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马钱子的形态特征

中药马钱子的形态特征

1.乔木,高10-13m。树皮灰色,具皮孔, 枝光滑。单叶对生;叶柄长5-12mm;叶片革质,广卵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3-9cm,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光滑,无毛,主脉3-5条,背面突起,细脉成不规则网状;叶腋有短卷须。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5cm,直径2.5-5cm,被短柔毛;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状,先端5裂,裂片卵形,内面密生短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黄色,椭圆形;雌蕊长9.5-12mm,花柱圆柱形,长达11mm,柱头头状;于房卵形。浆果球形,直径2-4cm,幼时绿色,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1-4颗,圆盘形,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季,果明8月至翌年1月。

2.木质大藤本,长达20m。树皮灰白色;小枝圆柱形,常变态成为单生或成对的螺旋状曲钩。叶对生;叶柄长5-7mm;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2cm,宽3-4.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为离基3脉,背面隆起。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长约4cm;总花梗和小花梗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睫毛;花冠筒状,黄白色,长约10m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4mm,内面基部被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极短,花药微露;雌蕊长约8mm,花柱细长,柱头头状;子房狭卵形。浆果球形,直径4-6cm,熟时橘红色。种子长圆形,长2-3cm,扁平,被浅灰色绢毛。花期4-6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马蹄的形态特征

荸荠属沙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多年生草本,原产印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西、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水泽地区。

荸荠冬、春季挖掘上市。荸荠是其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球茎扁圆球形,表面平滑,老熟后呈深栗壳钯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并有短鸟嘴状顶芽及侧芽,肉为白色、质地脆嫩,多汁而甜。

荸荠因多年生沼泽生草本,匍甸根状茎细长,末端膨大成扁圆形球状,直径约4cm,黑褐色;

马蹄 地上茎圆柱形,高达75cm,丛生,不分枝,中空,具横隔,表面平滑,色绿,叶片退化,叶鞘薄膜质,鞘口斜形,易脱落。穗状花序一个,顶生,直立,先装圆柱形,淡绿色;花数多或多数;鳞片宽倒卵形,螺旋式或覆瓦状排列,背部有细密纵直条纹;花被6枚,变为刚毛,上具倒生钩;雄蕊2,花丝细长;子房上位,柱头2或3裂,深褐色。小坚果呈双凸镜形,长约2.5mm。花期6~7月。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荸荠的品质要求:以个大、洁净、新鲜、皮薄、肉细、味甜、爽脆、无渣者质佳。

马钱子的鉴别与应用

马钱子的鉴别与应用

马钱子原名番木鳖,又称苦实,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状如马之连钱,故名。”《本草原始》载:“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主要生长在热带,分布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云南、海南等地亦有产。

每年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即为生马钱子,其性寒,味苦,因其成分中含有毒性的番木鳖碱,故入药多用炙马钱子,有砂烫及油炒两种炙法,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还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关节炎等。

临床上用于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结核病、子宫糜烂等症收到明显效果。内服多入丸、散,或外用研末调敷。此药虽具毒性,但对一些顽症有特效,因此,为常用中药。在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山马钱子、牛眼马钱子或密花马钱子等冒充正品,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中药马钱子的功效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长籽马钱的种子,马钱子别名番木鳖、马前子、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马钱子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马钱子不宜生用、多服久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马钱子;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马钱子。

药名:马钱子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药。

科属分类:马钱科。

别名:番木鳖、马前子、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

处方名:马钱子、马前子、生马钱、制马钱、炙马钱子、制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性寒;大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效: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喉痹;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g。大剂量0.9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来源: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长籽马钱的种子。

制马前子:为砂炙、油炙、水炙马前子的统称。

炮制成品:马钱子粉、油马钱子

马钱子形态特征

马钱子-药材性状幼时被微毛,老枝被毛脱落。叶片纸质,近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4-13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基出脉3-5条,具网状横脉;叶柄长5-12毫米。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6厘米;花序梗和花梗被微毛;苞片小,被短柔毛;花5数;花萼裂片卵形,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长13毫米,花冠管比花冠裂片长,外面无毛,内面仅花冠管内壁基部被长柔毛,花冠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药椭圆形,长1.7毫米,伸出花冠管喉部之外,花丝极短;雌蕊长9.5-12毫米,子房卵形,无毛,花柱圆柱形,长达11毫米,无毛,柱头头状。

浆果圆球状,直径2-4厘米,成熟时桔黄色,内有种子1-4颗;种子扁圆盘状,宽2-4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

中药苏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

苏子-中药材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

叶面

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

叶下

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

花萼

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

花冠

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

花盘

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区别

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

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

榆钱的形态特征

榆树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在干瘠之地长成灌木状;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淡黄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黄色或黄色,有散生皮孔,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芽鳞背面无毛,内层芽鳞的边缘具白色长柔毛。

叶椭圆状卵形、长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或近对称,一侧楔形至圆,另一侧圆至半心脏形,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或单锯齿,侧脉每边9-16条,叶柄长4-10毫米,通常仅上面有短柔毛。

花先叶开放,在前一年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1.2-2厘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

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后其色与果翅相同,初淡绿色,后白黄色,宿存花被无毛,4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较花被为短,长1-2毫米,被(或稀无)短柔毛。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

生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通络散结

生马钱子性味苦、温,是一个有大毒的药,归肝经和脾经,可以经过炮制成中药,毒性会降低。生马钱子具有通络散结的效果,对于气滞淤血形成的肿块有一定的化解作用,能够使瘀滞部位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机体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对于结节或者是肿块,包括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马钱子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

同时对于气滞的情况,如腰部扭伤或者跌倒所致的气滞的情况,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血液流通。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制马钱子的功效

活血通络;马钱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络的功效。对于乳腺肿块,痈疽肿痛有很好的疗效。

消炎抗菌:马钱子也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非特异性炎症痈疽肿痛有一定的疗效。

止痛:马钱子是中药止痛最管用的药物之一,特别是乳痛风湿骨痛,肌肉损伤疼痛有特效。

祛瘀生肌:马钱子对小儿麻痹,手足麻木,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1]

橘子 形态特征

橘子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叶片

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 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曹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脐橙等不受精也能结果,此为单性结果,也称单性结实。

果实

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飘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果肉酸或甜,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海马的形态特征

海马的形状非常有趣,虽然身长只有四至三十公分,它的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躯干部由10-12节骨环组成;尾部细长呈四棱形,尾端细尖,能卷曲握;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成一大钝角或直角,顶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状;口小,端位;鳃孔小;背鳍位于躯干及尾部之间;臀鳍短小;胸鳍发达;无尾鳍;雄鱼尾部腹侧具育儿囊。

它的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张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动物为食物。它的一双眼睛,也是特别之处 ; 可以分别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后转动。然而,它本身的身体却不用转动,即可用伶俐的眼睛向各方观看。有时候,一只眼向前看,另一只眼向后看,除了蜻蜒和变色龙之外,这是其它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海马是最不像鱼的鱼类,集合了马、虾、象三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它有马形的头,蜻蜒的眼睛,跟虾一样的身子,还有一个像象鼻一般的尾巴,皇冠式的角棱,头与身体成直角的弯度,以及被甲胄的身体,还有垂直游泳的方式,和世界上惟一雄性产子的案例。

它的鳍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来的。但用高速摄影,注意观察,可看到一根根活动的棘条。这些棘条能在一秒钟内,来回活动七十次的速度。依据从背鳍端传到另一端的波浪,海马能乘着此进行波,自由自在地作前后或上下的移动。

海马尾部的构造和功能与其他鱼类迥异。栖止时的海马,利用尾部具有卷曲的能力,使尾端得以缠附在海藻的茎枝上。故海马多栖息在深海藻类繁茂之外。游泳的姿态也很特别,头部向上,体稍斜直立于水中,完全依靠背鳍和胸鳍来进行运动,扇形的背鳍起着波动推进的作用。

葵花子 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马蹄菜​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两性,须根系,主要分布在10-15cm土层;根状茎具叶及匍匐枝,后者在节部生根,并生具叶枝条及其它匍匐枝。叶椭圆状矩圆形,长 3.5-6厘米,宽5-10厘米,下面蓝绿色,两面无毛,从叶脉处皱缩;叶柄长25-40厘米,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直径1-2厘米,暗紫色;花梗长 6-10厘米;萼片及花瓣条形,长1-1.5厘米,先端圆钝;花药条形,约长4毫 米;心皮条形,具微柔毛。坚果矩圆卵形,有3个或更多成熟心皮;种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瓦楞子形态特征

.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闭壳肌良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

2.泥蚶,贝壳卵圆形,极坚厚,壳长43mm左右,高36mm左右,两壳相当膨胀,宽度略小于高度。两壳顶间的距离较远,壳表放射肋发达,共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着的断续颗粒状结节,此结节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40个。前闭壳肌痕较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

3.毛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壳长54mm左右,高46mm左右,两壳极膨胀,宽为高的3/4-4/5,右壳比左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有棱角,壳顶稍偏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中等。壳表放射肋30-35条,肋凸较密,呈方形小结节,左壳上较明显。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外皮常易磨损脱落,使壳面常有白色。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50个,中间小而密;两侧大而疏。前闭壳肌痕小略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

相关推荐

马钱子的营养价值 马钱子营养价值

马钱子中含有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硝酸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多糖类等。

小金钱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叶肾形至圆形,直径4-25毫米,先端宽圆形或微缺,基部阔心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具长的叶柄,叶柄长(1.5)3-5(6)厘米。 花单生叶腋,花柄短于叶柄,丝状;萼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钝,长2-3毫米,背面及边缘被毛;花冠钟状,较短至稍长于萼,黄色,深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无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2裂片间弯缺处,花丝短,等长;子房被疏柔毛,2室,具4枚胚珠,花柱2,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小,短于花萼,直径约1.5毫米,膜质。种子1-2

马钱子治疗面神经麻痹

历代医家取马钱子毒性治疗面瘫,临床见效快,效果好,以其有毒,故多外贴敷。具体用法简介如下。 (1)单味药贴敷: 将马钱子湿润后,切成薄片,敷贴于面瘫处,2~3日一换。或将马钱子锉成粉末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下关、太阳、阳白等穴(随症选穴)。5~7日换药1次。 (2)复方贴敷: 郭氏矫正膏:马钱子、川芎、肉桂、荆芥、防风、细辛、麻油、黄丹,制成膏,敷贴患处穴位。 王氏马蓖散:马钱子、蓖麻子。 何氏面瘫膏:制马钱子6g,细辛15g,白芥子9g,生草乌9g,研面,以凡士林50g,松节油20ml制膏外敷。

自制马钱子的几种方法

甘草制:取甘草煎液稀释,然后投入马钱子,煮4小时,捞出稍晾,切成1.5毫米的薄片,80℃以下烘干。 砂烫:将净砂子用武火炒热,投入马钱子,不断翻动。炒烫鼓起,成棕褐色或深棕色,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醋炙:取净马钱子,用醋拌均匀湿润,待醋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 醋泡:取净马钱子,用清水浸2天,润半天,切成1.5毫米薄片,用5%醋酸泡5天,取出后水漂,3天后捞出,晾干,80℃以下烘干。 油炸:取市售麻油置铁锅内加热,待油沸腾,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为度,取出沥尽油,晾冷即得。

马泡瓜的形态特征

马泡瓜(变种)在河南农村被称作马宝蛋 var. agrestis Naud. in Ann. Sc. Nat. ser. 4, 11: 73. 1859, et 12: 110. 1859; Cogn. in DC., Mon. Phan. 3: 483. 1881; Cogn. u. Harms in Engl., Pflanzenr. 88 (IV. 275. 2): 120. 1924; Chakr. in Rec. Bot. Surv. Ind. 17 (1): 103. 1959. ——Cucu

中药川芎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 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 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1]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厘米;伞辐7-24,不等长,长2

马蹄莲的形态特征

马蹄莲为多年生草本,具肥大肉质块茎,株高约1-2.50米。叶基生,具长柄,叶柄一般为叶长的2倍,上部具棱,下部呈鞘状折叠抱茎;叶卵状箭形,全缘,鲜绿色。 马蹄莲花梗着生叶旁,高出叶丛,肉穗花序包藏于佛焰苞内,佛焰包形大、开张呈马蹄形;肉穗花序圆柱形,鲜黄色,花序上部生雄蕊,下部生雌蕊。 马蹄莲果实肉质,包在佛焰包内;自然花期从11月直到翌年6月,整个花期达6个-7个月,而且正处于用花旺季,在气候条件适合的地方可以收到种子,一般很少有成熟的果实。

山药的形态特征

薯蓣,读音[shǔ yù],通称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植物.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是四大怀药([1]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之一,在河北等地又被称为麻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食用。产:河南、湖南、湖北、山西、云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四川、山东等地亦产。山东太平镇泗河畔,山药产量不大,但是品质很高,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曾是清代贡品。与琼珍灵芝搭配一起煮粥,可以和排骨清

中药地骨皮的形态特征

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棘刺长0.5-2厘米,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小枝顶端锐尖成棘刺状。叶纸质或栽培者质稍厚,单叶互生或2-4枚簇生,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1.5-5厘米,宽0.5-2.5厘米,栽培者较大,可长达10厘米以上,宽达4厘米;叶柄长0.4-1厘米。 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梗长1-2厘米,向顶端渐增粗。花萼长3-4毫米,通常3中裂或4-5齿裂,裂片多少有缘毛;花冠漏

马兰头的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马兰头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 外层倒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