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粥有什么禁忌
麦冬粥有什么禁忌
生活中那些体质虚弱或患有胃寒的人都禁止服用麦冬粥,不然会引发胃痛或者让体虚症状加重,另外人们吃麦冬中时还不能吃鲫鱼,不然会破坏麦冬中中麦冬的药用功效,食用以后也起不到应有作用。麦冬中还是一种寒性食品那些因寒气入侵导致咳嗽气喘的人也禁止食用麦冬粥,他们食用以后会影响病情恢复危害身体健康。
麦冬泡水有哪些禁忌
1、不宜多喝
麦冬是一种寒性的中药,若长期过量食用,容易造成脾胃虚寒,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2、小孩不宜喝
麦冬性寒凉,具有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而小孩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服用麦冬,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
3、脾胃虚寒者不宜喝
麦冬有养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症状,其性寒凉,若脾胃虚寒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麦冬的禁忌
1.气弱胃寒的患者不适合服用麦冬,影响身体健康。
2.在将麦冬泡水喝的时候,不宜食用鲫鱼,否则容易影响药效。
3.麦冬能治疗咳嗽还有咽喉肿痛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属于胃寒导致的湿痰患者,那么最好别用。
4.如果在患有麻疹的时候出现了咳嗽的情况,那么这种症状也不适合服用麦冬治疗。
燕麦粥怎么做 吃燕麦粥的禁忌
燕麦粥虽然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但是也不宜过多食用,因为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成分,若是食用过多,纤维素无法及时排出反而会堆积在肠胃内吸水膨胀,从而影响肠胃正常蠕动,甚至可能会造成便秘。
燕麦粥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成分,比较难消化吸收,消化功能弱者若是进食了过多的燕麦粥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从而可能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适合口渴喝的粥
1、沙参麦冬粥
沙参、麦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冰糖调服,每日1剂。可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
2、芝麻粥
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后,拌入粳米粥内同食。具有润肺养肝、益精生发、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咳嗽、习惯性便秘者。
3、梨子粥
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冬季保健食品。
麦冬不能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没有不能一起泡水喝的东西。
一般来说,中药要是配伍不当,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麦冬做为一种滋补类的药材,自身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所以在临床上没有什么禁忌的药材。
而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就更没有禁忌的食物了,因为食物相克的说法,早就在2018年就已经被证实为谣言,要是过度关注的话,反而会影响摄入食物的多样性,因此麦冬没有什么不能一起泡水喝的东西。
12款润肺止咳粥预防BB咳嗽
木耳粥: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均比较适宜。
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菊花粥: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蔗浆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兑入蔗汁50毫升,再煮沸一次,调匀即可食用。
银耳粥: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山药粥: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沙参银耳粥: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将沙参洗净,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具有滋阴补气的效果。
生地麦冬粥:生地黄50克,麦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钱枝桔饼30克。将生地黄、麦冬洗净,切成碎片,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1小时,捞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净)熬粥30分钟,即可食用。具有除燥的功效。
梨子粥: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春秋季保健食品。
麦冬的禁忌有哪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内含沿阶草苷甲、乙、丙、丁等多种甾体皂苷, 其中甲、乙、丁三种皂苷的苷元均为鲁斯可苷元。此外, 还含有β- 谷甾醇、豆甾醇、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A 样物质。
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麦冬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通过以上介绍,对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在选择它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麦冬是冬季不错之选,它具有养阴生津功效,对止咳效对止咳效果也是非常不错。
喝粥有禁忌
婴儿不能吃盐
之所以发生这样让人痛心的事情,就是因为妈妈给宝宝的粥里加入了过量的盐。高盐饮食还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婴儿的五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长期高盐饮食,还可能引发宝宝的肾脏、心脏功能受损。母乳、奶粉中已经含有足够的钠元素,再摄入食盐,可能会导致宝宝血液渗透压加大,造成脱水的症状,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一岁以内的婴儿发姐建议吃原味食物,不要额外添加调味品。奶类以及粥类食物中,以及含有足够的婴儿所需要的营养。
粥本来是健康养生的食品,加了过量的食盐没想到引发了如此一场悲剧。
那么还有哪些不适合添加在粥里?
·食用碱·
有些人为了缩短煮粥时间,在粥中放入一定量的食用碱,这样煮出来的粥又黏又烂,比较适口。但是,诸不知这样煮出的粥营养素损失是很大的。做粥用的大米、小米、高粱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其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很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分解。
这是因为谷物中的淀粉粒外层被含有蛋白质的膜包裹着,煮粥时不能充分溶出,使得米粒不散、黏度不够。煮粥加碱破坏了淀粉粒外的蛋白膜,使淀粉全释放了出来,所以提高了粥的黏度。但这样煮粥时,米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会被破坏。米面等谷物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维生素的缺乏。
所以,煮米粥时不要放碱,可以通过添加些糯米、燕麦等,既可增加粥的黏稠度,而且还不会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可谓是一举两得。
也有特殊情况,在煮玉米粥时,则可以适当地加点碱。这是因为加碱可以释放出玉米中的烟酸,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当然加碱的量一定要适度,以加到吃不出碱味的程度时就可以了。
·冰镇食品·
冰粥是目前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食物,甜甜的口感,冰凉的质地,博得了青少年的喜欢。但是无论是在粥里加冰镇食品或者直接将粥冰镇,长期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再者就是一般冰粥添加的都是加工水果,含糖量非常高,长期来说也不利于健康。
·鸡蛋·
鸡蛋为什么不适合在加入粥里,是有特指的。有些人喜欢将鸡蛋带壳直接扔进米里一起煮粥,这样做其实并不好。因为鸡蛋壳上可能会有细菌残留,是清水洗不掉的。直接放进锅里煮并不好。另外就是,直接放入,鸡蛋煮得时间过长,不利于难消化吸收。
正确的做法可以是将鸡蛋打散放入粥中煮,最好等水开之后在放入。
说完了煮粥的禁忌
发姐分享一些煮粥的小技巧
漫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可以熬起粥来节省时间,熬出的米粥更绵软,口感非常好。
开水煮粥 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这是因为开水下锅煮粥不会糊底,而且比冷水熬粥还更省时间。火侯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这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搅拌 搅拌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颖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至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至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点油 煮粥为什么还要放油,这是因为,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底料分煮 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