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迅速鉴别高血压

如何迅速鉴别高血压

1、糖尿病与高血压

鉴别标准: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时,应警惕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

2、肾实质性高血压

鉴别标准:肾实质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人数的5%~10%,是由各种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

3、肾血管性高血压

鉴别标准: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4、戈登综合征

鉴别标准:也被称为家族性高钾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高血氯、低肾素性高血压。

5、盐敏感性高血压

鉴别标准:可理解为由于高盐的摄入所引起的血压升高。人群内个体对盐的摄入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存在盐敏感性问题。

6、白大衣高血压

鉴别标准:指患者在诊所检查时所测量的血压偏高,但是在诊所以外的环境中血压则正常,且动态血压监测正常。

7、假性高血压

鉴别标准:老年人、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尿毒症等患者在使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测量的血压值高于动脉穿刺所测量的血压值。

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鉴别标准: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机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到抑制,临床上表现为低血钾、高血压。

9、嗜铬细胞瘤

鉴别标准: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意部位,可能会引起血压异常与带血紊乱症候群,这种血压异常多表现为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该如何鉴别

大家都应该知道,对高血压病人的具体发病情况的准确判断关系着治疗效果的理想程度。因此,我们要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重视检查高血压病人的病情。那么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高血压病情诊断工作呢?

1、依靠一些常规检查来判断病情是高血压诊断的必要内容,通常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血尿常规检查:患者如果出现尿血、贫血等症状,应首先考虑肾性高血压。血生化。如血钠、血钾、血糖、血脂等,血钾低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心电图:可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病情,了解是否有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

2、患者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就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检查出病情,并且给以适当治疗。为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存在,一定要检查患者是否有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观察患者的视网膜是否已经发生病变也是判断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大家应该知道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高血压外周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通过上面内容相信大家对如何合理诊断高血压有了具体的认识,做到科学诊断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对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大家要重视诊断高血压的积极意义。

高血压鉴别诊断方法

一、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一)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二)尿常规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三)肾功能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四)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五)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如何迅速鉴别偏执性精神病

对偏执状态的鉴别诊断

常常要除外器质性精神障碍(如内分泌疾病、脑退行性病变和药源性引起的精神症状)、情感性障碍(如躁狂症的夸大妄想)等。

1.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鉴别,在疾病早期有一定难度。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奇特和片断的,而且伴发其他分裂症症状。不难与偏执状态鉴别。偏执状态通常缺少schneider一级症状和Bleuler的四“A”型症状。

2.与情感性障碍的鉴别较为容易,因偏执状态是较持续性的,社会功能保持相对较好。在情感性障碍多为发作性病程,社会功能虽明显受损,但治疗效果良好。

3.偏执狂和偏执状态均以系统妄想为特征,偏执状态的妄想不如偏执狂系统、固定,妄想内容可因环境变化而变化,预后较好。但在疾病初期难以鉴别。

高血压肾病诊断鉴别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二、体检发现

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应与急进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病相鉴别。

几个症状辨别高血压

辨别高血压的几种症状:

1、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易激动等。

2、心血管系统异常,如心悸、胸闷,冠心病患者可能发作心绞痛。

3、泌尿系统异常,如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男性ED等。

4、眼底血管异常也是常见高血压的症状之一。

5、高血压的症状还表现为运动系统异常,如肢体麻木,乏力,颈背肌肉紧张、酸痛等。

6、血液系统异常,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贫血,鼻中隔部位血管存在缺陷的患者易发生鼻出血等。

高血压鉴别诊断方法

一、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

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

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一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二尿常规

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三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四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五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 %~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六超声心动图

目前认为,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比较,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厚最敏感、可靠的手段。可在二维超声定位基础上记录M型超声曲线或直接从二维图进行测量,室间隔和或或心室后壁厚度>13mm者为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时左心室肥大多是对称性的,但有1/3左右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1.3,室间隔肥厚常上端先出现,提示高血压时最先影响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尚可观察其它心脏腔室、瓣膜和主动脉根部的情况并可作心功能检测。左室肥厚早期虽然心脏的整体功能如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仍属正常,但已有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顺应性的减退,如心肌收缩最大速率Vmax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二尖瓣开放延迟等。在出现左心衰竭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室、左房心腔扩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

七眼底检查

测量视网膜中心动脉压可见增高,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见下列的眼底变化:

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

Ⅱ级A: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

B:视网膜动脉显著硬化

Ⅲ级:Ⅱ级加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Ⅳ级:Ⅲ级加视神经乳头水肿

八其他检查

病人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及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亦常有血糖增高和高尿酸血症。部分病人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升高。

几个症状辨别高血压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辨别高血压的几种症状:

1、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易激动等。

2、心血管系统异常,如心悸、胸闷,冠心病患者可能发作心绞痛。

3、泌尿系统异常,如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男性ED等。

4、眼底血管异常也是常见高血压的症状之一。

5、高血压的症状还表现为运动系统异常,如肢体麻木,乏力,颈背肌肉紧张、酸痛等。

6、血液系统异常,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贫血,鼻中隔部位血管存在缺陷的患者易发生鼻出血等。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1、高血压病人用药大有学问。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并非使血压降得越快越低的药物就最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自己最适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药物。使用能够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物才是最佳的选择。

高血压病人应做到“宁可一顿不吃饭,也不能一次不吃药”。认为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停药会使血压反弹,重新升高,医生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停药综合症”。病人也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因为血压骤降会引起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

2、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时辰,更有说道。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并非恒定,存在着自发性的波动。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最低。如果白天忘了服药,到临睡前再补吃降压药,那就相当危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究竟什么时间服药合适?临床实践表明,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药物的作用一般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个小时达到高峰。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吃药较为合适。目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因为它的降压作用温和平稳,药效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最好是固定在早晨起床之后。

3、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因年龄、是否有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血压维持在138/83毫米汞柱左右是安全的。如果你的血压未达到目标,必须采取适当加大剂量或改换它药、或联合用药等措施,以防靶器官的继续受损。

4、服药的剂量也有讲究,尊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血压恢复到正常(低于140/90毫米汞柱)以后,在医生的认可下,剂量可缓慢减少,直到摸索出最小剂量也能控制住血压为止。

5、定期监测血压是尽早发现高血压症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经非同一日至少三次以上的随机测量,血压均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认,病人基本上都需终身接受治疗、终生服药。

温馨提醒:高血压是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其并发症较多,病因较复杂,同时治疗方法也很多,所以建议患者应该要多学习高血压基本常识,做好正确有效的治疗工作。

鉴别真假高血压

1、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血压计,并提前校准,袖带至少覆盖上臂的2/3。

2、测血压前休息5分钟,等呼吸平稳、心跳正常了再测。运动、情绪激动等都会使血压波动。

3、无论是坐位还是卧位,上臂和血压计都要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立位性低血压情况的人,还应再测一下站立位血压。

4、测量时要保持安静,不说话,手臂也不要活动。

5、每次最好测2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血压值读数相差5毫米汞柱,应再测一次,以3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高血压患者最好定期自测血压,并将每次的数值记录下来,帮助医生正确判断病情变化。

高血压该如何鉴别

1、依靠一些常规检查来判断病情是高血压诊断的必要内容,通常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血尿常规检查:患者如果出现尿血、贫血等症状,应首先考虑肾性高血压。血生化。如血钠、血钾、血糖、血脂等,血钾低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心电图:可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病情,了解是否有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

2、患者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就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检查出病情,并且给以适当治疗。为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存在,一定要检查患者是否有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观察患者的视网膜是否已经发生病变也是判断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大家应该知道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高血压外周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通过上面内容相信大家对如何合理诊断高血压有了具体的认识,做到科学诊断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对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大家要重视诊断高血压的积极意义。

相关推荐

肾血管性高血压如何鉴别

1、外伤后肾动狭窄 影像学改变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相似,即也可表现为高血压、患侧肾体积缩小。但病人有明确的外伤史及有明显的肾周血肿形成,随着血肿逐渐吸收、机化,对肾动脉造成压迫。因此,病人的血压是逐渐升高的。IVU患侧肾显影延迟,严重者甚至不显影。 2.慢性肾盂肾炎 也表现为高血压及肾脏体积缩小。但既往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白细胞以及蛋白、管型。IVU双肾体积均缩小。病程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明显的水肿。 3.嗜铬细胞瘤 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发作时收缩压可达26.6

脑出血的诊断方法

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发病突然,血压常明显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可伴有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脑出血。头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有瘫痪体征时,需要与脑炎、脑脓肿和脑肿瘤鉴别鉴别要点有年龄、起病形式、有无发热、有无外伤史等,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颅CT和MRI对鉴别有帮助。 (2)与外伤性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下血肿鉴别。这类出血以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为主,但多有头部外伤史,头颅CT检查有助于确诊。 (3)对发病

高血压的检查诊断依据

一、检查 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发生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腰椎穿刺可能发现血性脑脊液。 头颅CT平扫为首选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脑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和血肿量,以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也可鉴别脑水肿和脑梗死,血肿的占位效应可通过侧脑室的受压移位,大脑镰的移位及基底池的丧失来推测,这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还可根据血肿部位和增强后的CT表现来鉴别其他病因,如血管畸形,动脉瘤,肿瘤等。 当怀疑引起脑出血的病因是高血压以外的因素时,进行MRI检查是有价值的,可以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肿

辨别高血压的几种症状

1、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易激动等。 2、心血管系统异常,如心悸、胸闷,冠心病患者可能发作心绞痛。 3、泌尿系统异常,如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男性ED等。 4、眼底血管异常也是常见高血压的症状之一。 5、高血压的症状还表现为运动系统异常,如肢体麻木,乏力,颈背肌肉紧张、酸痛等。 6、血液系统异常,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贫血,鼻中隔部位血管存在缺陷的患者易发生鼻出血等。

高血压肾病鉴别方法

1.患者的尿液进行必要的检查是很关键的,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的肾脏受损情况。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需要患者重视的是,一旦发现自己有高血压肾病的发病迹象,那么就要重视在发病初期积极采用肾活检来诊断病情。 2.建议你做一个24小时定量,一般高血压肾病是轻中度的蛋白尿,24小时的定量 在2g以下,再做个肾功能检查,一般血肌酐会升高。再做个影像学检查,如果发展到肾衰,肾脏会出现萎缩。如果临床诊断困难建议做肾活检。 3.肾病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尿液常规检查:尿液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 高血压

味精和鸡精虽然在加热过程中不会产生什么毒素,还被归为最安全的类别,但还是有一些健康风险,这个风险就是高「钠」。尝过味精和鸡精的人都知道,这两种调味品是很咸的,「钠」含量高,而钠含量高容易导致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炒菜里需要放点鸡精或者味精时,盐就要少放一些。味精或者鸡精可以让你在同样的咸味下,吃下去更少的钠。这样做可以避免每天摄入盐(钠)的总量超标。

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1.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和糖尿病肾病等均可引起高血压。这些疾病早期均有明显的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至终末期肾病阶段高血压几乎都和肾功能不全相伴发,因此,根据病史、尿常规和尿沉渣细胞计数不难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相鉴别。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尿细菌培养和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价值。糖尿病肾病者均有多年糖尿病病史。 2.嗜铬细胞瘤 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右侧多于左侧。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也可发生

高血压鉴别诊断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对高血压鉴别不是特别了解,那么就让专家来教您辨别一下高血压吧。希望您能够通过专家介绍辨别出您是否患有高血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 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节、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恶徒及意识障碍等,常高度提示脑出血可能,CT检查可以确诊。 1、昏迷病人应与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等引

高血压危象的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的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嗜铬细胞瘤 有典型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史,发作间歇期血压可正常,降压试验阳性,尿儿茶酚胺3甲氧基-4-羟基苦杏但酸(VMA)含量增高,肾盂造影和腹膜后充气造影可助鉴别。 (2)脑肿瘤 高血压脑病时症状与脑肿瘤相似,需加以鉴别,脑肿瘤病人视神经乳头有水肿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体征,X线检查及CT检查可助鉴别。 (3)颅内出血 常突然发病,神志障碍、呼吸深大、带鼾音,口角歪斜、肢体瘫痪、眼底检查可有视乳头水肿,但眼底动脉无痉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