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茱萸是什么植物 茱萸是艾草吗

茱萸是什么植物 茱萸是艾草吗

茱萸不是艾草。

茱萸只是学名,在民间茱萸还有艾子、越椒等叫法,平时对植物不熟悉的人群,很容易将艾草和艾子混淆,但是,茱萸和艾草从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艾子(茱萸)是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属常绿带香植物,属于落叶乔木。

重阳节插茱萸怎么插 茱萸可以拿来吃吗

可以。

茱萸又被长做越椒以及艾子,是一种常见的双子叶植物纲,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由此可知茱萸是可以进行食用的。

茱萸是什么花吗 重阳节佩的茱萸是山茱萸

在古代时期,人们对于茱萸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并不似现代人分得这么细,有纲目、科属等细则,因此,重阳节时选用的茱萸,一般是各地百姓依据茱萸的地理分布,就近取材,有用山茱萸的,有用吴茱萸的,现在也没有做特殊的要求,重阳节佩茱萸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就近取材原则即可。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头上戴什么

重阳节时,人们或佩或戴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佩茱萸,汉族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囊,唐朝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有多辣

是一种较辣的调味品。

茱萸分为三种,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这里说的是食茱萸。食茱萸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名为樗叶花椒,严格来说是花椒的一种,花椒的味道辛辣、刺激,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很多地区都用食茱萸当做辛辣调味品使用,《本草纲目》还称其为“辣子”。

山茱萸的副作用

1.中药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遗精、大汗不止等症。湿热,小便淋涩者。食用需注意副作用。

2.山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李时珍谓:“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主产于浙江淳安、昌化,河南南召、嵩县、西峡、内乡、济源,安徽歙县、石埭。此外,陕西、山西、四川亦产。多为野生,也有栽培。

3.商品分为一等,现多为统货,但含核量不得超过3%。本品以块大、肉厚质柔软、色紫红、无核者为佳。习惯认为以浙江淳安产的质量较优,习称“杭萸肉”。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含熊果酸不得少于0.2%。杂质(果核、果梗)不得超过3%。

重阳节为什么登高 茱萸是什么

茱萸是山茱萸属落叶乔木,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是有名的中药材,茱萸开黄色小花,果实为椭圆形,外观红色、味酸,可入药,在我国有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时在手臂或者头上佩戴茱萸的习俗,为中国著名岁时风俗之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有诗句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可以吃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从古至今都有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将茱萸佩戴在身上等习俗。茱萸又称为“越椒”、“艾子”是一种自带芳香的植物,其具有防虫消毒、祛风散寒等功效,也可用来做药。

九为阳数,古人认为九月初九这天阳气太盛导致阴阳失调,因此历来人们在重阳节时将气味浓郁的茱萸佩戴在身上以保辟邪求吉、躲避灾祸。茱萸也成了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茱萸是什么花吗

茱萸,指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植物,但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茱萸一般是指茱萸树的果实,诗句里面说的是枝条和果实。

茱萸在3-4月份开花,花朵为黄色的小花,果期9-10月,果实为椭圆形、外观红色、味酸,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在我国,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传统习俗。

茱萸是什么花吗

茱萸,指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植物,但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茱萸一般是指茱萸树的果实。

茱萸在3-4月份开花,花朵为黄色的小花,果期9-10月,果实为椭圆形、外观红色、味酸,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在我国,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传统习俗。

山茱萸可以直接吃吗

不建议直接吃。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物活性成分,对于人体来说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尿多、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

因为山茱萸吃起来口感比较酸涩,会对人体的牙釉质、口腔黏膜等造成较大的刺激,所以一般是不建议直接吃的。

吴芋的注意事项 降逆止呕

吴茱萸是性热的中药,入脾经,对于因腹部受寒导致的腹部冷痛、呕吐泛酸的情况,在《伤寒论》记载用吴茱萸配伍生姜、人参等药的方剂吴茱萸汤,有良好的降逆止呕作用,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吴茱萸还是建议在医生的医嘱下合理用药。

茱萸是什么

茱萸是山茱萸属落叶乔木,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是有名的中药材,茱萸开黄色小花,果实为椭圆形,外观红色、味酸,可入药,在我国有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时在手臂或者头上佩戴茱萸的习俗,为中国著名岁时风俗之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有诗句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是不同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不同用途的中药材。临床用药时,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代替。

【山茱萸】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味酸,性微温;入肝、肾经;常用名有山萸肉、蜀枣、药枣、枣皮等;有补肝肾、涩精、敛汗的功效。

山茱萸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利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它既能补肝肾,又能收敛固湿。能利能湿是它的一大特点。临床上,它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疼痛、遗精、尿频、虚汗不止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山茱萸含莫罗忍冬甙,7-甲基莫罗忍冬,并含有熊果酸、没含子酸和皂甙等。其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皮肤真菌。

山茱萸温补收敛,故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吴茱萸】

吴茱萸是芸香料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吴茱萸将近成熟的果实;味辛、苦,性热;入肝、胃经;常用名有吴萸、淡吴萸、茶辣等;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

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且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临床常与它药配伍用于脘腹冷痛、胁痛、疝痛、脚气疼痛、经行腹痛、虚寒久泻以及肝胃不和而致的呕吐等。另外,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或神阙穴,可治疗高血压、口舌疮、咽喉肿痛及小儿腹泻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吴茱萸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挥发油。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吴茱萸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不宜多用久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相关推荐

茱萸食用方法

茱萸粥 材料: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茎 制作: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3--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来源:《食鉴本草》 吴茱萸酒 配方:吴茱萸、明矾各15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2味共研细末,入白酒调和成泥膏状,制成药酒饼2个,备用。 用法:外用。取药酒饼敷患儿两足心或手心,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功效:散寒、消炎、退热。 主治:编辑小儿各型感冒。

中药吴茱萸相关配伍及炮制

配伍:1、《伤寒论》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 2、《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炮制;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茱萸泡水喝的禁忌

中医方面认为,药三分毒,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山茱萸。科学的使用山茱萸对于健康具有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如果胡乱使用则会导致身体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山茱萸泡水喝的功效包括了补肝益肾以及收敛固脱,若没有对症下药,那么健康则会大大损害。具体的山茱萸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不适合服用山茱萸的人群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使用山茱萸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弄清楚哪些体质以及哪些症状不适合服用山茱萸的。专家告诉我们,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命门火炽以及强阳不痿的患者,那么最好不要将山茱萸泡水服用。 除此之外,如果

重阳节为什么吃螃蟹 重阳节这天要干什么

从古至今都有重阳节这一天登高的习俗,重阳节时一般天气都较为凉爽,这时候登高晒秋不错的选择,能使人心旷神怡。 重阳节正值菊花开放的季节,因此便有了在重阳节赏菊花的习俗,并且还会配上一壶上好的菊花酒。 茱萸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人们常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茱萸,以求辟邪求吉、躲避灾祸。

茱萸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茱萸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杀虫,还能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那么吴茱萸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驱虫药中关于吴茱萸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炮制方法 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性 味 味辛、苦,性热。 归 经 归肝、脾、胃、肾经。 功 能 有

茱萸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1.山茱萸、五味子、补骨脂、益智仁各10克,山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儿童及老人肾虚遗尿,或尿频、夜尿增多者有效。 2.山茱萸、党参各15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体虚多汗、容易患感冒者有效。 3.山茱萸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老年肾虚眩晕有效。 4.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肾虚腰痛、阳痿遗精有效。 5.山茱萸30克,白术30克,生黄芪15克,煅龙骨25克,生白芍15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益气摄血、

茱萸选方

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

重阳节的习俗

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虫作用。重阳节佩茱萸和端午节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在于除虫防蛀。 重阳节后被称为:十月小阳春,小阳春的意思说重阳节后天气有一阵回暖;重阳节前降雨多、天气潮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配茱萸可以防虫。 佩戴方式: 1、佩戴在手臂上; 2、做香囊,把茱萸放在香囊里面做成茱萸囊佩戴。 3、插在头上。

茱萸可以吃不

在对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吃一些。 茱萸一般可以分为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三种,而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其实茱萸属于中药材的一种,其味辛、苦,偏热性,归肝、脾、胃、肾经,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作用。 吴茱萸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寒湿腹痛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大便泄泻等症,因此在对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茱萸的。

重阳节的风俗

1、赏菊 菊花,在深秋开放,重阳节时,正秋菊盛放的时候,在中国古人眼中,菊花象征长寿,菊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故农历九月俗称菊月,此月会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重阳节临近的节日,因此常在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2、配茱萸 茱萸重阳节时,人们佩戴在身上的植物,因为有九九重阳节配茱萸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称为:茱萸节。茱萸一种中药材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