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手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帕金森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多发的精神科疾病,帕金森症状明显,其中最为人们所知的帕金森症状就是手抖。但是引起老年人手抖的因素很多,并不是手抖就是患上帕金森。那么如何诊断帕金森症状出现的手抖,就成为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帕金森病高发于中老年人,尤其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加,虽然现在帕金森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从临床观察来说还是以50岁以上为主。
帕金森病症状的手抖是在静止时加重或出现,拿东西时手抖减轻或消失。而其他原因引起的手抖常在静止、安静时减轻,或者激动、拿东西时出现。如肌萎缩无力性的手抖在拿重物时比较明显,生理性的手抖常在情绪激动时出现,而大多时候手抖症状会消失。特发性震颤多为姿势性震颤。
帕金森症状手抖的频率有一定规律,每秒钟4~6次震颤,有的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而特发性震颤和其他的震颤常无明显的规律性。
帕金森症状出现的手抖会伴随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特发性震颤的手抖常无明显其他伴随症状。甲亢引起的手抖同时常伴明显的精神紧张、突眼、出汗、三多一少的症状。
以上就是鉴别帕金森症状手抖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果诊断帕金森除了在注意手抖的性质以外,还是要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才能更好地预防帕金森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问:手抖一定是患上帕金森病了吗?
答:很多人一旦发现手或肢体抖动,首先就会想到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在医学术语中,抖动被称为“震颤”。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在不同情况下出现过震颤。很多人一紧张就震颤,一发脾气就震颤,劳累了也会产生震颤。从不同角度,震颤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常说到的生理性与病理性震颤、姿势性与静止性震颤。所以,出现抖动只是症状表现,不能确定是患上帕金森病。
问:震颤和帕金森病有必然关系吗?
答:生理性震颤可见于某些强化状态下,如焦虑、紧张和疲劳等情况;一般为每分钟抖8~12次,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病理性震颤是指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如原发性震颤、甲亢、小脑性疾病和帕金森病等。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在抵抗地心重力的姿势时出现的震颤,如抬手、站立、做习惯性动作(比如夹菜、写字、拉琴等),一般放松情绪和主动控制的情况下可消失。静止性震颤是指肢体在完全放松、不受地心重力影响下出现的震颤,往往不能被自我意志控制。
人群中约有15%左右存在震颤情况,但其中帕金森病人只占相当小一部分,所以二者并不直接相关。
问:病理性震颤的原因都有哪些?
答:原发性震颤是病理性震颤的常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往往在做精细动作时出现,很容易受紧张情绪和劳累影响。女性比较多见,通常有阳性家族史。原发性震颤随时间和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但不影响寿命,严重者可能影响生活。通常不需要治疗,影响生活者可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与遗传基因变异和小脑功能障碍有关。
问:帕金森病震颤的特点是什么?
答:约75%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震颤,主要特点为不自主性、静止性和连续性,不受自主意识控制。早期幅度很小或者间歇性,频率稍慢,一般每分钟抖5~7次;手部震颤可以表现为搓丸样动作,在肢体变换位置或做动作时震颤减轻或消失,情绪激动时可以加重;往往由一个肢体逐渐发展到同侧或对侧其它肢体。有相当部分帕金森病病人可能同时混合存在姿势性和静止性震颤。
问: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区别有哪些?
答: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是两种不同疾病。除了震颤表现形式上有不同外,最主要的辨别是帕金森病病人同时出现动作慢、肌张力高等其他表现,所有症状发展较快,而原发性震颤则不会。但研究发现有极少数原发性震颤病人可以发展成为帕金森病,也就是说他们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因此,原发性震颤患者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如果出现其他症状比如动作慢、走路不稳等,建议尽快就医。另外,对于年轻女性正处于快速生长成熟期,也较容易出现生理性震颤,同时,需要注意排除甲亢的可能。
老年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原因(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
一般来说,老年人患上帕金森的话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手部或者是脚出现颤抖的情况,而且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姿势,这种姿势也是帕金森病特有的。如果换一个姿势的话,抖动可能会消失。其次,行动开始变得缓慢,而且动作十分不协调。常常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比如瘦弱、便秘、记忆力衰退、身体没有力气等等。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看患者站立时是否头向前伸,如果身体前倾的话,那就是患上了帕金森。
老年人帕金森很多人都误解了
帕金森病(PD,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有帕金森病的概率约为1.7%.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丧失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帕金森病的社会认知也逐渐增加,但可能相关知识在传播中出现了误差,使得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出现误区。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帕金森专病治疗中心田宏博士介绍,比如经常有患者询问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事实上,如果对帕金森病有足够的了解,那就应该明白,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那么,要怎么区分中老年人出现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面容呆滞,流口水,说话声音低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表现。
田宏表示:“出现颤抖症状后,不能擅自判断为帕金森病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又该如何治疗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目前并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的治疗,做到尽可能的改善症状。
目前的临床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之后首先应该选择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那么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前使用较多的损毁术,但是考虑到其并发症等因素,目前更提倡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DBS.
DBS主要优势在于微创、安全、可发展、可逆、可调的、手术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他的新的治疗方法等,目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手抖是不是帕金森如何诊断
大家对帕金森比较熟悉就是因为帕金森患者经常容易出现手抖的症状,但是究竟“手抖是不是帕金森呢”,虽说帕金森这种疾病在发作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手抖症状也是其中一种,但是帕金森也是一种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的疾病,所以说注意做好帕金森的诊断工作不容忽视,那么帕金森如何诊断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帕金森如何诊断?帕金森诊断除了可以根据手抖这种症状来进行观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发作症状可以为检查提供佐证,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运动障碍:运动障碍是帕金森诊断的依据之一,一切运动均见缓慢、减少。常呆坐,面部缺乏表情,形成“面具脸”。晚期患者自坐、卧位变成站位困难,日常生活常常帕金森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不能自理;行走时以急速小步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时止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
二、流涎:有很多帕金森的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严重者需要别人拿着手帕不停地为他擦拭。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人的唾液分泌并没有增加,而是因帕金森病人吞咽反射困难,自动吞咽动作的减少使唾液在口腔内淤积的原因,淤积的量大了唾液就会自动流出,流涎是帕金森诊断的依据之一。
三、身体僵硬:身体僵硬是帕金森诊断的依据之一,帕金森病患者因肌张力增高而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的发硬、不灵活。四肢、躯干和颈部的肌肉僵硬,帕金森的症状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均稍微弯曲。
四、手臂颤抖: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手指)开始,逐渐向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扩展,下颌、口唇、舌和头部颤抖往往没有或最后累及。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颤抖具有特征性,帕金森的症状表现为拇指和屈曲的食指间节律性的“搓丸样”或“数钞票样”的动作,手臂颤抖是帕金森诊断的依据之一。
以上内容就是对“帕金森如何诊断”这个问题的解答,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对帕金森诊断已经有所了解了,帕金森在中老年人当中属于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而且由于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旦发作帕金森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困扰,因此注意做好帕金森的诊断,及时对帕金森病进行控制才可以减轻它的危害,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抖一定就是是帕金森嘛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从事管理工作的王先生今年47岁,平时经常手抖,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手抖的症状加重了。朋友都劝他到医院查一查,看会不会是帕金森病?王先生上网一查,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就有手抖,这才紧张了。最后,医院的诊断结果是“特发性震颤”而非“帕金森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洪铭范教授介绍,门诊中经常接诊到手抖的病人,他们一来就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洪铭范解释,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上肢放松不动时出现手抖)、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4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手抖并不是帕金森病的必要诊断条件,运动迟缓才是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说,帕金森病患者一定会出现的症状是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再加上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三者之一,方能作出帕金森病的诊断。
像王先生这样,仅仅有手抖而没有帕金森病的其他症状,不能诊断为帕金森病。甲亢、颈椎病、小脑病变、情绪、功能性病变等都可能导致手抖。
帕金森病人不一定手抖
洪铭范教授提醒说,正如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也并非一定会出现手抖。虽然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但也有一部分帕金森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典型的静止性震颤,或者仅仅出现部分运动症状(比如动作不利索不灵活、走路脚拖步、转弯困难、行走缺乏摆臂动作、写字过小等),或是仅有帕金森病临床前期的症状,如嗅觉障碍(如以前能闻到的气味现在闻不到了)、抑郁症状、睡眠困难、便秘、不宁腿综合征等。很多患者及家属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没有想到这些也可能是帕金森的表现,往往到病情很严重时才来就诊,延误了治疗。
他补充说,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目前尚无根治治疗,但很多治疗药物对早、中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所以,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能够早期发现,尽早开始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帕金森可能表现为抑郁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苏全喜教授特别提醒读者注意,有些帕金森病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常常被当做抑郁症治疗很久,却不见效果。
国内外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0%-70%,而且与年龄相关,65岁以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更高。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在早期就已表现明显,而躯体症状出现相对较晚,这就使帕金森抑郁的诊断更加复杂。如果是帕金森引起的抑郁,单纯地进行抗抑郁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相反,如果针对帕金森进行治疗,其抑郁症状更易得到控制。苏全喜提醒,当老人出现抑郁症状时,家属也应密切留意老人有没有出现四肢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帕金森病症状。
帕金森病抑郁的表现和原发性抑郁症的表现还是有所不同的。帕金森病抑郁会表现为情感淡漠、运动迟缓、记忆障碍、易激惹,但很少有负罪感和自责。伴发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口头上常有自杀的念头,但真正实施自杀的却较少见。
焦虑的人患帕金森症的风险更高
负责这项研究的詹姆斯·伯维尔说:“我们发现,焦虑、悲观等因素和帕金森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整天闷闷不乐的人,将来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但是,伯维尔指出,增加的危险相对来说并不大。
他表示:“用数字一比较你就明白了。如果你对1000名40岁的人进行跟踪研究,后来他们中会有17人患帕金森症。如果你对1000个40岁而且经常焦虑的人进行跟踪研究,他们中会有27人最后患上这种疾病。这意味着焦虑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症的一个因素。”
科学家现在尚不清楚焦虑和悲观是否就是患帕金森症的危险因素,另外,这项研究也没有说明如何预防焦虑或悲观情绪以降低这种风险。伯维尔说,他和他的同事希望将来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参加明尼苏达多重个性测试的4741人的资料,其中128人患上帕金森症。伯维尔和他的同事发现,明尼苏达多重个性测试中焦虑和悲观水平在25%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症。
帕金森氏病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神经内科的疾病,需要治疗的时间也是比较久的,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的可能使患者失去活动能力,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1一般上患上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会表现出肌肉方面的问题,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类患者会出现肌肉僵直,慢慢的从面部扩散到四肢,导致全身的肌肉都僵直了,无法正常进行活动。
2患上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会表现出颤抖,这类患者的颤抖是具有节律性的,一开始也是从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颤抖,然后的慢慢的扩散到全身的,所以患者表现出身体在不停的颤抖。
3患上帕金森氏病的患者还会出现活动障碍,这类病人在发病期间,会慢慢影响到患者的户外活动能力,不仅如此,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其它部位的活动能力,例如,患者进食会变得很缓慢等。
注意事项:患上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了解症状,及时的进行治疗。
详解帕金森病的治疗误区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都没有察觉自己患上帕金森病,而有一些患者虽然发现了自己身上出现的异常症状,但却出现了诊断异常。这些现象和初期帕金森症状没有特异性有关。很多人都以为这些现象是人类老化的正常现象。
以下是容易闯入的帕金森的诊断误区,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颤抖”不等于帕金森病
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手抖的现象,因此很多人就误将“手抖”认为是帕金森,实则不然,有很多疾病都会出现“手抖”的现象,如甲亢、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等。所以,“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若有此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不能视而不见。
帕金森误诊为抑郁症
有一些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表现不明显,反而像是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记忆力衰退、嗅觉丧失等非运动障碍表现明显。有研究表示,帕金森的非运动障碍发生率高达100%,最常见的症状是睡眠障碍、抑郁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很多帕金森的患者常被误诊为抑郁症等其他疾病。
帕金森患者被当做老年痴呆
有部分帕金森患者早期常表现为动作迟缓、肢体僵硬、面部无表情等。并且,这些患者在发病早期还会伴有紧张、担心、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常常被人误解为老年痴呆,错误的治疗下去。帕金森病人的智力是正常的。
上面详细介绍了诊断帕金森容易走进的误区,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些误区,避免走进这些诊断误区。走进了这些诊断误区,后续的治疗不但对病情无益,甚至还会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手抖等于帕金森的症状吗
手都是帕金森吗?这是令大多数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大家都认为手抖就是帕金森,那么,事实是这样吗,单纯的手抖就是患上帕金森了?还是有别的原因?正常来说,老人易出现手抖症状,出现这种症状之后应及时就医,因为帕金森在临床上的症状就包括手抖等症状,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早检查,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检查帕金森看以下三点
1、脑ct、mri检查,一般老年患者可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脑室扩大,部分患者伴脑腔隙性梗死灶,个别出现基底节钙化。
2、常规实验室检查,一般均在正常范围,个别可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异常心电图等改变。是帕金森病的检查项目之一。
3、功能显像检测,采用pet或spect与特定的放射性核素检测。在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发现纹状体的吸收指数小于正常。疾病早期可发现d2型多巴胺受体活性早期超敏(代偿期),后期低敏(失代偿期),以及多巴胺递质合成减少,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进展监测均有参照价值。
在证实了患病事实之后,请患者不要过度担心病情,虽然帕金森对人的危害比较大,但是经过专业的治疗之后,是可以完全痊愈的,只要帕金森患者及早发现自身的病情,那么恢复患者的动作和语言能力则指日可待。
需要大家清楚了解的就是帕金森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从而被称为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所以在发现了类似于帕金森疾病的先兆时,请及时就医,医生会做出专业诊断,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说延误治疗时机则会包含终生,希望大家可以清楚了解这一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