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胎便多久排出

新生儿胎便多久排出

自学的育儿专家有话说:新生儿第一次大便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胎便,胎便是婴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形成的粪便。

这些黏稠、墨绿色的物质,是新生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吞咽的羊水以及胎毛、胎脂、脱落的皮肤上皮细胞等在肠道内混合而成的,新生儿胎便必须在开始正常消化之前排出体外。

新生儿胎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左右排出,愈靠近预产期的新生儿,胎便就会愈多。

新生儿胎便2-4天即可排干净,之后新生儿的大便将由深绿色转为黄色,如果新生儿出生36个小时后还没有大便排出来,就应该请医生检查了。

新生儿胎便中含有很多胆红素,所以应该尽快排出,这样可以减少新生儿肠肝生理性循环对胎便中胆红素的再吸收,减轻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负担,从而达到使新生儿黄疸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的良好效果。

新生儿便秘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

大便是新生儿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从大便的情况能看出宝宝是否健康,所以可别小看了大便。不管拉得多还是拉得少,大便都牵动着新手父母的神经。

宝宝不排胎便

刚出生的新生儿一直没有排便,可急坏了爸爸妈妈。宝宝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刚出生1 ~ 2 天就会排便,起初为黑绿色胎便,是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吞入羊水中的沉淀物积存而成的。喂食母乳后大便转为金黄色。如果宝宝出生24 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或仅排出少量胎便,有可能是胎便太黏稠堵塞直肠造成的。

该怎么做

尽早喂食母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妈妈没有乳汁也可以喂配方奶粉。要让宝宝尽快吃到东西。你还可以轻轻按摩宝宝的小肚子,帮助他促进肠子蠕动,加速排便。

宝宝不排胎便超过72 个小时

新生儿超过72 小时仍不排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那么肠道或肛门就有先天性异常的可能。

若同时还有腹胀、呕吐等症状,说明出现了肠梗阻。

该怎么做

必须立即就医,让医生做进一步检查来确诊。

宝宝几天才排便一次

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2 ~ 4 次,有的多达7 ~ 8 次,排出的大便为金黄色, 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

喝奶粉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少,每天在1 ~ 2 次,大便颜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

如果宝宝几天才大便一次,排便时小脸涨得红红的,似乎在屏气用力,排出的大便却并不干硬,仍然是软便或糊状便,你就不必担心。

新生儿拉绿色大便怎么回事 新生儿胎便呈墨绿色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胎便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是正常现象,如乳汁供应充分,胎便2至4天排完即转变为正常新生儿大便,由深绿色转为黄色。如24小时不见胎便排出,应注意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

新生儿黄疸要怎么护理

1、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

5、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新生儿黄疸偏高有6个原因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5、另外母子血型不合也会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无法排出,另外病理性的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疾病导致,比如新生儿窒息、早产、感染等因素菌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过高。

6、母乳喂养也可以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造成新生儿的黄疸偏高。

新生儿拉尿不拉屎为什么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大便次数都较多,每日约5-7次,呈稀糊状,其中可有奶瓣。若奶粉喂养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数约1-2次。你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而量较少,有可能是每次大便未拉净所致,建议继续观察,逐渐培养孩子有规律的大便。

一、大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粘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儿时期的肠粘液腺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胆色素等,这种肠腔中的混合液并非是肠道出血,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如果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尚无大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细心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质量,也可以得知妈妈的营养是否适当,以便调整饮食结构及科学哺乳。例如:

新生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当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时,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臭味特别重,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的摄入量。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新生儿常因饥饿而多哭闹。

当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

二、小便:新生儿可在分娩中或出生后立即排小便,尿液色黄透明,开始量较少,一周后排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20余次。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尚无小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泌尿道畸形。

新生儿大便次数正常情况

1、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新生儿大便颜色正常是什么颜色

1、新生儿胎便:墨绿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新生儿出生后,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很难洗净,所以新生儿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2、过渡期大便:黄绿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母乳2~3天后大便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

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金黄或土黄

①母乳喂养:金黄、软糊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②人工喂养:土黄、硬膏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老辈人总是说孩子大便呈绿色是受到惊吓肠胃不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辅食后大便:颜色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米粉和香蕉泥之类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大便的颜色和排便规律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变得颜色较暗。宝宝吃辅食后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酱稠,但仍然是糊状。

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如何预防新生婴儿黄疸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另外一点就是要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如何观察婴儿大便

1.观察大便颜色

观察婴儿大便,可先从颜色入手。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胎粪是由胃肠分泌物、胆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以及咽进的羊水等组成的,颜色黑绿粘稠。出生后2-3天,大便颜色变浅,逐渐为军绿色。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奶瓶喂养宝宝的大便,呈淡黄色。

2.注意大便气味

新生儿的胎便是没有臭味的,随着宝宝不断成长,喂养的条件不同气味也就不同:母乳喂养的大便味酸不臭,奶瓶喂养则明显有臭味。

3.看大便形状和稀稠度

新生儿胎便通常为粘稠状,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软膏样;奶瓶喂养的宝宝,则是均匀较硬。而饮食不当或饥饿造成的大便形状则可能是水样、蛋花汤式。

婴儿大便黄中带绿怎么回事

婴儿大便黄中带绿怎么回事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1)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2)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3)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4)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1)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新生宝宝大小便怎样算正常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粘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儿时期的肠粘液腺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胆色素等,这种肠腔中的混合液并非是肠道出血,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如果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尚无大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细心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质量,也可以得知妈妈的营养是否适当,以便调整饮食结构及科学哺乳。例如:

新生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当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时,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臭味特别重,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的摄入量。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新生儿常因饥饿而多哭闹。

当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

引起胎毒的原因有哪些

胎毒主要是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些病症,比如黄疸、湿疹或者痘疹这些。

引起胎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胎便排出延迟

胎便没有及时排出体外,肝肠循环导致黄疸加重。

(2)缺乏正常菌群

胆红素直接经过胆道排到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粪胆原排出体外,缺乏正常菌群影响胆红素排出导致黄疸加重。

(3)宫内感染如CMV。

(4)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

(5)母乳喂养

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加强,使黄疸加重。

(6)药物影响

维生素K可以加重黄疸,到对你的孩子来说可能性不大。

(7)新生儿溶血

少数新生儿ABO血型不合的孩子的黄疸可以表现为母乳性黄胆的病程变化。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偏高有6个原因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

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羊水吸入: 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 2、幽门痉挛: 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 3、新生儿便秘: 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 4、感染因素: 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 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

新生儿皮肤黄的原因 新生儿皮肤黄如何护理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如果胎便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

大便次数多的原因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大便次数都较多,每日约5-7次,呈稀糊状,其中可有奶瓣。若奶粉喂养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数约1-2次。你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而量较少,有可能是每次大便未拉净所致,建议继续观察,逐渐培养孩子有规律的大便。 请参考:判断新生儿大小便是否正常 新生儿大小便是判断宝宝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本。 一、大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粘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儿时期的肠粘液腺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胆色素等,这种肠腔中的混合液并非是肠道出血,父

羊水的性状意义

足月妊娠羊水有胎便污染者占12%—22%。临床研究表明胎便污染与胎儿缺氧有一定关系,因而作为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之一。其次认为胎便排出,表明神经控制下胎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第三种观点认为胎便排出是脐带牵拉刺激迷走神经,使胃肠蠕动增强的结果。羊水胎便污染发生率高,而其中胎儿酸血症和胎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低,支持后两种理论。 胎便污染的程度大致分为三种: Ⅰ度 羊水澹绿色或澹黄色、稀薄。表示胎儿有慢性缺氧,处于代偿期。 Ⅱ度 羊水呈深绿色、混浊质厚有粪块。胎儿处于急性缺氧期。 Ⅲ度 深褐色、粘稠呈煳状。胎儿皮肤、

新生儿患黄疸须中断哺乳吗

母乳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性黄疸也称为“缺乏”母乳的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3~4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孩子。 病因: 添服了口服葡萄糖液;不经常哺乳;胎便排出延迟。这些原因使新生儿缺乏母乳的喂养,造成黄疸婴儿。 处理方法: 母亲一定要做到勤喂乳,在24小时内哺乳在8~12次,或者更多; 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确实有效地吸吮到乳汁; 注意大便形状; 对胎便排除延迟的新生儿可行灌肠处理; 限制辅助液体的添加,使婴儿充足地摄取乳汁。 母乳性黄疸综合症 母乳性黄疸综合症发生率为1%,一般

婴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正常大便次数是多少呢?要根据时间和喂养情况决定: 1、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

宝宝脸色发黄怎么护理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

浅析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疾病

由于新生儿吐奶常常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而频繁呕吐除了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外,还可以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代谢紊乱的症状,尤其是新生儿吐奶常常是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新生儿的呕吐,明确其的病因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临床常见的与内外科疾病有关的新生儿呕吐如下: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