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火的信号
宝宝上火的信号
1.眼屎增多
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可初步考虑宝宝上火了。要注意作息时间,不能让宝宝太晚睡觉。
2.肛门颜色
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妈妈们要小心了。
宝宝上火有10个“信号”
宝宝上火的信号
1.眼屎增多
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可初步考虑宝宝上火了。要注意作息时间,不能让宝宝太晚睡觉。
2.肛门颜色
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妈妈们要小心了。
3.大便干燥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摄入过量的钙,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表现为大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妈妈们还要注意宝宝是否排便困难,是否因疼痛而哭闹。
4.小便黄
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黄,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这也是宝宝体内水分缺少在尿液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调节。
5.嘴角的“白茬儿”
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
6.口舌生疮
身体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由于疼痛等不适的感觉,未会说话的孩子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用手去摸口腔附近。这时就需要检查宝宝的口腔黏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
7.有口气
口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宝宝口中呼出不良气味,表示孩子可能正在上火。宝宝不良口气的问题,该及时判断排除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8.舌苔的颜色
中医看病时常观察舌苔,宝宝的舌苔颜色也体现着他的身体状况,如果舌头舌边发红,说明宝宝上火了,心火,有心火的宝宝白天容易口渴晚上不睡觉,爱折腾。
9.睡不香
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有咬牙等情况,宝宝若无其他病症、身体也无其他不适,就有可能是因为上火引起的体内失调,进而引起睡眠障碍。
10.手心温度
妈妈们注意过宝宝的手心温度吗?如果宝宝的手心潮潮的湿湿的,凉凉的这种是正常情况,如果发现干热干热的并且夜晚还出汗,说明宝宝上火了,身体有虚火,宝宝身体比较虚,不能吃大寒的食物,饮食需要合理调配。
如何预防宝宝上火呢
1、给宝宝多喝水
宝宝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在两餐哺乳或正餐之间要多给宝宝补充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要喂多次,这样是最直接渐变的预防宝宝上火的方法。
2、母乳喂养
宝宝出生后最好是用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如需人工喂养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适合的配方乳。
3、学会冲调奶粉
冲调奶粉水温一般为40度左右,也有水与奶粉的比例要求,还需要注意冲调奶粉的顺序,应将奶粉放入到水中,不应该先加入奶粉再倒水,这样容易造成奶粉润湿不均匀,结块溶解不充分,冲出来的奶粉就会导致宝宝难消化,造成积食上火。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给宝宝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并每天坚持做腹式呼吸运动或腹部按摩,同时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注意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增添衣服要适时适度,不能太厚,内热散不出来就容易上火。
6、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让孩子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宝宝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是预防“上火”,防止病邪侵入的关键。
7、保持优质环境
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屋内温度22度,湿度60,是最好的。
注意事项
不是所有的上火都要喝凉茶,正如宝宝上火不应该给宝宝吃大寒的食物一样。一般宝宝上火了不要着急给宝宝吃泻火的药剂,而是先从饮食入手,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煮一些百合粥、小米粥等。家长也可以多给宝宝搓搓脚。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咨询医生哦。
宝宝要生病的信号
嘴唇发紫
如果宝宝嘴唇变紫,或口腔、舌头黏膜变蓝,那是血液中没有足够氧气的预兆,称为发绀。这个时候一定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黄疸恶化
如果新生儿的皮肤变黄,他/她可能有黄疸。不是所有的黄疸都危险,有些是正常的,会自行消失;但如果皮肤发黄现象一直不减轻,就可能影响大脑,引起癫痫发作甚至永久性伤害。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多次给婴儿喂奶,让婴儿大便排出多余的胆红素,并给婴儿做光疗以增加胆红素分解。
脱水
婴儿在出生后的6天内,每天多用1片尿布,6天后每天用6块尿布。如果宝宝的尿布不湿婴儿就可能出现脱水问题。其他严重脱水的现象包括口干、眼窝深陷以及嗜睡,这时儿科医师会建议喂婴儿喝电解质置换液。因为这时让婴儿喝水并不好,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钠含量下降,而这又会导致癫痫发作。
呼吸不顺
婴儿有时会咕噜一声,或者有呻吟声,这时如果看到他们胸部起伏过大或者扩张鼻子,并伴随呼吸困难、急促,这就可能是呼吸窘迫。这时候要马上通知小儿科医生;如果医院已经下班,就马上去看看急诊。
新生儿发烧超过38℃
体温超过38℃的新生儿必须要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例如因为脊椎穿刺造成发烧,宝宝可能需要用抗生素;年龄稍大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较完整,发烧就不一定是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婴儿不到2个月大,肛温超过38℃,就要引起重视了。新生儿发烧不正常,可能是感冒或是脑膜炎,要郑重看待新生儿的发烧。
吐出浅绿色的胆汁
宝宝吐的原因很多,因为咳嗽太大力、哭太用力、吃太多以及胃的毛病等,但若吐出绿色的胆汁,就很严重了。尤其是呕吐物看如果是黑色渣的话,就更严重了。绿色胆汁是因为肠阻塞,需要注意,而呕吐物为黑渣可能是内出血的迹象。头部受伤后呕吐也需要诊断,因为它可能是脑震荡的迹象。
宝宝翻身信号
信号一
当孩子趴着的时候,他能够自觉并自如地抬起头,而且头到胸部都能够抬起来。这说明他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都已经很有力量了。这时如果把玩具举到比宝宝视线更高一些的位置,宝宝也能够随之把头抬高。这时妈妈可以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叫他抬头。如果妈妈也爬下来和宝宝一起玩儿的话,也有的孩子会因此而喜欢上趴着。不要让孩子厌恶趴着,也就是说他离翻身不远了。
信号二
宝宝仰卧的时候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抬起脚摇晃。开始时宝宝不能很好地转动腰,所以只是把脚摇来摇去想要翻动身体。这时,妈妈可以帮他推一下屁股,给他一把力,让宝宝能够体验到翻过去的过程和乐趣。如果翻过去后,宝宝因胳膊压在自己身体下拔不出来而着急或哭喊时,你可以帮他把手拿出来,以后再慢慢锻炼他自己把胳膊抽出来。
信号三
宝宝若是总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着。这时宝宝也许已经有了翻身的意识,只是还没有掌握翻身动作的基本要领,或者这个方向对于他来说其实并不容易翻过去。这时,妈妈可以轻轻牵着宝宝的胳膊,往他侧身的方向拉他,并且教他转动腰部和屁股;也可以试着在另一个方向叫他,用玩具逗引他,让他找到一个他容易转身的方向。
宝宝上火的暗号
眼屎多有肝火
小小的一个眼角也会说话?当然,身体是聪明的,当想要表达某种信息的时候,它们都会有某种表示,不要忽视这些"言语"哦,它们能够用来判断宝宝是否上火了。当然,新生宝宝泪腺发育不完全也会导致宝宝眼屎多,爱流泪的症状,这个是很常见的,后期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可自愈。所以当宝宝眼屎多时,是否是上火引起的,你就要判断下了。
判断:
如果宝宝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先要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容易发脾气啊,不听话啊,那这个眼屎的出现就预示着宝宝肝有火了。反之,如果宝宝单纯的眼屎多,没有闹脾气,那就是因为宝宝泪腺发育不完全堵塞了,妈妈及时清理就好。
怎么办:
首先,要注意作息时间,宝宝不能睡太晚,如果粑粑麻麻平时有晚睡的习惯,那么为了宝宝,也要先把孩子哄睡,再悄悄嘚瑟,别影响了娃睡觉。其次,平时要适当想着法子让宝宝多喝点水,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妈妈可以给宝宝榨些芹菜汁,红萝卜汁,煮粥喝。
舌头发红心火旺
舌头的一些特征是非常能表示宝宝身体状况的,不然去看医生时,为毛都爱说“来,张嘴看看舌头,啊~~~”所以,妈妈也可以效仿一下,如果发现宝宝小舌头很红,那很可能就是上火喽!
判断:
如果舌头、舌边发红了,而且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睡不好觉。那这就是上火的症状,说明宝宝有心火!
怎么办:
可以用鲜莲子泡水喝,也可以直接剥了给宝宝吃。另外祛心火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茄子,家长可以蒸给宝宝吃,或者素炒,总之不要用太多油就行。
嘴角有白茬脾有火
平时,妈妈不要只吻宝宝的小嘴而不观察它的异常状况!往往在小处也有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像宝宝上火的信息就蕴含在里面了。比如:嘴角有些"白茬儿"。
判断:
宝宝嘴角有"白茬儿",多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脾有火了,需要灭火!
怎么办: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那就赶紧给宝宝吃点相应的中药,赶紧灭火,不然宝宝有火了,会更淘气,妈妈也更累心。可以找一些柿饼上的柿霜给宝宝冲水喝,或是买一些杨桃给宝宝吃。
手心汗多虚火盛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湿湿的?是否凉凉的?还是说小手很干热?妈妈有没有常留意宝宝的手心是怎么样子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身体状况的地方。
判断:
如果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说明宝宝有虚火了。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
怎么办:
小儿推拿是一个好方法。给宝宝捏捏脊(捏脊),搓搓脚心,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咨询一下医生。
屁屁颜色深,肠内有热气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观察宝宝的肛门吧!这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因为它的颜色是宝宝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
判断:
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因为这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
怎么办: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肛门颜色是红色的话,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之类的。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另外,不要见宝宝上火就给太寒性的食物给他,也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特别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
大便干硬是胃有火
很多妈妈都懂得可以观察宝宝大便的软硬度而得知宝宝是否上火了,可是,你知道那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上火了吗?除了观察大便,有没有观察宝宝拉臭臭时的表情?
判断:
每到宝宝拉臭臭的时候,家长除了观察大便的软硬度,还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如何,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如果宝宝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很硬,不是软黄便的话,同时还有口臭,那说明宝宝有胃火了。
怎么办:
宝宝有胃火,要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吃那么多。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给宝宝熬点小米粥、百合粥喝。
宝宝上火吃什么好得快 宝宝上火的症状有哪些
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这也是体内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体现,需要采取措施调节。
身体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由于疼痛等不适的感觉,未会说话的孩子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在口腔附近用手触动。出现以上表现,就需要检查宝宝的口腔粘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
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等等情况,宝宝若无其它病症、身体不适,就有可能是因为上火引起的体内失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
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在排除这些眼部不洁物是由于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变可能之后,可初步判定宝宝上火。
症状:口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宝宝口中呼出不良气味,表示孩子可能正在上火。宝宝不良口气的问题,该及时判断排除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宝宝缺铁的信号
宝宝的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龄大些的宝宝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医生可以检查出来的
所谓贫血,就是红细胞数减少,或者血红蛋白量减少。检查是不是贫血,只有通过验血才能反映出宝宝的真实情况。由于婴儿期造血系统不完善,会出现短暂的自限性生理性贫血,2~3个月时血红蛋白含量降至110g/L,但3个月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宝宝年龄不同诊断的金标准也不同。
年龄 血红蛋白含量(Hb)
新生儿 Hb<145g/L
出生1~4个月 Hb<90g/L
4~6个月 Hb<100g/L
6个月~6岁 Hb<110/L
如果宝宝低于标准,再结合容易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以及宝宝的日常表现,就可诊断贫血
宝宝上火怎么办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上火比较严重,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宝宝的中成药服用,来减少宝宝上火的症状。如果情况不严重则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宝宝上火的症状。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因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浓度很高,它们以短链糖的形式存在于肠道中,在肠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可以减轻宝宝上火。
选好配方奶粉
为宝宝挑选配方奶粉要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宝宝喝了不上火,大便稀软,钙质和脂肪吸收好,有助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应当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儿配方奶粉,否则易使大便变硬、次数减少,甚至上火便秘。
改善居室环境
宝宝生活的环境干燥缺水,容易损耗津液,导致宝宝上火;家长可在室内放个加湿器,增加空气湿润度,缓解宝宝上火,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脱离尿布生活呀?这可是年轻父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时遇到的头等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要视情况而决定。下面5个信号提示你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便盆了:
信号1: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湿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
信号2:宝宝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解便的想法。
信号3:宝宝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大便。
信号4:宝宝对成人上厕所的行为表示感兴趣,甚至还会在马桶上坐一小会儿。
信号5:宝宝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睡觉醒来时尿布也没有湿。
宝宝上火的信号有哪些
1.眼屎增多
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可初步考虑宝宝上火了。要注意作息时间,不能让宝宝太晚睡觉。
2.肛门颜色
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妈妈们要小心了。
3.大便干燥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摄入过量的钙,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表现为大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妈妈们还要注意宝宝是否排便困难,是否因疼痛而哭闹。
4.小便黄
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黄,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这也是宝宝体内水分缺少在尿液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调节。
5.嘴角的“白茬儿”
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
6.口舌生疮
身体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由于疼痛等不适的感觉,未会说话的孩子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用手去摸口腔附近。这时就需要检查宝宝的口腔黏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
7.有口气
口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宝宝口中呼出不良气味,表示孩子可能正在上火。宝宝不良口气的问题,该及时判断排除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8.舌苔的颜色
中医看病时常观察舌苔,宝宝的舌苔颜色也体现着他的身体状况,如果舌头舌边发红,说明宝宝上火了,心火,有心火的宝宝白天容易口渴晚上不睡觉,爱折腾。
9.睡不香
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有咬牙等情况,宝宝若无其他病症、身体也无其他不适,就有可能是因为上火引起的体内失调,进而引起睡眠障碍。
10.手心温度
妈妈们注意过宝宝的手心温度吗?如果宝宝的手心潮潮的湿湿的,凉凉的这种是正常情况,如果发现干热干热的并且夜晚还出汗,说明宝宝上火了,身体有虚火,宝宝身体比较虚,不能吃大寒的食物,饮食需要合理调配。
宝宝想吃奶有信号
按需哺乳好处多
按需哺乳符合宝宝的生理发育需要
新生宝宝发育非常快,但其消化系统及各项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宝宝吃奶还没有规律以前,一定要按需哺乳,只有按需哺乳,才能保证其生理发育的需要,如果严格地按照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喂奶,则可能会导致宝宝在饥饿的时候没有奶吃,而在还没饿的时候又硬让他撑着。这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一种烦躁的心理。
按需喂奶有利于缓解奶胀
只要宝宝饿了,就给喂奶。不断的吸吮动作会刺激妈妈分泌泌乳素,从而使乳汁源源不断地产生,这样孩子一饿就有奶喝,妈妈也会源源不断产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妈妈感觉奶胀的时候给宝宝喂奶,有利于缓解奶胀,能够很好地避免因乳汁积聚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看懂宝宝要吃奶的几个信号
既然按需喂奶对妈妈和对宝宝都有好处,即不怕宝宝吃没吃饱,也不用太过劳累。那么等宝宝饿了想要吃奶的时候,会不会发出信号给妈妈呢?其实,宝宝吃奶总会有一些小信号,妈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宝宝喂食。
“小动作”不断
如果能够识别宝宝早期吃奶信号,将有助于建立你和宝宝有效沟通的机制,宝宝也会更乖、更听话。如果你发现本来安静入睡的宝宝小动作特别多了,头扭来扭去,张着小嘴巴在拼命地寻找奶头,一旦触碰到奶头时就迫不及待地认真吸吮起来。
像吃手指、脚趾,舔嘴唇等;闭着眼睛时,眼珠子会乱转,睁眼时,会瞪着眼睛到处瞟;挥动小胳膊;身体发紧;张开小嘴,啃咬妈妈的胳膊、肩膀等小动作都是宝宝想要吃奶的信号哦!
哭闹“耍脾气”
哭闹是宝宝饥饿的晚期信号,宝宝一旦哭闹起来,就很难快速顺利地进入哺乳过程。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哭闹,那么在喂奶前一定要先安抚他的情绪,比如将其抱起来,哄哄他。宝宝哭闹除了饥饿,还可能是由于过度刺激、疲劳、无聊、疼痛、身体被弄脏、孤独等原因造成。
当宝宝哭时,妈妈得心中有数,看看距离上次喂奶的时间有多久了,这样能帮助妈妈判断宝宝哭是不是真的需要喂奶了,因为有时宝宝哭也有可能是尿布湿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了。这种默契是需要妈妈自己在平时的喂奶中认真揣摩的。
小眼睛盯着妈妈的身体
宝宝肚子饿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或者当你一捏他的脸颊,他的眼睛会立刻盯上妈妈的乳房。事实上,母亲身体气味对宝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并可激发出愉悦的“进餐”情绪。即使是刚出娘胎的婴儿,也会把头转向有母亲气味的方向,寻找奶头。当妈妈的最好是一注意到宝宝这些信号就立刻喂奶,有助于他形成好的吸吮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