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甘油三酯是否偏高
如何判定甘油三酯是否偏高
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1.70mmol/L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高于2.26mmol则表示甘油三酯偏高,特别是针对已明确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高于2.26mmol/L则意味已经进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状态了,患者需要加大运动量,严格控制饮食,以及服用药物来调控。
(1)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
儿童<l00mg/dL(1.13mmol/L),成人<150mg/dL(0.48-1.69mmol/L)
(2)临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50~500mg/dL(2.83-5.65mmol/L)
(3)明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于500mg/dL(5.65mmol/L)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什么病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肥胖症
甘油三酯是人体最重要的脂肪成分之一,假如做个比喻,生活中常见的肉,甘油三酯就等于是白色的肥肉。甘油三酯是由3个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人体摄入脂肪过多,甘油三酯高了同时人体自身的脂肪体重也在升高,逐渐累积形成肥胖人群。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高血压病
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有很多,而甘油三酯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在于甘油三酯升高的状态下会分泌很多血管紧张素原(一种既能收缩血管又能增加血液量的物质)。在血管紧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血压就会升高。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糖尿病
甘油三酯在分解中所产生的脂肪酸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的升,会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导致胰岛素抵抗也随着增加,是胰岛素功能恶化,致使血糖无法控制。也会造成胰腺炎,导致胰腺功能失常,无法控制好血糖。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冠心病
甘油三酯高会形成脂肪在血管周围附着,长期以往可引起动脉硬化,当冠状动脉硬化,血管内形成斑块,可诱发冠心病。
甘油三酯高容易得痛风
甘油三酯在分解中产生大量的酮体,这些酮体会造成尿酸的排出不畅,当甘油三酯升高,尿酸也会随之提升,痛风长期升高,部分患者严重可引发痛风。
甘油三酯高还可能引起什么疾病
甘油三酯高还可能会引起各个部位动脉硬化的症状。
如肾动脉硬化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四肢动脉硬化可引起肢体麻木、疼痛和冰凉;脑动脉硬化可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等。
椰子油棕榈油有助减肥
据报道,主要成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的椰子油和棕榈油已经成为国外希望控制体重和改善运动能力人士的流行保健品。研究表明,用中链甘油三酯代替长链甘油三酯是一种可行的控制体重的办法。
甘油三酯有三种类型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甘油三酯类脂肪化合物。所谓甘油三酯,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与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的。按照脂肪酸分子中碳原子的数量,甘油三酯可分为长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短链甘油三酯三种类型。
长链甘油三酯是由含12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生成的。在食用油中,95%以上的成分是由长链甘油三酯组成的。人体中储存的脂肪主要是长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是含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生成的。
中链甘油三酯三大特点
1.消化速度(也即水解速度)快。
甘油三酯主要是在小肠里,经胆汁酸作用,被乳化成细小的胶体微滴;再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两个分子的脂肪酸和一个分子的甘油单酯,之后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
由于中链甘油三酯的亲水性比较强,形成的乳化胶体微滴更小,所需要的乳化剂(即胆汁酸)更少,因此更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换句话说,中链甘油三酯的消化速度要比长链甘油三酯快。
2.吸收速度快。
中链脂肪酸仅需要几分钟就能直接从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再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而长链脂肪酸要在肠道上皮细胞里重新与甘油结合成甘油三酯,再与载脂蛋白、磷脂和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而后才能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需3~4个小时才能完成。因此中链甘油三酯比长链甘油三酯吸收更快,是一种能快速提供能量的养分。
3.在分解代谢中更容易被氧化。
在肝脏和肌肉组织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与长链脂肪酸不同,中链脂肪酸不依靠L-肉硷穿梭系统的运载就能进入线粒体。或者说,它们的分解代谢不受L-肉硷穿梭系统的限制。其结果是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更容易发生氧化,能随时提供热能而不易被储存。此外,由于中链脂肪酸的链比较短,在没有发生延长碳链的代谢反应前,它们不能作为脂肪细胞的结构材料被使用。
吃中链甘油三酯有利减肥
日本一项对比研究表明,在每天热量为2200千卡的食物中,分别为两组受试者加入10克中链甘油三酯和10克长链甘油三酯。8周之后,食用中链甘油三酯组人的身体脂肪和皮下脂肪开始明显减少;12周之后,与食用长链甘油三酯组的人相比,前组人的体重、腰围和腰围臀围比都明显减少;但对于身体质量指数小于23的人来说,两组人的多数测量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别。
日本的另一个研究方案是增大受试者食物中的脂肪比例,在每天摄入2500千卡热量的食物中,有大约1000千卡热量来自脂肪。
对比研究表明,与食用长链甘油三酯组的人相比,食用中链甘油三酯组人的能量消耗和脂肪的氧化量增加,在他们的红血细胞中没有发现中链脂肪酸。这表明中链脂肪酸在人体内没有积累作用。
此外,含中链甘油三酯高的食物都凸显产热作用。2001年,有研究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研究。在头两个星期,食用中链甘油三酯组的女士的饥饿感弱一些,饱足感强一些。因为与具有同样热量含长链甘油三酯的食物相比,含中链甘油三酯的食物在消化后增加了发热的速度。
吃中链甘油三酯可提高耐力
中链甘油三酯对运动性能的影响也很明显。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为运动提供能量的两个主要能源。血糖和肌肉里的糖元来自碳水化合物。当肌肉里的糖元低时,人就会感到疲劳。为避免消耗肌肉里的糖元,食用含中链甘油三酯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的食物能提高运动的耐力。例如,让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吃含大量中链甘油三酯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的食物就能使他们的耐力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普通人每天中链甘油三酯的摄入量不宜超过30克,否则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
甘油三酯高的判断
甘油三酯作为血液中的一种脂肪类物质,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一般情况下高血脂患者在患病初期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甘油三酯是减少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甘油三酯含量高低有三个指标。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1.70mmol/L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高于2.26mmol则表示甘油三酯偏高,特别是针对已明确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高于2.26mmol/L则意味已经进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状态了,患者需要加大运动量,严格控制饮食。[1]
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儿童
临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50~500mg/dL(2.83-5.65mmol/L)
明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于500mg/dL(5.65mmol/L)
甘油三酯2.8的症状有哪些
甘油三酯是作为高血脂症的一种,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主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1.70mmol/L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偏高症状
甘油三酯偏高分为轻中度症状和高度症状,每个症状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轻中度
而动脉粥样硬化在发展时期人是没有明显感觉的,当血管堵塞至≥75%时才会有明显感觉。但一旦动脉硬化发展到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对人则是致命的。因此,在轻度和中度时期,甘油三酯高症状并不明显,可能患者丝毫没有感觉,查体时才意外发现。
重度症状
这里的重度是相对于轻中度而言的,当甘油三酯高症状逐渐出现时,可能已发展到了血管堵塞变窄、影响机体血流供应、机体内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因此此时甘油三酯高已到了较严重的程度。
甘油三酯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如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肢体麻木、四肢无力、神疲气短、耳鸣、视力退化、失眠健忘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变窄、供血不足引起的,不同的是血管变窄、堵塞的地方不同。如头晕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胸闷则是心脏供血不足,全身小动脉硬化则可引发高血压。这些甘油三酯高症状常和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因此甘油三酯高不能通过症状来诊断。
甘油三酯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
甘油三酯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危害却是严重的,因此中老年朋友要定期体检,发现甘油三酯高后及早治疗。如等甘油三酯高症状发展至引起患者重视的地步,那时健康已受到了严重危害。
偏高原因
高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是有两种的,一总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
原发性
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原发性一般说明病因不明。而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甘油三酯高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
甘油三酯高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继发性
遗传性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家族性遗传的原因。而甘油三酯的继发原因是指有其他疾病引起的,病因比较明确,或者说影响病因的一些因素已经得到确认。例如饮食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例如,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偏高,主要是各种病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以上就是有关甘油三酯2.8偏高的症状以及原因的介绍,其实我们身体中的大部分甘油三酯是从食物中获得,只要正确饮食,甘油三酯偏高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酗酒,因为饮酒会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甘油三酯偏高的病因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
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原发性一般说明病因不明。而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甘油三酯高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
甘油三酯偏高继发性
遗传性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家族性遗传的原因。而甘油三酯的继发原因是指有其他疾病引起的,病因比较明确,或者说影响病因的一些因素已经得到确认。例如饮食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例如,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偏高,主要是各种病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另外,饮酒可以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这都说明不良生活习惯为什么会导致甘油三酯过高。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生活习惯,避免或者尽量减少致使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决明子泡水喝能降甘油三酯吗
具有一定降低作用。
要知道甘油三酯是人体体内最多的脂类,甘油三酯升高,就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变的浓稠,从而会阻碍血液向身体各处输送养分,也会影响血管的健康,因此生活中要保持甘油三酯指数变高。
而决明子味甘、苦,性寒,微咸,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氨基酸以及蒽甙类物质,具有一定降血脂以及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人体的甘油三酯也具有一定降低作用。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除非是水煮或蒸的,一般大多数的烹饪手法都需要加油,同时油也是减肥中的人最怕的东西,那么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呢?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据报道,主要成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的椰子油和棕榈油已经成为国外希望控制体重和改善运动能力人士的流行保健品。研究表明,用中链甘油三酯代替长链甘油三酯是一种可行的控制体重的办法。
甘油三酯有三种类型
所谓甘油三酯,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与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的。按照脂肪酸分子中碳原子的数量,甘油三酯可分为长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短链甘油三酯三种类型。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中链甘油三酯是含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生成的。更利于减肥的进行。下面就来看看中链甘油三酯的减肥
一 消化速度(也即水解速度)快
甘油三酯主要是在小肠里,经胆汁酸作用,被乳化成细小的胶体微滴;再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两个分子的脂肪酸和一个分子的甘油单酯,之后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由于中链甘油三酯的亲水性比较强,形成的乳化胶体微滴更小,所需要的乳化剂(即胆汁酸)更少,因此更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换句话说,中链甘油三酯的消化速度要比长链甘油三酯快。
二 吸收速度快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中链脂肪酸仅需要几分钟就能直接从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再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而长链脂肪酸要在肠道上皮细胞里重新与甘油结合成甘油三酯,再与载脂蛋白、磷脂和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而后才能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需3~4个小时才能完成。因此中链甘油三酯比长链甘油三酯吸收更快,是一种能快速提供能量的养分。
三 在分解代谢中更容易被氧化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在肝脏和肌肉组织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与长链脂肪酸不同,中链脂肪酸不依靠L-肉硷穿梭系统的运载就能进入线粒体。或者说,它们的分解代谢不受L-肉硷穿梭系统的限制。其结果是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更容易发生氧化,能随时提供热能而不易被储存。此外,由于中链脂肪酸的链比较短,在没有发生延长碳链的代谢反应前,它们不能作为脂肪细胞的结构材料被使用。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日本一项对比研究表明,在每天热量为2200千卡的食物中,分别为两组受试者加入10克中链甘油三酯和10克长链甘油三酯。8周之后,食用中链甘油三酯组人的身体脂肪和皮下脂肪开始明显减少;12周之后,与食用长链甘油三酯组的人相比,前组人的体重、腰围和腰围臀围比都明显减少;但对于身体质量指数小于23的人来说,两组人的多数测量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别。
做菜用什么油不会胖?由此可见,含有中链甘油三酯的椰子油和棕榈油更容易水解,吸收和分解,既不容易产生废物,更不会早成脂肪的堆积。
胆固醇高和甘油三脂高哪个危害大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来源
胆固醇:胆固醇主要从两方面来。一方面从膳食中来,占胆固醇总量的1/4。另一部分则是自身合成,占胆固醇总量的3/4.,除了脑组织和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而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来源。外源性甘油三酯是由小肠从食物中消化、吸收而来。内源性甘油三酯则是在肝脏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酸的过程中形成的。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
甘油三酯高是血脂高的一种,其形成与遗传、疾病、饮食习惯多方面因素相关。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吃不吃药也是一直困扰患者的问题。其实,当饮食疗法不能将血脂控制到正常时,服用药物也是很必要的。那么。甘油三酯高用什么药好呢?
目前临床上治疗甘油三酯高的药物都为处方药,需要到医院开处方,遵医嘱服用。
医院里用于甘油三酯高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之一 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药
顾名思义,此类药降甘油三酯的基本原理就是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水解。很多人问甘油三酯高用什么药时,医生都会推荐这类药物,典型代表为贝特类降脂药,如非诺贝、苯扎贝特、吉非贝齐(诺衡)等;以上皆为口服药物。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之二 阻止脂质在体内合成
这类药物和前一类药物不同,降血脂的基本原理变成了阻止脂质在体内合成。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是烟酸类药物。常用的烟酸类药物有烟酸、烟酸肌醇、阿昔莫司等,也是都为口服药。
关于甘油三酯高用什么药,医院还经常应用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是以降胆固醇为主、同时也降甘油三酯的药物。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您现在有初步了解了吗?需要注意,以上处方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让医师根据您具体情况决定甘油三酯高用什么药,用量多少。
高血脂的形成
甘油三酯来自食物中脂肪的分解。肝脏也能将血液中的某些糖类转化为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就会使身体肥胖,囤积于血管壁则造成动脉硬化,囤积于心脏就会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则会造成脂肪肝。
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甘油三酯的指标
甘油三酯作为血液中的一种脂肪类物质,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一般情况下高血脂患者在患病初期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甘油三酯是减少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目前将甘油三酯水平分为四级:正常水平<1.69毫摩尔/升;临界高水平为1.69~2.25毫摩尔/升;高水平为2.26~5.63毫摩尔/升;极高水平为≥5.64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血脂和糖尿病性脂质紊乱血症。甘油三酯水平高于11.3毫摩尔/升的患者患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我国正常人血脂水平比相同年龄、性别的欧美人低,理想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是0.34~1.69毫摩尔/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7毫摩尔/升为血清高甘油三酯水平。
甘油三酯含量高低有三个指标。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1.70mmol/L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高于2.26mmol则表示甘油三酯偏高,特别是针对已明确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高于2.26mmol/L则意味已经进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状态了,患者需要加大运动量,严格控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