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有哪几种
乳头溢液有哪几种
乳头溢液是乳房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它仅次于乳房肿块。溢液的性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引起溢液的原发病变也可以不同。根据乳头溢液性状,结合临床检查及体征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常见的乳头溢液有以下几种:
1、乳样溢液:该类溢液颜色像去脂乳汁,非分娩后哺乳时,双侧自发的乳汁溢出,溢液为持续的,可由垂体肿瘤引起,也可由下丘脑所支配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内分泌紊乱、催乳素升高所引起。部分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可出现溢乳现象。
2、粉刺样分泌物:是由浆细胞性乳房炎引起的,病者多有先天乳头凹陷,乳头有脂质粉刺状的带有臭味的分泌物,乳晕部常伴有肿块,甚至化脓破溃形成瘘管。
3、脓性溢液:常见于产后急性乳房炎,乳头有脓性分泌液从乳孔流出,呈黄绿色,培养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患者必须经过治疗,才能继续哺乳。
4、水样溢液:溢液呈稀薄而透明的水样,多为囊性乳房炎,也可由纤维囊性病或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
5、浆液性、浆液血性和血性溢液:浆液性为淡黄色,浆液血性为带粉红色,血性者为红色或棕色。浆液性或血性溢液可以是恶性的,多由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癌引起。血性溢液者,导管内乳头状瘤占10%左右;50岁以上患者,乳头血性溢液可能为乳癌所引起(占30%~47%)。
分清乳头溢液的性状和颜色,有助于乳房疾病的鉴别和治疗。
乳头溢液是什么意思
乳头溢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会有乳头溢液。其实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乳头溢液,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溢液不会自己跑出来,需要挤一挤才能从乳头里流出来,所以很多人没有发现。一般来说,和乳头溢液有关系的疾病最常见的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扩张症(或者叫做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些乳腺增生的患者也有溢液的表现。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样呢
1、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2、乳腺肿块: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
3、乳头改变: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4、乳腺疼痛: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更年期易得什么病 乳腺疾病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随着更年期临近,乳房也容易受到激素影响而发生一些病变,常见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癌,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乳头异常等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并向腋窝,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乳房有可触及的肿块,甚至出现一侧或双侧乳头溢液,有月经不调,痛经,大便干燥,腰酸等症状,严重的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缩,坚硬,粗糙,颜色变暗,甚至有瘙痒感,出现皲裂,糜烂现象。
更年期乳头溢液
第一:生理性or病理性?
女性乳头溢液分两种,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除了上述泌乳期的乳头溢液外,停止哺乳一年内的乳汁分泌、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乳汁溢出,都属于生理性乳头溢液,为正常现象。
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况下,与妊娠哺乳无关的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自然溢液,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者乳头溢液主要是指病理性溢液。在非妊娠期或者非哺乳期,乳头处出现有液体溢出,就属于是病理性的乳头溢液。是出现乳房疾病的早期现象。
第二:乳头溢液常见的乳腺疾病1.乳腺导管扩张症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粘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若并发感染时,肿块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2.乳管内乳头状瘤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75%的瘤体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有时仔细触诊病人乳房,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包块,质软、光滑、活动。乳管内乳头状瘤多为单孔溢液,因瘤体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溢液的同时常常呈现血性,或为暗棕色液体。
3.乳房囊性增生育龄妇女多见。部分病人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轻者多不被病人重视,重者可影响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4.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其起病缓慢,病人在无意中可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内上限或外上限,无痛,渐大。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节。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合成团。
专家讲解乳腺癌中期症状
1、乳腺疼痛: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有研究显示,绝经后乳腺癌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2、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
3、皮肤改变: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乳腺癌患者通常有皮肤粘连,皮肤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发红,皮肤水肿等。
4、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乳腺癌症状之一的即指后者。
乳头溢液就是得了乳腺癌吗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现乳头溢液后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乳头溢液的病因及种类
乳头溢液,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
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女性停止哺乳一年内,仍会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妇双乳可挤出少许清淡色的初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紊乱,部分女性会分泌少量乳汁。
此外,口服吗啡、利血平、吗丁啉、胃复安、丙米嗪、甲基多巴及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也会刺激催乳素分泌,导致乳头溢液现象的发生。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如严重的精神创伤、生活习惯突然改变等因素也可导致乳头溢液。
病理性溢液,是指在非生理情况下,与妊娠哺乳无关的一侧或双侧乳头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自然溢液,这种溢液为间断性、持续性的,持续时间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病理性乳头溢液多与以下几种乳房疾病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头溢液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早期症状。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溢液化验检查可见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而无癌细胞。此病若合并感染,肿块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此病多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女性。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带血性。如果仔细触摸乳房,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小的包块,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质软、光滑、易活动。化验检查溢液内可找到瘤细胞。瘤体虽小,但血管丰富,极易出血。
乳管内乳头瘤多发于40-50岁的女性。
乳房囊性增生
这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部分患者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化验检查溢液内无瘤细胞存在。除了溢液,该病还有两个特点:一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
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多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液化验检查后,可发现癌细胞。45-49岁、60-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晚期病变部位会出现橘皮样改变或卫星结节。
这里再介绍一下辨别乳头溢液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方法。
通常,单侧乳头溢液多为病理性,双侧乳头溢液多为生理性。乳头有15-20个乳管的开口。溢液从单孔溢出,多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溢液从多孔溢出,可能是生理性的药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症。此外,溢液是自行外溢的多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约有13%有自发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通常多见于挤压后。
乳头溢液的治疗及预防
对于生理性溢液,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注意调整饮食和内分泌,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如果是病理性溢液,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在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绝大多数乳头溢液为乳腺囊性增生或炎症引起。对于此类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配合清淡饮食,一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为肿瘤性溢液,通常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引起。前者应采用局部区段切除,后者则应进行手术切除。
乳头溢液是怎么回事
一 、发病原因
1、分类:
乳头溢液有真性溢液及假性溢液两种。真性溢液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然溢液,假性溢液是指乳头浅表糜烂或乳瘘的渗液。
2、病因:
真性乳头溢液的病因可因血友病、紫癜病、内分泌失调、导管本身病变及乳腺内病变引起。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内癌等,是乳头溢液的常见原因。。
二、发病机制
乳头溢液是不同性质的异常分泌液体由乳腺导管排出。
造成乳头溢液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的大导管系统受到不同病变的侵犯,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等现象,或者恶性肿瘤侵犯大导管而产生上述的病理改变。
1、临床分型:
(1)根据发病机制,真性乳头溢液分为2型:
乳腺导管内型:
包括原发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新生物、导管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囊性增生性疾病等。
乳腺导管外型:
包括乳腺的化脓性炎症、结核、肿瘤等导管以外的病变,累及或侵犯导管而使分泌物由乳头溢出。
(2)乳头溢液常为单侧性,亦可两侧同时发生。溢液的乳管可为单管,也可为多管。根据溢乳乳管,可分为以下两种:
单侧性单管乳头溢液:
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单侧性多管溢液常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
双侧性多管溢液:
多见于内分泌紊乱、药物反应、闭经-溢乳综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
2、乳头溢液性质:
乳头溢液溢出的部位和性状,对推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根据乳头溢液的性质可分为以下7类。
(1)乳样液:
溢液的颜色似去脂乳汁。常见于闭经-溢乳综合征(乳溢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综合征,或口服避孕药后。
因垂体被抑制泌乳素释放过多所致,部分乳腺增生症病人也可出现,此时常为两侧多管溢液,自动性流出。
(2)粉刺样溢液:
多由乳腺导管扩张症引起,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乳头有脂质粉刺样带有臭味的分泌物溢出。
此种溢液黏稠,多种颜色混杂,自动外溢。通常也是双侧多管,患者常伴有灼热、肿胀、瘙痒,还可见于更年期或中青年妇女性腺功能低下者。
(3)水样液:
溢液稀薄如水样,多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癌等疾病引起。
(4)脓性液:
溢液似脓汁,常见于产后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
(5)浆液性液:
呈浅黄色,大部分病例为乳头下部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亦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癌。
(6)血性液或浆液血性液:
血性液呈红色、浆液血性呈粉红色。血性溢液以导管内乳头状瘤较为多见,若50岁以上病人单侧乳头血性溢液,常提示可能为导管内乳头状癌,应高度重视。浆液血性既可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引起,也可由导管内乳头状癌所引起。
(7)淡绿色溢液:
分泌物为浅色较淡的绿色液体,较少见。常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肿是怎么回事 乳腺囊肿的症状
乳腺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
患者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 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 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在早期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
乳头溢液是怎么回事
孕期很多准妈妈的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由于孕激素等原因的影响,会出现乳头有乳白汁样液体流出,有时用手挤压乳头时,也会有白色(带点乳白色)的液体流出,这种称为乳头溢液。
医学上乳头溢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溢液,一种是病理性溢液。
生理性溢液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妊娠期、哺乳期或断奶后出现,溢液有时是单侧有时是双侧少量溢液等,溢液颜色多为白色乳汁样,通常这种乳头溢液是属于生理性溢液,会随着孕期和哺乳期的结束,症状消失,孕妇不用过于担忧。
另外,女性绝经前期或绝经后期乳头挤压有少量溢液者,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引起乳头溢液者,也均属生理现象。
而除妊娠期、哺乳期乳汁正常分泌外,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的乳头溢液,都属病理性溢液,这种溢液触碰时会有疼痛感,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还会出现病变,因此要及时发现和护理。
如何做好乳腺癌的鉴别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3,国内约占50%,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
2.乳腺导管扩张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人年龄较轻,多在40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③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到增粗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关系密切。⑤乳腺有炎性表现或有炎症病史及哺乳障碍史,乳房肿块可有缩小或增大的情形。⑥乳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⑦乳头溢液有大量的炎细胞。⑧乳腺肿块穿刺可见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较软并有压痛。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病人多为中青年妇女。②多数有结核病史,或有其他部位的结核。③病变都有炎症史,肿块时大时小,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④肿块局部可有发红、破溃等历史,部分囊肿有囊性感。⑤肿块针吸可见有干酪样组织,有稀薄的脓液。⑥有乳头溢液史,可为脓性。⑦少数病人的乳头溢液或针吸出的脓液,涂片可见有结核杆菌。⑧乳腺X线检查多数无异常,并有呈淡阴影者。⑨有乳腺结核与乳腺癌有并存者,约占5%。
乳头不能随意挤
在乳腺专科门诊中,有部分病人是因为乳头出现了分泌物来就诊的,而自己挤压乳头往往是原因之一。
乳头溢液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动的乳头溢液;二是被动的乳头溢液。所谓自动乳头溢液是指随意性的出现乳头有液体流出,如清晨起床后可以发现内衣有液渍斑斑,或白天不自主的乳头有液体流出。而被动乳头溢液是指平日没有发现乳头有液体流出,而是由于自己挤压乳头后才有液体流出。前者溢液往往为病理性溢液,也就是乳腺患有某种疾病造成的乳头溢液。但少数自动乳头溢液者也可能是生理性并非由疾病引起;后者溢液因为是挤压所致,大多为生理性的。但是,挤压乳头引起的乳头溢液亦有极少部分是由乳腺疾病引起。
为什么乳头不能任意去挤压呢?因为用手挤压乳头而出现的乳头液体流出,往往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
其一,少数女性正常的乳腺腺管内含有少量的分泌物,平时并无分泌物溢出,如果主动挤压乳头可以见乳头有分泌物流出,这不能认为是病理性溢液。如果病人本身已经患有乳腺导管扩张症或其他某种乳腺疾病可致使乳头溢液出现,但是尚未溢液之前,此时如挤乳头有溢体流出,就很难辨别出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使病情变得复杂,容易混淆原来是否有疾病存在,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
其二,极少数病人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导管内乳头状癌,患此病时尚未出现乳头溢血症状(乳头溢血是上述两种病症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届时正好病人有挤压乳头的习惯,可见到血液流出,这种血液流出究竟是因为乳头状瘤或癌造成的,抑或是因为挤压乳头时损伤了毛细血管后造成的出血?此时就很难判断,使病情变得复杂化。如果病人没有经常挤压乳头的习惯,乳头溢血是自然而出,专科医生就要从疾病角度去分析、检查、判断,得出正确的诊断。
鉴此,我们奉劝一些女性,乳头不要轻易去挤压,更不要在洗澡或换衣时动辄就将乳头挤一挤,这将会给许多乳腺疾病造成误诊和漏诊。
警惕乳腺癌来袭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女性要引起重视
1.两侧乳房不对称
由于肿瘤的存在或与胸壁粘连,该侧乳房可出现体积或形态的变化。
2.乳房疼痛
部分乳腺癌患者有乳房隐痛、刺痛、胀痛或钝痛等疼痛表现。
3.乳房肿块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多不伴有任何症状,常为单个、不规则、活动度差的硬性肿块,洗澡或乳房自检时无意发现。
4.乳头溢乳
乳头溢出乳白色、淡黄色、血色、水样、脓性液状物,血性溢液多提示乳腺癌,年轻女性出现乳汁样分泌物,有可能是内分泌异常引起,脓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炎症引起。
5.乳头改变
肿瘤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导致乳头偏向一侧、回缩或凹陷。
6.局部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水肿而有毛孔的地方明显凹陷,导致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像橘子皮。
7.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早期即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头溢液的注意事项
1.乳头溢液的情况
在乳头溢液中,一般血性溢液、淡黄色溢液、白色溢液、清水性溢液最常见,其中血性溢液可以是鲜红色或棕色,其伴发恶性疾病的几率较高,更要引起重视。
尽管乳头溢液大多数都是乳房的良性疾病,但也不乏癌变的可能,需要提高警惕,特别是要仔细观察乳头溢液的性状。一经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尽早排查患恶性肿瘤的可能。
2.溢液发生年龄
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其癌变的可能性越高。资料显示,20~30岁发生乳头溢液症状者,其癌变的几率不超过5%,而40岁以上发生乳头溢液者癌变几率约为50%,50岁以上约占64%,60岁以上约70%。
3.溢液性状及范围
乳头溢液可以发生于单侧、双侧,也可是一孔或多孔。一般非哺乳期双侧多孔的乳汁样溢液多为下丘脑功能紊乱,血中催乳素水平过高引起;良性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征综合征)的乳头溢液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浆液性溢液,溢液可呈无色稀薄透明或白色黏稠状、淡黄色或棕褐色溢液;乳腺炎症发生地溢液多呈脓性溢液,颜色为绿色或乳黄色,也可出现血性溢液;血性溢液多呈鲜红、淡红、浅褐或咖啡色,常发生于单侧,见于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等,血性溢液更需值得警惕。
此外,在乳头溢液自行外溢的人中,患乳腺癌的几率要高些,而挤压后溢出的人中,良性乳腺疾病或生理性溢液为多见。
4.乳头溢液时间 有关资料显示,发生乳腺溢液病程在1年内,乳腺炎症居多;若是在3年以内,乳腺癌的患者为多;而乳腺溢液的时间超过5年,则良性病变较多。
5.乳头溢液伴随症状 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发生乳头溢液时可在乳房内触及肿物,肿物多发生在乳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