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便秘是用炒白术还是生白术

治便秘是用炒白术还是生白术

生白术泡水可以治疗便秘。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又能缓脾生津,且其性微温,服之能健脾消谷。

用生白术治便秘,剂量有别,少则30~60克,重则120~150克,水煎服,每天1次;便干结者,宜加生地15克以滋之;若便难下而不干或稀软,伴有手足不温者,又当加肉桂、干姜各3~6克温通,则不仅通便而且便爽。

一、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身体偏胖的,应适当减肥;

二、规律生活,平和心态,稳定情绪,避免生气,保养和恢复肝气;

三、每天晨起一杯温开水,最好放点蜂蜜,可调和胃肠;多食蔬菜、水果(如猕猴桃、香蕉、苹果等)。

四、腹部自我按摩,双手抱腹,以脐为中心,顺逆(顺重逆轻)时针各推三圈,再由上腹推至下腹三次;反复数次;每天晚睡前、起床时各做一次。

五、必要时找医生采用药物治疗,以便救急。

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改善的。

生白术能治便秘吗 上火可以吃白术吗

不建议。

白术是一种性温的中药,如果上火的人服用,很有可能会加重上火的情况,导致上火的症状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头晕头痛以及口干舌燥的情况,所以不建议上火的人食用白术,上火的人最好食用一些清热的食物,如菊花茶以及一些寒性的水果,也具有一定的降火功效。

生白术能治便秘吗

一般效果不大。

生白术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气,而对于便秘并没有特别好的效果,如果发生了便秘的情况,吃白术也是没有缓解作用的,所以建议最好还是需要多喝水,并且还需要多运动,有助于缓解便秘,如果便秘情况实在严重的话,则可以使用开塞露,这样能够及时促进大便的排出,减轻便秘的情况,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就多运动锻炼,这样才能够预防便秘的发生。

炒白术不适宜哪些人群

炒白术作为一种药,并不是一方千人用的。如果是用专业术语说,就是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的人群皆宜忌用;也就是说有以上症状的人是不能服用炒白术的。

炒白术的使用是需要根据人体的体质来判定它的用法及用量,或者判定是否适合用。同时,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也是不适宜服用的。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最好就不要服用炒白术啦。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炒白术并不能长期服用哦,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对身体是有害的。而且自己不要随便配中药吃,要按医嘱吃。

三种人不能吃白术 去湿气用生白术还是炒白术

炒白术的祛湿效果要比生白术好。

炒白术与生白术其实是属于一种药材,它们大体的治疗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它们炮制的方法有所不同,从而也使得他们治疗方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了,在中医临床上炒白术主要用于因体内湿气过重而引起的脾虚体乏,盗汗,小肚发胀且难以消除,特别是因为湿邪过重所导致的倦怠乏力,而生白术主要更偏向于健脾消肿,服后效果以炒白术更显著,建议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对症下药。

白术和炒白术用法的区别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白术和炒白术功能的区别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所以,麸炒白术一般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白术原本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由于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白术炒与不炒的功效与作用

生白术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白术,其药性会比较强,服用生白术有较好的固表止汗作用,由脾虚、气虚引起的多汗人群,服用生白术后能够让脾脏得到更好的运化,因此能更好的运化水湿,起到止汗的作用,另外,应用生白术对自汗或者是盗汗的情况都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健康。

白术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白术入脾经、胃经,白术炒制后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应用炒白术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

炒白术的做法大全

炒白术与生白术虽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一样,但是经过了不同的方法炮制过后,所具有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哦,所以医学上也会根据不同的症状使用不同的白术。那么炒白术是怎么炒的?有几种炒法?

一、炒白术(也就是麸炒白术)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等到烟冒出来时,将白术片倒入锅里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就可以了。

注意: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二、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就可以啦。

简单的炒白术,却有着不简单的功效哦!

脾虚生白术还是炒白术

建议选择生白术。

生白术是由白术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而成,然后再冲洗、切片、干燥,主要的功效是健脾、通便,而炒白术主要是由炒制而成,性更加的热,所以主要功效是除湿燥,两者各有用处,如果要改善脾虚的情况,建议最好选择生白术,因为生白术对于脾胃更具有效果,有利于补脾虚,缓解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情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食欲,所以有脾虚状况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白术。

白血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益气养阴解毒汤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组成:黄芪、太子参、黄精、白术、茯苓、生地、麦冬、天冬、旱莲草、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小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二慢白汤

功效:补气血,益脾肾。

主治:慢性白血病。

主症: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纳食不香,面色萎黄,浮肿,腰痠腰痛,疲乏无力,潮热,腹胀,大便时结时溏,舌苔淡薄,或薄白,脉象细濡涩,或沉微迟。

组成:西党参、全当归、生白术、生黄芪、怀山药、云茯苓、熟枣仁、制首乌、银柴胡、炒白芍、大红枣。

白术煲汤一般放多少 白术煲汤用生的还是炒的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炒白术与生白术的区别,除了炮制方法不同之外,就是治疗方向不同,不过它们大体治疗方向都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但是,实际应用中炒白术侧重于燥湿,生白术侧重于健脾。

如在临床应用中,炒白术应用于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特别是湿邪过重所导致的倦怠乏力,可以用炒白术进行调整和治疗;而生白术更多的功效是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还有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中通过对于脾胃的滋养可以提高人体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抵抗疾病,保护肝脏都是有好处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药物服用。

生白术好还是炒白术好

两者各有好处。

生白术是由白术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而成,然后再冲洗、切片、干燥,主要的功效是健脾、通便,而炒白术主要是由炒制而成,性更加的热,所以主要功效是除湿燥,两者各有用处,主要是看需求,如果是脾胃不好的人,可以优先选用生白术,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可以选择炒白术。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而炒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通过上述做法、用法以及功能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了吧?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一、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1、炒白术

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炒白术一般益气健脾功效更强,而麸是小麦外科上的那层皮屑,具有健脾益胃消食的功效。所以麸炒白术健脾之力更强且可益胃消食。

2、生白术

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二、白术还有有哪些加工品

1、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2、焦白术

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相关推荐

白血病中药方剂有哪些

1.一益气养阴解毒汤 〖辨证〗气阴两虚。 〖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组成〗黄芪,太子参,黄精,白术,茯苓,地,麦冬,天冬,旱莲草,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小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法〗清热解毒,活血,养阴 紫花地丁 金银花 茜草 知母 麦冬 白芍 北沙参五味子 青蒿 蒲公英 丹参 半枝莲 川芎 黄药子 白花蛇舌草 黄芪 党参 2.二慢白汤 【功效】补气血,益脾肾。 【主】慢性白血病。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纳食不香,面色萎黄,浮肿,腰痠腰痛,疲乏无力,潮热,

白术炒与不炒的区别 止汗用白术白术

白术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气、止汗、燥湿利水、安胎、和胃等功效,对于脾虚食少、胎动不安、腹胀、泄泻、水肿、便溏、痰饮眩悸、自汗等症状有很好的疗作用,临床上用白术疗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较多。 需要服用白术的患者,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产一些影响。

白术的美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想要健脾的话,,就要选用白术,服用的方法用水煎熬,然后服用,每天用10克左右的白术,每天1剂,分成2次煎服即可。也可以用来泡茶,将10克的白术研磨成粉末,然后用开水冲泡代茶喝就可以了。 白术的美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白术性温和,味道甘甜、苦,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皮肤美白的效果。因为白术对人体皮肤中的致病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病菌具有非常强效的抑制作用。 1、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美白,清热燥湿、杀螨、除痘,疗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

白术和陈皮一起喝有何功效 白术泡水用的还熟的

根据自身需要看。 白术不同的炮制方式,会导致其侧重的功效不同,一般白术比较偏向健脾燥湿,白术比较偏向健脾止泻,因此白术泡水用的还熟的,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即可,但如果自身不能判断适合哪种的话,建议咨询专业中医,根据医的判断和指导来进行服用。

白术病验方

1、如果脾胃虚寒,症见食少呕吐,泄泻腹疼,可用人参6克,干姜5克,甘草6克,白术9克,炼蜜为丸。如果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所导致之食少,脘胀,可用枳实30克,白术60克,为末,糊丸。 2、用于中焦阳虚之痰喝水肿,可用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3、便秘白术30至6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分早晨和晚上两回服,每天一剂,通常服药三到五天就能够见到效果。 4、白细胞减少症:白术30g,水煎,口服,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每天一剂,可益气升白。 5、体虚多汗:白术适量的,研

妇科炎症吃什么中药

方法一: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方法二:黄芪、五味子、炒枣仁、小红枣各15克,煅龙骨(包煎)、煅牡蛎(包煎)、浮小麦各30克,肉桂3克。煎煮方法同上,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 方法三: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熟地各15 克,通草6克,桔梗10克。 方法四:枣皮、白术黄芪各15克,红糖、当归身各30克。煎煮

妇科炎症可以吃哪些中药

方法一: 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方法二: 黄芪、五味子、炒枣仁、小红枣各15克,煅龙骨(包煎)、煅牡蛎(包煎)、浮小麦各30克,肉桂3克。煎煮方法同上,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 方法三: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熟地各15 克,通草6克,桔梗10克。 方法四: 枣皮、白术黄芪各15克,红糖、当归身各30

白术白术的区别 怎么炮制

《医学启源》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神农本草经》记载白术“气味甘温,无毒,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药性赋》记载白术“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 白术的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别。临床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 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功能与主:健脾益

妇科炎症的食疗怎么做

1、气虚汗出:怕风吹,气短神疲,食欲不好。取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2、阳虚汗出:汗出怕冷,心悸气短。用黄芪牡蛎汤,取黄芪、五味子、炒枣仁、小红枣各15克,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肉桂3克。煎煮方法同上,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 3、气血两虚:出汗,伴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 取枣皮、白术黄芪各15克,红糖、当归身各

除湿健脾的中药有哪些 白术燥湿健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而白术专走脾,胃经,其性温,味甘,苦,白术可燥湿,利水,白术偏心较弱,适用于补脾益气。对脾胃功能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成形,四肢乏力等症有显著功效;此外白术还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善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水肿,妊娠水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