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病理和常规疗法
落枕的病理和常规疗法
落枕一直是令人苦恼的问题,有的时候明明已经感觉自己睡得比较踏实。可是一到早上起来,也因为落枕的问题,让自己痛苦不堪。有的落枕情况严重的人,也会给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产生影响。其实,发生落枕的情况,多半是与我们睡觉时候的睡姿或是自身的病理原因有关的。如果是因为睡姿,还可以自愈,要是因为病理原因,那么出现落枕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下面我们就去关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落枕疼痛的技巧。
病因病理
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
颈项背部受风寒侵袭,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侵袭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功能障碍。
常规治疗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物等治疗,则疗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缓慢转动头颈,在颈项部找到痛点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鱼际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稳施压,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疼痛减轻,再找出新痛点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复,至活动基本正常,痛点消失为止。
2.伸筋疗法:运动医学研究说明,拉紧痉挛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维持两分钟以上,可使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利用这一原理,有针对性地使痉挛、收缩的颈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颈肌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恢复颈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目的。
出现落枕除了和我们的日常睡姿,存在联系之外,如果存在一些颈椎疾病,或者其他现象,也会引起落枕。所以在生活当中,当然应该关注自己容易落枕的原因,这样才可以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轻松的帮助你,应对落枕的苦恼。
摆脱落枕疼痛高枕无忧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病人一个月中出现落枕达到3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时就要有所警惕了。这时可能与病人体内瘀血太重有关。此时一定要从颈椎找原因。临床统计发现,落枕病人多与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机体透支引发气虚有关。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时,颈部再感受寒邪,必然会导致落枕。因而,此类病人除了常常出现落枕外,还多会伴有精神疲惫、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的症状。此类病人除了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接受针灸、理疗外,最好配服中药进行调理。可选用党参、当归、元胡、川芎、桃仁等中草药进行益气、活血、扶正等治疗,效果会更好。
另外,无论是偶发落枕还是经常落枕,民间有一个小方法效果也不错:把擀面杖放在火上烤热,注意把擀面杖放在火上时火苗不要太旺,擀面杖也要不停地转动。待擀面杖烧热后,家人可以让病人低头正坐或者趴在床上,然后用发热的擀面杖在患者颈部轻轻地滚动,直至颈部皮肤发热发红,但不要起泡。
经常落枕的气虚病人,除了要注意活动颈部,每天抽空做一做米字操、寿字操,还要注意做一下有氧运动,以快走、爬楼梯、打乒乓球为主,每天至少半小时。
中医治疗落枕
中医认为,如果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会导致机体脉络空虚。同时,夜间阳气渐衰、阴气渐盛,如果夜间睡眠时不注意保暖,便极容易受邪导致脉络受阻进而出现落枕。一般来讲,如果一个月中偶尔出现一两次落枕,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改变长时间伏案的工作方式、增加运动即可。另外,经常用热毛巾热敷颈部,也会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病人一个月中出现落枕达到3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时就要有所警惕了。这时可能与病人体内瘀血太重有关。此时一定要从颈椎找原因。临床统计发现,落枕病人多与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机体透支引发气虚有关。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时,颈部再感受寒邪,必然会导致落枕。因而,此类病人除了常常出现落枕外,还多会伴有精神疲惫、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的症状。此类病人除了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接受针灸、理疗外,最好配服中药进行调理。可选用党参、当归、元胡、川芎、桃仁等中草药进行益气、活血、扶正等治疗,效果会更好。
晚上经常睡不着怎么回事
偏方治疗失眠是除了常规疗法以外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副作用小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素来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季血压升高的情况尤为严重,那么失眠的情况也会接踪而至。此类患者在治失眠的时候可用50克香蕉和100克瘦猪肉同煮服用,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而且具有催眠的功效,对改善夏季失眠非常有帮助。
血虚也是导致进入夏季后频频失眠的病因之一,患者朋友们在治失眠的时候可采用的适当服用一些藕粉,或者取适量龙眼肉、红枣和鸡蛋同煮,都有非常好的安心宁神,补益气血的功效,改善失眠效果不错。
偏方治疗失眠是除了常规疗法以外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副作用小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进入夏季后出现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这也会导致失眠的发生。这类患者可以采用莴笋浆液来治失眠,每次仅需取一小勺,以温水冲服即可,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是夏日里睡眠质量的有效保障。
偏方治疗失眠是除了常规疗法以外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副作用小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进入夏季后心虚的患者出汗的症状会尤为严重,这对正常入眠造成的影响也是较大的。选用党参和当归于猪心同煮,能够起到养心补血、安心宁神的功效,对治失眠十分有帮助,患者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
落枕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落枕拔罐疗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门、肩井。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或用皮肤针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积,可相当于罐具口径。然后,选用适当口径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个,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于针上拔罐。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60例,均在1~3次内治愈,其总痊愈率为100%。
落枕的物理疗法
1.热敷法
热敷疗法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此外亦可应用醋敷法:取食醋100克,加热至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背痛处热敷,可用两块纱布轮换进行,痛处保持湿热感,同时活动颈部,每次20分钟,每日2至3次。
2.运动疗法
低头仰头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朝天上看。停3秒钟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左右摆头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头先向左摆,然后再向右摆,这样反复20次。
摇摆下颌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摇摆下颌,连续20次。
伸缩颈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将颈部尽量向上伸长,再将颈部尽量向下收缩,连续伸缩20次。
旋转颈部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动,先向左旋转颈部90度,再向右旋转颈部90度,连做20次。
3.机械疗法
局部旋磁疗法及局部冷疗法或湿热敷法治疗。此外,轻微的落枕也可自行使用电动按摩棒治疗。按摩棒强而有劲的捶打按摩功能渗透肌肉组织,可有效减轻肌肉酸痛。按摩棒的重量全集中在按摩头上,大幅度加强了按摩力度,效果颇佳。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 脂溢性皮炎常规疗法
脂溢性皮炎的常规疗法即通过对头皮磁疗和按摩刺激头皮,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脂腺分泌旺盛问题。磁疗主要是以磁场作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方式,磁场对人体电流分布,肌膜系统通透性,微利运动的影响,使组织细胞 生理生化过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阵痛消肿,促进血液淋巴循环作用。
落枕怎么引起
落枕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
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
落枕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著名中医褚建飞先生认为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常规疗法
非手术治疗
包括限制负重,适用于早期患者,减轻对股骨头的压力,防止塌陷;牵引疗法,缓解软组织的痉挛,矫正部分畸形,减低关节内压力,增加股骨头对髋臼的包容。
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型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干地黄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
2.肝肾亏虚型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汤(熟地黄25克,怀山药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10克)。
3.正虚邪侵型
治法:补益气血、兼以祛邪。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
手术治疗
1.钻孔减压术:为早期患者的常用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股骨头重新获得血液灌注,改善血供。适应于1期患者。
2.植骨术:包括游离植骨和带蒂植骨,二者能提供机械支撑防止塌陷,同时增加股骨头血供。适用于2、3期患者。
3.截骨术:根据应力学说,目的是改善负重面和改变力线,应用于3期患者,包括粗隆间、粗隆下、骨盆等多种截骨术。
4.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患者的常用方法。需严格控制适应证,一般用于4期的年老患者。
适宜技术
马氏骨片1号(马在山经验)
组成:鹿角胶、骨碎补、血竭、石菖蒲、透骨草等。
规格:每片0.3克。
功效与主治:补肾强骨、行气通络、活血解毒;适用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或慢性酒精中毒等引起的股骨头坏死。
用法:成人每次3~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饭后两小时为宜。
现代研究: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和血止痛之功,以解股中毒气,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死骨的吸收和新骨增生。
马氏骨片2号(马在山经验)
组成:土鳖虫、血竭、百草霜、石菖蒲、透骨草等。
功能与适应证: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补肾强骨。治外伤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以及一切跌打损伤。
用法:成人每次3~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饭后两小时为宜。
健骨生丸(北京匡达制药厂)
组成:三七、当归、地龙、冬虫夏草、西红花、珍珠、冰片。
功能与适应证: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养血生骨。用于瘀血阻络、筋骨失养所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等症。
特色:由王璐林教授经验方组成,健骨生丸有明显促进骨生长作用,可增加毛细血管数量和骨密度。使血清酸性磷酸酶(与骨破坏相关指标)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与骨生长相关指标)明显升高;降低股骨头髓腔毛细血管壁脂肪沉积和增加股骨头毛细血管分布,使骨细胞生长活跃,骨矿化沉积速度加快,骨小梁单位体积、骨小梁宽度、骨皮质单位体积(与对照组相比P<0.01)均加大,并使血清总胆固醇明显下降,过氧化物歧化酶(与抗衰老有关)明显升高,同时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增加胸腺指数,减少股骨头内脂肪。
用法:口服,一次4.5~9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忌用激素类药物。服药期间忌酒。一般骨坏死的治疗从开始至骨细胞全部成熟,轻者需要1~2年,重者需要2~5年。
诺美·活骨素
组成:淫羊藿、桃仁、藏红花、牛膝、炮山甲、路路通、山萸肉、地龙、鳖甲、鹿角胶、狗脊等20多味中药。
功效与适应证:益气补肾、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既能滋养精血,又能改善骨内微循环,激活骨细胞再生因子,使病骨吸收,新骨再生。用治股骨头坏死,骨髓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脱位,骨囊肿,强直性脊椎炎,骨折后难愈合及风湿、类风湿等。
用法:一日3次,一次2~6粒或遵医嘱,饭后10分钟以温开水送服。
特色:药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可直达病灶,均在90%以上;迅速扩张血管,清除瘀血,修复受损血脉,快速镇痛,使骨骼供血充足;同时大量的营养成分快速激活缺血的骨骼细胞,有效遏止股骨头坏死病的进一步发展。
上海股骨头坏死康复中心方法
选用中药“归芍活血胶囊”扶正固本、益髓填精,外用“众生筋骨磁疗贴”作用于穴位,透其筋骨,释放中药有效成分,调整骨内微量元素成分作用于病灶;通过“众生熥络宝”股骨头坏死治疗仪载体向体内释放中药有效成分和生物信号,改善供血系统,促进头臼模造,修复骨结构,提高股骨头力学性能,实现功能再现。
治淋病用什么药最好 青霉素类
通过破坏菌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此类药物适于治疗非耐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引起的淋病,是本病的“标准疗法”。
然而在治疗前不作药敏试验,将其作为常规疗法是不适当的,当PPNG菌株的流行率大于5%时,不应采用青霉素类治疗,而应选用其他制剂。
加服丙磺舒的目的是减慢青霉素自肾脏排出,并减少其与血浆蛋白结合,提高血内水平,延长半衰期,以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