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房肿块的N种可能

乳房肿块的N种可能

乳房是女性性成熟的标志。是哺乳器官,又是个多事之区,每个女性,尤是中年以后,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由于乳房受卵巢激素的周期性调节,乳腺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乳腺肿块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同时存在,以及乳腺增生病的肿块本身的多变性,因而乳腺肿块与其它部位的肿块相比,有明显的多变性,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辨别,有助于及时诊治。

生理性乳腺增生 月经来潮前4-5天时感到乳房发胀,乳头触痛,待月经过后,乳房胀痛就逐渐消失。这是由于乳腺受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使乳房局部充血水肿的缘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乳腺增生症 据统计约占全部乳腺肿块的2/3左右,多见于30-40岁的妇女。其又分乳腺单纯性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类。

单纯性增生 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病变处略有增厚的感觉,摸不到明显的肿块。

囊性乳腺增生 其特点是乳房胀痛较差,但肿块比较明显,触诊时肿物有特殊的颗粒样感,境界不很清晰,有月经来潮前几天显著增大,伴有疼痛,月经以后肿块缩小疼痛消失,呈周期性的变化,肿块可为单个或多个,一侧或双侧乳房均可波及。一般无需治疗,疼痛甚者,可服散结灵等中药制剂,平时戴胸罩,托起乳房,但约有2-3%病人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 为良性肿瘤,这种肿瘤通常单个的出现在乳房的一侧,呈卵圆形,如桂圆或樱桃般大小,表面光滑,质地硬实,边界清楚,瘤体在乳房内可来回推动,常无疼痛感觉,偶有多个瘤体出现在双侧乳房内,纤维瘤虽然癌变的可能性小,但亦应及早手术。

乳腺癌 好发于40-59岁的妇女,据统计乳腺癌病人常初潮早,绝经晚。绝大多数病人在乳房摸到肿块,其肿块的硬度很不一致,当癌症初发还局限于腺管上皮时,无法摸到肿块,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肿块直径达1厘米时才触及。乳腺癌早期也是活动的,但它总扎根生长,侵入周围组织之中,其活动度会愈来愈差,位置也逐渐固定不变。肿块大多呈不规则,圆形或长圆形,边界不甚清晰,质地硬,肿块多见于乳房的外上方,发生在乳房内侧及下方较少见。也有少数病人早期可完全无症状,但当发现乳头内陷无法拉出,乳房皮肤起皱或呈桔皮状,乳头破溃经久不愈,乳房持续性疼痛感觉不适,腋窝扪到淋巴结,这些症状出现时,往往是乳癌晚期表现。乳腺癌位于体表,早期发现应无困难,但仍有许多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乳房定期的自我检查十分重要。

为防止乳房疾病的发生,平时亦多注意观察自己的双乳的外形,色泽,一般2-3天观察一次,临睡前或洗澡时对双乳进行触摸检查。方法是将左手掌面贴在右边乳房上,然后用稳定的滑动动作,在乳房周围,腋窝部,锁骨上下部分别作同心圆移动,不要用手抓捏乳房,以免将腺体误作肿块。检查左边乳房时,方向则相反,这样做可早期发现疾患而治之。

乳房肿块的病因

一、乳腺增生

常在两侧乳腺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感乳房发胀、疼痛、下坠,尤其在月经期感到更不舒服。

二、乳腺纤维瘤

是乳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两侧乳腺内,肿块多为卵形,光滑,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

三、乳腺管阻塞

专家介绍,乳腺管阻塞是导致乳房肿块的病因之一,其多见于中年妇女,因乳腺管的上皮细胞脱落堵塞乳腺管,使乳汁积聚形成肿块。

四、乳腺结核

该病病程缓慢,早期为一个或几个小肿块,逐渐向外扩散增大。常和皮肤粘连,数月后肿块软化,形成不发热的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流出稀薄的黄白色脓液,长期不愈合。同侧腋下的淋巴结肿大,腋窝和肩膀常有酸痛的感觉。

五、乳腺癌

是发生在乳腺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的小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的组织界限不清楚。乳腺癌增大时与皮肤粘连,皮肤出现凹陷或浅表的静脉怒张。

自查乳房肿块的N种可能

生理性乳腺增生 月经来潮前4-5天时感到乳房发胀,乳头触痛,待月经过后,乳房胀痛就逐渐消失。这是由于乳腺受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使乳房局部充血水肿的缘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乳腺增生症 据统计约占全部乳腺肿块的2/3左右,多见于30-40岁的妇女。其又分乳腺单纯性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类。

单纯性增生 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病变处略有增厚的感觉,摸不到明显的肿块。

囊性乳腺增生 其特点是乳房胀痛较差,但肿块比较明显,触诊时肿物有特殊的颗粒样感,境界不很清晰,有月经来潮前几天显著增大,伴有疼痛,月经以后肿块缩小疼痛消失,呈周期性的变化,肿块可为单个或多个,一侧或双侧乳房均可波及。一般无需治疗,疼痛甚者,可服散结灵等中药制剂,平时戴胸罩,托起乳房,但约有2-3%病人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 为良性肿瘤,这种肿瘤通常单个的出现在乳房的一侧,呈卵圆形,如桂圆或樱桃般大小,表面光滑,质地硬实,边界清楚,瘤体在乳房内可来回推动,常无疼痛感觉,偶有多个瘤体出现在双侧乳房内,纤维瘤虽然癌变的可能性小,但亦应及早手术。

乳腺癌 好发于40-59岁的妇女,据统计乳腺癌病人常初潮早,绝经晚。绝大多数病人在乳房摸到肿块,其肿块的硬度很不一致,当癌症初发还局限于腺管上皮时,无法摸到肿块,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肿块直径达1厘米时才触及。乳腺癌早期也是活动的,但它总扎根生长,侵入周围组织之中,其活动度会愈来愈差,位置也逐渐固定不变。肿块大多呈不规则,圆形或长圆形,边界不甚清晰,质地硬,肿块多见于乳房的外上方,发生在乳房内侧及下方较少见。也有少数病人早期可完全无症状,但当发现乳头内陷无法拉出,乳房皮肤起皱或呈桔皮状,乳头破溃经久不愈,乳房持续性疼痛感觉不适,腋窝扪到淋巴结,这些症状出现时,往往是乳癌晚期表现。乳腺癌位于体表,早期发现应无困难,但仍有许多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乳房定期的自我检查十分重要。

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女性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众多的乳腺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

周期性乳房触痛和肿胀是乳腺增生的症状,在25~40岁女性中最常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期较高刺激乳腺导管造成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不必过度紧张。

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肿块,月经前后会有明显的症状,月经前肿块增大,疼痛加剧,月经过后症状明显减轻。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这类情形只是乳房内部乳腺组织正在发生改变,因而变成圆形的肿块,这类肿块的触感会比较硬。而表皮也可能会变红。部分患者乳房肿块是因为乳房内感染而产生的。这类肿块会有乳房疼痛感,除此,乳房表面的皮肤也会发红发热。你也可能全身发热。

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传统方法在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克制病情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都没从根本上铲除病毒,因而复发的概率较多。同时不停地对身体性能器官带来各种危险,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长久服用西药、手术切除乳腺增生体,危害尤甚。

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

1、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肿块特点

乳腺增生常见于30岁以上的中青年女性,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多在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主要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表现,且乳房肿块的大小和性状可随月经的发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2、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乳房肿块特点

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尤其以20岁-25岁多见。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主要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活动度大,一般无乳房胀痛表现,偶尔可能在月经期会出现轻度乳房的不适感,但无触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和性状不因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乳房纤维腺瘤患者在钼靶X线检查中可发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并有其特发的环形透明晕,是与乳腺增生的一个有力鉴别依据。

什么是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

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

乳房肿块属于乳房的异常变化,是女性常见病。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

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

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

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非经期出血”的N种可能

有些女性发觉自己经期才刚过不久,“好朋友”又来找自己了,这时女性就会非常担心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非月经期阴道出血很可能是疾病发出的警示,女性应该学会观察出血的时间、持续时间、量、色,有无其它伴随症状等,以明白自己的出血是否会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信号。

非经期出血的四个须知

1、发生出血的时间至关重要,排卵期的偶尔出血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留心观察看是否连续数月发生。

2、如果出血发生在排卵期后,并伴有下腹部轻微疼痛,应该去进行妇科检查判断是否有卵巢内分泌失调或者其他疾病。

3、如果出血时间没有任何规律,那就比较严重了,一定要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是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子宫颈内细胞发育不正常、甚至宫颈癌。

4、大量出血,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最容易延误治疗的是淋漓不尽的少量出血,往往不被重视,加之不好意思就医,就会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

避孕措施引起的出血

口服避孕药表现为非经期不规则出血、点滴出血、量大一些的突破性出血、两次服药之间的撤退性出血。这是由于避孕药漏服、迟服(不定时)、服药方法错误、药片质量受损、或由于个人体质不同等,导致服药后体内使激素水平不平衡,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正常生长的完整性而使之脱落出血。

宫内节育器(避孕环) 作为一种避孕措施,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安全、经济、高效、方便、使用时间长,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但是它有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子宫出血,除了可能会导致月经期提前、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外,还可能发生两次正常月经之间的不规则出血。这是由于节育器在宫腔内作为异物,机械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局部损伤,甚至表浅溃疡,同时节育器使子宫内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性增高,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影响子宫内膜血管的凝血机制所致。

有些女性在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后,因为服用了紧急避孕药也会出现阴道出血。紧急避孕药对月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月经周期的改变,可能提早或延迟,尤其是多次重复使用者会导致月经紊乱、出血、淋漓不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补救措施,不能取代正常的避孕方式。这里还要提醒的是一些女性由于滥用一些含有激素的“保健品”“丰乳药、霜”等等,也会对月经有影响。

排卵期出血

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遇到排卵期出血这种情况,很多女性朋友都很恐慌。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

排卵期出血一般量少而时间短,可不必治疗。若出血量较多,可服用止血药来控制出血。如果症状明显,如疼痛较剧又久久不能缓解,必须请医生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凡月经不正常,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除外妊娠、肿瘤、炎症、外伤或全身出血性疾病,而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临床上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类。据统计,功血患者70%无排卵,50%以上发生在45岁以上妇女,20%见于青春期,其余见于育龄期。

它的表现通常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止血,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由于长期出血,有些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纠正贫血也很重要。月经延期了7—10天才有出血,也不要认为这肯定是月经来迟,应该注意观察出血的量、色、持续时间等是否与平常的月经一样,如果出现经血时多时少,淋漓不尽,并伴有腹痛就要留心是不是有宫外孕或先兆流产的可能;如果出血比平常多,持续时间长,痛经明显,多见于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时就诊很有必要。

与妊娠有关的出血

对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妇女,如果出现了非经期的阴道出血,首先应该排除与妊娠有关的疾病。月经逾期不至,又出现阴道出血的妇女,如果到医院就诊,医生往往让去查尿妊娠反应就是这个道理。常见的有流产、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葡萄胎等。

流产月经周期一直正常,到期月经没来出现停经,伴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后,阴道有或多或少的出血现象,有的腰酸及阵发性下腹坠痛。

宫外孕典型的宫外孕症状是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但也有的宫外孕妇女无明显的停经现象,表现为月经一直正常,还不到下次来月经的时间就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

葡萄胎出现闭经及严重妊娠反应,继而阴道不规则出血。曾患过葡萄胎的妇女,治疗后已好转,月经恢复正常,如在两年内又再次出现不正常的、淋漓不断的阴道出血,有可能是恶性葡萄胎的早期症状,应及早就医,切莫延误诊断时间。

接触性出血

性交后阴道有出血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接触性出血,多与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粘膜下肌瘤等妇科疾病有关。尽快去妇科就诊是唯一的选择。

乳汁淤积的症状

乳房内光滑质韧的球形肿块:是乳腺纤维瘤的特点之一。生长缓慢,肿块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触之有滑动感。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可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乳房内球形肿块。

乳房肿块:乳房肿块可能是妇女心中的一大恶梦,如果您有一天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胸部中好像多出一块东西,那要怎么去面对?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现出新肿块有以下原因:囊肿;乳头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纤维囊性乳腺病;患了不会扩散的良性肿瘤。激素异常;患了恶性肿瘤。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常在2-3厘米,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房边界较清的肿物。

乳晕下有肿块的原因

乳房肿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发现自己又乳房肿块的现象,应该及时上医院检查,因为有可能患上一些疾病。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关键。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乳房肿块的一些原因。

乳房肿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乳房肿块原因一、与哺乳相关之细菌性乳房发炎。

乳房肿块原因二、纤维囊状变化

为乳房最常见的良性变化,也就是俗称的水瘤,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乳房肿块原因三、纤维腺瘤

属良性肿瘤,较常见于年纪较轻的妇女;停经后则不多见。

乳房肿块的检查

1、x光摄影:年轻妇女之乳房组织较致密,因此乳房X光通常并不适用于年纪太轻的女性(30岁以下)。乳房X光摄影是一种相对较为方便的筛检方式,然而大家要注意的是X光检查结果正常并不足以排除乳癌的可能性。

2、超音波:可有助于判别肿块属于固体或囊状结构,如属囊状结构,医生可能会考虑用细针抽取水瘤的液体作化验,再决定是否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检查。

3、活组织检查:可说是目前最准确的诊断方式,医生用特定方法取得病人乳房的肿块组织后,再对有关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化验(包括显微镜检视)。基本上活组织的取出方法有3种。

4、针吸活组织检查:以细针吸出肿块之部分组织,主要能提供细胞形态学的资料,肿块组织内部结构的检查则靠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5、切除式活组织检查:施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之下)尽可能切除全部的肿块组织作病理化验。

6、切开式活组织检查:在某些情形下(例如肿块太大时)进行。

乳房肿块的症状

不同的乳房疾病表现的乳房肿块不同,只有了解到乳房肿块的症状表现,才能让大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乳腺增生容易造成经期乳房增多或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引起的硬块形状不规则,呈片块状、结节状或条索状,边界不清,与皮肤不粘连,尤其是在经期前后容易出现增大或疼痛的现象。

2、纤维囊性乳腺病引起肿块比较危险。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它比普通的乳腺增生更有恶变的危险,所以大家重视,如有乳腺囊性增生病要及早治疗。

3、乳腺癌肿块生长快。

乳腺癌早期会出现有无痛性单发的肿块,但是其生长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质地也很坚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动,此时还不能断定为乳腺癌,而如果伴随着有乳头内缩等橘皮征,乳房挛缩与胸壁固定,甚至溃破,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就大一些。

4、肿块易被推动,或是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青年女性好发,它一般存在于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多为单发性,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生长的速度缓慢,而且易被推动,肿块与皮肤没有出现粘连的现象。

乳房肿块是肿瘤吗

乳房肿块是肿瘤吗?对于女性来讲,乳房肿瘤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是恶性的肿瘤就是癌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那么就会有生命危险,那么乳房肿块是不是肿瘤呢?

乳房肿块是肿瘤吗?

想要知道乳房肿块是不是肿瘤?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乳房肿块的原因有哪些?

乳房肿块的原因有哪些?

1、乳房肿块不一定都是肿瘤,有些女性在月经前会有乳房肿胀的现象,并且可能会形成乳房肿块,这时候可能会有人担心这是乳房肿瘤,其实只是经前反应。

2、乳腺增生也会造成乳房肿块的出现,这种其实是纤维的肿大,一摸感觉是肿块,一般和穿内衣有直接的关系。

3、乳房肿块有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乳房肿块有很多时候都是生理反应,不是一种病症,过了几天之后这种乳房肿块的症状会自动消失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因为在乳房肿瘤的开始,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乳房肿块和胀痛,因此还是要及时检查才对。推荐阅读:女人乳腺癌为什么会找上你

乳房肿块是肿瘤吗具体介绍:

乳房的肿块可以发生在乳晕部,也可以出现在乳房内。发生在乳晕部的肿块可以是由乳管扩张症而发生,可伴有先天乳头凹陷及乳头有粉刺样分泌的特征。这类肿块尚可出现红肿化脓形成瘘管。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及儿童乳房异常发育也是发生在乳晕部的常见肿块,肿块多是扁平半球状,肿块位于乳头下乳晕正中部位,不过男性乳房肿块也要警惕,少数也可由乳癌引起的。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都是发生在乳房外上方的较多,乳腺增生病多伴有疼痛,而乳癌肿块早期,并无痛感。乳腺肿块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别,小的可以只有几毫米,大的可以到10厘米以上。单凭肿块的大小是不能判别它的性质和后果,有的乳房肿块虽然还小于1厘米,病理结果是乳癌的也不少。

乳房肿块是肿瘤吗这个问题,相信到现在我不说你也知道了,女性一定不要小看乳房肿块,一旦癌变就是大的问题了,应及时就医才对。

乳房肿块的治疗

【证治方药】

(一)气滞痰凝

1,临床表现:乳房结块,皮色不变,单发或多发,质地中等,或表面光滑似球形,或形状不一、大小不等,不痛或胀痛。若胀痛者常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痛甚或肿块增大,经后痛减或肿块减少。情志抑郁,心烦易怒。舌苔薄,脉弦。

2,病因病机:乳为肝经所过,妇女以肝为先天,如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痰湿内生,络脉不通,结而成为乳房肿块。本证常见于乳核、乳癖和乳痰、乳癌初起。

3,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4,疗剂:开郁汤(《外科秘录》)合消瘰丸(《医学心悟》)加减。

药物;柴胡10g,赤白芍各10~12g,白芥子6g,茯苓15g。白术10g,香附10g,当归10~15g,甘草6~10g,浙贝母10g,夏枯草10~15g,牡蛎15g(先煎)。

方义:开郁汤原方乃逍遥散基础上加味而成,尚有垒蝎、天葵子,嫌其峻猛教去之。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中,白芥子,浙贝母化痰,夏桔草、牡蛎散结,当归、赤白芍和血通络。

加减:月经不调加益母草调经,若经前肿块胀痛加蒲黄、五灵脂,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活血。兼见血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养血,郁火者加丹皮、山栀清热,乳核肿块可加黄药子、鹿角霜,坚硬不消加三棱、莪术。乳癣情志不遂,胸闷胁痛,加郁金、川楝子、青皮理气,或王不留行、丝瓜络、路路通通络。乳癌加全瓜萎、半枝连、莪术等消肿化瘀解毒之品。乳痰者加丹参、黄芩、百部抗痨。

5,变通法:可用逍遥散(《局方》)合瓜蒌散(《医学心悟》)。

(二)冲任失调

1,临床表现:乳房肿块并疼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疼痛加重或肿块增大。经后消失或缩小。月经不调。经暗有血块,或量少色淡,或婚后未育,或月经过早闭止,腰膝酸软。舌质淡或黯,脉沉细。

2,病因病机:冲任失调,气血不和,痰凝结块。可见乳癖(绝经期妇女)和乳癌,亦有见于乳核者。

3、治法:调和冲任,行气和血。

4,方剂:二仙汤(经验方)合四物汤(《局方》)加减。

药物:仙茅10g,仙灵脾10~15g,巴戟天10g,当归10~15g,赤白芍各10~15g,熟地15g,川芎6~10g,益母草30g,鹿角片10g。

方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鹿角片温润补阳,调和冲任。当归、赤白芍、川芎、熟地、益母草和血养血,调经补虚。

加减:经暗有血块,加桃仁、红花、茜草活血调经;经色淡而量少,加旱莲草、女贞子养血调经。气滞加香附、郁金、柴胡理气,血瘀加三棱、莪术化瘀散结。肿块质硬者,加黄药子、山慈菇、夏枯草、王不留行通络消肿。

5,变通法:若见气滞痰凝、冲任失调者,开郁汤(《外科秘录》)合二仙汤加减。

(三)肝肾阴虚

1,临床表现:乳房肿块,皮色微红,与皮肤粘连,触之有被动感;溃后脓汁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疮口久不愈台,见于乳痰。乳房结块隐痛或胀痛,经前症状加重,或与月经无关,见于更年期妇女之乳癖。或乳癌局部翻花溃烂,渗出不断,脓汁腐臭。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月经素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低热盗汗。舌质红苔步,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郁化火。日久伤阴;肝肾同源,久必及肾。肝肾阴虚,血瘀痰凝,则呈此证。

3,治法:滋补肝肾,化瘀祛痰。

4,方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

药物:山萸肉10g,生熟地各10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5g,柴胡6~10g,白芍15g,当归15g,夏枯草30g。

方义:山萸肉、熟地、山药补肾,当归、白芍、生地和血养肝,丹皮泻火,茯苓健脾,柴胡疏肝。

加减:气虚疮口不敛者。加黄芪、党参益气托毒。午后低热,加地骨皮,青蒿、银柴胡、鳖甲养阴清热。乳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局部破溃、渗出流液加银花,连翘、蒲公英,均清热解毒之品。更年期妇女乳癖,阴虚加玄参、知母,阳虚加仙茅、仙灵脾。

5,变通法: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补肾阴,一贯煎(《柳州医活》)养肝阴,合方亦可。

(四)正虚邪恋

1,临床表现:乳痰化脓或渍后,乳房结块增大,皮色暗红,肿块变软,溃后脓承稀薄,夹有败絮物,日久不敛,伴有窦道。乳癌乳房肿块,溃后愈坚,推之不移,表面不平,乳头内陷、糜烂,皮色暗红、紫暗,或溃破脓液腐臭,疮口不敛。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舌质淡红、紫暗或有瘀块,脉虚数。

2,病因病机:常见于乳痰、乳癌晚期,脓成溃破渗出不断,耗伤气血,邪毒久居,故疮口不敛,是正虚邪实并存者。

3,治法:扶正祛邪,益气养血。

4,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赤白芍各15g,陈皮6~1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赤白芍和血养血,陈皮、甘草调中和胃。

加减:乳癌加土茯苷、白花蛇舌草、龙葵解毒,乳疫加山甲、皂角刺透脓。

5、变通法;可用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即八珍汤加香附、贝母、桔梗,是益气养血之剂。

【医家经验】

陆德铭治疗乳腺癌经验

乳腺癌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毒留滞有关,其发生发展是因虚致实(癌),因实更虚,虚实夹杂的过程,本虚而标实。故临症以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培本为主,祛邪抗癌为辅,以提高机体抑制肿瘤因素,达到抑癌目的。主张早、中期应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配合中药减毒增效;晚期应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对手术后患者,更应侧重扶正培本,在辨证基础上辨病,分期选用有抗癌活性药物。晚期乳腺癌及术后3年内应扶正祛邪并重,术后3~5年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术后5年之后应扶正培本。常用下列几组药: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仙灵脾,肉苁蓉、补骨脂、山萸肉等温肾壮阳,生地、天冬、天花粉、玄参、抄参、枸杞子、女贞子等滋阴润燥,当归、川芎、白芍,制首乌等养血生血。各组药中选2~3味。以为扶正,气阴或气血双补,脾肾兼顾。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蛇六谷、石见穿、莪术、丹参、三棱、山慈菇、露蜂房,苦参、石上柏,苡仁、龙葵、制南星、牡蛎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祛邪抗癌。药物用量轻重至关疗效,正气大虚,邪实亦盛,处方用药量轻,虽补则无力扶正,欲攻而难达病所,故有些药物必超量方能奏效。如生黄芪、党参、莪术、石见穿、半枝莲、蛇舌草常各用30~60g,露蜂房有毒亦常超量使用12g,然而白术、玄参、陈皮则以常量9~12g处之。再者,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其转移原因,一为邪盛正虚,二为情志过激。需重视情志调节,调心调身。[阙华发,陆德铭治疗乳腺癌及其术后经验集萃,辽宁中医杂志。1994,21(2);61~62;刘胜,陆德铭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经验,中医杂志。1996,37(1):18~19]。

【简易方药】

1,散结灵4粒,日3次。

2,小金丹4粒,日3次。

以上适于乳痰初起、乳癖、乳核。

3,犀黄醒消丸,1次5g,日2次,用于乳癌者。

4,夏枯草膏,1次15g,日2次,用于乳痰者。

5,麦芽30~60g,山楂20g,夏枯草20g,鸡血藤、牡蛎、鳖甲各30g,赤芍、丹参备15g,陈皮、通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乳癖、乳核。

6,白芥子6g,白附子10g,生半夏5g,制蜈蚣3条,炙水蛭2g,炙甘草9g,熟地、茯苓、海藻、生麦芽9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乳癖。

7,全蝎16g,瓜蒌25个,瓜萎开孔,将全蝎分装于瓜萎中,焙成性,研细末。日3次,每次3g,连服1个月。用于乳核。

【外治法】(敷贴)

1,处方: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用法:敷贴局部。适于乳核、乳痰(初起)、乳癖。

2,处方:阿魏消痞膏(初起)、海浮散(溃后)、生肌玉红膏、生肌散(坏死组织脱落后)。

用法:外敷,用于乳癌。

3,处方:山慧菇、生半夏,生南星、贝母、僵蚕、乌头、白芷、细辛、樟脑各10g,研末。

用法:取适量用陈酒或鸡蛋清调涂,日1次,用于乳核。

4,乳痰初起用阳和解凝膏,溃破后疮口有腐肉者用九一丹掺药脱腐,疮口肉芽新鲜用生肌玉红膏,瘘管用白降丹或红升丹药捻插入,脱管生肌。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屋翳、乳根、膻中、天宗、肩并、足三里。配用太冲、三阴交、外关、中渚、行间、肾俞。

方法;针刺以中度刺激为主,留针30分钟。

疗程;隔日或每日针1次。以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5天。适于乳腺增生症。

(二)耳针法

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枕。配体穴乳根。

方法:病变在单侧者两耳交替针治,双侧均有病变者双耳同针。每次留针20~30分钟。

疗程: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适于乳腺增生症。

【评述】

乳痰宜配合抗痨。服用中药和外用药l~3个月效果不显时,乳核、乳癖宣手术治疗。

乳癖用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对于长期服药而肿块不消反而增大,且质地较硬。边绿不清,疑有恶变者,应手术切除。

乳核一般应作手术切除,尤其是绝经后或妊娠期前发现肿块者,或服药治疗期间肿块继续增大者。术后均需作病理检查,有条件应及时作冰冻切片检查。

乳癌手术仍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近年手术范围渐趋增大,配以大化疗、大放疗。采用辅助化疗、联合化疗及众多的化疔新药,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但正确掌握适应症、合理治疗依然十分重要。以下列表(表10一1)以示临床常见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乳房肿块的预防

1、保持好心情:乳房肿块最怕的就是心情不好,因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病变,已病变的乳腺甚至也可能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2、保持规律睡眠: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良好的体内环境会降低各种乳房病变的发生几率。

3、和谐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当然,性爱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不过在孕激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不会产生不良的病变。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4、妊娠、哺乳:妊娠、哺乳是打击各种乳腺疾病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病变。

5、调理月经: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乳腺病变,形成乳房肿块。通过调理内分泌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各种乳腺病变。

6、低脂高纤饮食:遵循“低脂高纤”的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可以很好的预防乳房肿块。同时,还应该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病变。

7、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它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病变,所以要预防乳房肿块,就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相关推荐

乳腺囊性增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乳腺增生病患者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明显的经前乳房胀痛,仅表现为乳房肿块者,特别是单侧单个、质硬的肿块,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相鉴别: (1)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

宝宝口腔溃疡的N种可能性

小宝宝的口腔溃疡和大人的溃疡是两回事,它是一种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致病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而且有复发性的可能性。HSV感染发生于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症称为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两岁居多。受病毒感染后,宝宝会因疼痛而烦燥不安、哭闹、拒食、流涎。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手足口病——这种病也有与疱疹性口炎相类似的症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具有流行性。患病后口腔损害遍布于唇、颊、舌、腭等处,为很多小水疱,极易破裂,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

乳腺增生如何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病患者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明显的经前乳房胀痛,仅表现为乳房肿块者,特别是单侧单个、质硬的肿块,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相鉴别。 1、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

乳房有硬疙瘩是怎么回事

很多女性的乳房有硬疙瘩的出现,大家都怀疑自己得了乳腺增生。其实乳房硬块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乳腺增生只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病因,另外乳腺炎以及乳腺纤维瘤等疾病同样也能够诱发乳房肿块的出现。所以当出现了乳房肿块以后患者们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及的明确病因,并且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乳房肿块是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表现。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乳腺肿块恶性就是癌吗

乳腺肿块可能是很多疾病,因为肿块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只要乳腺里面长了东西,形成了肿物,就可以叫做乳房肿块。而乳腺癌只是乳房肿块的一种,常见的乳房肿块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乳房肉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等等。其中,乳腺癌和乳房肉瘤是恶性肿瘤,而乳腺纤维腺瘤,乳房囊肿是良性病变。

乳腺增生和哪些乳腺疾病容易混淆

乳腺增生病患者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明显的经前乳房胀痛,仅表现为乳房肿块者,特别是单侧单个、质硬的肿块,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相鉴别。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容易混淆: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但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活动,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长到

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区别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 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区别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 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韧实,亦有多发

为什么乳房会长肿块

很多女性都有过乳房肿块的症状,而且有的肿块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所以有不少女性认为出现肿块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现在应该改变一下这种观点了,因为乳房肿块正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应该引起重视。 乳腺癌的发生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相反一般是无声无息的,乳房肿块,而且如果是无痛的特征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很有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所以说决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来说,炎症引起的乳房肿块会伴随着局部性的红肿热胀,增生性的肿块则有经期前胀痛的特点,而乳腺癌的肿块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疼痛感,甚至没有感觉,只有到了晚期局部皮肤

乳房肿块的临床诊断

乳房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区别: 在临床上,良、恶变的症状,形态、大小、密度、边界等方面不易辨别。但可借助红外线,x线钼靶片提供的诊断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首先从形态上看:良变多规则,呈圆形、椭圆形、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等,边界都较清晰,多数为双侧,多个肿块;恶变,多呈不规则的块状,边界模糊不清,肿块表面多有凹凸不平,多数以单侧一个肿块多见。 从质地上看:良变质韧,多数随来潮前变硬;恶变,质硬如石,与无关。 从活动度上看:良变活动度都较大,与其它组织无粘连,如纤维腺瘤,增生病等,恶变常与粘连,活动度较

乳腺增生诊断鉴别

(1)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韧实,亦有多发者,但一般无乳房胀痛,或仅有轻度经期乳房不适感,无触痛,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不因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患者年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