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诊断病毒性肠炎
如何进行诊断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腹泻的诊断包括哪些方面
腹泻需要根据病史、体检和大便性状易做出临床诊断。根据腹泻表现和症状,体重进行分期,分类;并评估的范围和性质是否存在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
(一)诊断依据
1.大便性质发生了变化,松散,水样便,粘液或脓血。
2.大便次数比平常更多。
(二)根据课程分为
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长期腹泻-当然,在两个星期到两个月。3.慢性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
(三)根据病情分为
1.轻度的脱水,中毒症状。
2.中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症状。
3.严重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病因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根据急性肠炎大便性状,显微检查粪便和流行季节,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体,作为参考。流行性腹泻水样大便轮状病毒或产生有毒的细菌感染,特别是婴儿和儿童2岁以下,在秋冬季节发生,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概率;在夏天,很可能大肠杆菌肠炎。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应该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氏菌肠炎等。
2)有条件的单位应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大便显微镜有更多的白血细胞可以做细菌培养;疑似病毒性肠炎是一个理想的急性期(3天) 大便过滤或离心清液与电镜或免疫电镜(SEM)染色后检查;还可以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等)粪便中的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病毒RNA凝胶电泳,可以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根据轮状病毒RNA电泳分类图的特点,可长、短型。与各种致病性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试验,但用于临床的一点帮助,但有一个良好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根据病因诊断明确后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非感染性腹泻: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的分析可以诊断为连续性腹泻,腹泻,过敏性腹泻。
(五)根据临床表现脱水评估,血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量,确定脱水的程度,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急慢性肠炎的分类
1、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病病毒等引起的肠炎。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氏菌。
3、真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采食异物、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毒物或药物等)、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嗜酸性细胞性肠炎、浆细胞淋巴细胞性肠炎)等都能引起肠炎。
6、药物导致的肠炎,滥用抗生素,改变了肠道存在的微生物区系,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婴幼儿腹泻诊断标准
婴幼儿腹泻的并发症
婴幼儿腹泻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发育。因严重呕吐和腹泻使机体丢失大量体液,再加上摄入不足,可引起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力减低,前囟及眼窝凹陷,眼泪、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
婴幼儿腹泻如何辨别
腹泻是大便次数比正常时突然增多,每日3次以上,呈稀便或水样便。如果便次少于每日4次,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奶喂养儿如果每日排便2-4次,粪便呈糊状,也不算腹泻。而且,一般病理性腹泻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或拒食,恶心或呕吐。
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
(一)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类型。曾称为秋季腹泻。多见于6月到2岁婴幼儿,病初1~2日,常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可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心肌受损等多脏器受累表现。
2.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流行于夏季,临床表现有发热、呕吐、频繁多次水样或蛋花样便,粪便培养可确诊。
3.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临床表现类似于细菌性痢疾,可有脓血便,有腥臭味,可有高热,粪便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4.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由O157:H7引起。严重者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大并发症。
典型患者有三大特征。
(1)特发性痉挛型腹痛。
(2)血性粪便(血水便或脓血便)。
(3)低热或不发热。
5.沙门菌感染性肠炎
多见于l岁以内的体弱婴儿,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有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可排深绿色黏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便,常引起暴发流行。
6.抗生素相关肠史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发生干长期给予广谱抗生素的患儿,表现为发热,稀水黏液便,可呈深蓝色,可见脱落肠黏膜,大便涂片镜检及粪便培养可确诊。
(2)甲膜性肠炎: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苗感染引起,可在抗生素治疗2—9日后或手术后5—20日出现腹泻,中毒症状重,大便为黄稀便或水样便,可有甲膜排出,少数为血便。可有腹痛,重症可并发脱水、肾衰竭、休克及DIC等。粪便厌氧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3)铜绿假单胞菌肠炎:感染中毒症状重,腹泻开始为水样便,随后转为黏液或脓血便,严重可致休克等。大便培养可确诊。
(4)真菌性肠炎:病程迁延,常伴有鹅口疮,肛周可见黄白色甲膜,大便呈稀便,带泡沫,甲膜及粪便涂片可见菌丝。
7.迁延与慢性腹泻
病程超过2周,病因复杂。持续腹泻可加重营养不良,继发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可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
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
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班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大便电镜检查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
对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 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萄葡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三)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年龄、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作出初步诊断,对于脱水程度和性质,有无酸中毒以及钾,钠等电解质缺乏,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作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生理性腹泻 小儿外观虚胖,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即较多,稀薄,呈金黄色,但不伴呕吐,体重增加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感染及变态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泻、腹胀、便血、高热及呕吐五大症状。大便初为水样便,继而转暗红色、果酱样或血便,腹胀多较严重,可早期出现休克,甚至昏迷,惊厥。
3.急性细菌性痢疾 夏季发病率高,患儿多有不洁食物史,潜伏期24~72小时。大多数病人起病急,高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使多呈粘液脓血便,排便次数每天数次至十多次。中毒性菌痢者可出现高热惊厥、嗜睡或昏迷,甚至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短不等。粪便培养可确诊。
吃饭后拉肚子怎么回事呢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哪些原因导致急性肠炎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3.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喝冷水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小儿腹泻仅仅是拉肚子吗
我们知道,腹泻让患者非常痛苦,同时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小儿腹泻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但是一些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发现孩子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便能够进行对症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在医学对于小儿腹泻的检查项目。
小儿腹泻的临床检查项目有:
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 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小儿腹泻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1.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 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 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 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肠炎的原因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肠炎由哪些因素引起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小儿腹泻怎样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 诊断依据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 根据病程分为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2.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3.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 根据病情分为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2.中型 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3.重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 病因学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 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流行季节及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作为用药的参考。流行性腹泻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发生在夏季,以etec 肠炎可能性大。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eiec 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2) 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者可做大便细菌培养;疑为病毒性肠炎者可取急性期( 发病3天以内) 大便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还可用免疫学的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等)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病毒rna凝胶电泳,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按特征性rna图谱进行轮状病毒电泳分型,有长型和短型之分。各种病原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虽对临床帮助不大,但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颇有意义。病原明确后可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小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孩子,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