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除燥降火
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除燥降火
天门冬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嘴唇干燥吃什么好 二冬汤
食材:天门冬15g、麦冬15g,白糖10g
制法:将天门冬15克、麦冬15克(均为一次用量),再加上10克白砂糖,放在一起用热开水300毫升加盖泡10~15分钟后饮用。成人一次饮完,儿童饮用量减半,均为一天一次,连续服用3~5天可以有良好作用。
功效:天门冬可以滋阴,润燥,清肺,降火;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对于口唇干裂有很好的效果。
女人补肾喝什么粥 天门冬粥
材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天门冬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浓缩汁,将粳米洗净后加天门冬浓缩汁煮成粥,待粥煮沸之后放入适量冰糖,再煮至冰糖融化之后即可食用。
功效: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中药,味甘、苦、寒,无毒,有滋阴润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清火止咳等功效。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功效,因此用天门冬煮粥喝对于治疗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少口干等症效果良好。
中药天冬的功效和作用
天冬的功效:
天冬又叫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别名:天门、大当门根、天冬。分为天冬、炒天冬、炙天冬、朱天冬、鲜天冬。凡感受温燥,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参、杏仁行装,以清肺润燥、疏风解表;凡热病后期伤阴,症见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动细者,可单用,或配麦冬等润燥清热生津之品;凡属气阴两伤,兼见气短神疲者,又能当配人参、干地黄等。
别名:天门、大当门根、天冬。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门冬:指生天门冬。为原药材除去须根,略煮,捞出浸入清水中,去皮晒干,切片入药者。
炒天冬:为天冬片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炙天冬:为天冬片用蜂蜜拌匀,再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入药者。润肺止咳作用增强。
朱天冬:为天冬片用清水喷湿,与适量朱砂粉拌匀后入药者。宁心安神作用增强。
鲜天冬:为天门冬鲜品洗净去皮,切片入药者。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主治: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败毒抗癌,、清势化痰、滋阴润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绞汁涂。
天冬的作用:
天冬味甘、苦,大寒。归肺、肾经。体实质润,降而微升。天冬能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津少口渴、肺燥干咳、痰稠难咯等病症。天冬能润肺滋肾。治疗肺肾阴虚、虚劳潮热。
天冬味甘,大寒,主入肺肾,上清肺热而润燥,下滋肾阴而降火。对于肺肾阴虚火旺所致诸证,本品颇为适宜。
1、天冬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2、天冬治肺痨:多儿母、百部、地骨皮各15g,麦冬9g,折耳根30g。煨水或炖肉吃。(《贵州草药》)
3、天冬治女子白带:天门冬捣汁,井花水调服。(《普济方》) 天冬
天冬
4、天冬催乳:天冬60g。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5、天冬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保命集》天门冬丸)
6、天冬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等分。上两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含热咽之。(《张氏医通》二冬膏)
7、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后方》)
8、天冬治百日咳:天门冬、麦门冬各15g,百部根9g,瓜蒌仁6g,橘红6g。煎两次,1~3岁每次分3顿服;4~6岁每次分2顿服;7~10岁1次服。(《中医杂志》)
9、治肾瘅真阴不足:天门冬、怀地黄、知母、黄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冲玄武胶收膏服。(《症因脉治》家秘天地煎)
10、治吐血、咯血天门冬:(水泡,去心)一两,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碎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
11、治诸不足,暖五脏:天门冬、熟地黄、白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远温酒调化服。(《简便单方》)
12、天冬治心烦:天冬、麦冬各15g,水杨柳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3、治目能远视,不能近视:天门冬(去心)、地黄(焙干)各四两,枳壳(去穰)、菊花各三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清茶送下。(《御药院方》万寿地芝丸)
14、治上消:天冬(去心)二钱,麦冬(去心)三钱,花粉一钱,黄芩一钱,知母一钱,甘草五分,人参五分,荷叶一钱。水煎服。(《医学心悟》二冬汤)
15、天冬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9g,甘草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6、治夜盲:多儿母60g,水皂角30g。炖肉吃。(《贵州草药》)
17、天冬治肺火鼻红,年久服诸药不效:天门冬(去心),侧柏叶、细茶各一两。上三味和捣一处,每日用一撮于罐中,以滚水冲入,闭气勿泄,少时用汤当茶吃,日五七次,一月全愈。(《古今医统》天柏茶)
18、治健忘:天冬、远志、茯苓、干地黄各等分。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常服之勿绝。(《千金要方》)
19、天冬治心血燥少,口干咽燥,心烦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黄赤,或生疮疡:天门冬(去心)二两,熟地黄(九蒸,曝)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用熟水人参汤任下,不拘时候。(《济生续方》天地煎)
20、治面上黑气不退:天门冬和蜜打烂为丸。日日洗面。(《古人集验方》)
21、治癥瘕积聚:大门冬不计多少,去心皮,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经验后方》)
22、治口疮连年不愈: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玄参各等分。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外科精义》玄参丸)
23、天冬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之。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24、治疝气:天门冬五钱,乌药二钱五分。水煎,临服加酒少许。(《童婴类萃》交消饮)
25、天冬治五淋痛甚久不愈:生天门冬捶汁半盅服。(《疑难急症简方》)
24、治瘰疬:天门冬浸酒服,药滓敷疮。(《卫生易简方》)
25、治诸般痈肿:新掘天门冬一味,约三五两。洗净,入砂盆内研细,以好酒荡起,滤去渣,顿服。未效,再服。(《医学正传》)
麦冬可以用来泡酒吗
可以。
中药麦冬是可以泡酒食用的。其中中药麦冬可以和石斛、枸杞子、当归等一起泡酒。中药麦冬功效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石斛功效是益胃生津、滋阴降火;枸杞功效是补阴血、养肝肾、明目;当归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清肺用什么泡水 天门冬滋补清肺
天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状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有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之功,主治燥咳痰粘,痨嗽咯血,热病伤阴,舌干口渴或津亏消渴等症。
老年人如何预防秋燥 注意秋季逬补
主要采用平补之法,以润燥为前提。像鸭肉、海参、甲鱼、燕窝等食品,适当食用均有裨益。鸡肉、牛肉、鸽肉等平和之品也可适当食用。同时老人可多吃些牛奶、豆浆等滋养饮料,也很有益。
材料:光老鸭1只、天门冬20克、生姜10克、盐5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
做法:先将老鸭斩件;天门冬洗净,生姜切片备用。然后锅上火,加水烧开,将鸭子块稍焯后捞出沥水。将鸭块、天门冬、姜片装入煲中,添适量水小火煲2个小时后,最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效果:能够帮助养阴润燥,清肺降火。
龟苓膏和蜂蜜一起吃吗 龟苓膏加蜂蜜有什么好处
龟苓膏具有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的作用。
蜂蜜具有护肝、通肠润便、消除疲惫、灭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的作用。
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不仅可以使龟苓膏色泽鲜艳,而且吃起来更加可口,改变了龟苓膏的质地,变得比较脆一点,其功效作用也还能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