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截瘫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不适合截瘫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1、豆腐及豆制品:实验表明,过量吸收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的吸收量,易引起缺铁性贫血,还能促进血管硬化。
2、纤维素:前预防肠癌和降低血脂浓度,但过量食用,会影响无机盐的吸收。
3、松花蛋:松花蛋在制做过程中会受到铅的污染。经常食用含铅量高的松花蛋,会引起中毒。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会引起缺钙。
4、味精:每人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过多摄人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必需的二价阳离子钙和疾的利用,可引起短时期的头痛、心悸、恶心等症状,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影响。
5、方便面:方便面中若含有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常吃对身体不利其次方便面中缺乏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素,长期食用会造成营养缺乏。
6、葵花子:葵花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的大量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大量脂肪积聚于肝脏,会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7、菠菜:营养丰富,但含有较多的草酸,常食多食,易使食物中的锌、钙与草酸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人体锌与钙的缺乏。
8、猪肝:1公斤含胆固醇高达3680毫克以上,而一个人胆固醇摄入量太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因此,猪肝不宜吃得太多。
9、烤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被致癌物质污染,如采并芘等。
10、腌菜:长期食用腌菜可引起钠、水在体内滞留,增加心、肝负担,易诱发心脏病。另外,如腌菜腌制不好,还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及亚硝酸。
11、油条:旧法制作加有明矾。明矾的主要成分是铝、如天天吃含有铝的油条,铝很难由肾脏排出,可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引起老年性痴呆。
截瘫患者的心理调适
受伤之初,截瘫患者承受着巨大痛苦和折磨,多表现为痛苦呻吟、大哭大叫、焦虑不安、乱发脾气、精神萎靡等,此时患者不肯接受现实依然抱有好转的希望,也能积极的配合治疗。此时要好好把握,利用患者求治的欲望,一方面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以减轻伤残的程度;一方面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体贴,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使患者感到温暖,缓解不良心理。
但随着治疗和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感觉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耐受疼痛,看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因而产生恐惧、焦虑、绝望、轻生的心理,开始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此时要用爱和真诚去体谅患者的处境和心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告诉他们截瘫不等于失去一切,虽然截瘫已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还有健全的上肢和大脑,要勇敢的面对生活,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迎接一切新生活的挑战。
截瘫患者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截瘫病人对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求?
1、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
2、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4、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高位截瘫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5、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患有截瘫疾病应该多吃新鲜水果
1、多用果汁、新鲜水果及果酱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糖及有机酸,皆有助于肠蠕动。此外,蜂蜜、生拌黄瓜、苤蓝、萝干、白薯等食物亦能产气,刺激肠管蠕动。如无禁忌,应摄入足够的液体,每天至少2000ml,以免粪便干燥。
2、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3、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4、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5、碳水化合物适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过多的热量,增加体内脂肪。
截瘫的康复治疗
1、 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加强营养以适应脊髓损伤(截瘫)康复训练的要求。
2、 中医康复:利用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3、 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功能恢复。
4、 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功能的不足。
5、 心理治疗:针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6、 作业治疗:主要通过训练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如编织等),使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面瘫患者饮食调节方法
面瘫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危害十分大。面瘫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指导患者进食时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多食富含钙和维生素b的食物,因为面瘫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维生素b 能够帮助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忌食过冷及辛辣的食物。鱼类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面瘫患者可适当进食,以下介绍2款适合面瘫患者食用的鱼类及其具体的做法。
面瘫患者饮食调节方法:
1.煎鳗鱼
用料:
海鳗鱼800克?1000克,葱、姜、料酒、酱油、糖、盐。
做法:
将海鳗鱼去内脏洗净切段。用油把鳗鱼肉煎至两面发黄,再加葱、姜、料酒、酱油、糖、盐及适量水,用小火焖30分钟,淋上少许香油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 活血化淤,适用于治疗口歪。
2.参归鳝鱼汤
用料:
鳝鱼500克,党参、当归各20克。
做法:
鳝鱼去头骨和内脏,洗净切丝。党参、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煎30分钟?40分钟后捞出,加鳝鱼丝及调料后煮熟分顿佐餐食用,吃鱼喝汤。
功效:可辅佐治面瘫。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面瘫患者还应禁烟、酒,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面瘫患者饮食调节方法的介绍了,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广大的朋友们应该也有所了解,希望患者多注意身体,早日康复!
脑瘫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脑瘫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一、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馒头、粥、粉为主食,过多杂食会影响食欲,造成营养障碍。
脑瘫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饺子、菜泥、菜汤,教育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脑瘫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三、饮食要有定时。脑瘫的饮食护理要注意一般早、午、晚各进食一次,有条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点心一次,按时进食,可以增加食欲。
脑瘫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四、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脑瘫的饮食护理应多食维生素高的食物,因维生素A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维生素B族能提高机体各种代谢功能,增强食欲,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与其有一定关系,平时要多加注意。
脑瘫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五、少吃味精,进食过多的味精时,可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妊娠后期阶段的孕妇过量食用味精,会导致胎儿缺锌,干扰小孩出生后的体格和精神发育,对智力发展没有好处。周岁以内的婴儿食用味精有引发脑细胞坏死的可能。对于儿童脑瘫患儿,味精就更不要食用了。
高位截瘫能生孩子吗
1、高位截瘫患者的病灶平面以下很容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即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时好时坏的情况,很多相应的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2、不少患者在高位截瘫以后,截瘫面往下会出现全部坏死或部分坏死的情况。
3、高位截瘫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不是可以预见的。
4、部分高位截瘫,如痉挛性截瘫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概率,如果痉挛性截瘫患者怀孕,恐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截瘫吃什么好
截瘫患者的饮食:
1、碳水化合物适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过多的热量,增加体内脂肪。
2、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它粗糙食物,以促进排便。而且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通过肠道时间,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对降低胆固醇有益。
截瘫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3、给予高蛋白膳食,蛋白质每日1. 5~2g/kg体重,豆类及动物蛋白应占膳食蛋白的50% ,鱼及畜肉含蛋白质约为15~20%,鸡蛋为11~14% ,黄豆含蛋白质高达40%左右,谷类为植物蛋白,一般含蛋白7~10%。
4、进食时,安排病人尽量保持舒适的坐位,避免各种不良刺激;饮食要定时、定质,多食粗纤维菜,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
截瘫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5、饮食中应多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豆油等。以利于润滑肠道,缓解便秘。
6、多用果汁、新鲜水果及果酱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糖及有机酸,皆有助于肠蠕动。此外,蜂蜜、生拌黄瓜、苤蓝、萝干、白薯等食物亦能产气,刺激肠管蠕动。如无禁忌,应摄入足够的液体,每天至少2000ml,以免粪便干燥。
截瘫的康复
截瘫的康复众多患者极为关心的吧,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脊髓损伤是一种具有严重致残性的创伤,此病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或截瘫,由于不少人认为截瘫是不可逆的功能损伤而忽略早期康复,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据该院统计:1998~2003年的5年中,在此住院的300例截瘫患者中,入院前只有不到30%的患者在早期治疗中介入了康复,这些患者很少发生肺及泌尿系感染,他们中不少人很快度过了卧床期,能接受且正确使用轮椅,很快学会了生活自理的方法。而在未接受早期康复的截瘫患者中,有67%的患者产生过自杀念头,7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及泌尿系感染,46%的患者出现过褥疮感染。褥疮、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泌尿系感染成为部分截瘫患者的死亡原因。
对截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截瘫“早期”康复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直到骨科视情况允许伤区脊柱适当负重的一段时间。早期康复应寓于早期治疗之中。就此,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对截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推出了“一教育,二训练,三结合”的康复模式。
一教育,主要是心理康复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疾病,让患者体会生活乐趣。
二训练,即必须重视呼吸训练、排尿训练。截瘫病人早期最常发生的是肺感染与肺不张,这是四肢瘫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康复医生每日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康复护士每30分钟协助家属帮助病人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出现。对有咳嗽、咯痰症状的患者,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尿路感染也是截瘫患者早期死亡原因之一,排尿训练是针对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康复措施。他们为病人定时排尿,加强病人排尿意识训练,让病人尽量采用正常体位排尿
三结合,即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对截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截瘫患者脊柱复位并稳定后即可对患者在床上采用中西医康复手段治疗。如脉冲电针、四肢按摩等。现代康复手段的理学治疗、作业治疗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及肢体畸形的出现。同时他们鼓励患者采用斜床站立训练,以促进截瘫肢体的血管神经舒缩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为脊髓的恢复提供条件,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以代偿丧失的部分功能,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