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命门的定义 命门的配伍疗法

命门的定义 命门的配伍疗法

1、配肾俞穴、太溪穴: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

2、配百会穴、筋缩穴、腰阳关穴:治破伤风抽搐;

3、配灸命门、隔盐灸神阙穴:治中风脱症;

4、配关元穴、肾俞穴、神阙穴(艾灸:)治五更泄;

5、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

6、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

7、配十七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

8、配大肠俞穴、膀胱俞穴、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三九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天灸贴什么位置

常见的三九天灸穴位根据具体症状有如下几类,但不做指导治疗,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医师的实际贴敷穴位为准。

1、防治颈腰痛:大椎、肾俞、命门、阿是穴。

2、防治慢性腹泻: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俞。

3、防治喘咳:风门、定喘、肺俞、天突穴。

4、防治过敏性鼻炎:大椎、风门、肺俞。

5、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身柱、肺俞、定喘、风门。

6、防治肩周炎:肩颈穴、肩颥。

7、防治强直性脊柱炎:大柱、大椎、命门、夹脊穴。


便秘针灸哪里 虚秘针灸哪里

证候:便秘如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唇爪?白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象虚细等,如阴寒凝结,则见腹中冷痛,喜热畏寒,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

治法:补虚通便,气血虚弱者,补养气血,阳虚者,温肾助阳。

方义: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足三里,关元八阵,三阴交。

针灸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调补气血,阴阳,气血充,阴阳调,则便秘自可消失。足三里,关元八阵,三阴交调补气血,健运脾胃,通调大肠之气,脾胃运化正常,腑气通调,大便可通畅。


便秘针灸哪里

实秘针灸

证候:便次减少,经常三五日一次或更长时间,燥结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见身热,烦渴,口臭喜冷,苔黄糙,脉滑实,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治法:导滞通便。

处方: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天枢,支沟,上巨虚,承山。

针灸手法:杵针用泻法。

方义: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调理脾胃,疏通腑气,再配以大肠直下合穴上巨虚,其疏通腑气之力更强,腑气通则大肠之传导功能自可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天枢,承山调理大肠之气,大肠气调,则大便自能通畅。

虚秘针灸

证候:便秘如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唇爪?白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象虚细等,如阴寒凝结,则见腹中冷痛,喜热畏寒,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

治法:补虚通便,气血虚弱者,补养气血,阳虚者,温肾助阳。

方义: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足三里,关元八阵,三阴交。

针灸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调补气血,阴阳,气血充,阴阳调,则便秘自可消失。足三里,关元八阵,三阴交调补气血,健运脾胃,通调大肠之气,脾胃运化正常,腑气通调,大便可通畅。

老中医力荐的针灸壮阳的秘密都在这里

命门火衰

主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腿竣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若兼心脾损伤者,则有心悸胆怯,失眠等证。

治法: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壮阳。

处方:命门、关元、肾俞、太溪。

随证配穴:心脾亏损加心俞、神门、三阴交。

方义: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阳痿,取命门、肾俞、太溪补肾壮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补之能壮人身之元气,培元固本壮阳;心俞、神门、三阴交补益心脾。

湿热下注

主证:阴茎萎弱不能勃起,兼见口基或渴,小便热赤,下肢竣困,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以清利湿热。

处方: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方义:湿热下注所致阳痿,病由脾被湿困,郁久化热,故取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利湿;中极清下焦之湿热;足三里以助脾利湿。

神门的作用与好处 神门随症配穴治疗方法

神门配伍膈俞,血海穴,采用按摩疗法,可活血止血,以用于治疗呕血,吐血,便血。

神门配伍大椎,丰隆穴,采用刮痧疗法,可醒脑安神,豁痰开窍,可用于治疗癫狂,痫证。

神门配伍支正穴,采用艾灸疗法,可益气,养心安神。


命门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命门的方法

将艾条一段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对准命门艾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每次灸30-60分钟,每周灸1次,这种方法对于女性手脚冰冷,男性尿频尿急,老年人关节怕冷很有疗效。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养生应用方法

1.按摩:用指腹按揉三焦俞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配伍气海,大肠俞,可理气通腑,治疗肠鸣,腹胀。

2.用艾条温和灸法对三焦俞施灸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配伍身柱,命门,可温补肾阳,强壮腰膝。


脊中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脊中穴属督脉,具有温中通督,止痉宁神,健脾利湿之功,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痔疮,脱肛,小儿疳积,癫痫,腰脊强痛,增生性脊柱炎等症。当脾胃虚弱,寒凝中焦导致腹痛,痔疮,脱肛,腹泻之证;或是因肾虚失养,经脉痹阻引起腰脊强痛时,脊中位置就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之后再进行调理治疗。

脊中穴常用配伍

1.配肾俞,命门,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温补脾肾,治疗虚寒 泄泻。

2.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治疗脾虚阴黄,腹泻等。

3.配气海,长强,百会,承山,针刺补法,重灸百会,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痔疾,便血等症。

4.配肾俞,命门,委中,腰阳关,针刺补法,温补肾阳,强腰壮骨,治疗肾虚腰痛。

5.配水沟,百会,针刺平补平泻法,通调督脉,开窍醒神,治疗痰蒙清窍之癫痫。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 危害

针刺命门过深时,针尖阻力突然消失,下肢有强烈触电感,即刺入蛛网膜下腔,再进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蛛网膜,而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刺及蛛网膜下腔的马尾后,可出现下肢的强烈触电感,针刺过深的话,容易损伤脊髓,发生蜷曲不能伸的佝偻之证。


相关推荐

命门的准确位置图 命门的养生功效

命门穴是人体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的动力。中医认为,命门蕴藏先天之气,内藏真火-人体的阳气,火衰的人会出现四肢清冷,五更泻的问题,睡觉时也总是不暖和,经常刺激命门穴疏通督脉,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起到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强筋壮骨,调节精神之功效。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按摩命门最好的方法 按摩命门的好处

命门穴是人体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的动力,经常按摩命门穴可强腰膝固膝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运行。

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分支通过。3.胸腰筋膜:该筋膜包裹竖脊肌,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着于棘突,其腰部明显增厚与背阔肌的腱膜筋膜结合;深层位于竖脊肌深面。4.棘上韧带或竖脊肌:该处棘上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竖脊肌由脊神经后支支配。5.第2,3腰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

按摩命门的作用 按摩命门主治疾病

1.命门归于督脉,为两肾俞之间,具有壮肾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遗尿,尿频,耳鸣,头晕,泄泻,腰痛等症。2.督脉行于脊中,内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命门归于督脉,故有健脑益智,镇惊安神之功,用于治疗癫痫,惊恐,神经衰弱等症。

艾灸命门的位置图 艾灸命门的好处

艾灸命门具有补肾壮阳的好处。命门位于腰背正中部位,通过艾灸该穴位,能保持体内真气畅通无阻的运行,起到强肾壮阳的功效,有助于延年益寿。

贴三伏贴在什么位置

三伏贴是利用中医冬病夏治进行的身体理疗,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效,根据具体症状有如下几大类,这里不做指导治疗,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医师的实际贴敷穴位为准。1、防治颈腰痛:大椎、肾俞、命门、阿是穴。2、防治慢性腹泻: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俞。3、防治喘咳:风门、定喘、肺俞、天突穴。4、防治过敏性鼻炎:大椎、风门、肺俞。5、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身柱、肺俞、定喘、风门。6、防治肩周炎:肩颈穴、肩颥。7

悬枢疼痛为什么 悬枢穴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灸肾俞,关元,温补脾肾,和胃理肠,如配肾俞,天枢,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泄泻,完谷不化;配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腹痛,腹胀。2.配中脘,内关,足三里,针刺泻法,灸中脘,温中和胃,治疗寒邪客胃之胃痛,呃逆,呕吐等。3.配天枢,梁门,中脘,上巨虚,针刺泻法,化积通腑,治疗食积腹胀,泄泻等。4.配肾俞,命门,委中,阳陵泉,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壮阳,温经通络,治疗肾虚

石门是什么意思 石门的配伍疗法

1、石门穴配归来穴:主治疝气,月经不调;2、石门穴配商丘穴:主治少腹坚痛,下引阴中;3、石门穴配气海穴:主治下元亏损,崩中漏下;4、石门穴配阴陵泉穴、关元穴、阴交穴:治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肾气不化);

针刺的作用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例如: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