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冠心病怎么治疗呢

老年人冠心病怎么治疗呢

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这一手术属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主要用于,不适合支架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

老年人冠心病的养生秘笈

一、起居有常,防止熬夜作业,临睡前不宜看严峻、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心情动摇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慌、过度思虑以及过喜。老年养生要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理自个的心情。

三、饮食养生、脂肪、糖类,会推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堆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满足的蔬菜和生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壮患者应操控摄食量,以减轻心脏担负。

四、戒烟少酒、中风的重要因素,应肯定戒烟。少数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推进血脉流转,气血谐和。烈性酒在忌讳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五、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不然会引起心率加速,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冰冷会使血管缩短,削减心肌供血而发作疼痛,应注意保暖。性日子时处于高度振奋,血液循环加速,全身需血量添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很容易发作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厉控制。在心肌梗塞完全康复后,房事宜操控在每月1~2次。

六、恰当歇息。平常可正常作业,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确诊清晰后,应肯定卧床歇息,平卧位。在两周内,患者的全部日子活动均由旁人协助完结,肯定严禁自个翻身,因翻身会添加心脏担负,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坚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峻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改变,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时间卧床对心脏康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能够进行简便的体力劳动。

老年人为什么会得冠心病

一、血脂代谢紊乱:医学上所说的血脂代谢紊乱指的是高血脂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二、高血压:不可否认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三、生活方式:人们常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会严重影响老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很多,而冠心病早期发作如果不注意治疗和调养,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都会发作,冠心病还会引起并发症使得老年人晚年身体饱受折磨,同时还会增加死亡率,所以老年人的冠心病应该提早采取科学方法治疗,不可耽误。

老年人冠心病偏方

1、香蕉治冠心病:香蕉50克捣烂,加入等量茶水,再放少量蜂蜜,制成香蕉茶频饮。此法对治冠心病及动脉硬化有效。

2、丹参蜂蜜治冠心病:丹参、蜂蜜各30克,先将丹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去渣留汁,兑入蜂蜜调匀,分早晚两次服用。本蜜剂适于大多数冠心病人的辅助治疗。

3、手指操治冠心病:每天早晨起床前,平躺在床上,两手各从大拇指开始,依次用力弯曲10次;然后用右手掌用力搓左手心、手背;再用左手掌用力搓右手心、手背;最后各用一手的大拇指、食指掐另一手的手指根部,次数越多越好。

4、山楂益母茶治冠心病:山楂30克,益母草10克,绿茶5克,共置杯中,沸水冲沏,每日代茶饮,上下午各一杯,治冠心病有效果。

冠心病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表现、患病程度、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与典型冠心病有所不同。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4%增加到≥80岁的57.9%,且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存在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

由于老年冠心病以上特点,用药品种多、时间长。使用药物的安全性更加高。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市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现代中药,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症状,逆转冠心病进程,降低终点事件,而且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芪参益气滴丸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

经国内外上百篇文献证实其具有多靶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的药理作用。1.芪参益气滴丸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显著提高心功能与肺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胸痛伴胸闷、气短、乏力、水肿等多种临床症状;2.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3.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4.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且黄芪、丹参、三七均为上品中药、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最适合长期使用。临床应用9年,对于防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以及防治心功能不全均显示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芪参益气滴丸显著改善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并可显著提高心脏功能和肺功能,防治心衰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最适合长期使用,并可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的疾病,提高疗效。芪参益气滴丸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药物,已经收录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已经广泛地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

老年人冠心病的危害

冠心病的危害很大,早期症状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感,随后可能会蔓延其他的部位,并常有眩晕、气促、恶心及昏厥等症状,冠心病严重者可能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要及早的去医院治疗。

冠心病的出现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每年因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有上升趋势,这是患者值得注意的一个严重问题,猝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形式。冠心病给患者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还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甚至是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严重时还可发生房颤。

冠心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心脏疾病,如果不做好预防会恶变,危及生命。生活中的自我保健和护理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病,要积极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老年人血脂高能医好吗

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年轻人。虽然老年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比青年或中年人低,但老年人因高胆固醇血症所致的冠心病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冠脉摔死)却多于青年或中年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进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也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降脂治疗同样可以显着降低老年人的冠心病危险性。

然而,许多老年患者不适宜进行强有力的降胆固醇治疗,这里包括高龄患者或者有严重的合并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脑血管疾病或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

但是,对于那些身体其它方面健康的老年人和那些无冠心病而可望长寿的老年人,若有血清胆固醇升高,则应该进行降脂治疗。至于把胆固醇降低到何种程度,则应根据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来决定。也就是说,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越应加强降胆固醇治疗。已有冠心病或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辅以饮食治疗。对于冠心病危险性较低的老年患者,只宜采取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而不宜使用降脂药物。

高血脂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影响很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差,代谢脂肪慢等,导致身体血脂出现异常。对于高血脂人群应该在饮食和健身方面下些功夫,这样才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老年人冠心病症状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有报道说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病人常以发作的呼吸困难、左心衰、肺水肿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也有病人以突然昏迷、晕厥、抽搐等脑血管病症状为主要表现,也有病人(如下壁心梗)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疑为胃肠道疾病。还有部分老年人心梗发作为无痛性,可能因其冠脉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其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较多,糖尿病可累及感觉神经,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常并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而感觉迟钝,顾心梗发作时可能无疼痛感。再有老年人心梗伴随疾病多使其症状更加复杂和不典型,如常合并慢支、肺炎或肺气肿,病人咳喘胸闷,而忽视了心梗的诊断。

老年人冠心病的原因

流行病学:

冠心病发病具有地区差别,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属于较低水平.1991-1995年冠心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3. 6/10万。1991年年龄35岁以上心肌梗死标化患病率男性为346.98/10万,女性为254.18/10万,合计299. 94/1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的内膜及内膜下,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生、内膜增厚发展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此斑块向血管腔隆起,严重时可发生局部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从而易于在局部形成附壁血栓。脂质斑块和(或)附壁血栓使冠脉管腔变狭窄甚至阻塞,导致临床上发生相应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发达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病死率较高,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中国MONICA研究中,1984-1997年的14年内男性冠心病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增加67%,平均每年增加2.1%,男女合计人群增加1. 7%。1988-1996年我国城市冠心病病死率增加53.4%,年平均增长率5.9%;农村病死率增加40.4%,年平均增长率为5.0%。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预测,由于我国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不利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同龄人相比,1998-2008年,35~59岁人群10年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起始年龄比男性平均晚10年,大约在50岁左右。我国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1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国外资料中,中年人群中心绞痛的患病率男性是女性的两倍,随年龄的增加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从45~54岁年龄组的2%~5%上升到65~74岁年龄组的11%~20%,女性则相应从0.5%~1.0%上升到10%~14%,75岁以后,两性之间的患病宰几乎相当。

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最高,尸检发现,50%的老年女性和70%~80%的老年男性都有阻塞性冠脉病变。冠脉造影显示,老年人冠脉多支病变常见,病变更广泛,钙化程度严重,易于发生心肌梗死。下列一些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

1.高脂血症,目前认为它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2.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高于血压正常者<18.7/12.0kpa(140/90mmHg)5倍。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易患因素。

3.吸烟:吸烟对肺和支气管的损害已十分明确,男性每日吸烟10支以上者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6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相关。

4.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心肌梗死发病率及病死率远远较无糖尿病者高,而且发病年龄亦提早。研究表明,这与糖尿病的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

5.其他:如肥胖、摄入糖类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精神过度紧张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短暂性缺血缺氧时,即表现为心绞痛。

心肌耗氧量的多少主要由心脏收缩期室壁张力、收缩力和心率所决定.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70%,因此,当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只能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能适当的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时,不仅冠脉血流量减少,扩张功能也减弱。静息时冠脉供血量尚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但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冠脉不能相应的扩张,血流就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限制血流的程度,主要与斑块病变的几何形态,即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狭窄部位的长度、管壁的僵硬度和伸张性等有关。若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体力活动及心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脉狭窄至少为50%~70%。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是稳定性斑块,脂质核小,纤维帼厚,狭窄程度进展缓慢并相对周定。因此主要表现为劳累或情绪应激反应时才发作心绞痛。

约15%左右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此种情况下心肌缺血缺氧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

什么原因会导致冠心病

冠心病作为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一旦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是作为冠心病的高危发病人群,给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而中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是不能够掉以轻心的,要越早越好,避免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要对中老年人容易得冠心病的原因有哪些,进行详细的了解,提早做好防治措施。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热心医生温馨提醒:导致冠心病的诱因有很多,所以有以上习惯或者疾病的朋友们就要注意生活方式了,要及时做好预防冠心病的准备。

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

由于老年冠心病以上特点,用药品种多、时间长。使用药物的安全性更加高。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市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现代中药,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症状,逆转冠心病进程,降低终点事件,而且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芪参益气滴丸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

经国内外上百篇文献证实其具有多靶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的药理作用。1.芪参益气滴丸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显著提高心功能与肺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胸痛伴胸闷、气短、乏力、水肿等多种临床症状;2.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3.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4.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且黄芪、丹参、三七均为上品中药、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最适合长期使用。临床应用9年,对于防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以及防治心功能不全均显示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芪参益气滴丸显著改善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并可显著提高心脏功能和肺功能,防治心衰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最适合长期使用,并可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的疾病,提高疗效。芪参益气滴丸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药物,已经收录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已经广泛地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

老年患者降血脂疗法

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年轻人。虽然老年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比青年或中年人低,但老年人因高胆固醇血症所致的冠心病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冠脉摔死)却多于青年或中年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进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也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降脂治疗同样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的冠心病危险性。

然而,许多老年患者不适宜进行强有力的降胆固醇治疗,这里包括高龄患者或者有严重的合并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脑血管疾病或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但是,对于那些身体其它方面健康的老年人和那些无冠心病而可望长寿的老年人,若有血清胆固醇升高,则应该进行降脂治疗。至于把胆固醇降低到何种程度,则应根据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来决定。也就是说,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越应加强降胆固醇治疗。已有冠心病或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辅以饮食治疗。对于冠心病危险性较低的老年患者,只宜采取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而不宜使用降脂药物。

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表现、患病程度、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与典型冠心病有所不同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4%增加到≥80岁的57.9%,且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存在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

老人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冠心病其实是一种威胁老人健康的疾病,如果不注重积极治疗,甚至还会衍生更多的伤害,所以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平时生活中的治疗绝对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保障他们健康必须做的事情,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有报道说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病人常以发作的呼吸困难、左心衰、肺水肿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也有病人以突然昏迷、晕厥、抽搐等脑血管病症状为主要表现,也有病人(如下壁心梗)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疑为胃肠道疾病。还有部分老年人心梗发作为无痛性,可能因其冠脉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其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较多,糖尿病可累及感觉神经,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常并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而感觉迟钝,顾心梗发作时可能无疼痛感。再有老年人心梗伴随疾病多使其症状更加复杂和不典型,如常合并慢支、肺炎或肺气肿,病人咳喘胸闷,而忽视了心梗的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老年人冠心病的一些症状表现,到时候如果我,忽略了这些症状表现就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重视,科学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伤害,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好 燕麦

燕麦俗称莜麦,含蛋白质15%、脂肪9%,列粮食榜首。且富含亚油酸、多种话性酶、可溶性纤维、燕麦胶等,常食可降低旦固醇,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优良食品。


相关推荐

喝酒对肾有什么影响 怎么喝酒不会伤肾

饮酒要科学,理当适可而止,从生理上讲,人喝下的酒都需要肝脏进行分解,不管一个人的酒量有多大,而肝脏每天都只能分解100克白酒所含的酒精,所以,一般成年人一天的饮酒量不宜超过100克白酒,长期饮酒的人最好每天只喝50-80克白酒,若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每天饮酒以30-50克白酒为宜。

老年性耳聋怎么回事

1、接触噪音偏僻居民的听力,一般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2、饮食习惯多吃素食的人,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若饮食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中老年肾虚危害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与肾虚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种,长期发展则成为肺气肿、肺心病。中医认为这些病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肺、肾、脾等脏的功能为主,其演变过程是:肺气虚(多为轻症)肺气虚(多为中症)肾阳虚(多为重症)肾阴阳两虚(为重症)。肾主纳气,若肾精亏损,不能疏利纳气,虚气上逆就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喘促等症。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肾虚咳嗽主要表现为上气不接下气,动则尤甚对本病

冠心病是怎么引起的

冠心病是由于胆固醇类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壁下,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增生,及血小板凝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由冠状动脉内膜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性改变。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冠心病呢: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以下诸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这些因素称之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1、年龄: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多在40岁以后发病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都有哪些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年来因素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2)性别: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LDL则升高,此时,女

因为什么原因会得冠心病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要长补水

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据统计,心绞痛、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时或早晨发作。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小便多)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

怎么喝酒不会伤肾

饮酒要科学,理当适可而止,从生理上讲,人喝下的酒都需要肝脏进行分解,不管一个人的酒量有多大,而肝脏每天都只能分解100克白酒所含的酒精,所以,一般成年人一天的饮酒量不宜超过100克白酒,长期饮酒的人最好每天只喝50-80克白酒,若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每天饮酒以30-50克白酒为宜。

鸭血有什么功效 预防缺铁性贫血

鸭血富含丰富的铁元素,并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这样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多吃带有鸭血的菜品可以有效的预防缺铁性贫血,还能够预防中老年人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症。

老人发生冠心病有什么表现

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表现、患病程度、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与典型冠心病有所不同。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