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近视眼的诊断标准

近视眼的诊断标准

近视眼诊断标准 近年来近视眼的发生呈低龄化趋势,近视眼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外在形象。以下为近视眼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远视力下降,近视正常。 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虽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没有严格的比例。一般说,3.00D以上的近视眼,远视力不会超过0.1;2.00D者在0.2~0.3之间;1.00D者可达0.5,有时可能更好些。

2.视力疲劳 特别在低度者常见,但不如远视眼的的明显。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3.眼位 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球 低度、中度近视眼的眼球一般无变性改变。而高度近视,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5.眼底 低度近视眼眼底变化不明显,高度近视眼,因眼轴的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具体表现如下:

(1)豹纹状眼底:视网膜的血管离开视盘后即变细变直,同时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消失,而使脉络膜血管外露,形成似豹纹状的眼底。

(2)近视弧形斑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眼球后极部继续扩展延伸,则脉络膜的脱开逐步由乳头颞侧伸展至视盘四周,终于形成环状斑。此斑内可见不规则的色素和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3)黄斑部:可发生形成不规则的、单独或融合的白色萎缩斑,有时可见出血。此外,在黄斑部附近偶见有变性病灶,表现为一个黑色环状区,较视盘略小,边界清楚,边缘可看到小的圆形出血,称为Foster-Fuchs斑。

(4)巩膜后葡萄肿:眼球后部的伸张,若局限于一小部分时,从切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称为巩膜后葡萄肿。这种萎缩性病灶如发生在黄斑处,可合并中心视力的操作。

(5)锯齿缘部及周边部囊样变性,甚至形成破孔。 近视除了影响生活工作外,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一旦出现近视眼症状,必须尽早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是近视眼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视力诊断

对数视力表

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

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0、眼球轴长>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21世纪初已有的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近视眼如何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视力诊断

对数视力表

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

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 0="">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21世纪初已有的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眼底诊断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近视,都应检查眼底,可初步估计近视的轻重及真假近视眼。一般有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诊断为真性近视,其屈光度在-300度左右或更高。有的伴着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如果眼底正常,可能是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可根据眼底镜上的屈光度估计大概的屈光状态。

如果感觉到眼睛视力有下降的现象,就要及时地去检查并采取防治措施,及早诊治有利于视力的维持和恢复。

近视程度与近视弧的诊断标准

近视弧在近视眼中是最常见的眼底变化。最小的不易看出,大的可达视盘大小。有的围绕视盘,甚者可达到黄斑区。近视弧如不侵及黄斑区,对视力影响不大;侵犯黄斑者,视力(包括近视力)显著下降。

一般地说,难以单独根据弧的形态来肯定近视眼是否仍在进行中。但根据眼底观察,如果边缘是清楚的,可以推测近视已经停止进行;反之,如果边缘不规则,眼球的伸张可能还在进行中。当近视弧范围较大,尤其已经形成巩膜圆锥或巩膜后葡萄肿时,由于视神经管的倾斜,看上去视盘不是正圆,而成为纵的椭圆形。

近视程度与近视弧的诊断依据:

1.近视弧的宽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

2.轻度近视弧斑仅颔侧改变,高度近视的萎缩弧除外,在视盘的上下方,甚至鼻侧均可出现;

3.此方法评价近视轴性改变客观、敏感。

近视眼检查诊断

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诊断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

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1.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近视眼该如何诊断

用视力表自我检查视力。视力表中的E是眼睛要辨认的目标,叫作视标。视标一共有12行,从上到下逐渐一级一级的缩小。每行视标的左边都有数字标示,表示看清这一行全部E字后所具有的视力。还有对数视力表,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这种表也以E字作为视标,共分14行。能看清第11行的所有E字为标准视力,记作5.0,即1.0.最好的视力为5.3(2.0)。对儿童青少年来讲,低于5.2(1.5)即为不正常;视力5.1(1.2)者为潜伏性近视;5.0(1.0)为临界近视,功能性近视开始;4.9(0.8)为功能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开始;4.8(0.6)~4.6(0.4)为混合性近视(轴性和调节性近视同时存在);视力要是低于4.0(0.1)为高度近视。

按5分制继续分,3为指数,即只能看到眼前有几个手指;2为手动,只能看到手在晃动而不能看清有几个手指;1为光感,只能感到光的存在而看不到任何物体;0为无光感,即全盲。

在检查时,先用一纸板或同类物体压在鼻梁上,遮盖一眼而检查另一眼的视力。注意遮挡物不能接触所压眼球,以免影响该眼视力测试的准确性。注意测试视力时要在光线柔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要找准距离,高度要合适。1.0(5.0)一行的视标(E)要与被测者的眼睛成水平线。

测试时身体要垂直,不要歪头眯眼,以准确测试到本人的真实视力。检测时,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辨认。

弱视的诊断标准

本标准为1986年6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1、弱视按程度分类

1)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

2)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

3)重度弱视——视力为≤0.1

2、弱视按性质分类

1)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度相差球镜≥1.5D,柱镜≥1.0D

3)屈光不正性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5)其他弱视

近视眼如何鉴别诊断

1.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青光眼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升高、眼底改变前即有明显的全身表现,开始并不表现在眼睛上,只是出现顽固性失眠、偏头痛、习惯性便秘或劳累,情绪波动变化后暂时性眼胀痛、干涩、疲劳、视物朦胧,休息后即缓解,一年仅出现一、两次、随着病情发展,发作时间愈频繁,每次发作时间却愈长,如此反复发作,随时导致急性大发作。

2、眼压: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但却不是依据,临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青光眼误诊的患者都是错误的以眼压为标准,眼压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参:低血压性青光眼)。眼压高并非都是青光眼(参:高血压症)

3、眼底: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变,说明病情已较重,病程很长,已造成明显的青光眼损害。

4、视野、电生理:对低眼压,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患者直到失明无症状,眼压不高,眼底看不出损害,但电生理及视野却已反映出病情变化。

5、家族史及相关病史:明显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近视、外伤、眼部炎症、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继发青光眼。因此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能轻易排除每一个青光眼征象者,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近视眼与青光眼有关吗

许多近视眼病人因同时患有青光眼而使视功能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但由于近视眼的青光眼诊断因两种病理状态同时存在,往往会以为是近视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从而掩盖了其真正的病因青光眼,贻误了诊断。造成医生诊断困难的原因如下,①近视眼者筛板与视网膜间的距离比正视眼明显短。此距离的平均值正常为0. 7毫米,而近视眼者为0.2~0. 5毫米,所以近视眼的完全性青光眼凹陷的深度只是一般凹陷的二分之一;②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常被视乳头斜入和视乳头周围萎缩所掩盖。因巩膜硬度低,用修氏眼压计所测眼压如未经矫正则常偏低。③生理盲点扩大常被认为是由于近视性弧形斑,眼底后极部或周边部的巩膜葡萄肿可能产生不规则的屈光不正而影响视野检查,尤其是在现代视野检查用低强度的视标时,应戴适当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所致的暗点。因这类病人中青光眼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医生应仔细检查,注意及时发现近视患者中的青光眼。

近视眼的专业诊断方法

视力诊断: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0、眼球轴长>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目前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眼底诊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近视眼,都应检查眼底,可初步估计近视眼的轻重及真假近视眼。一般有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诊断为真性近视眼,其屈光度在-300D左右或更高。有的伴着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如果眼底正常,可能是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眼。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可根据眼底镜上的屈光度估计大概的屈光状态。

左眼近视右眼正常是怎么回事

两眼的屈光状态不相一致者,称为屈光参差。一般来说,人的两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完全一致者很少见。屈光参差有多种类型。可表现为两眼屈光性质的不同,或两眼屈光性质相同而屈光度的不同。

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者的划分是以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85)提出的统一试行诊断标准,即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病理性屈光参差。其危害一是损害双眼单视功能;二是导致单眼弱视及外斜视。

如果仅是是屈光引起的视力低下,双眼视力差距大的情况,应该就是屈光参差。但此种情况最好不要配镜矫正,因为配镜无助于子身裸眼视力的提高,反倒有加大双眼裸眼视力差距的危害。建议配合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双案的视力差距多余平时用眼习惯有关,不治疗,会引起单眼视觉疲劳。

眼睛近视并不是两只眼睛都会一起近视的,患近视眼后配戴眼镜,除为了矫正屈光清晰视物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造成眼睛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失去平衡。因此,患了近视眼后,即使是轻度近视眼,只要已影响了眼睛调节与集合的平衡,都必须配戴眼镜,以免调节和集合进一步失却平衡,久而久之对眼睛的健康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左眼近视右眼正常是怎么回事,希望大家都能从上文的介绍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保护好眼部健康还是很重要的,发现自己近视的时候还是要尽快调节的,轻度近视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调节逐渐的恢复正常。

近视眼怎样鉴别诊断

一、检查方法: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二、鉴别方法:

1、老视: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三、诊断方法:

1、轻度近视者,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但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下降。

2、高度近视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乳头颞侧弧形斑,豹纹状改变,后极部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变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脱离,找到网膜裂孔。

3、辐辏欠佳或有轻度外斜视。

4、检影验光可确诊屈光度数。

5、凹透镜片矫正。具备第1、2、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5项即可确诊。

青光眼有哪些诊断指标呢

临床上30左右的患者不是因病情直接破坏引起严重视力受损,而是因缺乏青光眼正确诊断标准使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酿成不可逆转后果时才确诊为青光眼。所以科学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对青光眼的预防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中西互参,病症结合,总结出一个完善的青光眼诊断标准,是无数患者在萌芽状态时已彻底治愈,避免了患者遭受青光眼的病痛折磨。现简述如下:

1、临床症状: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升高、眼底改变前即有明显的全身表现,开始并不表现在眼睛上,只是出现顽固性失眠、偏头痛、习惯性便秘或劳累,情绪波动变化后暂时性眼胀痛、干涩、疲劳、视物朦胧,休息后即缓解,一年仅出现一、两次、随着病情发展,发作时间愈频繁,每次发作时间却愈长,如此反复发作,随时导致急性大发作。

2、眼压: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但却不是唯一依据,临床90以上的青光眼误诊的患者都是错误的以眼压为标准,眼压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参:低血压性青光眼)。眼压高并非都是青光眼(参:高血压症)。

3、眼底: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变,说明病情已较重,病程很长,已造成明显的青光眼损害。

4、视野、电生理:对低眼压,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患者直到失明无症状,眼压不高,眼底看不出损害,但电生理及视野却已反映出病情变化。

5、家族史及相关病史:明显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近视、外伤、眼部炎症、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继发青光眼。因此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能轻易排除每一个青光眼征象者,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以上是对青光眼的诊断标准的介绍,如果您对于青光眼的诊断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哦,我们会为您详细的解答的。

相关推荐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并发症

先天眼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弱视、侧视及斜视至于侧视,实际其是代偿头位的反向表现例如当代偿头位为面向左转时则双眼必然右转而侧视。关于斜视,根据统计资料,该并发症占21.1%共同性外斜较多占合并斜视者的60.6%,共同性内斜占30.0%,上斜占1.4%。诊断区分先天眼震或非先天眼震,必须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根据现有诊断技术,一般规定有如下标准。1.发病早 自幼即眼球震颤或发病时间不明确。2.无晃视感(o

近视眼怎么检查呢

1、自我检查用视力表自我检查视力。视力表中的E是眼睛要辨认的目标,叫作视标。视标一共有12行,从上到下逐级缩小。每行视标的左边都有数字标示,表示看清这一行全部E字后所具有的视力。还有对数视力表,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这种表也以E字作为视标,共分14行。能看清第11行的所有E字为标准视力,记作5。0,即1。0。最好的视力为5。3(2。0)。对儿童青少年来讲,低于5。2(1。5)即为不正常;视力5。1

近视眼手术价格是多少钱

针对目前个别医院打出极低的激光近视手术价格,专家提醒,选择近视手术不要只贪图便宜。之所以这么低很可能使用二手医疗设备,重复使用刀片,省略检查环节等,给病人埋下隐患。一定要根据个人的眼睛条件及对术后效果的要求来定,以术前检查的各项数据,尤其是角膜厚度及近视度数为依据,而不能单纯以价格为标准。“作为在眼睛部位施行的手术,安全肯定是第一的”,专家说,“患者在选择近视手术医院时,应全面了解医院的规模、实力

近视眼应该如何预防

1、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近视眼发生有一定规律性,应当注意好发期的视力保健,通常包括学龄前期、生长发育期、怀孕期、围生期及患有某些全身疾病时。单纯性近视眼有明确的外因即长时期近距离用眼,故减少视力负荷是预防工作的关键。通过对视力变化的定期监测及对视力进行定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与确定预防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对象较易发生近视眼,可作为重点预防对象:①有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及过度近距离工作者。②父母为近

教你正确判断儿童近视眼

近年来近视眼逐渐低龄化,很多青少年年纪轻轻就被查出近视,这对家长及小孩都是很痛苦的,近视眼会让他们看不清事物,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负担,所以家长应该将孩子用眼卫生提到一定的高度,平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那么家长如何来判断孩子的眼睛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已经开始变成近视眼了呢?1、孩子总是揉眼睛。这个时候家长要确认孩子眼睛是否长东西了,如果没有,也没有进沙子或者飞虫等

常见痛风诊断标准主要有什么

痛风的主要症状,常见的痛风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什么?你知道哪些痛风的诊断标准吗?了解痛风的诊断标准很重要,可以帮忙大家更好的进行痛风的诊断。具体的痛风的诊断标准主要为:(1)具体的痛风的诊断标准为第一脚拇趾跖关节肿痛。(2)单侧跗关节炎急性发作。(3)有痛风石也可以作为痛风的诊断标准之一。(4)高尿酸血症。(5)非对称性关节肿痛。(6)常见的痛风的诊断标准具体为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一天内即达到发

近视眼诊断鉴别须知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4.青光眼:通过眼

近视眼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近视眼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我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具体如下。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实验室诊断资料和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

中度脂肪肝的体检指标是什么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一、单纯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4项;2.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3.影像学表现符合轻、中度脂肪肝;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无明显肝内炎症和纤维化。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4项;2.血清ALT和(或)GGT高于正常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