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大的检查
脾脏大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脾大的原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脆性实验、酸溶血(Ham),直接抗人球蛋白。血液的寄生虫、原虫检查、肝功能检查、骨髓检查或骨髓活检。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查;淋巴结穿刺或活检,脾穿刺或活检,腹腔积液常规检查等。
必要的器械检查,对确定脾大的原因,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X线、CT、磁共振、内镜、下腔静脉造影等。
对于脾大的诊断,首先确定是不是脾大,脾大的程度、质地。第二步了解脾大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通过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可以对脾大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选择性地做有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器械检查,最后对脾大的原因做出诊断。
脾大进行食疗应注意什么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膈肌位置低或体质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大不同。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1)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2)郁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4)其它.脾脏恶性肿瘤较罕见,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高雪氏病等.
因脾脏大原因较复杂,除少数人为生理性外,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寻找病因,并要定期复查
早期肝硬化半年的治疗经b超检查肝脏可完全恢复正常,中晚期肝硬化经半年治疗经b超和肝纤维化四项检查都有明显改善,是西药不能做到的. 肝硬化患者必须绝对 ,禁酒.生活上建议,忌吃某些鱼. 忌食过多的蛋白质. 忌酒和烟. 忌食糖过多.忌食辛辣食物.忌食盐过量.忌吃过硬食物.忌滥服药物.慎过性生活.忌劳累.忌情绪悲观. 。
以上就是为什么会引起脾大的原因,和在对脾大进行食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脾大这个病症,不仅要医疗,药物治疗,在食疗上也是不可以轻视的。那么脾大的患者就要多多注意饮食上的禁忌,通过食物治疗自己的病症。
脾脓肿检查
1.B超 显示脾脏增大脾内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边缘不平整腔壁较厚与脾脏囊肿相比脾脓肿无回声区边缘回声较强模糊无回声区内有散在小点状回声影可见液平偶尔有气体回声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约60%病灶在脾上极可伴有左胸积液
2.胸腹X线平片检查 多表现为非特异性征象如膈肌抬高并有运动受限脾脏阴影扩大左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若在脾脏内出现液平面则为特异性征象但此种情况较为少见钡餐造影示胃及横结肠向右前方移位胃大弯有受压残缺现象
3.CT检查 诊断准确度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扫描检查发现脾脏外形向外膨隆脾内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脓肿内可见液平面或气体脓肿壁与脾实质相等增强扫描时脓肿壁可增强但脓肿内容物不增强脾脏内可见散在的钙化斑
4.动脉造影 敏感度高最小能够发现2cm以内的脓肿病灶造影显示脾脏增大动脉相时脾内有一无血管的膨胀性肿块边缘粗糙膨胀使血管移位变直和分开毛细血管期脓肿呈现边缘不规则而模糊的充盈缺损脓肿周围无染色及血管增加无包绕血管或血管湖脾静脉正常
5.放射性核素脾脏扫描 准确性高可达80%~90%但不能检出2cm以下的病灶单发性较大脓肿表现为大片放射性缺损区多发小脓肿(<3cm)呈放射性核素不均匀摄取图像
脾脏大的病因
1.感染性
(1)急性感染 见于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
(2)慢性感染 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等。
2.非感染性
(1)淤血 见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等。
(2)血液病 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红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功能亢进症等。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4)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勒-雪病、黄脂瘤病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
(5)脂质沉积症 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
(6)脾肿瘤与脾囊肿 脾恶性肿瘤原发性者少见,以脾淋巴瘤最常见,原发癌灶多位于消化道,胃、结直肠多见。
如何诊断血小板减少症
(1)诊断血小板减少是可以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
(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血小板减少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
心脏扩大如何检查
x线检查:心脏扩大是心脏病的重要征象,它包括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两者常并存。
心脏各房室增大时,心脏形状亦发生改变,在后前位胸片上呈三种心型。
1. 二尖瓣型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表现为右心缘膨隆,左心缘下段圆钝,心腰丰满或弧形突出,主动脉结小,心影呈梨形。
2.主动脉型
常见于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病变,表现为左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心影呈靴型。
3.普大型
常见于心肌炎、全心衰竭、心包积液等。表现为心影向两侧增大,较对称。
请问脾脏大是怎么回事,有什么问题
你好,脾大可见于急性感染、溶血性贫血、淤血性心衰、白血症、淋巴瘤、肝硬化、风湿症、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导致 指导意见: 建议可以到正规医院外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
一般来讲我国成年人脾脏大致有巴掌那么大,大小约为125×75×50立方毫米,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平均重量约为150克,但也可受性别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成年男性脾脏正常大小为:长平均13.86cm,宽8.64cm,厚3.07cm。
2.成年女性脾脏正常大小为:脾长平均13.09cm,宽8.02cm,厚3.05cm。
脾脏由几条韧带将“悬挂”在上腹部,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基本是摸不到脾脏的,但如果机体处于仰卧或右侧卧位时能触摸到脾脏边缘,就可说明脾肿大,临床上多将肿大的脾脏分为轻、中、高3度:
1.深吸气时,脾脏在肋缘下不超过3厘米者为轻度肿大。
2.自3厘米至脐水平线者,为中度肿大。
3.超过脐水平线以下则为高度肿大。
当出现脾肿大并伴有其它症状时,要仔细观察后再下结论。如伴有发热时,且热型 为长期间歇型或驰张热型,可考虑为急性血吸虫病。如果出现脾脏肿大,伴发热、 贫血和出血倾向时,多考虑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规则的周期性发热且淋巴结和肝脏肿大的患者,多考虑为何杰金病。脾肿大伴发黄疸,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或病毒 性肝炎。如果同时出现贫血、胸骨后压痛,皮肤粘膜有出血现象时,可能为白血病 或造血系统疾病。如脾肿大明显,多昌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一般说来,脾肿大的发生多提示病情变化复杂,疾病较重,所以发现脾肿大后,最好去内科先进行常规检查和血液涂片、血清学检查、肝功能试验及其它各项化验、 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1.多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脾脏;2.伤肝的事物不要吃,如:带有色素的,饮酒等;3.要调剂好自己的作息,不要太累,不要易怒。以上是平时应注意的,建议每年去体检,若脾脏有增长,办法就只有切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