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日常生活习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种类比较多,对一些疾病治疗上,都是要对疾病进行很好的了解,这样对疾病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最佳,传染病也是很常见的,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而且这类疾病也是会传染给他人,那什么是传染病呢,也是需要对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解。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ndii),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二、传染病的后果和影响
病因不明产生恐慌
瘟疫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公元前430~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城中的人们生活在噩梦之中。1665年伦敦的鼠疫,病因一时不明,更加重了疫情的神秘、恐怖色彩,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猫也被当作瘟疫之源而被赶尽杀绝,老鼠泛滥,结果鼠疫更加肆虐,社会濒临崩溃。
人口骤减危及生存
公元前430~前427年的瘟疫,使曾两次领导希腊战胜波斯的雅典就此衰败。公元21~1266年间横行的瘟疫,最终加速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的衰落。1518~1526年的天花大流行,是拥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殖民者故意传播的天花病毒,令北美几个原有百万人口的印第安部落骤减至几千人或完全灭绝。
严重减员影响战斗力
1812年,拿破仑50万大军入侵俄国,1年后败退时仅剩3000余人,其中,因感染伤寒和痢疾而死亡的官兵远比战死的要多得多。二战期间,疟疾曾在盟军中流行,致使大量的士兵死亡或丧失战斗力。
三、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四、夏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首先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
再是要积极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二、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结核病防治知识
1.1、梨
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偏凉,主要归肺、胃二经,具有润肺清热、消痰降火、清胃泻热、养阴生津、滋肾补虚及润肠通便等作用。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咯痰有独特而明显的效果。
1.2、黄鱼
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养元气、调理气血的功效。经常食用黄鱼,能增进食欲,还能防治脾胃疾患和尿路结石等病症;对于一些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辅助调养作用。
1.3、无花果
中医认为无花果性味甘平,人脾与大肠二经。其主要作用为健脾止泻、清肠除热、祛痰理气、益肺通乳及消肿解毒等。用它可治疗颈淋巴结核。
1.4、白木耳
白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润肺、生津、养胃、滋阴、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等功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痰中带血,潮热,咳血等。故用白木耳是6g水浸泡一夜洗净,加冰糖适量,上笼蒸是1小时即成,早晨是空腹服食每日1剂,可以治肺结核潮热咳嗽咳血。
艾滋病如何预防
艾滋病如何预防
艾滋病如何预防: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加强性道德观念,杜绝不洁性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禁止吸毒;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分制品前一定要进行HIV检测;献血时应常规行HIV检测,防止血源传染;艾滋病病人或HIV阳性者应避孕,已出生婴儿不用母乳喂养;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环境,不歧视病人。
学习了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了艾滋病如何预防的知识,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传播方式的限制,只要避开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艾滋病人并不可怕,可以放心与之接触,交流。
怎样预防血吸虫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教育
加强社区,农村防治血吸虫病知识的教育工作;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开展预防血吸虫病活动;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制;普及预防血吸虫知识。
艾滋病如何预防
号称“超级癌症”的艾滋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治愈,那我们只能在发病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那么,艾滋病如何预防,预防措施又有哪些呢?
艾滋病如何预防
艾滋病如何预防: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加强性道德观念,杜绝不洁性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禁止吸毒;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分制品前一定要进行HIV检测;献血时应常规行HIV检测,防止血源传染;艾滋病病人或HIV阳性者应避孕,已出生婴儿不用母乳喂养;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环境,不歧视病人。
学习了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了艾滋病如何预防的知识,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传播方式的限制,只要避开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艾滋病人并不可怕,可以放心与之接触,交流。
传染病预防知识
管理传染源。传染病之所以能够流行,离不开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所以预防工作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传染源可以是疾病的患者、隐形感染者、携带者及被感染的动物。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要尽早隔离,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或其他接触物都要消毒处理。对隐形感染者和携带者要进行临床观察。被感染的动物,像牛羊、鸡鸭等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应当尽力治疗,无法治愈的在宰杀后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像蟑螂、苍蝇、蚊子等害虫则要毫不留情地消灭。
切断传播途径。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像呼吸系统传染病一般都是经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非典、SARS,可以让人们戴上口罩,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消化系统传染病多是经过粪-口或是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而感染上的,像痢疾、蛔虫病,这就要督促人们勤洗手,不要随意接触病人的物品等等。通过了解传播的方式,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阻断疾病的扩散和流行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并不是所有接触了传染源的人都会被传染,只有当这个人对于该疾病没有免疫力的时候,才会有很大可能患病。平时可以靠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来提高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但是对于传染病来说,最有效果的还是进行预防接种。有的传染病是终生免疫的,就是说如果你曾经得过一次,治愈后就会获得该传染病的永久免疫力,再也不会患上这种疾病,像水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过还是有很多传染病并不是依靠接种疫苗就可以避免,但是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控制疾病的流行。
结核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1、个别病人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关节疼痛、皮肤搔痒或其它不良反应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诊。
2、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早睡早起,不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加强营养,多吃新鲜的鱼、肉、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忌吸烟、酗酒、辛辣食品。
3、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忧郁、孤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文娱和消遣活动来分散以疾病的注意力,以消除不良心理。
4、要陪同病人就诊,聆听医生医嘱,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
5、要鼓励、关怀病人,增强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结核病一定能治愈的信心。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对于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的病症,可以通过补碘来加以预防和治疗。只要人们坚持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的产生,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而对于克汀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克汀病是指由于胎儿在母体时直到2周岁之内,长期缺碘,导致的智力低下、先天聋哑、畸形等症状。
一旦病情形成,则无法逆转,克汀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伤害。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对孕妇的及时补碘和对0-2岁婴儿注意日常补碘来进行预防。在怀孕期间的妇女不仅自身需要保持碘的摄入,还需要给胎儿提供碘的来源,所以孕妇需要大量补充碘。否则,将导致胎儿不能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造成克汀病。
由于,改变生存环境中自然界所含碘的量很难做到,所以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达到补碘的作用。近些年,我国大力推广碘盐的食用,大家一定要购买合格碘盐,千万不可图便宜,否则会对自己及下一代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也要掌握一个补碘的“度”。过量的碘摄入同样会造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