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果冻已经有了国家标准

果冻已经有了国家标准

从5月1日起,我国首个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按照规定,直径小于3.5厘米的杯形果冻今后将不允许再生产。

“小果冻”还能生存5个月

此次新国标对果冻的尺寸、包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以消除果冻导致儿童窒息的隐患 。果冻“新国标”首次对果冻产品的大小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长度应大于等于3.5厘米,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内容物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厘米,异形凝胶果冻的净含量应大于等于30克。

除大小外,新标准首次规定,凝胶果冻必须在包装正面的明显位置,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不小于3毫米。同时规定,果汁型果冻应标出原果汁含量,果肉型果冻应标出果肉含量。按照要求,果冻生产企业自今年“五一”起,要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已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可以销售到9月30日。也就是说,今年10月1日以后,不符合标准的果冻必须全部退市。

“大果冻”并非无忧

据了解,自从去年年底标准修订以后,不少企业还在外包装上做了修改,对生产的果冻标签警示语、凝胶强度、形状和尺寸等重新做了严格规定。很多果冻品牌的外包装上已经标示了警示语:“老人和儿童请勿一口吞食”。有业内人士认为,发生“噎人事件”指的是凝胶果冻,这种果冻不容易被唾液溶化,即使仅仅把果冻尺寸变大了,要是勺子剜出比较大的一块,小孩吃的时候仍然要注意安全。现在有的国家规定,5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吃果冻。工商部门因此提醒市民,应谨慎选购,避免事故发生。

据了解,随着果冻国标的实施,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细则也将于不久后开始起草。据相关人士透露,国家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刚刚组织果冻生产企业进行了讨论,将对果冻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未来果冻产品必须经过认证才能上市销售。

辣椒酱将出台国家标准

中国调味品协会方面传出消息,辣椒酱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据悉,作为该项国标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天津二商集团所属利民调料有限公司将于下月将标准草案上交国家权威部门。专家表示,辣椒酱国标一旦出台,调味品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行业内20%的作坊式厂家将被淘汰。

据负责参与起草该标准的利民调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万守朋透露,此次制定的辣椒酱国标特别将农药残留列入了重点限制项目,同时,结合国外先进国家的产品质量要求,将水分活度指标等项目也引入了标准,并对产品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突出了产品质量卫生与安全。

记者获悉,我国辣椒酱国家标准的筹备工作始于2006年,当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简称CAC)通过韩国起草的豆瓣酱和辣椒酱两项CAC国际标准议案,提交亚洲地区食品法典协调委员会进行意见汇总和审定。在中国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众多中国企业表示所生产的产品并不在韩版国标设定的范围之内。韩版标准的出现,给我国的豆瓣酱和辣椒酱行业敲响了警钟。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至少有15亿人每天都要食用豆瓣酱。中国更是全球豆瓣酱的头号生产大国。而韩国和日本的豆瓣酱年产量超过70万吨。然而,作为豆瓣酱和辣椒酱的主产国,我国却一直没有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虽然个别产区有地方标准,但各自为政的企业标准还是占了大多数。

标准的缺失带来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漏洞,酱菜类产品屡屡出现在市场抽查的曝光榜上。今年一季度,深圳市工商局在对全市流通领域预包装辣椒制品进行质量监测中发现,辣椒制品合格率为92%,有近一成辣椒制品存在总灰分、苯甲酸、山梨酸超标的情况。

有专家表示,正在制定中的辣椒酱国家标准将填补这个行业长期的标准空白,有利于未来辣椒酱产品质量的卫生和安全监管,改变目前小作坊产品横行市场的状况,该国标实施后行业内20%的作坊式厂家将被淘汰。

据悉,目前,国内近千家企业的产品化验和国内市场调研工作已经完成,草案将于下月上交国家权威部门。

矿泉水的容量是什么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矿泉水的容量要看品牌了,不同品牌容量有时略有差别。大多数市面上销售的最常见的包装都是550-600ML的,也就是0.55-0.6升。

酱油瓶上这两个字很重要,一直被忽略!以后看准再买! 如何买到一瓶好酱油呢

一定要看清瓶身这三个地方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因此,拿到酱油后,最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有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还有一种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所以,酿造酱油PK配制酱油,绝对是酿造酱油更好啊!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什么是混合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现在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奶粉分段有哪些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无论是国内国家,还是品牌之间对奶粉分段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奶粉分段标准。

1、正统分法: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

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4、其它分法: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四段(12个月以上)。

电池国家标准

IEC标准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其中关于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285,关于镍氢电池的标准是IEC61436,锂离子电池目前IEC标准,一般电池行业依据的是SANYO或Panasonic的标准。

电池常用IEC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602851999;镍氢电池的标准为IEC614361998.1;锂电池的标准为IEC619602000.11。

电池常用国家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GB/T11013_1996GB/T18289_2000;镍氢电池的标准为GB/T15100_1994GB/T18288_2000;锂电池的标准为GB/T10077_1998YD/T998_1999,GB/T18287_2000。

另外电池常用标准也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C关于电池的标准及SANYOPANASONIC公司制定的关于电池企业标准。

多吃果冻的危害

果冻并非水果制品,而是由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甜味剂等材料配制成的,主要成分是藻酸钠及琼脂、明胶和香精、色素等。儿童摄入过多果冻会影响机体对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干扰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可导致味觉异常、异食癖等症。而使果冻产生诱人香味的香精,是由脂类和醛类等化合物溶于酒精配制而成的,果冻的鲜艳色泽则是加入人工合成色素的结果。进食添加了人造香精、人工色素的果冻,不仅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由于小儿肝脏、肾脏的解毒排泄功能较低,容易使毒性物质蓄积在体内,妨碍机体新陈代谢,影响少年儿童发育。近年来,国内因为吃果冻造成幼儿窒息死亡的事件屡有发生。

真相一:果冻主要成份是水和卡拉胶

有人说,果冻基本上是水和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制成,对人体并没有营养价值,因此食用果冻没有什么意义。

到底果冻有没有营养呢?专家说,果冻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卡拉胶。卡拉胶是一种膳食纤维,对人体肠道功能有一定益处,但是如果食用太多,会妨碍人体对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当然,果冻生产厂家在果冻中会加入少量果汁和果浆,还有一些品牌的果冻里面有直接从水果中取出的果肉,虽然这些果汁果肉有一定营养,但是相比直接食用水果,其营养含量就低了很多。另外,果冻生产厂家也会在果冻中添加一些营养强化剂,添加一些Vc和乳酸钙等,以提高果冻的营养价值。但是,从营养上来说,果冻所能提供的热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所需。

从营养角度上来说,孩子应该多喝一些牛奶、多吃一些水果,合理饮食、不偏食,尽量少食用果冻。考虑到丰富口味,可以吃一些果冻,但尽量不要吃太多。孩子的食量有限,食用过多果冻会占用孩子的食量,使孩子身体缺少足够的营养补充空间,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同时,食用过多或频繁食用果冻,还会使孩子体内累积过多卡拉胶等增稠剂、甜味剂、着色剂及防腐剂等,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真相二:甜味剂超标有危害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7个品牌的19种果冻进行了试验的结果显示,有9个样品使用甜味剂,均为甜蜜素;有7个样品甜蜜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甜味剂包括白糖、糖精、甜蜜素等在内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本身没有害处,但如果生产厂家不按国家规定的剂量进行添加,就容易对身体造成危害。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如果果冻中食品添加剂剂量超出了国家标准,对身体就有害。即使果冻本身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是食用过多,就会导致体内食品添加剂过多积累,同样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真相三:吃果冻要小心窒息

现在市场上存在很多生产不规范企业,这些厂家对果冻原料的添加往往不符合国家规定,也有一些微生物和细菌指标超标,质量不过关。比如在购买时如果发现果冻色泽太浓,一般就属于着色剂添加过量,所以应谨慎购买食用。

由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还不完全,在进食果冻时容易出现果冻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形成器官异物导致窒息。尽管大部分果冻包装上一般都有“注意:幼儿老人不要大口吞食,以防噎喉”、“婴儿勿食”等说明文字,但是大多数人在进食果冻之前都没有注意到这些说明。专家提示说,在最初,果冻包装上是没有这些说明文字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婴幼儿吃果冻噎死的事故,果冻的包装上才先后出现了这些说明文字。

1岁左右的儿童不宜吃果冻,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牙齿还很少,不能正常咀嚼、粉碎果冻,一旦吸食进去,堵住声门,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因为果冻是胶状物,即使疏通也很困难,需要手术。而且,大一些的儿童也最好不要以吸食方式吃果冻,最好咬着吃或用小勺取食。目前绝大多数果冻在外包装上没有这方面的提示,尤其是散装果冻,更应当引起注意。

雪蛤的选购

一是要看产地,认准是东北林蛙所出(由于雪蛤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规定它的定义,有些无良商人会狡辩说牛蛙也可以叫做雪蛤)。

二是看它是干剥还是湿剥,也就是吊干才剥还是生剥。后者并非是劣质品,价格会比干剥的便宜,但含水率高达20%~50%,药用价值会比干剥的略低。

三则是看外形,以完整少碎片的为上。

四是看“发头”,越是靓的雪蛤,浸发率越高,像一些卖250多元/两的雪蛤,浸发后可以达到1比60的比例。而一些级数不高的雪蛤,则可能只能一发五。

总之,好的雪蛤,色泽偏白,肉厚,带有清淡的鱼腥味,用水浸泡之后发胀程度跟原来的比例为1∶60。

相关推荐

3m口罩的产品类别

医用口罩 3M医用防护口罩分国产和进口,具备了医用外科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防护性能,是在医院专用的,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的防护口罩,也属于II类医疗器械产品 3M 9132医用口罩,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083-2010。进口的3M医用防颗粒物口罩(如1860)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美国NIOSH(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认证,符合N95级别要求,同时还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认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19083-2010《医用

90%的人都是用擦屁股的纸在擦嘴 纸巾纸和卫生纸的国家标准

总的来说,卫生纸在细菌检测上的要求比纸巾纸低,对绿脓杆菌和真菌菌落总数没限制。 产品标准里,GB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T”是推荐的意思。 GB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T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又称自愿标准,意思是,采不采用,企业自己决定。简单来说,GB是必选项,GB/T是加分项。 面巾纸的产品检测标准GB/T20808《纸巾纸(含湿巾)》,是参考食品标准建立的——擦脸擦嘴的纸巾,认准这个标准买。

宝宝3岁前容易噎到的12种食物 果冻

果冻多种水果口味,酸酸甜甜的味道很令孩子们喜爱,但果冻口感滑嫩,就连大人也很喜欢吃,但这对3岁以前的孩子却隐藏着危机。 由于果冻表面滑溜,很容易未经咀嚼后就直接滑到宝宝的食道,再加上果冻的张力大而可能堵住食道,造成宝宝窒息,真的非常危险,爸妈们更要注意。 如果真的要喂宝宝吃果冻,还是建议要切的细细碎碎的,一次喂一小小口,并随时注意宝宝吞食后的状况。

食用虾丸的注意事项

外包装显示主要成分为:鱼糜、淀粉、饮用水、白砂糖、食用盐、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水分保持剂),也丝毫不见"虾"的影子。超市速冻柜台的服务员表示:“十来块钱咋可能吃到真正的蟹丸、虾丸能吃到味道就不错了。” 虾丸蟹棒并不含真正的虾肉蟹肉,那为何这些食品多年来都被作为海鲜产品上了餐桌呢?食品专家介绍,这些食物严格意义上叫做"仿生"食物,多半以低值鱼加工而成的鱼糜为主要原料,从形状、风味、营养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加工而成。仿生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无法和原生海洋食品相比的,可以说差得很远。因此提醒消费者认清,虾丸

矿物质水、矿泉水、纯净水的区别

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矿泉水一般应以不加热冷饮或稍加温为宜,最好不要煮沸。因为矿泉水一般含钙、镁较多,一定的硬度。而煮沸时钙、镁易析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垢,这样既丢失了钙、镁,还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适,所以矿泉水的最佳饮用方法是常温下直接饮用。 纯净水: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

儿童膨化食品“毒” 不能多吃

卫生部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超量问题,其中针对膨化食品拟禁用含铝添加剂。目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多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济南多家超市,膨化食品多占据儿童食品的“半壁江山”。专家指出,儿童体内铝超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不过,限用铝添加剂不会对食品行业产生太大影响。 儿童摄入铝多来自膨化食品 卫生部3月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该标准拟撤销所含铝食品添加剂在膨

千万别给孩子买这两种奶粉

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26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224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0.9%。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批次;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样品1批次。 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批次,涉及的标称生产企业、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淮南益益营养食品科技限公司生产的金贵族幼儿配方奶粉(鲜护3阶段)中菌落总数检出值为6500、2000、6200、6800、2200CFU/g,不符合标准规

什么是儿童文具

儿童文具与一般的办公文具不一样,这种文具主要供3-12岁的儿童使用,除了应该具文具的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增加安全保障。 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几乎涵盖了所文具用品的安全技术标准。根据规定,该标准适用于未成年学生使用的用品,包括水彩画颜料、蜡笔、油画棒、指画颜料、橡皮泥、橡皮擦、涂改制品、胶粘剂、水彩笔、书写笔、记号笔、绘图用尺、本册、书包、笔袋、手工剪刀、文具盒、卷笔刀等学生用品。

布丁和果冻的区别

1、布丁和果冻什么区别,首先这两者用的原料是不同的,而且我们上去明显的不同,果冻是比较透明的,而补丁是不透明的,因此两者根本就不是一种食品。而且现在市面上布丁和果冻很多品牌,不同的品牌也不同的口味。 2、布丁和果冻什么区别,其次果冻是一种用食用明胶制作的食品,而补丁一般是用玉米淀粉和树薯淀粉制作的。果冻看上去是晶莹透亮的,吃着口感也比较的柔软爽滑,而布丁一般都是蛋奶类的食品,吃着也是比较软的。 3、布丁和果冻什么区别,最后果冻的主要原料就是白糖、卡拉胶、甘露胶、钙、钠、钾盐等,还面粉、牛奶

什么手套可以戴着做饭

通常,遵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要求的乳胶、丁腈食品手套,以及遵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要求的PVC、PE食品手套,都是可以戴着做饭的。 比如说制作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原料、沙拉和沙拉配料、冷肉和三明治、面包和烤面包等,不能直接用手触摸,需要佩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