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食用方法
黄柏食用方法
黄柏汤
组成:黄柏 黄连 白头翁(一作白蔹) 升麻 当归 牡蛎 石榴皮 黄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叶各3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儿,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岁小儿,一服50毫升。
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壮热头痛,手足烦。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黄柏升麻汤
组成:黄柏、升麻、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药切,水750毫升,煮取250毫升,入地黄汁毫升,再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功效:泻火散热。
主治: 口臭生疮。
苦参黄柏酒
配方:苦参、川黄柏各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热毒流注脚胶、肿痛欲脱等。
用法:外用。趁温浸洗脚肿处,日洗3--4次。
来源:《药酒汇编》
黄柏苍术汤
材料:黄柏9克,苍术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15克。
主治:慢性湿疹。
用法: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黄柏薏苡仁粥
材料:黄柏10克,萆解1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黄柏、萆解煎取汁,再与薏苡仁、粳米同煮粥,粥熟调入冰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
主治:治疗遗精湿热下注型:遗精频作、或尿时精液外流,心烦少寐,口苦,小便热赤不爽,小腹及阴部作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茯术黄柏散
方药:(1)内服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0g,苍术12g,黄柏12g,生薏苡仁30g,泽泻12g,白扁豆20g,白芷10g,墓头回12g,蜀羊泉30g,甘草10g。
(2)外用消炎止痒薰洗剂,苦参30g,地趺子30g,蛇床子30g,百部30g,五倍子15g,明矾10g。
用法:①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②外治方:将以上6味药放于洗面盆中,加水半盆,熬30min离火,盆上盖一条毛巾,让患者坐在药盆之上,熏至出汗,候温再用药水洗阴部,用干毛巾擦干净,再用滑石粉撒在外阴部,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天。
功效:健脾燥湿,清利胞热,败毒止带。
赤豆牛膝黄柏茶
组成:赤小豆15克,牛膝、川柏各10克。水煎服。
制法:按原方组成用量,捣成粗末,置保暖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下注而致的下肢丹毒、红肿疼痛。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禁用。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黄柏苍耳茶
组成:黄柏9克,苍耳10克,绿茶3克。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沸水冲泡10分钟,或煎汤,分2次饮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通窍。
主治:急、慢性“耳脓”病。类似现代医学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宜忌:苍耳茎叶有小毒,用时不可过量。
出处:《药茶治百病》
什么是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基本概述
【性状】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 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肺炎
用0.2%黄柏碱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3ml,每8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2-3天,减为每日注射2次。治疗儿童小病灶性肺炎6例、大叶性肺炎1 例,患儿热度均干用药后12-72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炎症吸收消散平均为9天。实验证明,黄柏碱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2、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
用黄柏小檗碱注射液治疗肝硬化4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 1例,死亡3例;慢性肝炎19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5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见副作用。
3、治疗肺结核
用0.2%黄柏碱注射液3-6ml,肌肉注射,每日2次,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0例(其中浸润型26例,血行播散型4例;有空洞者占17例),治后病灶吸收好转者24例,无变化者6例,8例空洞缩小。血沉增高的23例,治后均见减低。副作用有轻微腹泻,注射局部的疼痛,经调整注射液的 PH至6.5左右即仅有酸胀感。一般认为黄柏碱注射液对浸润型渗出为主的炎性病灶有良好的效果,对增殖性病灶则疗效不显。亦有用黄柏干浸膏每日3g,分3 次食后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例,治愈8例,进步和显著进步各2例。一般服药后热度很快恢复正常,咯痰减少,食欲增进,体重增加。
4、治疗急性结膜炎
用10%黄柏煎液滴眼,治疗儿童患者474例,每次用1-2ml冲滴,每日2-3次。由于黄柏质量不同,疗效亦有差别。优质黄柏的治愈率100%(78例),3-4日治愈;劣质黄柏的治愈率为55.8%(158例),在3日内治愈者汉23.96%。
5、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局部穿刺冲洗后,用黄柏流浸膏的30%稀释液徐徐注入,每侧隔4日注入1次。治疗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
6、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采用20%或30%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而后滴入药液5-10滴,侧卧15分钟。所治76例,有41例合并鼓膜中央性穿孔。治疗效果:痊愈59例,进步13例,无效4例。与0.5%金霉素甘油溶液及4%硼酸酒精溶液作对照,疗效相似
7、 治疗耳部湿疹
用黄柏粉(含小菜碱 1.6%) 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共治疗30例,涂药1-2次后85%以上患者湿烂面干燥结痂,5-7次后均基本好转或痊愈。
哪些人不能用黄柏
脾胃不佳的人,不建议服用黄柏
在多部中药古典当中,就有关于黄柏的副作用的记载。总得来看是脾胃虚弱的人,吃了饭之后,不容易消化,或是还伴有腹泻之类情况的人,还有宫寒,产后身体状况不佳的人,都不建议服用黄柏。因为服用之后可能会加重这些病情。身体有发热状况,小便不顺畅的人也不要服用黄柏。
黄柏有一定的毒性
研究发现黄柏的毒性比较小,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的。不过如果用量加大了,超出了安全剂量,则可能会发生让病人死亡的情况。黄柏的副作用还体现在在用开水服用黄柏产品之后几个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胸部发痒,并起了很多小疙瘩,并蔓延到全身的状况,通常需要脱敏治疗之后,就没事了。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黄柏的药用价值非常大,当前已经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利用起来了。不过黄柏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需要使用含有黄柏的药物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随便乱用,要听医生的,剂量不能大了。
黄柏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 (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I 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2.抗真菌作用: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3.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4.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5.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8.抗溃疡作用: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第2步《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第3步《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胸部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undefined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黄柏的药理作用
黄柏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柏还有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黄柏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黄柏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黄柏这种所含有的柴胡檗有降脂、利胆的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柏子仁有什么作用 柏子仁的食用方法
材料:柏子仁、半夏曲各60克,煅牡蛎、人参、麻黄根、白术、五味子各30克,静麸
15克。
做法:上药研末,以适量枣肉制为九,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50九,空腹米汤送下。
功效:治疗阴虚盗汗,心神不安。
食材:柏子仁20~30克,大米、龙眼肉各3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
1.将柏子仁去净皮壳杂质,稍捣烂,龙眼肉、大米洗净,瘦肉洗净,切丝。
2.柏子仁人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1小时,取汁同龙眼肉、大米一同煮粥,待粥将成时,放人瘦肉及调味品,煮沸即可。日服2次。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疲乏、消瘦、大便干硬。
食材:柏子仁15克,猪心1个,盐、料酒、酱油、葱片名适量。
做法:把猪心洗干净,切成厚片,同拍子仁放人有适量清水的锅中,放料酒、盐,在小火上炖至猪心软烂后,加入酱油、葱片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
知柏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药,泽泻,知母,黄柏,山茱萸,牡丹皮,白茯苓八味药物组成的。而这八味药物会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它是治疗什么样的疾病的,以及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知柏地黄丸方中的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知母、黄柏清肾中伏火,清肝火,因此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故阴虚火旺而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痰痛,遗精,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等证均可使用该药。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知柏地黄丸的作用广泛,能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的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由此可知,知柏地黄丸具有治疗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痰痛,遗精,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等作用,而且效果显著。
关于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专家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我们还清楚了知柏地黄丸的组成成份。但是在服用知柏地黄丸的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滥用,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来服用。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的治疗。
知母和黄柏 合用作用
黄柏,知母,茯苓,枣仁和五倍子加在一起主要是以清泻相火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虚火旺导致的失眠多梦等不适。有失眠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节,如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惧及思虑过度,避免情绪激动,睡眠环境宜安静,睡前忌烟酒,不喝刺激提神类的东西如浓茶,咖啡等,适当的能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