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肠炎中药灌肠法

慢性肠炎中药灌肠法

一、菊花30g,白术15 g,防风10 g,甘草10 g,白芷8 g,米壳15g。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 g。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二、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g,金银花、连翘、白及、生地各10g,每剂药煎3次,每次煎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饭前各服250ml,余下250ml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三、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

四、生蒲黄10g,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g,没药6g,煅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五、以壁虎研末合白及,煎成粘性汤液保留灌肠,每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另将壁虎、白及各半研粉装入胶囊,每次2~3粒,于灌肠间歇期服用,1个疗程结束后再服胶囊2周,治疗期间可停用其他西药。

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9℃为宜。

肠炎症状

l1、慢性肠炎症状

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着。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

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胃口不好: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什么是慢性肠炎

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3、慢性肠炎的预防护理

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慢性肠炎的治疗

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医生建议,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口服,慢性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医治。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慢性结肠炎病人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医治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医治办法。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

慢性肠炎的饮食禁忌

慢性肠炎由于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消耗较大,可导致营养不良,所以慢性肠炎患者应安排好饮食。

低脂、少纤维饮食。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应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糖。

排气、肠鸣过强时,应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慢性肠炎病人多半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刺激、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

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

首先,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其次,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最后,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专家建议,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广大患者朋友在治疗期间情绪一定要放松,不要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自己的病情上,加强体育锻炼,提倡参加慢跑。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自己敏感的食物!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痛吗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期间以及灌肠后,都会引起腹痛,但属于多数人可接受的疼痛范围内。

1.在中药灌入肠道后,会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再加上本来盆腔积液的压力就大,这样一来腹腔的压力当然会更大,所以在灌肠期间会腹痛,这种疼痛就像是拉肚子时的腹痛。

2.通常情况,在灌肠液排出来后,腹痛会减轻,但是一些人会由于灌肠引起刺激性肠痉挛,在灌肠后还会持续腹痛。

结肠炎灌肠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1、口服

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2、灌肠

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3、外敷

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专家建议,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高烧不退有中药灌肠

入冬以后,一些体质欠佳的孩子又开始因感冒发烧频繁地出入医院,成了儿科的“小常客”。而近日记者在儿科采访时发现,带着患儿来这里就诊的妈妈们再也不用作痛苦状了,因为时下正被该院广泛推广的专治高烧不退的新型特色疗法———中药灌肠,因其显著的疗效,让患儿的父母不再愁眉苦脸。

在该院儿科记者见到,几乎不用哄劝,前来接受此疗法的孩子们都能很自愿地配合。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郑军讲,虽然口服中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及价格低廉,但是由于中药苦口,孩子大多只能被迫接受,尤其是婴幼儿服药更加困难。鉴于此,该院儿科应用中药灌肠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开辟了儿科给药的新途径。灌肠从直肠给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分别灌入20~100毫升不等的“清感合剂”,药物能在肠道保留4~5个小时左右,患儿不疼不胀不难受,避免了口服苦药汤带来的抵触情绪。

中药灌肠退热为何疗效显著?郑主任说,直肠给药没有经过消化道和肝脏解毒,经肠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下腔静脉,比口服汤药效果好。和退烧的西药比,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中药灌肠退烧温和、持久、稳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便的作用,既治标又治本,所以体温降下来之后还不易反弹。郑主任说,只要感冒发烧的孩子均可采用灌肠退热法,一般1天灌1次,灌肠1~3次后,大多数患儿的体温即可降至正常。但如果是因患水痘、风疹等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灌肠的次数要相对多一些,大约需要3~5次。据郑主任介绍,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开展中药灌肠治疗高烧已经有好几年的诊疗历史了,而采访中记者看到,接受灌肠疗法治高烧的患者既有半岁的婴儿,同时还有18岁的大小伙子。

当记者问今年小儿感冒和往年有何不同时,郑主任指出,今年很少有因畏寒得“凉感冒”的,而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天气干燥、饮食不节、内生痰火而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痰多、舌苔厚腻等,经化验室检查均表现血象高或正常,其提示在感冒人群中因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都有。针对现在风干物燥的暖冬形势,郑主任提示,感冒的孩子应该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忌过量食用花生瓜子等容易上火的干果,少吃甜食,少喝饮料。上幼儿园和上学的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应在家好好休息,避免交叉传染。家庭以及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和幼儿园,应该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结肠炎中医治疗

(1)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2)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3)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有关结肠炎中医治疗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结肠炎除了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治疗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护理工作,远离结肠炎的一些不良因素,这样才能提升治疗的效果,让我们早日远离这种疾病的伤害,祝您健康。

中药怎么治疗直肠炎

首先,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其次,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

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最后,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

专家建议,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儿童高烧不退可尝试灌肠法

带着患儿来这里就诊的妈妈们再也不用作痛苦状了,因为时下正被该院广泛推广的专治高烧不退的新型特色疗法———中药灌肠,因其显著的疗效,让患儿的父母不再愁眉苦脸。

在医院院儿科里,几乎不用哄劝,前来接受此疗法的孩子们都能很自愿地配合。中医专家讲,虽然口服中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及价格低廉,但是由于中药苦口,孩子大多只能被迫接受,尤其是婴幼儿服药更加困难。鉴于此,儿科应用中药灌肠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开辟了儿科给药的新途径。灌肠从直肠给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分别灌入20~100毫升不等的“清感合剂”,药物能在肠道保留4~5个小时左右,患儿不疼不胀不难受,避免了口服苦药汤带来的抵触情绪。

中药灌肠退热为何疗效显著?郑主任说,直肠给药没有经过消化道和肝脏解毒,经肠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下腔静脉,比口服汤药效果好。和退烧的西药比,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中药灌肠退烧温和、持久、稳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便的作用,既治标又治本,所以体温降下来之后还不易反弹。专家说,只要感冒发烧的孩子均可采用灌肠退热法,一般1天灌1次,灌肠1~3次后,大多数患儿的体温即可降至正常。但如果是因患水痘、风疹等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灌肠的次数要相对多一些,大约需要3~5次。据专家介绍,一些医院儿科开展中药灌肠治疗高烧已经有好几年的诊疗历史了,而采访中记者看到,接受灌肠疗法治高烧的患者既有半岁的婴儿,同时还有18岁的大小伙子。

当问及今年小儿感冒和往年有何不同时,专家指出,今年很少有因畏寒得“凉感冒”的,而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天气干燥、饮食不节、内生痰火而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痰多、舌苔厚腻等,经化验室检查均表现血象高或正常,其提示在感冒人群中因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都有。针对现在风干物燥的暖冬形势,专家提示,感冒的孩子应该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忌过量食用花生瓜子等容易上火的干果,少吃甜食,少喝饮料。上幼儿园和上学的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应在家好好休息,避免交叉传染。家庭以及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和幼儿园,应该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慢性肠炎如何通过中医治疗

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总觉得中医治疗疾病副作用会小很多,特别是针对慢性肠炎这种肠胃疾病,中医治疗能够由内而外的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健康。下面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我国医学上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

慢性肠炎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在慢性肠炎的治疗上,部分医生偏好使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证实,这种治疗方案有两种弊端,第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副作用;第二,抗生素见效虽快,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通过光导杀菌、中药灌肠、水疗、口服等整体联合治疗,调节人体肠神经免疫防御机制,标本兼治,攻克了结肠炎反复发作的难题。该疗法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而用药不同,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快速全面、无毒副作用、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临床效果极佳。

虽然慢性肠炎并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忽视治疗。如果治疗不得当的话,慢性肠炎的病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会诱发中毒性肠扩张,这种并发症的死亡率高达44%。

中医是怎样治疗肠梗阻的

肠梗阻治疗的重点是解除梗阻。对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宜手术治疗,而其他如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粪块堵塞所致肠梗阻、肠套叠早期等,一般先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中以中西医结合为佳,即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灌肠及针刺治疗,疗效可靠而且保守成功率高。中药灌肠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对身体状况良好、属实证者以复方大承气汤加减;对年老体弱等表现为虚证者则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一般每次取药液200ml,温度适宜时保留灌肠,视病情每天2~3次。针刺取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位,加电针刺激,每次1小时,每天2次。经上述综合治疗,一般3~5天腹痛缓解,肠道恢复排气排便,临床治愈。

愈后应用中药调理避免复发十分重要。如属肠粘连所致,一般辨证治以理气活血散瘀,方用宽肠逐瘀汤加减;如因粪块阻塞应宣肺润肠通便,用五仁开气丸加减等

请问灌肠可以治疗结肠炎吗

近年来研究表明,使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效果较好。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9℃为宜。

一、菊花30g,白术15 g,防风10 g,甘草10 g,白芷8 g,米壳15g。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 g。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二、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g,金银花、连翘、白及、生地各10g,每剂药煎3次,每次煎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饭前各服250ml,余下250ml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三、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

四、生蒲黄10g,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g,没药6g,煅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关于灌肠可以治疗结肠炎吗答案已经很明确了,一般来说灌肠疗法是用于治疗各种胃肠疾病或便秘的,很多身材比较肥胖的人也会选择采用此种方法来减肥瘦身,当然了排毒的效果也很好,因此也经常成为美容养颜的好方法,然而不可过分依赖。

结肠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结肠炎不仅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还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多人在治疗此病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种类也非常多,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

(1)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2)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3)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结肠炎到最后会不会变成癌症

结肠炎是肠胃病的一种,引发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那么结肠炎该怎么治疗呢?治疗结肠炎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

首先,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其次,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最后,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专家建议,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中医是怎样治疗肠梗阻的

肠梗阻治疗的重点是解除梗阻。对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宜手术治疗,而其他如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粪块堵塞所致肠梗阻、肠套叠早期等,一般先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中以中西医结合为佳,即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灌肠及针刺治疗,疗效可靠而且保守成功率高。

中药灌肠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对身体状况良好、属实证者以复方大承气汤加减;对年老体弱等表现为虚证者则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一般每次取药液200ml,温度适宜时保留灌肠,视病情每天2~3次。针刺取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位,加电针刺激,每次1小时,每天2次。经上述综合治疗,一般3~5天腹痛缓解,肠道恢复排气排便,临床治愈。

愈后应用中药调理避免复发十分重要。如属肠粘连所致,一般辨证治以理气活血散瘀,方用宽肠逐瘀汤加减;如因粪块阻塞应宣肺润肠通便,用五仁开气丸加减等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时间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效果怎么样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安全、无副作用,并能防止因抗生素长期使用而造成的耐药和多重感染。 一般轻度的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采用中药灌肠的方式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很多的话,还需要结合输液抗炎治疗以及理疗等。 另外,如果是卵巢肿瘤、肠道肿瘤、盆腔结核等引起的盆腔积液,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中药灌肠不适用。

盆腔积液灌肠治疗好吗

中药灌肠是治疗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的一种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中药灌肠治疗通常适用于轻度的盆腔炎,如果盆腔积液很多的话,还需要结合输液抗炎治疗的。并且是否要进行中药灌肠治疗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遵医嘱进行。

肠炎的基本介绍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 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检查 1.X 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 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

盆腔积液能喝蜂蜜水吗 盆腔积液喝蜂蜜水可以治疗吗

蜂蜜性平,味甘,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而病理性盆腔积液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盆腔炎引起的,主要通过输液抗炎、中药灌肠、微波理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功效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喝蜂蜜水并不对症,而且蜂蜜水只是一种食物,没有治疗盆腔积液的效果。 建议有盆腔积液时遵医嘱用药治疗,不要自己乱用偏方,以免延误治疗。

​请问灌肠可以治疗输卵管积水吗

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有很大的优势,这种方法阻止了内服药物对于肠胃的刺激,因此对于肝脏的负担会减少,因此这种方法很容易坚持下来,而且灌肠可以直接用药,那么药物就可以直达病处,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因为消化道造成的影响,对于炎症的吸收以及消退有很大的帮助。 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效果好取决于其中的药材,这其中含有多味中药药材,包括公英、莪术、地丁、紫草、败酱草、丹皮、赤芍、黄芪、海藻、昆布、黄柏等等,其中公英可以帮助清热解毒,而紫草可以用来解毒凉血,丹皮还可以让经脉畅通,黄氏可利水消肿等等,多种药材可以达到消炎止痛排毒通

输卵管堵塞中药有用吗

输卵管堵塞患者可以内服一些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如通络化瘀汤、方如通管汤和化淤通塞汤等。这些汤药有消积化瘀、疏肝理气、化痰清阻、温补肾虚等作用,并可根据患者证候特征在这些方剂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治疗输卵管堵塞常用的中药饮片包括当归、苡仁、红花、海螵蛸、茜草、赤芍、川芎、肉苁蓉、菟丝子、熟地、桃仁、白术、云苓、浙贝母、丹参、路路通、香附、穿山甲、王不留行、红藤、络石藤、炮山甲、地鳖虫等,并可根据病情加减柴胡、茵陈、苍术、公英、二花,加炮附子、女贞子、枸杞子、肉桂、半夏、陈皮、黄柏、败酱草、月季花等。中药汤剂的

盆腔积液肛门给药吗 盆腔积液可以灌肠吗

可以的。 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除了可以肛门放入栓剂外,还可以采取中药灌肠的方式治疗。中药灌肠所用的药物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能够促进积液的吸收、炎症的好转以及减轻盆腔炎症引起的腹痛。 但是中药灌肠治疗通常适用于轻度的盆腔炎,如果盆腔积液很多的话,还需要结合输液抗炎治疗的。

盆腔积液可以喝益母草吗 喝益母草并不能治疗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盆腔炎引起的,而盆腔炎主要通过输液抗炎、中药灌肠、微波理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功效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喝益母草并不对症,虽然没什么不好,但也没有治疗效果。 建议有盆腔积液时遵医嘱用药治疗,不要自己乱用偏方,以免延误治疗。

谁知道输卵管堵塞灌肠有用吗

对于因输卵管阻塞,粘连而不孕的患者,一般会采取手术治疗。这时用中药灌肠已经不能有效果了,因为输卵管不通主要是由感染性炎症使输卵管粘连所引起的,可是感染性炎症往往为一过性的,短期的。而炎症所引起的输卵管粘连却是永久的,在这个时期再抗炎治疗已为时己晚,所以输卵管不通时药物治疗几乎是无任何效果的,只有输卵管炎症急性期方可使用抗炎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炎症的蔓延。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

喝治前列腺中药的禁忌有哪些呢

对于前列腺增大的问题,使用中药是可以解决的。中药综合治疗性很强,中药一方面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起到调节前列腺液的酸碱度,可以改善前列腺的功能状态。并且中药的杀菌能力很强,用中药治疗前列腺比西药治疗的效果要好。因为中药能够较多较好地渗入到前列腺组织中直接抑制或者杀死病原微生物,而且使用中药,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可以放心地使用。 1、药液的温度: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药液以40℃为宜,太凉会刺激前列腺组织,可能产生痉挛性疼痛;而太热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