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上需注意的几件事
糖尿病治疗上需注意的几件事
1、糖尿病治疗上需注意之不要降糖过度:糖尿病患者,常较担心高血糖。事实上,严重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更甚,轻者表现为心慌、头晕、出汗、瘫软无力,重者会严重损害中枢神经,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饮食,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要适当的运动,运动要求有一定的量。比如说农闲的时候,可以去运动,最好的运动是走路、慢跑,这适合于农村。
2、糖尿病治疗上需注意之在运动治疗糖尿病时,不要选择剧烈运动,而且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相关检查。这是糖尿病治疗注意事项我们要清楚的知识。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以散步和太极拳为好,也可以选择游泳和跳舞。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走路锻炼至少每天应坚持1个小时。坚持30分钟轻度的运动如快走,就可以消耗吃进去的50克肉的能量。做操、打太极拳持续20分钟,可以消耗掉370焦耳热量,就相当于少吃了25克粮食;爬山、骑自行车爬坡坚持10分钟,跳绳、游泳坚持5分钟,都可以消耗掉我们吃进去的25克粮食的能量。
3.及时补水。人们在高温下出汗很多,建议糖友每天最少饮水1500毫升,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增加,还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出汗较多时还要适量补充盐分。
糖尿病治疗仪如何治疗
目前,医学上无法治愈糖尿病,也无法永远杜绝并发症。所以,血糖控制就是唯一最佳治疗标准。如果能实现血糖长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卷土重来,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是一种用于长期控制血糖的,强有力的降糖药,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肥,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糖尿病治疗方法多
饮食治疗
是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期间体重减轻5%-10%。消瘦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
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食物中应富含膳食纤维。
③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15%,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
④饮酒: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350ml,红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约含酒精15g
⑤食盐: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
运动疗法
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支持。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当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尤其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2 型糖尿病患者。应劝诫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烟,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治疗
主要口服降糖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剂等。药物选择应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来考虑。此外,患者的血糖波动特点、年龄、体重、重要脏器功能等也是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联合用药时应采用具有机制互补的药物,以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通过腹腔镜操作减肥手术iii,手术方式主要有2种:1可调节胃束带术。2胃旁路术。手术适应症主要是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并符合下列条件者:1BMI≥35kg/m2,伴2型糖尿病;2BMI 32-34.9kg/m2,伴2型糖尿病,经过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6个月以上HbA1c≥7%;3年龄在18-60岁之间;4 2型糖尿病病程≤5年;5 胰岛自身免疫抗体测定阴性,C肽水平不低于0.3mg/L;6 无其他腹部手术的禁忌症。
儿童糖尿病治疗
小儿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一样,是一种长期性疾病,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正确的饮食习惯对病情加以控制。
小儿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消除糖尿病症状,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产生,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解除患儿心理障碍和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在药物应用上,小儿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分钟,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
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患儿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记好患儿每天的饮食情况、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患儿的尿糖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由于小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伴随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所以应有计划地在胳膊、大腿、臀部、腹部等处交替注射胰岛素。若固定一处注射,时间久了会出现皮下硬结、凹陷,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控制后,糖尿患儿和健康儿童一样,可以上学、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等)。运动对糖尿患儿有益处,但在运动前应适当加食,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或颤抖等低血糖情况,要立即进食或饮淡糖水。
糖尿病心肌病治疗
糖尿病心肌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控制血糖
虽然尚不清楚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否改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程,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2.降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基本治疗措施,理想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α1-受体阻滞药。动物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可逆转糖尿病心肌病中心肌细胞的钙转运缺陷,应用维拉帕米似乎更合理,但它可能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功能恶化,应慎用。
acei对心肌收缩、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细胞生长、心肌肥大、再灌注损伤均有益处,也可以减轻心肌肥厚,保护肾脏,降低胰岛素抵抗,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释放降低,加重高血糖,引起并加重高脂血症和阳痿,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尤其是避免两者合用。
3.降血脂
研究表明和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即使中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左室舒张期僵硬也很明显,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高,所以有时需进行降血脂治疗。
4.抗心衰治疗
(1)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同一般心力衰竭。
(2)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应以钙离子拮抗药为主,加以其他抗心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硝酸酯类等。
(3)β-受体阻滞药: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时机体的肾上腺素能反应有钝化作用,选用有内在交感反应的β受体阻滞药则无此钝化作用。由于窦性心律失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心房的应激性起搏功能受损,应用那些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时,应慎重。
5.治疗心绞痛 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6.其他 如戒烟;合并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注意纠正;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噻氯吡啶等改善血液凝固性异常。
糖尿病治疗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血糖、血压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从患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的治疗。一般而言,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越好。
第二、关注体重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如果出现了肥胖现象就要重视。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工作不利。
第三、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不检查。糖尿病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不但有助于了解自身病情,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
第四、不能忽视药物引发的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不要用药过猛,给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糖尿病治疗仪使用注意事项
1. 糖尿病治疗仪不能与其它医用电子仪器,如心脑电图仪、高频及微波治疗仪等同时使用。
2. 以下几类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尿病治疗仪
a. 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电子肺等电子医疗器械的患者
b. 骨折、大出血及有出血倾向性疾病的患者
c. 孕期、哺乳期、产褥期的妇女
3. 糖尿病治疗仪严禁在体表创伤溃疡部位选用穴位。选用头面部穴位时,要严格控制强度和时间。
4. 糖尿病治疗仪禁止幼儿或无自主表达能力者使用。
5. 糖尿病治疗仪使用前应保持治疗部位皮肤清洁湿润,以增加治疗强度和疗效。
6. 糖尿病治疗仪使用时不要用力拉抻治疗线,在插拔电极插头时,要捏住插头根部。
7. 糖尿病治疗仪使用过程中,如要更换电极或更换治疗部位,要关断电源,再行操作。
8. 糖尿病治疗仪严禁在浴室环境里使用。
9. 糖尿病治疗仪由电池供电时,若长时间不使用仪器,请将电池取出。
糖尿病治疗新攻略
降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一般都会选择性的用一些降糖药物。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目前降糖药也比较多,可以选择现在用一些阿卡波糖或者是格列齐特缓释片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降糖药物,如果患者还出现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那么也可以选择参芪降糖颗粒等,这些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真菌药物:
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糖尿病到了后期会出现并发症,很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的症状,一般都是会出现体癣、指甲癣或者是足癣等,很多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化脓性的感染,这种皮肤感染的疾病都是能够治疗的,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用一些抗真菌药物直接涂抹患处,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选择性的用达克宁,直接涂抹外处,治疗糖尿病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口服药物:
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吗?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可以持续8小时,降糖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流感时糖友须检查血糖
老王患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没有好好治疗。最近天气骤然变冷,感冒的人多了,老王也“凑了个热闹”。原以为多喝水、吃点感冒药就能扛过去,谁知越来越重,非但感冒没好,还出现了酮症酸中毒,要到医院抢救。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指出,在感冒、流感多发季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加防范,如果“中招”,千万不要光想着治感冒,忘了自己的血糖。
一般来说,平时血糖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患了感冒,病情一般不会加重:如果平时糖尿病治疗不规范,血糖波动很大,再感冒就相当于双重打击,一方面感冒不容易好,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另一方面血糖会波动更大,甚至出现上述老王的情况。“有的病人就是感冒后发生了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才发现糖尿病的。”郭晓蕙说。感冒中的糖尿病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糖尿病人一旦感冒,要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特别是打胰岛素的患者。在空腹、饭前、饭后、餐前、夜间等时间点都应该检测。
其次,如果能进食,尽量不减少饭量,以免血糖波动。如果吃干饭消化不好,可以改为粥、甜水等来代替。如果完全不能进食,要去医院治疗。
再次,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如果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先把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停掉,因为这两种药有消化道副作用。如果食量下降,血糖监测显示血糖下降,药物应减量:发烧后血糖会升高,降糖药则应加量。如果出现高热,或发热3天以上,要去医院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改为胰岛素治疗。
最后,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果因为饭量下降,餐后血糖下降,应该减少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基础胰岛素剂量保持不变。如果因为发热等应激状况,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应该增加基础胰岛素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