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
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坏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药物依耐性,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除此之外较吃阿司匹林还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也有比较少数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而且这种药物也会出现一些过敏情况的发生,大家在选择服用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关注一下。
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的种类有很多,有缓释片和肠溶片等多种制剂的选择,因为不同患者的体质是不同的有些患者他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功能比较薄弱,所以选择肠溶片会降低对于胃黏膜的刺激,而且还不会影响药效的吸收和利用,但是毕竟是药三分毒,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少吃药为好。
阿司匹林的正确服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还是餐后服
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餐中或餐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
阿司匹林有降压作用吗
1 在平时的时候如果患了某种心血管疾病的时候,服用阿司匹林它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的,因为这种药物它本身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血栓的作用,所以患了心血管疾病后它才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
2 同时阿司匹林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血管的作用,在平时的时候老年人服用的话也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所以阿司匹林它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但是它降血压的效果不是非常的明显。
3 如果在平时的时候患了高血压后,患者可以服采用阿司匹林跟一些其他的降血压的药物一起服用,只有这样降血压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的,同时患者也一定要注意充足的睡眠时间。
热感吃什么药呢
(1)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与本品作用完全相同的衍生物有阿司匹林钙脲散、阿司匹林舒胶囊、阿司匹林维生素 C片等。
(2)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醋氨酚、必理通等。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过敏及对其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应用本品。必理通适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及全身不适,使用安全,极少出现不良反应,不引起胃肠出血。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其实,每种药物都是具有副作用的,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小的。我们在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尤其是对于一些药物的禁忌,更是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可大意。
每天服用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生,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出现肠胃不舒服,影响了阿司匹林的作用发挥。
确实,对于本身具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溃疡病等),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谨慎并要咨询医师。普通阿司匹林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肠溶片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所以,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减少肠胃不良反应的第一关。服药时间也会决定副作用的大小。如果服用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饭前服用,药物会迅速进入肠道。而剂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反应的大小,每天100毫克是合适的剂量,剂量过高副作用增加,过低则不能产生治疗效果。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有溃疡病、严重肝病等,为了减少副作用,需慎用阿司匹林。另外,由于布洛芬等药物能减弱阿司匹林的作用,尽量避免二者合用,或者在服用布洛芬前先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或者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合并下述任一危险因素或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我们应该尽量的去避免,尽管现在医学很发达,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幸免。所以,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我们也应该先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免引起更多的痛苦,或者是加重其他的病情。
乳腺癌患者服阿司匹林可防复发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米歇尔·霍姆斯及其团队自1976年起持续30年随访参加“护士健康研究”项目的4164名女护士。调查期间,341名护士死于乳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均降低50%。
霍姆斯及其团队发现,乳腺癌患者如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2至5天,体内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分别降低60%和71%。相比之下,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6至7天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扩散风险降低43%,死于乳腺癌风险降低64%。
研究人员说,尚不确定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以何种方式对肿瘤施以影响,但影响方式可能是减少炎症。
他们举例说,先前其他研究项目所获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布洛芬可降低罹患结肠癌风险。“相比癌症化学疗法药物,阿司匹林副作用较小。它还可能预防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研究人员说。它对激素依赖性肿瘤和非激素依赖性肿瘤均可施以影响。
但霍姆斯团队强调,鉴于产生副作用的风险,乳腺癌患者不应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化疗期间服用阿司匹林。另外,阿司匹林可引发胃出血,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开眼角前吃阿司匹林
开眼角这是一种不算大的手术,开眼角可以让眼睛变大,因为这种手术做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即使是小手术,对于术前一些知识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术前须知
1、手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2、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求美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应诊大夫确认手术方案;
3、受术者与医生应作全面深入的术前交谈了解手术的大小、步骤、痛苦程度、恢复的快慢、可能达到的效果、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等,医生应了解求美者面部的情况、手术的动机、对手术的期望是否符合实际等。
4、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
5、术前不要化妆;
6、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7、饮食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8、男性要提前戒烟一周。
如果你想开眼角,切忌不可随意就去做手术,这些术前的知识了解以后,可以避开这些情况,会让你的手术进行的更顺利。
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 伤肝
阿司匹林对人的肝脏也是有一定损害的,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吃这么多药对肝脏的损伤,肯定是特别大的。
女人牙疼怎么回事
1、压力突然增大会引起女人牙疼在放松压力的同时,建议先要到正规口腔医院去做一下牙齿洁治(即洗牙),然后坚持配合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2、有些全身性疾病会引起女人牙疼牙龈出血本身只是许多疾病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有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牙龈出血,像白血病、血友病、恶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女人牙疼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刷牙时如突然发现牙龈出血,并同时伴有鼻腔出血时,很可能因阿司匹林副作用所致。
4、牙根尖发炎会引起女人牙疼急性牙髓炎没有及时治疗,炎症继续向下发展导致牙根尖周围组织发炎,急性发作时也会导致剧烈疼痛。
5、牙周组织发炎会引起女人牙疼龋齿或外伤侵及牙神经,会造成急性牙髓炎导致剧烈的疼痛,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了命”说得大概就是这种疼痛。
6、智齿冠周炎会引起女人牙疼智齿或第三磨牙一般在18岁以后开始萌出,由于人类进化的原因,这颗牙经常没有足够得空间萌出,因而形成错位阻生。萌出过程中的智齿被牙龈瓣覆盖形成一个盲袋,食物残渣容易聚集在此处难以清洁,因而常常会反复发炎。
伤肾的行为 滥用药物
有些药物对肾损害是很严重的,比如止痛药布洛芬等。有冠心病和脑血管病风险的人群,吃阿司匹林非常必要,但要注意用量,每天100毫克足够,不要私自增加用量。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血肌酐。
阿司匹林的用途
用途一:乙酰水杨酸是制备杀鼠剂中间体4-羟基香豆素的原料。
用途二:杨酸与乙酸。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镇痛、解热、抗风湿,促进痛风患者尿酸的排泄,抗血小板聚集及胆道蛔虫治疗。
用途三:用于制造室外及有强光照射的结构件、器械部件,如汽车车身、农机部件、电表和电灯罩、道路标记等。[2]
用途四: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疼痛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用途五: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超剂量易于诊断和处理,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内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牙痛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列入的品种。乙酰水杨酸也是其他药物的中间体。
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肠癌和胃癌死亡
阿司匹林获益增加
科学家们研究了200多个考察阿司匹林风险收益的试验结果,发现该药物将因肠癌、胃癌和食道癌导致的死亡降低了30-40%。还有一些微弱、不确定的证据表明该药也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但研究表明服药时间必须至少超过5年才能看到这些获益。
领导该研究的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Jack Cuzick教授主张所有年龄超过50岁的健康人都应该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超过10年。研究人员预测,1000个服药超过10年的人,再过10年以后,因癌症少死亡16人,因心脏病少死亡1人,因出血多死亡2人。
Cuzick教授本人已经服用阿司匹林4年了,他说:“除非有不可避免的严重副作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似乎是我们能够为降低癌症发生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仅排在戒烟和降低肥胖之后,但服药比后两者容易得多。”
个体风险
科学家发现即使停药,阿司匹林的获益仍然持续,但是服用多久以后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不清楚。当年龄增高,出血的风险提升,服用10年是一个风险的分界点。其他剂量的阿司匹林是否也能提供更多保护目前还不清楚。
阿司匹林最被人知晓的副作用包括胃和脑部出血,此项研究预测如果英国年龄在50到64岁的人都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挽救122000例生命,因副作用死亡人数大概是18000人,收益显著高于风险。
专家警告那些有高出血风险,包括那些因血液病服用血液稀释药的人、经常抽烟和饮酒的人,他们通常更容易有副作用。专家建议所有考虑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咨询医生,讨论个体风险。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一)失眠:据报道,阿司匹林对偶发性失眠有良佳效果。这是因为本品具有延迟性镇静和 催眠的作用。因此,每晚睡前口服50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对偶发生失眠的老人可获良效。
(二)心肌梗死及脑中风: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每日定时长期小剂量(25~50mg)口服本品,可预防心
肌梗死和中风。因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之作用。
(三)糖尿病:本品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元合成,遏制肠 内吸收葡萄糖,使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从而阻止血小板凝集和ADP(二磷酸腺苷)的释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糖耐量。
(四)白内障:每日口服小剂量50毫克的肠溶阿司匹林,可延缓和预防老年白内障的形成,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手术。而阿司匹林能延迟和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形成。
(五)癌症: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分泌大量的前列腺素,阻止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诱发肿瘤。而阿司匹林可抑制肿瘤细胞分泌,并阻滞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 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刷牙时如突然发现牙龈出血,并同时伴有鼻腔出血时,很可能因阿司匹林副作用所致。患者应停止用药,并到医院进行血小板化验,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
心肌梗死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相当高,我们在平时预防的时候就需要口服药物,但是药物也不是随便用的,也是有用药禁忌的,所以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心肌梗死用药的注意事项。
1.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风险。
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获益更多,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5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在每 1000例患者中,可挽救25人的生命,并可预防10~15例复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咨询医师,只要没有禁忌症,应尽早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2.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阿司匹林并不适合所有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但是对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自1988年以来,先后有6项临床研究专门探讨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否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男性医师研究”和“女性健康研究”。该6项研究结果均显示: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疾病风险越高的人,获得的益处越多。
建议:并非人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但对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高风险人群(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龄、吸烟、肥胖、冠心病家族史人群、心房颤动等) 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总的原则是,50岁以下合并2项危险因素,或50岁以上合并一项危险因素者,都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选用肠溶剂型。
目前,阿司匹林主要有3种剂型:普通阿司匹林、肠溶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泡腾片。这三种剂型适用的人群和治疗的疾病是不同的。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会刺激胃黏膜,只能短期服用,主要用于解热镇痛。肠溶片是在普通阿司匹林外包了一层抗酸的保护层,其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不溶解,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可以显着降低其胃肠道副作用,是长期服用的最佳剂型。当然,肠溶片的质量也很重要。质差的即使符合国家肠溶质量标准,但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从而导致副作用增加。
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该选用肠溶剂型。但有一点例外,在疾病发作的急性期,为了使药物尽快起效,首剂应该服用普通阿司匹林片,如果是肠溶片剂,则需嚼碎服用。
4.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100毫克/天。
许多人知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应该使用小剂量。但是“小剂量”到底是什么范围?是否越低越好呢?2002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全世界 287个试验结果,认为每天服用75~150毫克阿司匹林效果最好,每天低于75毫克是否有效目前尚不能确定,而剂量高于325毫克/天由于副作用增加,疗效反而降低。资料显示:我国有一半患者在使用每天小于75毫克的无效剂量。即使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门诊(2006年),仍有超过20%的患者在使用每天20或25毫克的过低无效剂量。因此,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非常重要。
建议: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小剂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325毫克,而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100(75~150)毫克。每天150~250毫克主要在急性期使用。
看了以上的内容,你对此病用药该注意什么知道了吗/?我们一定要合理用药,如果不按原则来,不但对我们的身体没好处,甚至还会产生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