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里对肾好 艾灸太溪穴-补肾壮阳
艾灸哪里对肾好 艾灸太溪穴-补肾壮阳
太溪取穴:位于足内侧,取穴时,平放足底,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为本穴。
艾灸功效:清热生气,补肾壮阳。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失眠,健忘,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咳嗽,气喘,咯血,胸痛,腰脊痛,泄泻,大便困难等症。
晚上几点后不能艾灸 艾灸失眠有效果吗
有一定的效果。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失眠的原因跟人体阴阳不协调有关,而人体的心,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健康程度对身体阴阳平衡有直接影响,通过艾灸对不同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来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可起到缓解失眠的效果。
如艾灸神门,心俞,足三里,太溪,百会,肾俞穴,其灸神门穴能养心安神,灸心俞穴能理气宁心,灸足三里穴能生长气血,灸太溪,肾俞穴能滋阴补肾,灸百会穴能宁静心神,同灸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治疗效果。
艾灸灸哪里比较好 太溪穴
肾虚的时候艾灸太溪穴也是比较好的,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取穴时,平放足底,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即为本穴,艾灸太溪穴具有一定清热生气、补肾壮阳的作用。
太溪穴对于治疗人体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失眠、健忘、头痛等病症,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艾灸治阳痿
1、艾灸治阳痿之关元穴灸法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人体元阴元阳关闭潜藏之处,故名关元。艾灸治阳痿
关元穴功效: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之一。本穴也是治疗肾虚所致的男科病的要穴,以治疗肾气不足型的性功能障碍为主,尤以阳痿效果最显著。
关元穴灸法:
操作时,先将艾绒制成高约0.5厘米,炷底直径约0.5厘米中型艾炷。施灸时令患者仰卧在床上,暴露关元穴,在其皮肤表面上除以石蜡或凡士林少许,以防烫伤和艾炷倾倒。把艾炷置于关元穴,用火点燃,燃烧时患者稍觉烫就去掉,另换一炷。每燃烧1个艾炷,即为1壮。每次100-200壮。以灸至皮肤红晕、无烧伤,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术者应密切注意掌握温度,避免烫伤。每周1次,每3次为1疗程。
艾灸关元穴治疗阳痿,有较好疗效。该法对由精神因素引发的阳痿疗效较好;有明显手淫史者,疗效则差;病程短者、疗效高,反之则低。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要注意艾火大小适中,避免烫伤。
2、艾灸治阳痿之命门火衰疗法
主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腿竣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若兼心脾损伤者,则有心悸胆怯,失眠等证。
治法: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壮阳。
处方:命门、关元、肾俞、太溪。
心悸艾灸哪里 肝肾阴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艾灸处方:行间,太溪,太冲,三阴交,神门。
艾灸方义:行间,太冲平肝潜阳,太溪滋肾阴,三阴交滋益肝肾,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补法,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慢性肾衰竭艾灸
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肾俞穴5-10壮;或艾条灸肾俞穴10-20分钟。
定位:属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足厥阴、少阳之会。章门穴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痞块,背强腰痛,及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脾俞穴3-5壮;或艾条灸脾俞穴5-15分钟。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有强壮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足三里穴5-10壮;或艾条灸足三里穴10-30分钟。
定位: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主治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太溪穴3-5壮;或艾条灸太溪穴5-10分钟。
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功效主治: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脾俞穴5-10壮;或艾条灸脾俞穴10-20分钟。
支气管哮喘艾灸位置 肺肾两虚型哮喘艾灸哪里
病人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气喘,痰清稀而多,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质淡。
治则:肺肾双补。
艾灸取穴:肺俞,肾俞,命门,太溪,定喘。咳嗽频繁加天突配伍。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穴2-4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每穴5-7壮,10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女性肾虚艾灸调理方法
1、肾俞穴
肾俞是肾的背俞穴,常艾灸它可调补肾气。肾俞穴在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和前面的肚脐眼平齐正好是第二腰椎。
2、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是人体真气、元气生发的地方。 这个穴最好的刺激方法就是艾灸。
3、气海穴
气海和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下腹部是女性子宫、男性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部位,因此此穴必灸。
4、三阴交
对女性来说,三阴交穴尤其重要。它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处,女人可常灸。
5、太溪穴
艾灸太溪可调理肾脏相关疾病,也可以根据其反应变化来推知肾脏功能。如太溪穴凹陷明显,可能就是肾气虚衰了,根据“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可通过艾灸太溪穴来补养肾气,平时也可常点按太溪穴。
6、涌泉穴
《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艾灸此养生穴位,具有很好的补肾强体功效。
艾灸方法:悬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约3厘米处,温度以温热为宜,更简单的方法是:用木质艾灸盒来灸,点燃艾条发在艾灸盒内,固定于穴位即可。
艾灸时间:初始每穴艾灸约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女肾虚艾灸什么穴位
1、女性肾虚艾灸太溪穴位
太溪穴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功效:艾灸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2、女性肾虚艾灸关元穴位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
3、女性肾虚艾灸肾俞穴位
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功效:经常艾灸肾俞穴,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
女性三伏天艾灸哪里比较好
女性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可以选择的穴位是比较多的,但为了可以对症治病,通常建议根据女性自身情况选择艾灸的穴位,常见的有足三里穴、关元穴、丰隆穴、解溪穴等穴位。
1、女性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帮助增强其免疫力,具有一定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等作用。
2、对于肠胃不佳的女性,可以选择艾灸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肠胃不佳的女性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的作用。
3、女性在三伏天的时候艾灸丰隆穴,有利于将其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并且还可以帮助缓解湿热症状。
4、女性艾灸解溪穴,由于解溪穴是祛痰湿的穴位,对消除水肿的效果也较好,女性在三伏天艾灸此穴位,有很好的排毒、去火功效。
一般艾灸多长时间为一疗程 艾灸可以增强性功能吗
对于增强性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艾灸主要是通过穴位来帮助人体治疗疾病,对于男性来说增强性功能,首先需要增强肾阳虚,而补肾阳虚需要温补,艾灸可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等功效。
艾灸时可以艾灸肾俞穴、太溪穴、命门穴、关元穴、内关穴等穴位来帮助提高人体性功能,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