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重舌的手法 重舌主证
小儿推拿重舌的手法 重舌主证
舌下近根处,重生一物,形如小舌,状如莲花,或红或紫,身发潮热,头痛项强,饮食难下,言语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溃腐,指纹色紫。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适宜年龄
通常来说,小儿推拿疗法只适宜于6岁以下的儿童效果明显,6岁以上的儿童在经行推拿的过程中,除了选用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外,还需要选择食用成人推拿按摩的一些手法,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并且需要注意小儿推拿的特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相应的推拿的次数以及时间都需要相应的增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天天做好吗 小儿推拿适宜年龄
一般来说,小儿推拿疗法主要适宜于六岁以下的小儿,6-12岁的孩子除了使用小儿推拿法推拿穴位之外,宜配合选用成人推拿的某些手法,结合体表穴位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手法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
小儿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1.直线方向
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其补泻原则为: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
3.垂直方向
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施于点状穴位。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
此外,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不受以上补泻原则约束,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那么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重舌怎么推拿 重舌推拿方解
清心火,揉小天心,小横纹,四横纹,凤凰单展翅,可散心火,兼以清营凉血;清天河水,退六腑,分阴阳,小肠,滋阴泻火,有导赤之功,俾热邪从小便而解;按揉合谷,足三里,可调气血,以活血通脉。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从而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种保健方法。如今小儿推拿其功效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肯定,成为一种时尚的小儿保健方法。如今的小儿推拿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
重舌怎么推拿 重舌常用推拿手法
清心经:患儿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婴幼儿中指指端向指根方向推50-100次。
清肝经:患儿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婴幼儿食指指端向指根方向推50-100次。
推脾经:推拿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自患儿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直推,来回推50-100次。
清天河水:推拿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推三关:推拿者一手握患儿手,用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沿患儿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50-100次。
分推大横纹:推拿者以两拇指自患儿掌横纹中总筋处向两旁分推腕横纹50-100次。
顺运和逆运内八卦:推拿者一手握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另一手拇指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掐运患儿外八卦(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50-100次。
揉外劳宫:推拿者左手拿住患儿四指,使其手面向上,用食指揉运婴幼儿外劳宫(掌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50-100次。
揉运内劳宫:患儿掌心向上,用另一手拇指端揉患儿内劳宫(掌心中央)50-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