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狂犬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狂犬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2、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促进含病毒的血液流出,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3、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

4、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

5、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但被咬伤后,若能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则几乎均可避免发病。故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使被咬伤者能早期接受疫苗注射是非常重要的。本病遍布于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因野生动物中也存在本病,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但若能管理好家犬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狂犬病病毒是RNA病毒,属弹状病毒科,一端钝圆,一端扁平,形同子弹。狂犬病病毒有两种病毒株:一为能引起狂犬病的天然病毒株,毒力强,叫做自然病毒或街毒;一为经过兔脑多次传代的病毒株,叫做固定毒。固定毒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但仍保持很好的抗原性,注入人体后可刺激抗体生成,故可用以制备疫苗。

狂犬病的病毒有两种类型:

(1)从病人及有病的动物中分离出的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嗜唾液腺的特点,可使人或动物患狂犬病。其症状以疯狂为主,称为狂躁型狂犬病。

(2)从中南美洲的蝙蝠分离出的狂犬病毒,感染了人和动物以后,可以患狂犬病。但其症状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即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在脑内形成内基氏小体不典型。

一般说来,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并不强,可被日光、紫外线和超声波所破坏。强碱、强酸、高锰酸钾和碘酒等都可使其死亡,在1%福尔马林或70%酒精中很快死亡。干燥后逐渐失去感染力。

大家一定要区别体外生存与空气生存的区别,因狂犬病病毒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则失去活性,唾液干涸则死亡。体外生存时间指环境适当有培养基给病毒提供养分的情况下,不要混淆为空气生存,在自然环境下,狂犬病病毒很快失去活性并死亡,所以,美国疾病预防中心说,狂犬病病毒无法从一个不是活体的感染。(也就是抓、舔、抓、动物活性的直接接触伤口或黏膜,至于由于没有活性的物体(食品、器皿、等等)沾染病毒,再传给活人还没有这样的病历。

十日观察法可靠吗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即被有疾病状况的或与健康猫犬行为异常的猫犬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一般在30天注射5针)。同时观察咬人的猫犬,如果10天内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则被咬伤的人就可以终止狂犬病疫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这种方法可以百分之百排除人被传染狂犬病的可能性。

十日观察法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实用,因为我国被狗咬的现象,以农村为主,而农村的狗基本都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加上环境复杂,可能感染病情较为严重,而通过十日观察看狗狗是否死亡再抉择是否要打针,可能为时已晚,自己也狂犬病发作了,打针也就无效了,被咬伤的患者可能因此而丧命。

因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早在《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就明确指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并且鉴于我国是狂犬病高风险国家,加上猫、狗等预防接种率普遍偏低,伤者在确保被给予恰当的伤口处理后,还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一旦被猫、狗咬伤或者抓伤不要存侥幸心理,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处置。

狂犬病发病率

很多报道都表明,狂犬病的发生概率正在逐年的上升。这关于犬类狂犬病毒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犬类进行定期性的清洁,避免引起身体上病菌的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2008年8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BMC传染病》的一文《中国狂犬病趋势(1990-2001年)以及广东省暴露后治疗》,指出“1996年报道的狂犬病例只有159例,但到2006年这一数字跃升到3279例,增加了20多倍。”作为一种毒害人类神经非常强悍的病毒,狂犬病导致的死亡率几乎是 100%。此消息一出,中国不少舆论和媒体开始报道狂犬病疫情回升背后的种种隐忧,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言人张永振曾指出:“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 10多年甚至20多年,使很多被狗咬伤的人产生恐慌”。在这一情景下,中国绝大部分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在接收狗咬患者后的处理方式一律为注射狂犬病疫苗。[详细] 媒体的宣传报道断章取义,导致民众对狂犬病恐慌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恐慌的原因之一,是媒体连篇累牍的“健康狗带狂犬病毒”的宣传。1992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报告,对该省8个县、市的市场屠宰的 1258只食用狗的脑标本进行检查,狂犬病毒抗原的平均阳性率为17.7%,最低的地方为10.8%,最高竟达30%。许多报刊上经常所说的健康狗的“带毒率”17.7%,来源就在这里。后来其他省市的防疫站相继进行一些调查,都宣称“健康犬带毒率”很高,多数报道的家犬带毒率为8%-15%,其中大部分为“健康”带毒。如山东省健康犬带毒率为15.3%和22.2%(邵县);吉林为15.8% ;河北衡水市为23.7%。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中说,上海的“受检犬中有40%为无症状的携带狂犬病毒”。国内外疫苗公司兴风争抢中国市场:20-30亿的牟利空间统计显示,中国被狗咬伤而注射狂犬病毒疫苗的数量,达到了1200万1500万支,按每支疫苗200元计算,总计达到20至3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狂犬疫苗消费的最大市场。在这一环境下,国内外数十家疫苗公司抢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些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

通过狂犬病毒让我们反思如果我们身边有犬类,很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感染狂犬病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爱犬患上了狂犬病毒应该及时的去兽医那里及时的诊断,避免对我们人体产生危害。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

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世界上仅仅6例移植器官而导致的人与人感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例人与人感染的有确凿证据的例子。所以,人与人不易感染。

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已经承认,健康的动物不带毒,更没有可能咬人动物没有死而人死,那些已经被证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果狗不是在发病期间或即将在10天内发病,其唾液中没有病毒,也不会感染你。

为什么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 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对狂犬病也最易感,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狂犬病的误区

哺乳动物均有传播“狂犬病”可能性

在欧美国家,蝙蝠是狂犬病主要传播者之一,我国主要还是犬及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进行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世卫组织官网资料称,一旦出现狂犬病体征和症状,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已经无法医治,“该病总是导致死亡”。

虽然病名中有个“犬”字,但狂犬病的传播者却是“所有哺乳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兽医师顾问凯蒂博士说过,不同的哺乳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有不同的表现。通常猫狗会表现出狂躁、攻击性变强等特征,而马、牛、羊等动物却恰恰相反,它们会变得很呆滞。在世卫组织的分类中,这两种情况分别被定义为“机能亢进”(狂暴性狂犬病)和“麻痹体征”(早瘫性狂犬病)。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怎么办 第3步:检查抗体

如果你已经打完了狂犬疫苗,才发现自己是打了假的疫苗,那么建议你最好到医院的狂犬病预防科做抗体检测,看自己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如近期刚打的狂犬疫苗,大约在全程注射完人用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疫苗有效。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阴性),说明无效。

狂犬病的科学预防手段

(1)控制传染源:对野犬野猫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控制。对饲养的猫狗、警犬及实验用猫狗等温血动物,应进行登记,并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此时需要尽快打狂犬病预苗预防。发现已染病的温血动物,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咬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动物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前唾液开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数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中没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现症状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脑和唾液的病毒浓度,比活得较长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实验感染的猫一般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唾液排毒。 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对于器官移植方面,也应确保器官捐献者无染病。2004年在美国一个未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个人因狂犬病身亡。

(2)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很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医院不提供疫苗接种)。

(3)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来,国内已发现一些被咬伤发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却安然无恙,经证实该犬的唾液内带毒,故流行区被犬咬伤者均应接种。表1示狂犬病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我国广泛使用田鼠肾细胞疫苗,1979年起,由武汉生物制品所通过鉴定,投产。轻度咬伤者于第0、7、14天各肌注2ml,重度咬伤及头、面、颈部咬伤于第0、3、7、14及30 天各肌注2ml。该疫苗的效果,各方报告不一致,有的认为其效果仅及人二倍体疫苗的1/6,因此,需寻找新一代疫苗。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马血清与人体抗狂犬病球蛋白两种。我国目前生产的是前者,每支10ml,含1,000IU;成人剂量为20ml;儿童为40IU/kg。需皮试阴性后方可应用,以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处注射,另一半剂量肌注。人抗狂犬病球蛋白的一次注射量为20IU/kg。免疫血清可干扰宿主的主动免疫而影响抗体生成,因此必须在接种结束后 10、20和90日再给予激发量疫苗,以触发回忆反应而产生较大量的相应抗体。

(4)其他: 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预防接种后并发神经系统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对动物实验感染有保护作用,用于人的预防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

狂犬疫苗二倍体啥意思

狂犬疫苗二倍体的全称为: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为冻干粉针剂,是用人源细胞(健康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基质生产的狂犬疫苗,是我国目前用于狂犬病预防的一种疫苗种类。而其中的二倍体可解释为: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狂犬病发病率

很多报道都表明,狂犬病的发生概率正在逐年的上升。这关于犬类狂犬病毒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犬类进行定期性的清洁,避免引起身体上病菌的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2008年8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BMC传染病》的一文《中国狂犬病趋势(1990-2001年)以及广东省暴露后治疗》,指出“1996年报道的狂犬病例只有159例,但到2006年这一数字跃升到3279例,增加了20多倍。”作为一种毒害人类神经非常强悍的病毒,狂犬病导致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此消息一出,中国不少舆论和媒体开始报道狂犬病疫情回升背后的种种隐忧,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言人张永振曾指出:“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10多年甚至20多年,使很多被狗咬伤的人产生恐慌”。在这一情景下,中国绝大部分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在接收狗咬患者后的处理方式一律为注射狂犬病疫苗。[详细] 媒体的宣传报道断章取义,导致民众对狂犬病恐慌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恐慌的原因之一,是媒体连篇累牍的“健康狗带狂犬病毒”的宣传。1992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报告,对该省8个县、市的市场屠宰的1258只食用狗的脑标本进行检查,狂犬病毒抗原的平均阳性率为17.7%,最低的地方为10.8%,最高竟达30%。许多报刊上经常所说的健康狗的“带毒率”17.7%,来源就在这里。后来其他省市的防疫站相继进行一些调查,都宣称“健康犬带毒率”很高,多数报道的家犬带毒率为8%-15%,其中大部分为“健康”带毒。如山东省健康犬带毒率为15.3%和22.2%(邵县);吉林为15.8% ;河北衡水市为23.7%。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中说,上海的“受检犬中有40%为无症状的携带狂犬病毒”。国内外疫苗公司兴风争抢中国市场:20-30亿的牟利空间统计显示,中国被狗咬伤而注射狂犬病毒疫苗的数量,达到了1200万1500万支,按每支疫苗200元计算,总计达到20至3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狂犬疫苗消费的最大市场。在这一环境下,国内外数十家疫苗公司抢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些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

通过狂犬病毒让我们反思如果我们身边有犬类,很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感染狂犬病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爱犬患上了狂犬病毒应该及时的去兽医那里及时的诊断,避免对我们人体产生危害。

相关推荐

什么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人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1882年它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中国现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

你知道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吗

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狂犬病疫苗是干什么用的?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时间?狂犬病疫苗与注射时间的关系? 狂犬病疫苗的相关问题: 狂犬病病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用于对狂犬病毒有高危接触者(例如兽医)的接触前免疫接种,也可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用于接触后的预防狂犬病疫苗是人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恐水症,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初期对声、光、

狂犬病日常的预防

鉴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管理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的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

如何控制和消灭狂犬病

要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首先必须从传染源着手。 对传染源: 狂犬病流行区:凡狂犬病流行以犬为直接传染源地区,应以消灭犬狂犬病为主要目标。 登记管理家犬,并对其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或口服狂犬病疫苗,发给免疫证; 城市禁止私养犬只; 捕杀所有野犬及无免疫证的家犬; 对疯动物与被其咬伤的家畜应立即捕杀,对可疑患狂犬病的家犬应立即捕杀。 在控制狂犬病后,应立即着手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 对人的预防注射: 对有被咬伤危险与有机会接触狂犬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作感染前的免疫预防注射。一般用狂犬病疫苗基础免疫三针(0、7、2

狂犬疫苗超过48小时打有效果吗 狗咬最晚多久打针无效

体内狂犬病毒发病后打针无效。 打狂犬疫苗预防被狗咬狂犬病发作,前提是需要患者被咬后体内狂犬病毒还处于潜伏期,并没有发病才有效,如体内病毒发病后再打狂犬疫苗则无效,此时预防已经没有作用了,跟距离狗咬多长时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狂犬病预防措施 其它预防

对于狂犬病预防措施,除了针对狂犬病毒进行处理外,还必须对狂犬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增加预防狂犬病只是的普及,特别要教育小孩不要随意挑逗动物,与动物发生接触。因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低,如果感染,其发病率高,发病快。

治疗狂犬病的药品

目前由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的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狂犬病血清 [功效主治]: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功效主治]:用于预防狂犬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

狂犬病的用药治疗

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迄今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曾应用多种新药如干扰素α、阿糖腺苷、转移因子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球蛋白治疗,均告失败。故强调在咬伤后及时预防性治疗,对发病后患者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 1.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等污染。 2.监护治疗应由经过免疫接种的医护人员完成 病室要阴暗、避光,周围不要有噪声、流水声。护理人员不要穿硬底鞋,不要摇动病床,取东西要轻拿轻放。不要给患者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对狂躁、痉挛患者可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或地西泮,使其保持安静

狂犬疫苗打三针管用吗 辟谣:十日观察法可只打3针

被狗咬了、舔了伤口,或者舔了一口,没出血,但用酒精擦拭有疼痛感,那就需要去医院或者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疫苗。打了针后,观察咬你的那狗,十天之内,如果狗能吃能睡,就能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所以10天之内的那3针必须要打!后面的2针可看情况!此为十日观察法理论。 不可行。这是很老的理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过。但后来的实践中发现多例患者狂犬病发作已经死亡,时间远远超过十天,伤人犬依然健康存活的例子,所以我们就放弃采用了。 而且“十日观察法”有一系列前提: 1、仅限于家养动物,且有2次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狂犬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近年来,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使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已连续5年回升。据卫生部资料统计,至2003年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应充分发挥护士在预防工作中的干预作用,从社区到临床,需集宣传者、督促者、咨询者于一身,针对高危人群及养犬密度大的农村,开展预防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1 狂犬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因我国地域大、人口多、养犬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