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滑肉门的准确位置图 滑肉门常用配伍疗法

滑肉门的准确位置图 滑肉门常用配伍疗法

胃肠病可配中脘,天枢,足三里;癫狂可配丰隆,鸠尾,神门,内关;腹水可配水分,水道,阴陵泉,肾俞。

滑肉门的作用与功效 滑肉门的作用机制

滑肉门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肠腑,具有疏调中焦气机,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而治疗肠胃疾患;由于胃之别络入心,用此穴正可 通肠腑之气滞,泻肠腑之积热,而达宁心安神之效,治疗阳明腑实,痰涎壅盛所致的神志病;该穴还可通过健运脾胃而运化水湿,行气而利水,用于治疗腹水。

小儿腹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部常用穴位推拿手法

上脘: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1-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中脘:四指并拢放于患儿中脘,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旋摩50-100次,再逆时针旋摩50-100次。

天枢: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左右天枢穴处,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滑肉门:用拇指指腹按揉滑肉门,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将手掌置于神阙上,做顺时针回旋摩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气海: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气海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关元: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势方向按揉关元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大横:将拇指置于大横上,用指腹按揉5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气冲: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按揉气冲1-2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滑肉门的按摩手法 滑肉门穴穴名解析

滑,滑行的意思;肉,脾之属,土的意思;门,出入的门户。“滑肉门”的意思是说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位,此处穴位的物质是从太乙穴传来的强功风气,而本穴所处的位置是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热,在风气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运行如同滑行之状,故而得名。

滑肉门在左侧还是右侧

滑肉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穴道。

该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上腹部,在肚脐上方1寸处,距离前正中线2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之有酸胀感。

2.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1横指,旁开约2横指处,按之有酸胀感。

滑肉门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滑肉门,对调理人体脂肪,健美减肥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还有助于治疗吐舌,舌强,重舌;同时对慢性肠胃病,呕吐,胃出血,月经不调,不孕症,肠套叠,脱肛等疾病,都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按摩手法

1.仰卧或正坐,举起双手,掌心向下,放置在肚脐上1寸,旁开2寸的部位。

2.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垂直下按,因为此处肉厚,所以要稍微用些力,再向外拉,用力揉按,有酸,胀,痛的感觉。

3.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按揉1-3分钟。

注意:揉按该穴位的时候,有打嗝,放屁,以及肠胃蠕动或轻泻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滑肉门在左侧还是右侧

滑肉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穴道。

该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上腹部,在肚脐上方1寸处,距离前正中线2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之有酸胀感。

2.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1横指,旁开约2横指处,按之有酸胀感。

刮痧对胃炎有作用吗 胃炎辩证加减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

刮拭穴位: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中脘,上肢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公孙。

刮痧方法 :补法。

主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温则轻,大便稀溏,四肢清冷,神疲乏力。

刮痧穴位: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中脘,气海,关元,最后下肢足三里。

刮痧方法:平补平泻。

主要症状:胃脘及胁肋部胀痛,嗳气频繁,嗳气或排气后症状减轻,或伴随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等症。

刮痧穴位: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期门,太冲。

刮痧步骤:先刮背部肝俞,脾俞,胃俞,再刮胸胁期门,腹部中脘,最后刮下肢足部太冲。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主要症状:胃脘胀满疼痛,恶性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或腐败酸臭味。

刮拭穴位:梁门,滑肉门,建里,中脘,天枢,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梁门,滑肉门,建里,中脘,天枢,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图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主要有承泣,四白,大迎,人迎,水突,乳中,天枢,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丰隆,冲阳,陷谷,内庭,巨髎,地仓,头维,颊车,下关,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不容,梁门,承满,乳根,膺窗,关门,太乙,滑肉门,外陵,髀关,气冲,大巨,水道,归来,犊鼻,解溪,条口,上巨虚,下巨虚,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滑肉门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简易取穴:直立或仰卧,肚脐上1大拇指宽,再往两旁约3横指宽处即是。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滑肉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艾灸作用:滑肉门穴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胃痛,呕吐,慢性肠胃炎等症,常见坚持能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小腹肥胖。

中脘穴

定位:脐上4寸。

艾灸作用:有健脾安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长期坚持艾灸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还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

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症。

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作用:艾灸丰隆穴有除痰湿,清经络的功效,能治疗足太阴脾经的病症,如肥胖症,长期坚持艾灸可以使身段变得苗条,啤酒肚消失。

减肥按摩手法图 滑肉门穴消除肚脐周围脂肪

滑肉门穴位足阳明味精学,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滑肉门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1-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宜,每天坚持按摩,可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肥胖。

经穴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处。

相关推荐

巨骨的准确位置作用 巨骨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肩髃,臑俞,曲池,外关,合谷,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疼痛,麻木不举,上肢屈伸不利等。 2.配扶突,曲池,天井,手五里,丰隆,理气化痰,治疗气滞痰凝之瘰疬。 3.配云,天府,公孙,理气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瘿气。 4.配臑会,少海,间使,太冲,太溪,滋阴散结,治疗阴虚痰凝之瘿气。 5.配孔最,尺泽,鱼际,降气止咳,清热止血,治疗肺热咯血。

准确位置片 箕对症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腹股沟肿痛(配太冲):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皮肤表面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气虚遗尿(配关元):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淋证(配中极,阴陵泉):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上髎准确位置和作用 上髎穴常用配伍疗法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可配肾俞,委中,昆仑;遗精,阳痿可配肾俞,志室,白环俞;二便不利可配长强,中极,气海;妇科疾患可配肾俞,关元,带脉,三阴交。

阳辅的准确位置 阳辅常用配伍疗法

偏头痛可配率谷,风池;目外眦痛可配太阳,丝竹空;咽喉肿痛可配廉泉,少商;胸胁痛可配支沟,阳陵泉;腋下肿痛可配极泉,丘墟,足临泣;下肢外侧痛可配环跳,阳陵泉;半身不遂可配环跳,足三里;瘰疬可配肩井,天井;疟疾可配大椎,间使,后溪。

不容的准确位置片 不容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梁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中和胃,理气化滞,治疗食指胃脘之胃痛,嗳腐吞酸,呕吐等。 2.配期,劳宫,梁丘,太冲,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治疗肝胃不和之脘胁胀痛,心切痛,呕血等。 3.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膻中,针刺泻法,化痰除湿,治疗痰湿咳喘。

的按摩手法

1.仰卧或正坐,举起双手,掌心向下,放置在肚脐上1寸,旁开2寸的部位。 2.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垂直下按,因为此处厚,所以要稍微用些力,再向外拉,用力揉按,有酸,胀,痛的感觉。 3.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按揉1-3分钟。 注意:揉按该穴位的时候,有打嗝,放屁,以及肠胃蠕动或轻泻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产后按摩腹部对身体好吗

每天中午9——11点,脾经气血最多的时候,消化最旺盛的时候,分别按揉肚子上的中脘、、天枢、带脉、关元5个穴位。其中,中脘和关元是单个的穴位,、天枢、带脉都是成对的穴位。每次每个穴位揉3—5分钟。或者在晚上9——11点,三焦经开经的时候,人体所有的脉道大开,气血流通和毒素及脂肪的代谢加速。此时,按揉这几个穴位,效果也非常好。同样是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穴位按揉完毕以后,及时喝一杯白开水,加速脂肪的代谢。喝完白开水后,想象自己是条美女蛇,并且像蛇一样轻轻扭动腰身20分钟左右。每天早上起床刷完牙

率谷准确位置和作用 率谷穴常用配伍疗法

偏头痛可配风池,外关;眩晕可配风池,百会;目疾可配睛明,瞳子髎;小儿惊风可配人中,百合,合谷;流行性腮腺炎配合谷,足三里。

冲阳的准确位置 冲阳穴常用配伍疗法

胃腑疾患可配中脘,足三里;水肿可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面目浮肿可配合谷,太阳,人中;足背肿痛,足趾屈伸不利可配足三里,八风。

的准确位置配伍应用疗法

配中读,阳陵泉,舒肝利胆,清热除湿,主治胸胁胀痛。 配肝俞,支沟,可疏肝理气,宽胸止痛,治疗胸胁胀痛。 配期,日月,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胆囊炎,胁肋痛。 配阳陵泉,悬钟,肾俞,太冲,可滋阴养筋,缓急止痛,治疗肩部筋急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