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不好刮痧位置示意图 胃不好刮痧方法三:肝气犯胃

胃不好刮痧位置示意图 胃不好刮痧方法三:肝气犯胃

肝俞、脾俞、胃俞、胃仓、中脘、气海、关元、内关、太冲、足三里、梁丘、阳陵泉、少冲、二间。

取穴方法:

(1)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胃仓: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5)中脘:脐正中直上一掌。

(6)气海:脐正中直下两横指。

(7)关元:脐正中直下四横指。

(8)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9)少冲: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

(10)二间:握拳,在手示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11太冲: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12)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寸。

(13)梁丘:屈膝,当骼前上棘与髋底外侧端连线上,髋底上2寸。

(14)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补法。

先刮后背部肝俞、脾俞、胃俞、胃仓;再点揉腹部中脘、气海、关元;然后刮或点揉上臂部内关、足部太冲;最后刮下肢部足三里、梁丘、阳陵泉。放痧穴:太冲、足三里、少冲、二间。

具体操作方法:

(1)在肝俞、脾俞、胃俞、胃仓、足三里、梁丘、阳陵泉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肝俞、脾俞、胃俞、胃仓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以局部起痧为度。

(3)内关、太冲、阳陵泉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起痧为度。

(4)中脘、气海、关元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5)少冲、二间二穴进行严格消毒,采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点刺,挤出3~5滴血为度。

理气和胃、止胃痛、缓解胸闷痛。

注意:术前饮用少量温水,嘱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少食刺激性食品。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中医刮痧 哪里痛刮哪里

1、胃口不好 上下左右刮腹部

刮痧对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处进行刮痧,可使蠕动亢进的肠道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中医表示,像脾胃虚寒平时容易出现胃口不好、疲倦、吃不下、舌头比较白的人,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

2、感冒 背部脊柱两旁刮一刮

冬天也是容易发生感冒的季节,正常来说,冬天的感冒更多是由于寒气的入侵所致,而背部为太阳经走行的重要部位,特别是“阳脉之海”走行于背部正中,如果能对此部位进行适当的刺激,能够对感冒起到很好的缓解预防作用。

中医表示,对背部的刮痧需要外人帮忙操作,被刮痧者可背部朝上躺下,让别人用刮痧板在脊柱的两旁由上往下刮,以自己身体能承受的最大时间、次数为准。

3、痛 哪里痛刮哪里

多数人都会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肌肉就容易出现紧缩、血液不通,从而出现疼痛。中医表示,此时刮痧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刮痧的方法也很简单,哪里痛就刮哪里,但是使用的力度要注意,一般以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觉为佳,这样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就是下次要感觉到这次的疼痛就需要更大的受损才能感觉到不舒服。达到这个效果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

4、精神不振 梳子代替刮痧刮头部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特别是清晨起床后,如果感觉还是想睡懒觉,可以用梳子刮拭头部,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简单的方法是可以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10次。

5、胸闷 胸肋上下刮

在胸肋的下半段上有“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宽胸理气。中医表示,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另外,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疼痛感不要太过强烈。

视点:

没事刮刮手脚行气通络

老人经常出现手脚冰凉,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此外,刮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身体上抹一些油或者其他东西,中医介绍,这其实是刮痧的介质,正确地选用介质会对刮痧效果有促进作用,如感冒解表用姜汁,风寒痹症的肌肉疼痛、酸胀等用驱风油,瘀阻经络的疼痛等用万花油。

刮痧有刮痧法、淬痧法、放痧法、搓痧法,操作的方式不同,对应不同出痧情况而选择,临床上都有较好的疗效,有需要的人可以到医院让医生指导使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刮痧治疗疾病的方法,刮痧对身体有益,但是也要注意一些事项,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身体状况来刮痧,在刮痧前最好先询问一下。

刮痧可以治疗妇科疾病

刮拭胸部具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刮拭后可感气机畅通,轻松自如。刮拭胸部还可防治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外,刮痧时,刮胸部对防治妇女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乳腺癌有一定效果。

刮拭腹部可调理肝胆、健脾和胃、培补肾精、通利膀胱。可防治如胆囊炎、慢性肝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吃什么药)、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吃什么药),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宫外孕吃什么药)等。

胸腹部位禁刮多

胸部正中线应用补法,即用力轻柔,忌用力过大。胸部两侧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对于病久、体弱胸部肌肉削瘦的患者,刮拭时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沿两肋间隙之间刮拭。妇女乳头禁刮。

空腹或饭后半小时以内禁在腹部刮拭。

脐中即神阙穴处禁止刮拭。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腹部新近手术、肠穿孔等患者的腹部禁刮。

胸腹部多用补法刮

患者取仰卧位,刮者站或坐其一侧,或站或坐其头前。先暴露胸部待刮拭皮肤,并涂沫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刮胸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以其薄边为着力点,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正中线(任脉胸部循行部分),从天突穴经膻中至鸠尾穴上,从上向下刮。在膻中穴可重点刮拭,正中线可让其出痧。手法力度适中,不可太重。

刮胸部正中线至两肋5-8次。刮者以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两侧,从胸部正中线开始,由内向外刮拭。女性应避开乳头。手法宜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不出痧或少量出痧。

刮腹部正中线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补法刮拭腹部正中线(腹部任脉循行部分),从鸠尾穴至水分穴,避开神阙穴,再从阴交穴至曲骨穴。腹部刮痧力度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可让患者腹部稍加鼓气,可稍刮出痧。

刮腹部两侧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或厚边为着力点,用补法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不容、日月向下,经肓俞、天枢、大横至横骨、气冲、冲门。腹部刮拭力量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刮拭时可让患者腹部稍加鼓气,可使腹部稍出痧。

温馨提示:刮痧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大家生活中可以好好利用,不过刮痧一定要注意手法的正确性。

月经先期的刮痧疗法

一、血热内扰

(一)症状

表现特点为经行先期量多,色紫红,质黏稠,口渴,小便黄。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血海、行间、地机、期门。(见图5-1-图5-1-图5-l-图5-1-4)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地机: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期门:位于乳下两肋问,当第六肋问。

(3)刮拭顺序先刮胁部期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然后刮足背部行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间,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再刮下肢内侧血海穴经地机穴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用刮板角部刮,30次,出痧。

二、气不摄血

(一)症状

特点为经行先期,量多色淡、质稀,小腹有空坠感,神疲懒言。

(二)治法

(1)选穴睥俞、胃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见图5-1-图4-2-图5-l-图5-l-6)

(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睥俞至胃俞,然后刮腹部气海,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穴.从脾俞穴一直到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刮板角部,30次.可不出痧。

刮痧瘦腿的正确方法

1.刮痧准备

准备好刮痧板、刮痧油。在刮痧之前,需要先用一些刮痧油涂抹在自己的腿上面,坐好在沙发或者床上,把腿自然地进行弯曲之后,放松腿部。

2.刮痧位置

刮痧瘦腿需要刮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等穴位,一个一个穴位的刮,一个穴位刮完50-100下后再换下一个穴位,穴位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穴位两只腿都刮完后再战下一个。一般情况建议从下往上刮拭。

3.刮痧板用法

刮痧板与小腿40-60%成锐角,与大腿成钝角。从膝盖弯根开始,每次只能刮一个方向,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刮。

4.刮痧力度

手劲太轻效果不好,所以在自己可以承受的力道里使劲刮,劲越大效果越好,速度也要快。

5.刮痧后拉伸

刮痧以后,可以做一些瘦腿瑜伽动作,拉伸肌肉,或者是空中踩单车动作,或者是躺着,双腿靠墙高举10分钟左右,瘦腿效果会更明显。

胃不好刮痧位置示意图 刮痧时痒是在排毒吗

刮痧之后皮肤痒并不是排毒的表现。

刮痧是使用特定材质的刮痧板,在身体的特定穴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痧,达到活血透痧、驱邪排毒的功效。而出痧其实是皮肤表层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才能够疏通瘀滞、调理身体平衡。

由于刮痧会导致皮肤表层的损伤,所以在刮痧之后会感到刮痧部位火辣辣的,有些刺痛、刺痒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情况,不能作为在排毒的依据。

腹痛刮痧位置图 刮痧出痧好不好

刮痧出痧并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是好还是不好。

因为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者出痧较少且均匀,多为红色;出痧的部位一般多在头面、背部及四肢外侧,胸腹及四肢内侧不易出痧,若出痧说明手法偏重。慢性病患者,多伴有紫痧或血泡;急性病多为粟粒状,大面积;若为血斑、血泡,说明病情较重。

通过出痧部位可判断健康状况:凡经络线路和穴位区域容易出现痧,提示相应经络所联系的内脏功能病变。例如在背部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均匀刮拭,心俞穴区出现紫痧或痧斑,则说明心脏功能变化,应提早预防和保健。

但是刮痧时不是出痧越多越好,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淤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只会伤害身体。

肠胃不好刮痧刮哪里

1、刮痧对肠胃有作用吗

刮痧对肠胃调理有作用。

刮痧不但可以养生保健,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肠胃功能,通过对以下相关穴位的刮拭,有助于改善胃炎,肠炎,便秘等常见的肠胃不适症状。

2、调理肠胃刮商阳穴

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苏厥开窍,清热解表,健脾和胃。适宜于治疗恶心,呕吐,牙痛,咽喉肿痛,热病,昏迷。

配伍: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3、胃病腹胀刮不容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理气止痛,调和脾胃。适宜于治疗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配伍:配中脘治胃病。

4、胃痛胃炎刮承满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刮拭功效:降逆止呕,理气和胃,理气和胃,适宜于治疗胃痛,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吐血,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肠炎,痢疾。

配伍:配足三里治胃痛。

5、胃痛泄泻刮梁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刮拭功效:调中健脾,理气和胃,适宜于治疗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配伍: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口腔溃疡刮痧部位是哪些

一、刮痧部位

1.面部:地仓、下关、颊车。

2.背部:脾俞、胃俞。

3.双上肢:曲池、合谷。

4.双下肢: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先点压、按揉刮拭地仓穴,再由上至下刮拭下关穴,最后由斜下至上沿着图示箭头方向刮拭颊车穴;刮背部,沿着图示箭头方向,由上向下刮拭,重点刮拭脾俞、胃俞穴;刮四肢,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曲池、合谷、足三里穴。

三、适应症

清热泻火、止痛,适用于口腔溃疡,有口疮多伴有便秘、口干、口臭、尿黄、大便干结症状者。

小贴士:适当补充维生素可加速口腔溃疡的修复。

胃不好刮痧位置示意图 胃不好刮痧方法一:治寒邪客胃

中脘至神阙、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

取穴方法:

(1)中脘:脐上4寸。即肚脐直上一掌。

(2)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

(3)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4)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寸。

(5)梁丘:屈膝,当髂前上棘与髋底外侧端连线上,髋底上2寸。即膝盖骨(6)右端,约三横指左右的上方。

公孙: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凡士林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

先刮腹部中脘至神阙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穴处均匀涂抹凡士林油。

(2)梁丘、足三里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以局部起痧为度。

(3)内关、公孙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起痧为度。

(4)中脘、神阙采用拇指揉法,也可点按片刻,以局部酸胀为度。

温中散寒、止痛。

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过服寒凉,寒凉伤中,致使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相关推荐

重感冒能刮痧

重感冒能刮痧吗 有网友提问,“重感冒能刮痧吗?”专家认为,重感冒是可以刮痧的。刮痧治疗感冒,简便易行,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夏日感冒初期的首选治疗。 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祛风止痛、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健脾和等作用,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感冒多选用后背部膀胱经刮痧,因为感冒是风邪兼夹暑湿之邪作祟的结果,风为阳邪,易犯阳位,背部为阳,风邪侵入时首当其冲,治

刮痧5注意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的效用。 刮痧对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刮痧虽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时着凉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烦。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

刮痧减肥的正确方法 刮痧减肥注意事项

想要通过刮痧减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肥胖是自己的生活习惯造成,还是体内有隐藏的病所导致,如果一味追求减肥,误了病情更不好。刮痧首先需要辨清体质,大病初愈,气虚血亏及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等均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祛除青春痘刮痧不遗留

如果刮痧方法得当,确实可以起到缓解脸上青春痘的作用。中医认为,青春痘多由外感风热、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因为肺主皮毛,外受风邪,就容易移热于肺;而脾主运化,过食膏粱厚味辛辣食物之后,会生热积湿。肺积热,其湿热毒气上冲头面不得宣泄,便形成青春痘。 而刮痧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中医认为,人体皮毛有呼吸和排泄的作用,因此通过皮肤的刮拭能发汗解表,使体内的淤血浊毒排于体外,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建议大家如果想要自行刮痧应该先去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头

秋季适合刮痧还是拔罐?秋天刮痧排毒又进补! 秋季刮痧的好处

刮痧较温和,且刮之前有抹油,增强疗效的同时有保护润滑皮肤的作用,最适合秋季保健疗疾。 刮痧的原理是将粘着在血管壁上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排毒减肥 A.功效 中医认为肥胖主要原因是脾运化功能出现问题,脾运化出现问题可以造成营养物质在局部聚集出现局部肥胖; 也可出现水湿代谢问题出现全身性肥胖,刮痧拔罐减肥主要是打通脾经经,使脾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多余的营养和水湿被代谢掉,人

痉挛需要手术的吗

痉挛就是部的不节律收缩而导致痛的现象。主要见于炎,消化不良等。是没有必要做手术的,手术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痉挛发病的症状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其痛如钻、如刺、如灼、如绞;疼痛常向左胸、左肩胛、背部放射,同时腹部肌肉发生痉挛;伴有恶心、呕吐等。发现这种状况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痉挛与急性炎均是脘痛中的常见病。其病因相近,均为寒邪客、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素体阴虚,又复感外寒而致病。气机郁滞、失于和降是其共同病机,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疗。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

刮痧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刮痧后拉肚子,考虑是肠经络穴位受刺激而引起的。 刮痧疗法是用刮痧板按一定的规则在身体的相应的经络穴位进行刮拭,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且刮痧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体虚之人刮痧能补气血,体实之人刮痧驱外邪,刮不同的部位,采用的补泻手法不同,最终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如果是不熟悉经络穴位的人进行刮痧,并且采用的手法不对,可能会对肠经络穴位造成刺激,加快了肠蠕动,导致拉肚子的情况出现。 一些人在刮痧之后拉肚子,可能与刮痧无关,是因为本身存在肠炎、消化不良、肠型感冒、中暑等疾病。 一些

刮痧炎有作用吗 炎辩证加减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 刮拭穴位:脾俞,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俞,再刮腹部中脘,上肢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公孙。 刮痧方法 :补法。 主要症状: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温则轻,大便稀溏,四肢清冷,神疲乏力。 刮痧穴位:脾俞,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俞,再刮腹部中脘,气海,关元,最后下肢足三里。 刮痧方法:平补平泻。 主要症状:脘及胁肋部胀痛,嗳气频繁,嗳气或排气后症状减轻,或伴随心烦易

刮痧可以有效治疗痉挛

有很多患者都不知道痉挛时应该怎样治疗,痉挛是脘痛中的常见病,应该从根源上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刮痧可以有效治疗痉挛,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 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部痛疼缓解。 1、刮痧用具: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 2、刮痧取穴: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 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

如何用刮痧治疗老年人食欲不振

老年人食欲不振是脾功能减弱的表现,脾主运化,有调节肠功能的作用。 用刮痧的方法刮拭脾俞穴可治疗腹泻、食欲不振,刮拭俞穴可治痛、腹胀、消化不良。 严寒的冬季,溯风凛冽,使人感到四肢冰凉,不利。同时人们的活动量减少,随之机体新陈代谢在一年四季中最缓慢季节,各种疾病也是高爆发而来,如:高血压导致中风、风湿、关节炎,也更加疼痛,甚至不能行走,哮喘、老支气管,又卷土而来,因而,冬季更积极锻炼,注意保暖。 治疗老年人食欲不振的刮痧方法一:刮拭背部双侧脾俞穴、俞穴 用面刮法刮拭每个穴位至出痧或毛孔微微张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