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流的预防

甲流的预防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

二、避免接触流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患者。

三、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四、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六、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七、从疫区回国人员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疫区回国两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甲流的日常注意事项

(1)不要认为接种了季节性流感疫苗,就可以防止甲流。

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甲流,因为甲流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并不相同,甲流病毒是季节性流感病毒基因改变后形成的,所以季节性流感病毒疫苗并不能预防甲流。

(2)不要认为戴上口罩,就可以防止甲流了。

据疾病控制中心称,还不清楚口罩或呼吸过滤器能否有效地预防甲流或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播,疾病控制中心并不建议用口罩或呼吸过滤器来预防甲流病毒,因为如果是在流感疫情严重的地区或正在护理甲流病情严重的患者,即使戴口罩和呼吸过滤器也不能减少感染甲流的机率的。

由于一些患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容易感染甲流,疾病控制中心建议这些患者戴口罩或呼吸过滤器,但是口罩或呼吸过滤器并不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手段,除此之外,这些患者还应该:①经常洗手;②当流涕或咳嗽时,戴口罩或呼吸过滤器;③如果出现发热或其他流感症状,要避免与其他人接触;④在与流感病人接触时保持6英尺的距离。此外,戴的口罩需要用一次更换一次,不可重复使用。

(3)不要忽略的预防措施。

疾病控制中心认为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让患病(包括任何疾病)病人呆在家中,此措施适用于学校、工厂和公司,除此之外,公共场所及学校、工厂、公司等要进行消毒,为大众、学生、工人、职员等准备好香皂、洗手液、消毒液等。

(4)不要忘记清洁。

流感病毒可以存在于书籍、玩具、台面、门把手、电话、床单、餐具和其他常用物体上。 疾病控制中心建议,要经常清洗和清洁以上物体,并进行消毒,对患病的病人(包括季节性流感和其他疾病)的衣物要单独清洗,清洗后要用肥皂清洗双手。

(5)不要随便到急诊室,除非有以下症状。

急诊室一般病毒细菌比较多,如果您未患有甲流或其他急性疾病需要禁忌救助,而随便到急诊室就诊,容易感染甲流病毒,从而患甲流,但如果您或家人、朋友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迅速到急诊室就诊。

儿童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儿童属于甲流易感人群,而在当前甲流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旦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家长往往会立即与甲流联系起来,并产生恐慌情绪。对此,专家特意指出:如何在病发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专家推荐的儿童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力措施。

1、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的正常通风。经常给居室尤其是室内的公共场所开窗通风,这样不仅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还可以稀释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降低感染甲流的几率。

2、要高度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勤洗手勤更衣。

3、俗话说病从口入。甲流发病较高期间,家长应注意让小儿多喝水忌油炸忌辛辣。冬季气候干燥,呼吸道在缺水的情况下,抵抗力就容易下降。

4、感冒的预防工作也十分重要,甲流的症状主要是发烧、怕冷、咽痛、全身疲倦、咳嗽、关节疼痛等,这与普通流感症状相似。因此,家长可以及时备点预防儿童感冒的专业用药,比如仁和优卡丹,它采用的是复方制剂,并比较科学地含有退烧、止流鼻涕、止咳、抗过敏及抗病毒成分,因此在感冒治疗和预防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如果儿童症状严重,如有1日内高烧未退,应立即入院隔离治疗。而专家指出,医院人员流动性大,极有可能与甲流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因此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时,应非常谨慎,做好保护措施,回家后应及时换洗衣物。

甲流与普通流感的区别

甲流与普通流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1,传播途径 甲流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家畜,家畜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普通流感则以人际传播,空气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形传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除2-3天传染性最强2,症状 甲流体温突然高热超过39°,普通人流感与甲流症状相似3,病毒 甲流为H1N1 流感为冠状病毒4,潜伏期 甲流可能在人体潜7天后才能表现出病症,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5,死亡率 甲流的死亡率为6.77%,普通流感可以致死,但死亡率较低6,易感人群 甲流患者致死的绝大多数年龄大约在20-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普通流感见于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慢性病的四类人最易感染,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7,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甲流都无效,但甲流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普通流感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10-11月中旬,每年只接种1次.

甲流中医预防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生活起居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中药烟熏

中国古人对付流感,有种种经验。其中香药熏治最为盛行,是几千年来的主流疗法。且通过多项试验表明,贯众、安息、苍术、艾叶等中药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空气杀菌率为93%以上。汉代的张仲景就用苍术连同猪蹄甲一起焚烧,据说能避一切恶气。

为此我们走访了成都华藏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华藏香堂》是国内纯天然香品贸易平台,就避疫除晦、净化空气的香品,华藏香堂权威推荐了以下家用熏香:

1.藏宝避瘟散

此香药是古格藏香坊根据西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理论和配方制作,具有清除瘟疫疾病、传染病及其他疾病颇具疗效。为了让大家能预防疾病瘟疫,<古格藏香坊>将配方拿出向全世界公布。

2.除晦辟邪熏香

本熏香是如是香坊依参照传统中医学理论及相关典籍的记载,结合藏药的功用,以诸檀等纯阳刚烈的香料为骨芳香辟秽,用清热解毒法、以毒攻毒法之方式调和诸中药藏药制成。预防、谴除疫病效果极佳。

3.烧熏辟疫大鹏香

本藏香取材于《四部医典》藏医熏治养生理论,采用各味上等名贵药材,通过烧熏达到预防并治疗疫病等效。

4、月光宝鹏香

本熏香源自山南藏香工坊,其香气味凛冽、肃杀辟晦功效显着。适于家居日常普熏,预防时疫、驱除流感、清除污秽,净化空气等功效。

5.中药贯众、安息、苍术、艾叶等。

方法:点燃熏闻即可。或制成香囊,随身携带,除瘴避秽。

药膳预防

1.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2.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3.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4.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5.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6.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7.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8.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9.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10.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怎样预防甲流

饮食全面,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少油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一样都不能少,需保持全面,营养才能均衡,身体素质才能提高,另外,要求“食饮有节”,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就是自身抵御能力强了,被感染的几率自然就降低了。

保持居室内通风,空气清新,定时消毒。保持通风有助于降低单位面积内的流感病毒量,减少感染的机会,定时用清水兑白醋、白酒,喷洒于居室内内外外每个角落,有助于杀死一部分的病菌。

减少去拥挤公共场所的机会。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拥挤的地方单位面积的流感病毒量很密集,容易中招。

勤洗手。手是接触流感病毒的另一个直接的途径,可能接触到很多附带流感病毒的物体,大大增加感染的几率,要求无论在家里还是外面,都要勤于洗手,并且指缝、指甲、皮肤皱褶处也要洗干净,才能让病菌无处可藏。

出门戴口罩。口鼻是接触流感病毒的直接途径,虽然普通口罩无法完全阻挡体积微小的流感病毒,但它还是可以挡住一些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空气中很多漂浮的病菌。而且,要勤洗口罩,坚持2天洗一次。

回家后勤换衣服,勤洗衣被。人们出没于公共场所,衣服上很可能到处沾有病原菌,因此,从外面回家后应该尽快更换外衣,平时,要经常洗衣被,翻晒衣被。

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这是预防流感侵入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息要规律。保持早睡,储存体力;多运动,可以跑步,打球等,加强身体素质;多晒太阳,有助于心情的调节和促进微量营养素的吸收。

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的是保持心态平衡,多听舒缓的音乐以调整情绪,当情绪保持良好时,全身的经络、关节也都变得畅通明达了,即使有隐藏的疾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去除,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了。

甲流预防知识

二十四字防治甲流防治口诀:清洁双手通风换气避免聚集加强锻炼增加营养充足睡眠

一、如何预防甲流?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用手摸脸,揉眼睛、抠鼻子或接触口。

2、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病人。

3、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保证足够营养。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6、加强室内(宿舍、教室)通风(形成门窗的对流)。

7、宿舍、教室等学生聚集的地方进行消毒;

8、加强锻炼、多喝水。

二、药物预防:

1.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抗病毒颗粒等;

2.西药:病毒灵;

3.中药:贯众、连翘、柴胡、大青叶等;

请相关领导尽快安排学生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大面积流行。

甲型H1N1流感偏方未必有效

“偏方,即单方验方,多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与常规正统的医学治疗手段相比,偏方很少能被正规医药典籍所接纳。”从这个定义上看,国内的偏方大多集中为中草药和食疗。

甲型H1N1流感(下称“甲流”)的威胁远远还没有过去。随着天气转冷,有专家预计疫情将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虽然已有甲流疫苗,可普通人依然一针难求。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抗流感偏方却在网络热传。

甲型H1N1流感(下称“甲流”)的威胁远远还没有过去

。随着天气转冷,有专家预计疫情将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虽然已有甲流疫苗,可普通人依然一针难求。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抗流感偏方却在网络热传。

外国人也捧偏方

“偏方,即单方验方,多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与常规正统的医学治疗手段相比,偏方很少能被正规医药典籍所接纳。”从这个定义上看,国内的偏方大多集中为中草药和食疗。

就笔者的成长经验看,本人所知道的感冒偏方有烧大蒜吃、煮苦艾水喝,还有喝鸡汤和姜水。每年冬天,这些难以下咽的东西(鸡汤除外),总被母亲视为预防感冒的最好法宝。那时,似乎没人计较它们有无科学道理,只要乖乖地喝保准不会感冒。转眼之间,这些感冒偏方突然“荣光”起来,成为甲流预防的偏方之一,在网络和手机上四处传播。

国外也流传许多甲流偏方,它们被称为folk remedy。近日,《华尔街日报》健康专栏作者梅琳达·贝克(Melinda Beck),在题为《流感偏方:庸医还是良药?》的文章中,就提到过很多有意思的偏方,并进行了分析。她提到的偏方包括,房间内摆放洋葱大蒜、顺势疗法、鸡汤、热饮等。遗憾的是,这些偏方均未被证实可防治甲流。

比方说,喝鸡汤能让流感患者感觉更好,其中门道可能仅在于这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贝克认为,为数众多的偏方,如饮用(或含漱)含有一些其他物质的热水——从茶、柠檬到大蒜和醋,可能有助于化痰,加快消除感染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热的水蒸气有助于鼻子更通气,从而形成疗效。

面对甲流,中医药也是门外汉

与病毒长久斗争的经验告诉人们,预防甲流也需从三方面入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目前,网络流行的流感偏方,多数以进补食物或中草药为基础,旨在保护易感人群。

今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印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其中包括高危人群适用的4个成人药方和1个儿童药方。仔细审视会发现,他们多半采用常见食材,如葱、姜、白萝卜、薄荷、菊花、大枣等,或做汤或冲饮。很多人会关心,这些方案科学吗?有没有效果?其实,这并非一个容易得出答案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预防?预防医学里,预防主要分三级。最重要的是一级预防,它是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措施。显然,中草药或偏方,貌似针对甲流病毒,其实不然。各种中草药或偏方含有的药理活性成分,并不能够杀灭病毒,也绝不会让你一夜之间产生甲流抗体。抗病毒药物达菲(Tamiflu)的有效成分,虽提取自八角茴香,并不意味着把八角茴香和猪肉一锅炖,就能产生预防或治疗甲流的作用。毕竟,一口铁锅比不上复杂的药物提取制造流水线。

二级预防是阻止病程进展,减缓疾病症状的重要措施,又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甲流作为2009年的新鲜事物,是一种全新疾病。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此前从未与之遭遇。也就是说,面对甲流,中医药也是门外汉。因此,中医药预防方案的制定本身,大多依据经验,而非科学依据。

其次,若未经证实有效,中草药或偏方并不能拿来作为预防手段。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中医药历史有上千年,难道老祖宗的经验会错得离谱吗?事实上,历史短长并不能作为说话的底气,它必须经过现代科学和临床试验的检验,并被确证有效,才能正大光明地走到台前来。

事先服用抗病毒药物没用

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说法,预防或治疗甲流的“兵器谱”里,目前确证有效的只有甲流疫苗、抗病毒药物达菲和乐感清(Relenza)。甲流疫苗是唯一可预防甲流的手段,达菲和乐感清则是仅有的几种通过临床试验、确证能抗击流感病毒、缩短病程的药物。这段话也提示人们,若未患甲流,事先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不会产生保护作用。

与此同时,美国CDC官方网站也申明,目前尚无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草药或其它偏方对治疗甲流有任何好处。这意味着,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偏方,你大可一笑了之,不要太当回事。

事实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提醒公众切莫病急乱投中医。在11月13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专家表示,“中药最主要的功能是干预疾病,因此没有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没有任何症状发生的人群,都不建议提前吃中药预防。如果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过,或者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可以服用中药来治疗,但是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因此应在中医的指导下适量服用,任何过度、过量的行为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卫生习惯最重要

偏方这种东西,人们通常只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病急了才乱投医的。而各种甲流偏方的甚嚣尘上,至少表明两点:

其一,人们对甲流的科学认识并不足够,对其致病机理和科学预防并不知晓,以致对偏方盲目相信;其二,甲流疫苗的人群接种普及率并不高。作为预防甲流的最好手段,目前的疫苗接种多限于一线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和老人等重点人群,普通群众仍是一针难求。在甲流慌的背景下,甲流偏方无疑成为另一种选择。

很多人言之凿凿,声称民间偏方很有效。这又是为何?事实上,获得这种积极肯定的回答并不难。一般的,选择偏方的人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即便偏方无效,却可能因其良好卫生习惯,无形中降低了与甲流病毒的接触

抗击甲流 需做什么

在经历一个相对平稳的夏天后,甲型H1N1流感进入秋冬季后突然“发威”。10月以来,我国内地病例数激增,并且报告了90多例重症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未来“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我们应当怎样应对?

疫情“爬坡”仍会持续

峰值或将出现在年底

据卫生部通报,从9月28日到10月31日的一个月内,我国内地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由不到2万例陡增到4.6万余例,一个月新增病例数超过前5个月的总和。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北京历年流感季高峰值在12月~1月,但今年流感流行季来势凶猛,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2个月。

“可以说,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10月底召开的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说。

“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专家对疫情走势的初步判断为:一是“甲流”病毒是一种新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约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4倍,因此其高峰值要比季节性流感高。未来疫情仍呈“爬坡”之势,全国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预计峰值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二是病毒出现变异的概率不大。“甲流”已经流行6个多月,特别是在南美洲已经过了一个冬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重大变异的迹象。

致死规律尚需深入研究

病死率计算以季节性流感为基础

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大一新生因“甲流”去世的消息占据了很多报纸的头版。我国报告的前4例“甲流”死亡病例中有3例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年轻人感染“甲流”病毒后为什么更脆弱?其致死机理是什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10月底,全球报告的“甲流”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死亡5000多例。专家研究发现,“甲流”重症病例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天~5天病情开始恶化。病情恶化速度很快,许多病人在24小时之内就发展到呼吸衰竭程度。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重症病例中最为常见,并且经常导致死亡。在大约30%的死亡病例中可见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呼吸衰竭和难治性休克属于最常见死因。虽然已知一些有基础性疾病(含妊娠)的患者面临的风险更高,但是“甲流”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的疾病模式存在显着差异。比如,许多“甲流”重症病例发生在以往健康的年轻人身上。对此,专家们目前仍不得而知。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种新病毒,国内外临床专家对“甲流”致死机理的研究尚在不断深化中,目前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对“甲流”病死率的计算也是建立在季节性流感的基础上。我国以往没有季节性流感的死亡和发病统计。美国有3亿人口,每年因为季节性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大约是36000人。据此推算,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可能继续不断出现。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说,高危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的原则是,鼓励轻症病人居家治疗,多休息。但重症病人要到指定的、有条件的综合医院或者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王辰说。

据悉,卫生部针对重症病例救治已开展多次培训。考虑到有些地区医疗卫生技术差一点,卫生部正在研究组织对口支援制度,包括省际之间支援及同一个地区内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支援等。

学校成疫情防控主战场

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是软肋

截至10月28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的1502起聚集性疫情超过96%与学校相关。10月29日,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在分析当前我国“甲流”疫情流行特点时说,“甲流”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非常容易在学校传播。我国政府对学校疫情防控从一开始就有要求,包括学校在没有发生疫情时应该如何防控、出现散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出现暴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等。

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日前撰文指出,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等问题是学校“甲流”防控中凸显出来的软肋。许多家长一方面怕耽误孩子的课程,另一方面也是图自己方便,不顾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最放心。这样就在事实上造成了学生带病坚持上课,继而造成班级内乃至学校内的“甲流”传播。还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回家隔离,即使学生感染了,家长也会忽略或瞒报,为疫情发展埋下很大隐患。贺雄认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在防控“甲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特别提醒,在学校疫情控制上,广大师生一定要坚决落实“有病不要再上学”的措施。实践证明,很多学校采取的晨检制度非常有效。

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措施

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继中国9月21日在全球率先启动“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后,世界各国接种“甲流”疫苗活动在10月集体加速。但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受疫苗产能制约,疫苗短缺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却因对疫苗安全不放心而放弃接种。在美国,媒体10月中旬的民意调查显示,62%的民众表示不会接种疫苗,只有52%的家长表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种。在那些选择不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中,53%的人是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考虑。在我国,民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也心存疑虑。“孩子学校通知要打‘甲流’疫苗,请问疫苗安全吗?你们给孩子打不打?”在国内某着名“小升初”专业教育论坛上,一位家长的疑问引来数千个跟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呼吁,虽然接种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曾光认为,从疫苗生产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际接种情况看,“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认真完成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要率先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全国卫生系统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相关推荐

下肢静脉曲张怎么预防 垫高床尾

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睡眠姿势的调整来预防静脉曲张的加重,一般来说可以把床尾垫高,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回流,预防静脉曲张的形成。

甲流疫苗有必要打吗

1、甲流疫苗接种不要跟风,要坚持预防原则为先。也就是每个人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是不是自己万一被感染流感,会给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2、抵抗力强、接触人少的一类人可考虑不接种。如果平时身体挺好、抵抗力很强,又不是从事那种接触大量流动人群或被传染可能较高的工作,就可以不打甲流疫苗。3、接种疫苗,安全第一。因为疫苗本身是在人健康的情况下接种,起预防疾病作用的,如果接种后反而生病了就违背了预防的初衷

母乳喂养帮宝宝抗甲流

母乳喂养,你的BB能获得最佳抵抗力。医健馆:我家宝宝4个月大,现在“甲流”这么多,怕BB被传染上,听说只要坚持母乳喂养,就能预防甲流”,是这样吗?读者:林子妈母乳能给BB提供最佳的营养,提供抗击疾病的能力。母乳喂养也能帮母亲预防乳腺癌,促进产后身体的康复。还是最自然的亲子活动纽带,把母亲和孩子联系在一块。专家介绍,母乳不能直接杀死“甲流”病菌,但母乳能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也就是说喝母乳的BB抵

甲流不一定会发烧

甲流的8大致命误解:误解一:得甲流一定会发烧。大约有10%的人都没有发烧症状。误解二:甲流不严重,死亡率低。其实如人体内没抗体,感染后病情会迅速加重危害生命。误解三:身体弱的人才容易得甲流。大多数甲流死亡病例生前都很健康。误解四:戴口罩、多洗手,就不会得甲流。目前只有甲流疫苗才是最有效的措施。误解五:有了疫苗,就可以放心了。其实还存在是否要交叉接种等问题尚无明确结论。误解六:甲流疫苗不安全。甲流

孕妇如何预防甲流

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而孕妇是甲流病毒入侵的高危人群,所以,为了宝宝以及孕妈自身的安全,做好甲流防范是必需的。孕妇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吗?答案自然是可以的。那么,除了接种甲流疫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甲流病毒“拒之门外”呢?防甲流九大小诀窍1、优先为孕妇注射“甲流”疫苗。2、增强孕妇预防甲流”的意识,最好不到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在触摸或使用各种物品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如何安全注射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注射甲流疫苗会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面对甲流,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注射甲流疫苗后的保护率可达80%以上。接种的收益明显高于风险。对于有条件接种疫苗的人,当然是接种为好。不过,任何一种疫苗都有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甲流疫苗是把甲流病毒接种到最适合它生长的鸡胚(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毛鸡蛋”)里。凭借着鸡蛋里的丰富营养,病毒迅速生长繁殖。之后再把这些病毒提取出来,加入灭活剂,使它们

甲型流感严重吗 如何预防甲型流感

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尽量减少或不参加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若家中已有流感病人,要采取防护性措施,与病人密切接触时应戴口罩。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及时进行接种。

甲流防控的重点

近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并呈现出以下四个新特点:一是甲流有可能在人畜之间互相传播。11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相继在猪和狗身上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农业部指出,不排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动物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变异,也不排除病毒在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以及从动物返传染给人的风险。二是甲型H1N1流感比普通流感更易伤肺。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直接导致

甲流病毒还会变吗

自1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变异以来,相关机构及公众立刻予以高度关注。近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甲流的最新变化:三个最新变化11月28日,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发布消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医院从52份发病犬鼻咽拭子样品中,检出两份样品呈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阳性。这是我国首例检测出狗感染甲流病毒。11月28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接收的甲流重症患儿中,有9例

如何有效预防甲流

一、养成良好的居家习惯。室内及时通风,特别是北方家庭,注意不要为了保暖而不开窗户。换洗的脏衣服应该及时清洗,最好不要堆积。室内垃圾最好当天清除,以免滋生细菌产生异味。二、外出注意预防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及接触传播的。当上下班交通高峰期时,可以戴手套和口罩以阻止空气飞沫,特别是请勿在车厢内随便吐痰和咳嗽。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要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很弱,难以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