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肠的形态
牛大肠的形态
1、黄牛:体长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切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牛大肠的食疗价值
营养成分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缓冲贫血。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骨骼组织以及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适宜人群: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症状的人群。
食疗:
1.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2.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矿物质:锌、硒、铜、锰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3.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4.强筋:强筋、通络,恢复疲劳和调理腰膝酸软。
5.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虚劳的补益。
6.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
如何挑选牛大肠
健康的饮食能够保证身体的更加健康,所以每人对饮食的要求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在购买食材的时候都希望购买一些新鲜和口感好的,这样吃起来才更加美味的,那么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大肠好。
真牛大肠切片厚薄不匀,表面带有绒毛,涮锅后四周弯曲。假牛大肠 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不易煮透。
日常饮食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也要保证食物的质量,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大肠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喜欢吃大肠的人就能够买到更多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了。
牛大肠的副作用
1、久病体虚人群不宜食用牛大肠。
2、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瘀血体质不宜食用牛大肠。
3、肥胖患者尽量少食牛大肠。
哪些人不能吃牛大肠
1、哪些人不能吃牛大肠
高血脂、糖尿病等血脂异常的人群忌食。
2、牛大肠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3、牛大肠的食用禁忌
胆固醇含量过高,不宜多吃。
牛大肠的制作技巧
富含蛋白质、尼克酸、硒、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胆固醇含量也很高,所以正常人群要适量食用,特别是高血脂、糖尿病等血脂异常的人群要注意少食或者不吃。
如何挑选牛大肠
真牛大肠切片厚薄不匀,表面带有绒毛,涮锅后四周弯曲。假牛大肠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不易煮透。
牛大肠的制作技巧
在清洗前,要先将大肠翻过来,把里面的油及脏东西全部摘干净
1.清洗大肠时,在水中加些食醋和一汤匙明矾,搓揉几遍,再用清水冲洗数次,即可使其清洗干净;
2.买回来的肠下水清洗前加些食盐和碱,可减少其异味;
3.用淘米水清洗肠效果也很好;
4.用酸菜水洗肠,只需两次,其腥臭味便可基本消除;
5.用面粉及醋分别洗几遍也可以。
牛大力的形态
攀援灌木,长1~3米。根系向下直伸,长1米许。幼枝有棱角,披褐色柔毛,渐变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25cm,叶柄长3-4cm,托叶披针形,宿存,小叶7-17片,具短柄,基部有针状托叶一对,宿存;叶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4-8cm,宽1.5-3cm,先端钝短尖,基部钝圆,上面无毛,光亮,干时粉绿色,下面被柔毛或无毛,干时红褐色,边缘反卷。花两性,腋生,短总状花序稠密;花梗长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针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长;花冠略长于萼,粉红色,旗瓣秃净,圆形,基部白色,外有纵紫纹;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龙骨瓣2片,基部浅白色,前部互相包着雌雄蕊;雄蕊10,两体,花药黄色,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荚果长8~10毫米,径约5毫米。种子2枚,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如何挑选牛大肠
真牛大肠切片厚薄不匀,表面带有绒毛,涮锅后四周弯曲。假牛大肠 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不易煮透。
日常饮食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也要保证食物的质量,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大肠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喜欢吃大肠的人就能够买到更多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了。
吃牛大肠上火吗
食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同的,想要健康就要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尤其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饮食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吃牛大肠会上火吗?
牛大肠的营养价值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缓冲贫血。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骨骼组织以及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吃牛大肠上火吗
会上火,尽量少吃,适量而止。
上火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痛苦,上面就是对吃牛大肠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平时在吃牛大肠的时候就能调整好饮食。
牛大肠的吃法
牛大肠白菜片的做法
材料:牛大肠400g、白菜400g、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葱姜适量、陈皮适量。
做法:牛大肠洗净,飞水去异味后备用。然后将牛大肠冷水入锅,加姜、陈皮将其煮熟。煮熟的牛大肠。把牛大肠切段。将白菜切片。锅烧开水,放入白菜片焯至断生。捞出过冷水备用。起锅热油,爆香葱姜。放入牛大肠。烹入料酒。加适量生抽。放入白菜片。翻炒均匀后,加盐调味。旺火翻炒。加味精提鲜,炒匀即可关火。出锅装盘,即可上桌。
麻辣牛大肠的做法
材料:牛大肠500g、油适量、盐适量、青椒适量、剁椒适量、蒜苗适量。
做法:蒜苗切段,泡萝卜切丝。牛大肠洗净后放开水锅中灼烫片刻。倒出水,不放油,炒干水汽。水汽炒干后,放油,放姜丝,翻炒片刻,下入酸萝卜丝,再倒入剁椒,加适量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牛杂汤底的做法
材料:牛大肠、牛肚、牛心、牛肺各100克、辣豆瓣酱、姜末、花椒粒、高汤、葱段、辣椒粉、胡椒粉、花椒油、盐、鸡精、香菜段、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牛大肠、牛肚、牛心、牛肺分别洗净,一起焯水,捞出放凉。牛大肠切断,牛肚切块,牛心、牛肺分别切片。炒锅放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辣豆瓣酱、姜末、花椒粒炒香,加高汤、牛大肠、牛肚、牛心、牛肺,放入葱段、辣椒粉、胡椒粉、花椒油、盐,大火烧沸。将炒锅中的材料全部倒入砂锅中,加盖炖熟,放鸡精调味,撒入香菜段即可。
牛大肠的副作用有哪些
牛大肠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牛大肠呢!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肥胖患者尽量少食牛大肠。
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牛大肠了解以后,我们知道知吃牛大肠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否则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适,另外平时在生活中我们饮食不能过于单一,要多吃不同的食物,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价值。
牛大肠的属性
1、科属
牛科,野牛属或水牛属。
2、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
3、别名
牛肠。
4、简介
牛大肠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大肠。六腑之一,位于腹中,包括牛结肠和直肠,其上口与小肠相接,其下端与肛门相接,其主要功能是接纳传导食物。牛大肠还包括牛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
牛大肠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牛大肠富含蛋白质、尼克酸、硒、磷、铁、铜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胆固醇含量也很高,所以正常人群要适量食用,特别是高血脂、糖尿病等血脂异常的人群要注意少食或者不吃。
每100克牛大肠含热量66(千卡)、硫胺素0.03(毫克)、钙12(毫克)、蛋白质11(克)、核黄素0.08(毫克)、镁0 (毫克)、脂肪2.3(克)、烟酸1.2(毫克)、铁2(毫克)、碳水化合物0.4(克)、维生素C0(毫克)、锰0(毫克)、膳食纤维0 (克)、维生素E0(毫克)、锌1.05(毫克)、维生素A0(微克)、胆固醇124(毫克)、铜0.03(毫克)、胡罗卜素0.4(微克)、钾55 (毫克)、磷102(毫克)、视黄醇当量85.9(微克)、钠28(毫克)、硒10.94(微克)。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缓冲贫血。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骨骼组织以及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3、对消瘦,免疫力低,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4、牛大肠有促进身体发育的作用,经常食用牛大肠能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
5、牛大肠能杀菌抑菌,经常食用牛大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6、牛大肠脂肪含量高,有很好的丰胸效果。
食用牛大肠的日常注意事项
牛大肠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胆石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牛大肠?
母婴,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牛大肠?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牛大肠?
胃炎,痢疾,肠炎,消化性溃疡,脑炎,中风,传染性疾病,五官疾病,神经性疾病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牛大肠?
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牛大肠?(测一测你的体质)
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瘀血体质
食用禁忌
腹泻者少食或者勿食。
大肠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国家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0,每100毫升水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1] 。
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