生进行综合调理,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调理宝宝的脾胃。
厌食的食疗秘方有什么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秘方推荐1.山药鸡肫
山药鸡肫配方:鸡肫二百五十克,鲜山药一百克,青豆三十克,生姜、葱各十克。
山药鸡肫制法:将鸡肫洗净切成薄片,鲜山药煮熟切片,肫片放锅中,加精盐、料酒、胡椒粉拌匀腌渍;另用一碗放入酱油、白糖、味精、鸡汤、湿淀粉兑成滋汁。锅内放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肫片划散,倒入漏勺沥去油。锅内留底油,下姜末炒香后,入肫片、青豆、山药片翻炒几下,倒入兑好的滋汁勾芡翻匀,撤上葱花,淋上麻油,起锅装盘。
山药鸡肫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山药鸡肫用法:可以给小儿厌食症患儿当佐餐食用。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秘方推荐2.八仙藕粉
八仙藕粉配方:藕粉两百克,白茯苓、炒扁豆、莲肉、川贝母、山药各五克,白蜜二十克,人乳二百五十毫升。
八仙藕粉制法:将上述药物和食物研为细末,与藕粉拌匀,服时调入白蜜、人乳。
八仙藕粉功效:益气健脾,消食止泻。
八仙藕粉用法:可以给小儿厌食症患儿早晚餐用。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秘方推荐3.九仙糕
九仙糕配方:莲子、山药、白茯苓、薏米各5克,炒麦芽、炒白扁豆、芡实各三克,白糖五百克,糯米粉一千克。
九仙糕制法:莲子用温水泡后去皮、心,与其他药食同放锅内,加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三十分钟,取汁,把糯米粉、白糖、药汁合匀,揉成面团,做成糕,上笼武火蒸三十分钟。
九仙糕功效:补益脾胃。
九仙糕用法:可以给小儿厌食症患儿当早餐食。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秘方推荐4.益脾饼
益脾饼配方:白术三十克,干姜六克,熟枣肉二百五十克,鸡内金十五克,面粉适量。
益脾饼制法:白术、干姜、鸡内金研粉,加枣肉制成枣泥,再加面粉、清水,合面作薄饼,烙熟。
益脾饼功效:健脾益气,消食止泻。
益脾饼用法:可以给小儿厌食症患儿当作主食食用。
小儿厌食症需要查血吗 小儿厌食症能治疗吗
小儿厌食症是可以治疗的。
小儿厌食症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疾病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缺乏微量元素,气候影响。要找到导致孩子厌食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
茯苓小孩子可以吃吗 小孩在哪种情况下吃茯苓好
小孩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吃多了就容易出现小儿积滞的症状,茯苓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其含有的茯苓酸能够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消化。
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会造成食少便溏的症状,如果小孩出现胃痛、胃胀、食少的症状,很有可能就是脾胃气虚,应该选择益气健脾、和胃助运的中药调理身体,茯苓就是不错的选择,茯苓药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没有特殊的中药味,比较适合小孩食用。
小儿经常容易出现厌食的症状,厌食有可能会造成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茯苓含有茯苓酸,能够增加胃酸的分泌,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对于缓解小儿厌食有一定作用。
小孩跑两步和稍微运动就容易出汗,拉肚子的现象也经常发生,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脾虚胃弱导致的。茯苓可以健脾益胃、健脾除湿,是治疗脾虚湿停的常用药,可配伍白术,健脾祛湿的药效更佳。
痰饮咳嗽一般常见症状就是痰多色白、痰如泡沫,咳嗽会引起胸胁疼痛。茯苓可以祛湿化痰,对于痰饮咳嗽的疗效较好。
宝宝不爱吃饭脾胃不和在作怪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是什么让孩子们茶饭不思,厌食偏食的呢?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偏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脾胃不和。小儿的脾胃功能受伤失调了,消化吸收就容易出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小儿厌食、偏食的症状。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有效防治小儿的厌食偏食?《幼科发挥》有言道:“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防治小儿厌食偏食的关键就是要从根源着手,从调理脾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