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变形的诊断
脊柱变形的诊断
(一)脊柱侧凸的早期诊断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可以防止畸形发展严重。脊柱侧凸早期表现有:双肩高低不平,脊柱偏离中线,肩胛骨一高一低,一侧胸部出现皱褶皮纹,前弯时双侧背部不对称。早期发现主要靠父母、学校老师和校医,简单的检查是弯腰试验:让患儿脱上衣,双足立于平地上,立正位。双手掌对合,置双手到双膝之间,逐渐弯腰,检查者坐于小孩前或后方,双目平视,观察患儿双侧背部是否等高,如果发现一侧高,表明可能存在侧弯伴有椎体旋转所致的隆凸。如果弯腰试验阳性,应到医院及时就诊。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 最为重要,一般借助X线片就可以区别侧凸的原因、分类以及弯度、部位、旋转、骨龄、代偿度等。
常规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上端包括下颈椎、下端包括双侧腰骶关节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线片包括仰卧位侧弯位片,牵引位片等,可以评估脊柱侧弯的柔韧性。
(2)CT扫描 可以很好的显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维重建CT可以很好显示先天椎体畸形,还可以做脊髓造影CT扫描,在一些复杂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显示脊椎与神经关系,有无脊髓畸形,指导手术治疗。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它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很好的显示脊髓病变。
(三)神经系统检查
每一个脊柱侧凸的病人应进行详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一方面注意有无侧凸导致脊髓压迫,引起截瘫,早期有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无合并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等脊髓异常。
导致脊柱变形的8个坏习惯
1、久用电脑
工作、上网、游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而且普遍长时间使用,缺乏活动,长时间一个姿势,肌肉势必僵硬劳损。而且有的显示屏不在正中间,而是偏左或偏右,看屏幕时需要拧头转腰,长期的姿势惯性,造成脊柱的旋转、侧弯,日久成病。
2、座椅柔软、倾斜
如果有沙发和硬椅,大部分人会选择坐沙发,因为沙发确实舒服。但因为沙发面宽,且一般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人们坐沙发时膝盖高臀部低,臀部一般坐沙发面的前一半,不会坐到头,而人的后背又要靠到沙发背上,那么在人的腰臀部和沙发背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空隙,人为了舒服,会把腰向后凹陷填到这个空隙里,长期这样做腰部曲度变直和反张。加之人们都喜欢随意地半躺、斜靠,没有规矩、板正的姿势,脊柱扭曲、没有支撑力也随之而变形。
3、低头看手机、阅读
工作时低头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工作之外依然在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阅读,当每天低头的时间超过了抬头的时间,颈椎的生理曲度就会变直、反张。
4、长期开车
车座的设计普遍是前高后低,即臀部的位置较低,当人坐上去后,膝关节高于臀部,而腰部也没有足够的前凸支撑。根据力学原理,腰椎势必后撅,渐成反张。
5、缺乏户外运动
昼出暮归让很多人失去了晒太阳的机会,钙质难以吸收,造成机体组织、骨骼的脆弱,机体自然容易发生损伤。
6、缺乏运动或者运动不当
缺乏运动使肌肉无力,骨质疏松,脊柱没有稳固的保护作用。但不当的运动如过度的推举使脊柱负荷过重,会造成椎体压缩和椎间盘突出;单侧运动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不一样,导致对脊柱的牵拉力量不同等,造成脊柱的侧弯和旋转等。
7、软床、低枕、不良睡姿
柔软的床对脊柱没有支撑,是对脊柱的一种慢性损伤,晨起感觉腰酸背痛;低枕、软枕、高枕、无枕会使颈椎不能与胸椎、腰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造成颈椎的侧弯变形。
8、生活中的劳动姿势不当
如弯腰洗衣服、洗菜、洗碗、刷牙、弓腰拖地、低头刺绣等,长期低头弯腰导致颈腰椎曲度变直。
驼背的概述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所致。矫正练习的目的是加强背部伸肌的力量,并牵拉胸部前面的韧带。
1、人的脊柱向后拱起,多由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
2、驼子。
3、罗锅腰(农村俗称)。
如何矫正脊柱变形
(1)爬行运动 两手和两脚尖着地,像婴儿一样在地上爬行。距离由短到长,速度由慢到快,直线爬也行,转圈爬也行,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两次,每次10~15分钟。
(2)打滚运动 将身体躺直,在床上打滚,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为避免头晕,速度不可太快。
(3)太极拳 太极拳处处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使腰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直竖状态,对驼背有很好的矫正作用。
(4)挺胸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抬头挺胸,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反复做30~40下。做这套动作要尽力挺胸收腹,用力转动。
(5)持棍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持1米长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处,同时挺胸转体20~30下。
(6)床边振臂 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边,头自然后仰,两臂伸展下振20~30下。
(7)仰卧拱桥 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脚为支撑点,把身体像桥一样拱起来,停5~10秒钟落下,如此反复做10~20下。
脊柱肿瘤如何鉴别诊断
1:脊柱肿瘤多以疼痛、神经功能损害、肿块、病理骨折等情况出现,也可偶然体检发现。
2:脊椎化脓性炎症:发病前,病人多有皮肤疖肿或其他化脓灶病多骤起、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受累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压痛。X线摄片椎体可见骨质破坏,椎间变窄,常有死骨形成,多无脓肿形成,应行细菌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3:退变性脊椎病变:椎间盘、韧带突入椎管引起脊髓和神经受压。中年以后脊柱退行变的影像学征象几乎都存在,与脊髓肿瘤的鉴别诊断要靠细致的神经系统评价,辅助以影像学检查
4:脊柱结核:多有低烧、盗汗等慢性中毒症状,病变多侵蚀椎间盘与相应椎体缘,椎旁寒形脓疡有助于鉴别诊断。
BB过早坐推车可致脊柱变形
儿童推车已经成了宝宝的必备品,但是昨天,儿科专家告诉我们,8个月以下的宝宝坐在小推车里,可能导致脊柱发生变形,最好选用小床式推车。有软靠背的推车,要在孩子1岁以后再使用。
婴儿骨骼柔软,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
王女士家住九龙坡,宝宝刚6个月。王女士说,给宝宝买的婴儿推车椅背是斜着的,没法让孩子平躺,只能坐着。车背是软兜,孩子躺下去整个背会窝在软兜里。 “每次把孩子放在推车里,刚走没几步,孩子就大哭,把他抱在怀里他又不哭了。”
昨天,王女士带着儿子来到儿童医院做儿保检查,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医生。
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蒋志阳说,婴儿的骨骼柔软,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支持能力不足。出生6个月以内的孩子,如果坐的时间过长,不仅可能驼背或脊柱侧弯,还会影响内脏器官发育。
8个月以下宝宝,最好选用小床式推车
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生后第四个月,才能在扶持下短时间坐一下;
5个月时,能抱着坐在大人膝盖上一会儿;
6个月时,如果孩子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要用手支撑;
7个月时,终于能独立地坐一会儿。
所以,8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选用小床式推车,而且车体的折叠处不要有凹凸,不能太软或太硬。
如果家长选用这种软靠背的推车,也要在孩子1岁以后使用,孩子坐的时间长了也要经常抱出来,让孩子学学走路,适当活动。
过早坐推车,可能导致脊柱变形
儿童医院骨科教授覃佳强说,一定要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来选择推车。刚能独立坐片刻但仍不能久坐的婴儿,过早坐在推车里,除了会造成缺氧外,还可能导致脊柱发生变形。
“而婴儿推车一般在户外使用的时间较长,但6个月以下婴儿往往还不能自己坐稳。当推车碰到不平路面时,就会发生左右摇晃,对婴儿造成伤害。”覃教授说。
此外,婴幼儿头部是身体的1/4,头部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又特别重,而颅骨却又薄又软,囟门尚未完全闭合,加之脑血管也非常地脆弱,特别容易被外力损伤。
婴幼儿脊柱发育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生儿的脊柱很柔韧,到了3个月开始能抬头,这时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表现为颈部的脊柱开始向前凸。
●第二阶段:到了6个月时婴儿会坐了,这就出现了第二个弯曲,表现为胸部的脊柱向后凸。
●第三阶段:1岁婴儿开始走路了,出现第三个弯曲,表现为腰部的脊柱向前凸。
如何正确使用和选购婴儿车?
“家长正确的选购和使用婴儿车非常重要。”覃教授说。那么家长在给宝宝选购一辆安全的手推车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购买婴儿车一定要到正规商场,切莫选用三无产品。其次,婴儿车要有安全带、车锁等安全设施,防止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折叠伤害婴儿。再次,车身不要有锋利的锐边、尖角等,不可有大过手指的缝隙。最后,要检查制动装置。
在使用婴儿车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车身各接合处是否牢靠、有无螺丝松动等,保证婴儿车能全部展开,刹车性能良好。
要全程给宝宝扣紧安全带,避免孩子挣扎而跌落;婴儿车停下来时,无论是平地还是斜坡,都要随时放下刹车装置;过马路时,最好先将孩子抱起,手推车另行收起或推行。
此外,家长不要把背包或太阳伞挂在婴儿车扶手上,这样容易令婴儿车重心不稳而翻倒。
宝宝多大能坐 婴儿不宜久坐
婴儿刚刚学会坐时,注意不宜让孩子久坐。因为婴儿骨骼钙质少,胶质多,骨质软,可塑性大,而肌肉又娇弱无力,身体的形态容易发生改变;如果让婴儿过早或长时间地坐着,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和弯曲度,导致脊柱变形。
一个月婴儿能竖着抱吗 一个月宝宝竖着抱好吗
不好。
1个月小婴儿不要采取竖抱姿势,不利于宝宝脊柱的发育。因为婴儿的骨骼含钙盐和其它盐类较少,脊柱柔韧,没有成人特有的弯曲。且颈部和背部的肌肉缺乏支撑能力,如过早竖抱易致宝宝的脊柱变形。
强直性脊柱炎初期诊断如何做
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方形椎、普遍骨质疏松。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2、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能显示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软骨下囊性变等细节,可早期显示骶髂关节面侵蚀、破坏、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和强直。
3、如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出现呢?骶髂关节有典型滑膜关节炎的MRI表现。关节血管翳为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与侵蚀灶相延续。MRI发现强直后脊柱骨折比平片敏感,并能显示出脊髓受压情况等。
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
以上介绍的就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进行的一些诊断工作。进行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病情。只有诊断正确,才能够确定更好的诊疗方案,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所以当医生要求患者进行某些检查时千万不要有抵触情绪。
走路不正确姿势图片 挺腹行走
一些人走路的时候喜欢昂着头使劲向前挺着肚子向前走,其实这种走路方式也是错误的,长期挺腹行走,会使脊柱向前凸,引起脊柱变形,容易造成脊柱,背部疼痛,所以走路时应该挺胸抬头,也要注意收腹。
BB过早坐推车可致脊柱变形
8个月以下宝宝,最好选用小床式推车
蒋志阳说,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生后第四个月,才能在扶持下短时间坐一下;
5个月时,能抱着坐在大人膝盖上一会儿;
6个月时,如果孩子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要用手支撑;
7个月时,终于能独立地坐一会儿。
所以,8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选用小床式推车,而且车体的折叠处不要有凹凸,不能太软或太硬。
如果家长选用这种软靠背的推车,也要在孩子1岁以后使用,孩子坐的时间长了也要经常抱出来,让孩子学学走路,适当活动。
过早坐推车,可能导致脊柱变形
儿童医院骨科教授覃佳强说,一定要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来选择推车。刚能独立坐片刻但仍不能久坐的婴儿,过早坐在推车里,除了会造成缺氧外,还可能导致脊柱发生变形。
“而婴儿推车一般在户外使用的时间较长,但6个月以下婴儿往往还不能自己坐稳。当推车碰到不平路面时,就会发生左右摇晃,对婴儿造成伤害。”覃教授说。
此外,婴幼儿头部是身体的1/4,头部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又特别重,而颅骨却又薄又软,囟门尚未完全闭合,加之脑血管也非常地脆弱,特别容易被外力损伤。
婴幼儿脊柱发育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生儿的脊柱很柔韧,到了3个月开始能抬头,这时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表现为颈部的脊柱开始向前凸。
●第二阶段:到了6个月时婴儿会坐了,这就出现了第二个弯曲,表现为胸部的脊柱向后凸。
●第三阶段:1岁婴儿开始走路了,出现第三个弯曲,表现为腰部的脊柱向前凸。
如何正确使用和选购婴儿车?
“家长正确的选购和使用婴儿车非常重要。”覃教授说。那么家长在给宝宝选购一辆安全的手推车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覃教授提醒,首先,购买婴儿车一定要到正规商场,切莫选用三无产品。其次,婴儿车要有安全带、车锁等安全设施,防止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折叠伤害婴儿。再次,车身不要有锋利的锐边、尖角等,不可有大过手指的缝隙。最后,要检查制动装置。
在使用婴儿车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车身各接合处是否牢靠、有无螺丝松动等,保证婴儿车能全部展开,刹车性能良好。
要全程给宝宝扣紧安全带,避免孩子挣扎而跌落;婴儿车停下来时,无论是平地还是斜坡,都要随时放下刹车装置;过马路时,最好先将孩子抱起,手推车另行收起或推行。
此外,家长不要把背包或太阳伞挂在婴儿车扶手上,这样容易令婴儿车重心不稳而翻倒。
脊椎变形怎么办
脊柱变形弯曲在任何年龄任何人群都可能发生,可能跟生长发育、生活习惯等都有关。脊柱变形虽然背离了人体解剖的完满,但并不一定是一种病理表现,且脊柱变形非一日之寒。我们更关注的一般是脊柱变形造成的神经压迫症状,并给予对症及对因治疗,如果临床症状不重或者与脊柱变形不想关则不必非常紧张。睡硬板床、纠正长期疲劳的坐姿、适时适度的锻炼、游泳、用腰围或颈托等都是缓解症状的好方法。如果是侧弯程度轻度而言,可以通过后期睡姿,坐姿矫正,再者给予佩戴支架也可以,需要根据实际病情决定后期支架佩戴,再者可以结合中医理疗,牵引,手法按摩,复位等措施,综合起来才能好转。
脊椎变形有两个类型,一个是生理曲线变形,一个是侧弯。但二者均是由于经筋受损后收缩造成的。
生理曲线变形主要有颈椎、胸椎和腰椎,三者变形均有向内(前)和向外(后)之分。颈椎的向前和向后变形,是颈椎病加重的证明三者的变形,是经筋收缩严重的症状。治疗时要有耐心地逐步将生理曲线恢复到原位,并以松筋为主。当脊柱两侧经筋的收缩力不平衡的时候,外力作用在紧缩的一侧经筋处,脊柱受力后会顺着力的方向弯曲,一侧紧缩的经筋借此将弯曲的脊柱固定住,造成侧弯。治疗时首先要将侧弯正直,然后就是松筋。中医可以用手法进行脊椎复位,西医手术治疗预后不好。
夏天睡地上有什么危害 诱发脊柱变形
睡惯了软床垫,如果突然换睡硬地板,会对脊椎有影响,地板对于床板,床垫来说,材质过硬,没有弹性,无法很好的支撑脊椎的生理曲度,无论侧卧还是仰卧,都容易引起脊柱受力不平衡,诱发脊柱变形,引起关节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