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季孩子上火的信号 症状5:大便干结

秋季孩子上火的信号 症状5:大便干结

干冷的天气会让便秘的宝宝更多。长时间排泄不通畅,会使粪便郁结、干燥,成颗粒状,排便时非常痛苦。

改善妙方:南瓜片、山药片适量,烧熟后加入番茄片、黄瓜片,可以祛热润肠、健脾通便,适于大便干结的孩子。

宝宝上火的症状

1、大便干

症状:大便干结,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危害:患上便秘的宝宝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便秘会降低免疫力,让宝宝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长期排便不畅,会引起习惯性便秘。

2、小便黄

症状: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

危害:长期小便短黄,代表宝宝身体经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动和身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

3、口舌生疮

症状:未会说话的宝宝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在口腔附近用手触动。

危害:口舌生疮导致宝宝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喝水,使宝宝正常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身体发育。而且一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即为“烂嘴角”。

4、睡不香

症状: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

危害:睡不香导致生活作息紊乱,也使宝宝容易出现生气、精神烦躁、脾气急躁冲动、情绪波动等状况,从而进一步加重宝宝上火问题。最终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后果,影响宝宝正常身心发展。

5、眼屎增多

症状: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危害:容易引起病菌入侵,引发麦粒肿。麦粒肿俗称针眼,是宝宝常见的眼病。

6、有口气

症状:口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危害:有口气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体验,而胃火严重时会同步出现大便干结等问题,形成上火的恶性循环。

宝宝吃水果注意事项,夏天这样给孩子吃水果要人命! 孩子吃水果可能引起的疾病

孩子因为吃水果而引起过敏的症状并不少见,常见的警示信号就是口唇周围瘙痒起水泡。引起孩子过敏的常见水果有芒果、桔子、桃子、杏等。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对哪种水果过敏,应让孩子立即停止食用该水果,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对于其它水果过敏的情况。

有些水果吃多了会使孩子上火,例如:榴莲、荔枝、龙眼、桃子、樱桃、杨梅等。上火症状有口腔溃疡、口角炎、嘴边起泡、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眼睛或鼻子发炎等,孩子吃这些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不可多吃。

荔枝肉中有一种叫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的物质,可以引起血糖迅速降低。我们常说儿童患“荔枝病”,就是空腹吃荔枝后引起的低血糖病。所以,孩子吃荔枝一般要在饭后食用,出现“荔枝病”要尽快补充糖水,或送医院治疗。

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块冰西瓜真是消暑解渴。不过,孩子肠胃功能较弱,吃太多冰西瓜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腹泻。孩子都爱吃凉甜多汁的冰西瓜,冰西瓜虽好,但不可多吃!

肺热的症状 大便干结

肺热者体内邪热浊气内弥上漫,肺气逆气而上,不能下降,从而影响到肺部下方的胃肠器官,使大肠失去传导功能,导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

便秘的宝宝秋季爱感冒

秋天宝宝如果总是便秘,等到了冬天就会反复地感冒,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有些不着调,但是中医专家提醒家长们,如果不想在入冬以后隔三岔五地带着孩子往医院跑,就得从现在开始,调理好孩子的肠胃。

大便不通何以会与感冒有关联?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胃一旦出了问题定会影响到肺部功能,如长期便秘会使病毒长时间滞留 肠胃,造成“积滞蕴热”,使感冒容易反复发作并加重。

秋季空气干燥,很容易使孩子出现阴伤津液不足的状况,如果不进行饮食调理,进而可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特别是现在的宝宝,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加上有些家长存在育儿误区,常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引起上火的零食,便秘更是常事。

因此,如果在秋天发现宝宝有便秘的情况,就应该及早动手解决问题。不然,等到了冬季,孩子由于蔬菜瓜果吃得更少,活动量也减少,更易使便秘趋于严重,而此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秋天干燥的气候也很伤孩子的肺。中医认为,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若秋季没有好好的养肺,则冬季感冒在所难免。

因此,专家建议:要想避免孩子冬天感冒,在秋天就要行动起来,让孩子多吃“三养”食物。

一为养肠胃,即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竹笋、苹果等,及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核桃仁、香蕉、芝麻等。

二为养肺,除了用人们熟知的银耳、百合、生梨等拌蜂蜜煮粥或炖汤外,还可多让孩子吃些山药、荸荠、萝卜及大蒜、洋葱,也都能起到清心润肺,防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三为养身。孩子多吃些颜色深的水果也可以起到预防伤风感冒的作用。芒果、黄桃、猕猴桃等深色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对于抗感冒、增加身体抵抗力有很好的效果。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阴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 归来,三阴交,太溪,丰隆穴。

功效:滋阴润肠通便。

婴儿便秘推拿图解步骤 婴儿便秘病因病症

素体阳盛,过食辛热食物,以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热病后耗伤津液,肠道失于濡润,而致大便干结,难于排出。

症状:大便干结,身热而赤,烦渴口臭,胸胁痞满,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作痛,噫气频作,小便短赤,苔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先天不足,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不足;或病后体虚,气血亏损,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少,不能滋润大肠,以致大便排出困难。

症状: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怯,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秋季孩子上火的信号 症状2:口干舌燥

宝宝的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了,很容易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改善妙方:鲜石榴取籽捣烂,用清洁纱布绞汁,直接给孩子喂服,每天2~3次,可以生津止渴。

4种便秘的食疗方法

一、热秘

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心烦急躁,感觉口干口臭,腹部胀痛,舌红苔黄。

食疗方:苹果柠檬汁

做法:柠檬1个,苹果500克,将柠檬与苹果榨汁后加入适量蜂蜜饮用。

二、虚秘

症状:大便干结,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舌淡而红,苔薄白。

食疗方:三仁拌蜜

做法:20克松子仁、40克核桃仁、20克柏子仁捣烂后,加入蜂蜜食用。

三、气秘

症状: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胸闷胁胀,心烦易怒,容易胃部反酸,舌稍红苔薄。

食疗方:萝卜饮

做法:白萝卜150克、胡萝卜50克,冰糖适量,萝卜切块后炖煮烂熟,加入冰糖食用。

四、寒秘

症状:大便干,小便清长,口淡,面色清白,手足不温,舌淡苔白。

食疗方:姜汁拌菠菜

做法:250克菠菜洗净切断后,开水煮一分钟后捞出滤水,加入姜汁30克、酱油、醋、香油、花椒油拌匀后食用。

为什么橘子吃多了会上火

中医方面认为,橘子性温,多吃容易上火,一次性吃过量的橘子,会引发口唇生疮、口舌干燥、咽喉干痛、大便干结等症状,俗称橘子上火。

现代医学表明,橘子含有大量的糖分,一次性大量食入,很容易导致体内的热量供过于求,令身体出现功能紊乱的情况。

宝宝上火的常见症状

1。睡不香

上火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倘若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宝宝很有可能是因上火而引起睡眠障碍,家长就要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了。

2。眼屎增多

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眼屎过多时甚至会粘住宝宝眼睑。在排除这些眼部不洁物,是由于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变可能之后,宝宝很有可能是上火了。

3。有口气

宝宝口中有异味,表示孩子可能已经上火,因为口气可能是宝宝肠胃功能紊乱,产生“胃火”导致的,严重时会同步出现大便干结等问题,形成上火的恶性循环。

4。大便干结

因消化不良导致上火的常见症状就是大便干结。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积食而引起宝宝上火。这时,宝宝可能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粪便硬结而量少,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引起宝宝哭闹。出现以上情况,宝宝上火就比较严重了。

专家释疑宝宝喝奶粉不会上火

秋季本身就容易上火,很多奶粉喂养的小宝宝在秋季时节更是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很多家长就担心是不是喂食奶粉导致了孩子上火?专家介绍,宝宝喝奶粉是不会上火的,可能与喂养的方式有关。

从中医角度讲,“上火”的表现主要有颜面潮红、嗓子干、咽部疼痛、大便干燥、性情烦躁,小婴儿还可能出现面部频繁湿疹、睡不安稳等情况。喝奶粉容易上火是很多家长的误区,有些家长甚至为“去火”购买一些“奶粉伴侣”,这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奶粉本身并不会导致“上火”,但喂养不当、穿衣过多等可能会导致,比如给宝宝喂了太多奶粉、喝水又少、果蔬吃得不够等。

6个月以下的宝宝,“去火”主要以多喝水为主。婴儿期需要添加辅食时,更应特别注意预防“上火”,要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从泥状过渡到渣状,不能加得过猛,以免给肠胃过大的压力,产生“火”。此外,必须注意饮食搭配的合理,以主食类为主,蔬菜次之,最后才是肉类。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吃水果多,就不用吃蔬菜了,其实水果是代替不了蔬菜的,蔬菜有很多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助于宝宝消化,避免“上火”。喝水也是预防上火的重要方法,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甜水。

相对来说,秋季由于燥热,是宝宝比较容易“上火”的季节,妈妈们更应当心,穿衣上不能捂得太厉害。空气好的情况下,应让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并注意多喝水。

宝宝如果出现嗓子干等上火症状,给大家推荐两个“去火”食疗方:一是用白梨、白萝卜、荸荠煮水;二是用冬瓜或藕切片煮水给宝宝喝。

秋季吃柿子的好处 清热去燥

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可清热润燥,缓解秋季燥热,导致的上火、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等症。

宝宝内火大的症状 大便干结

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应对措施: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

相关推荐

秋季孩子上火有什么症状 症状1:皮肤干燥

宝宝的皮肤无比娇嫩,秋天天气突然变得干燥,皮肤就容易脱屑、起皮、皲裂。 改善妙方:宜多喝水,应多吃各种蔬菜、鲜奶、鸡蛋等食品,摄入一些矿物质,如镁、钾等。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实秘 1.肠胃积热型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 症状大便干结

便秘中医可以医治好吗

一、气机郁滞型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治法是顺气导滞。 二、阴寒积滞型便秘

秋季孩子上火有什么症状 症状7:烂嘴角

烂嘴角医学上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等,张口还可出血。引发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干燥和缺乏B族维生素。 改善妙方:若口角干裂出血,则创面应先用温热水或盐水洗净,待稍干燥后,再抹上金霉素软膏等,或用鱼肝油核黄素糊剂,并口服核黄素。同时可服用维生素B2。

龙眼每天吃多少合适 孕妇可以吃龙眼吗

孕妇建议少吃龙眼。 龙眼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有滋补气血、健脾养胃的功效,孕妇食用后能帮助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但是孕妇又容易又大便干结、心悸烦热等症状,而龙眼又是一种温性的水果,食用后可能会加重孕妇部分上火大便干结症状,增加不适,所以建议孕妇少量吃龙眼即可,切忌不要食用过多。

秋季孩子上火要会科学护理

宝宝上火的护理方法 1、婴儿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2、采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并多喂些水果汁;半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多喂开水。对母乳不足婴儿应及时添加牛奶,而不是润肠通便;增加谷类食物和纤维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愈。 3、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时排便1-2次; 4、平时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尽量少给孩子购买“上火”食物,(如油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血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穴。 功效:养血,润燥通便。

宝宝上火的原因

上火,是中医的一种说法,通常认为有2种原因: 内因: 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 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 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外因: 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饮食因素: 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 环境引起上火: 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由于宝宝

三岁宝宝手心热是怎么回事呢

1.首先,您要注意观察宝宝除了手心热以外还有没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苔红,口味异常,腹部发热,腹胀等症状出现.如果伴有上述症状的出现,那么就是食积表现.主要由于儿童脾胃先天不足,加之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总是地给孩子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从而进一步加重了脾胃负担,造成饮食停滞,积久化热,从而出现手足心热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测体温正常.如果没有上述现象,应该检查是不是由于给宝宝穿的过多而影响了自身的体温调节. 2.民间有此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平时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