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治疗方法
佝偻病治疗方法
佝偻病西医治疗
1.维生素D治疗
⑴轻度(初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制剂1000~2000IU或一次性口服VitD10万~20万IU。
⑵中度(激前期):每日口服VitD2000~5000IU或一次性口服20万~30万IU。
⑶重度(激期)每日口服VitD5000~5000IU或一次性口30万~40万IU。
以上口服每日量持续1月,同时给以元素钙200mg/日,如临床及生化检查未达预防疗效,可适当延长投药时间,再改为预防量。
2.突击疗法 重症激期患儿或合并其它疾病如长期腹泻、黄疸、急性传染病、迁延性疾病或先天性佝偻病患儿,可以进行VitD突击疗法。但均应由医生指导,不可随意滥用。
⑴口服法:每日服高浓度VitD(每丸5万IU)连服1周后改为预防量。切不可长期及大量应用,尤其对后遗症者不用,有每日口服VitD2万~4万IU连续4周发生中毒者。
⑵注射法:用VitD2或VitD3制剂肌注15~20万IU一次后改为预防量,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以免中毒。
在突击治疗前,一般先口服10%氯化钙3天,以防止低血钙抽搐,有人认为突击疗法可迅速提高血清钙,不必须先投钙,但在临床实践中仍见有肌注大量VitD后发生惊厥的病例,对此,值得继续研究。此外,对虚弱儿及痉挛素质者,需慎用突击疗法。
3.人工紫外线照射法。
4.矫形疗法 3岁后的佝偻病骨畸形者,多为后遗症,不宜用VD制剂,应考虑矫形疗法,对鸡胸宜采取俯卧位及俯撑或引体向上的活动,加强胸部扩展。治疗轻度“O”或“x”型腿时可按摩相应肌群,如“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可增强肌张力。游泳活动是最好的矫形方法。重度后遗症或影响生理及体形者,于青年期考虑外科矫形手术。
活动性佝偻病儿在治疗期间应限制其坐、立、走等,以免加重脊术弯曲、“O”或“X”型畸形。
佝偻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给上述维生素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 以上是药物防治常规方法。 现在的具体的药物主要有维生素D类的片剂、胶丸、针剂、乳剂,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作用效果好。 如果错过了婴幼儿期用药物防止最佳时期,到了青少年期会发生骨骼畸形,这就需要畸形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其中微创畸形矫正手术是这个时候治疗的最好选择。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给上述维生素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
许多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食、厌食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体缺乏一些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锌元素、钙元素),抑制了生长素的分泌,是孩子长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障碍。锌元素是促进生长素生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对缺锌者补充适量的锌元素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那些没有发生佝偻病但是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儿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好孩子的因为,不要让他们挑食,这样各种营养才吸收的全面,才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所以说这样看来,佝偻病也是一种好预防的疾病。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mg,7~12个月为400mg,l~3岁为600mg。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3.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4.对已有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期患儿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避免过早的承力性运动(如避免过早练习坐、站、扶掖下蹦跳等)。如已经出现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佝偻病后遗症
若佝偻病情节不严重的患者,能及早进行治疗,多补充维生素D的话,患者就能康复,一般不会引发佝偻病后遗症;
但若患者佝偻病由于早期没有及时治疗,患病情况严重就很容易引发佝偻病后遗症。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骨骼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今后的生活,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因此,父母若察觉出宝宝具有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是不是患有佝偻病,若真的是的话,那就要及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只要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就不会造成佝偻病后遗症的出现,也就不会让自己出现驼背的现象了。
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是哪些
佝偻病是一种比较难彻底治疗的疾病,各位朋友在治疗佝偻病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各位佝偻病患者的家属,一定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及时开解患者。佝偻病患者是有许多事要多加注意的,现在一起来了解下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佝偻病的保健需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佝偻病患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补充富含维生素D,利于吸收的体恒健钙之缘片,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这也是对于佝偻病的保健措施。
4、佝偻病的治疗上可采用维生素D疗法。佝偻病患儿应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和新鲜空气,必要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不要久坐、久站或多走,更不要勉强学站、学走。
这四个方面是佝偻病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各位朋友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少食多餐,不能挑食,还有在作息规律上一定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是保证早日治愈佝偻病的前提。
佝偻病的治疗
治疗法1、补充维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治疗法2、增加日照机会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治疗法3、矫形骨骼疗法
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
治疗法4、适量服用钙剂补充缺乏的钙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佝偻病治疗
佝偻病的起因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钙是造骨头的主要养料,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缺少维生素D,钙就吸收不了。因此二者都不可缺少。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如饮食缺钙,可给乳酸钙或葡萄糖钙,但每日不得超过l克。如钙磷都缺乏,可用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给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2.维生素D治疗。
1)普通疗法:
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包括浓缩鱼肝油)每日0.5万一2万国际单位。持续一个月后改投预防剂量。夏天口服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以上剂量和疗程,可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注意:用大量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突击疗法:
晚期或重症患儿或有长期泻痢、黄疽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 患儿,必要时可用浓缩维生素D制剂作大剂量突击治疗,口服或注射均可。口服时可将总剂量在两星期内分次给予。肌肉注射大多以30万一60万单位一次注入, 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无论口服或注射,每次不超过60万单位。突击疗法只为应急,不可持续滥用。每次洽疗前应先给钙剂,一般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次10 毫升,每日3次,用3天。对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特别虚弱的患儿,不可用突击疗法。
3.钙剂治疗:
在给维生素D的同时,可服适量的钙剂或骨粉。如葡萄糖酸钙每天l一3克,口服;或元素钙每天500一600毫克。钙剂应长期服用,一般持续数月或者数年。中药龙牡壮骨冲剂也可配合使用。
4.人工紫外线疗法:
天然日光为最经济的维生素D来源,但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必要时可用人工紫外线(如水银石英灯)治疗。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一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一6星期。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可暂停。
5.矫形疗法: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较轻者,骨骼畸形多能自行恢复,不需矫形。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不一定能完全复原,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手术矫形。为了预防胸部畸形,可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其头部抬起,每日2一3次。
另外,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
温馨提示:给上述维生素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许多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食、厌食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体缺乏一些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锌)。
佝偻病的治疗误区
(一)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缺维生素d
有关资料表明:常规食物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儿童正常生理需要,虽然晒太阳可以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在冬春季节,包括南方夏天的梅雨季节,以及城市高层建筑的阻挡和空气污染等原因,婴幼儿的日照常常是不够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微生素d的缺乏。但是,毕竟只是可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缺乏。如今,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正规厂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以及一些儿童食品中都添加了维生素d,加上许多家属时不时的给孩子吃一些复合维生素制剂,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维生素d,所以,儿童佝偻病,并不象过去那样常见了。即使有,也比较轻微,临床上能见到典型佝偻病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把鱼肝油当作保健品给孩子长期吃,这是很危险的。
(二)出汗多,有枕秃,不一定就是佝偻病
许多家长照本宣科,以为孩子只要枕秃或夜间出现汗多,就一定是缺乏维生素d。其实孩子爱出汗,还有其他原因。孩子在白天活动量比较大,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代谢旺盛,转入睡眠时,人体进入基础代谢,但孩子的植物神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只能从代谢旺盛渐渐过渡到基础代谢,所以体内大量的热能会以出汗的方式释放出来。如果孩子的出汗现象在入睡后1~2小时逐渐消失,可视为正常。由于头部出汗多,孩子睡觉时不太舒服就会出现摆头现象,枕部便会出现脱发圈。因此,出汗多、有枕秃的儿童不一定都是佝偻病。大家要注意,典型的患有佝偻病的小儿常常是整夜出汗,上半夜换衣服后,下半夜衣服仍然是湿的,而且出汗有酸臭味。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和其他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三)维生素d生理需要量是多少?
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每日需要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所以家长们可以大概计算一下孩子奶粉内鱼肝油的含量,如果缺乏的不多,加上孩子又经常晒太阳,没有佝偻病的表现,完全可以不用预防性补充鱼肝油。如果是冬天,天气不好,加上孩子吃饭不好,那就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鱼肝油,预防吃一段时间,但时间也不要太长
关于佝偻病有哪些认识误区
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对佝偻病的认识误区还存在于,很多人认为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专家表示,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佝偻病是不是只影响小儿骨骼的生长?很多人认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专家表示,这也是佝偻病的认识误区之一。
佝偻病对小儿后期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其主要是引起婴儿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等症状。
比较严重的佝偻病的患儿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骨骼变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等。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危害范围之广。
佝偻病认识上有哪些误区呢?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把这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这种疾病的恶化。以免病入膏肓,引起治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