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游别去三类景区
宝宝出游别去三类景区
很多爸爸妈妈都在谋划国庆带娃出去玩,不过不是所有的景区都适合带宝宝游玩,宝宝遭罪不说,大人还玩不好,并给大家盘点一下国庆最不适合带宝宝游玩的场所。
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假期了,辛苦了大半年的爸爸妈妈终于可以有一个比较长的假期陪伴宝宝了,同时你是不是也打算带着宝宝去旅行,毕竟7天都在在家里确实有些无聊。打开浏览器,满屏都是各种推荐好玩景点的信息,小编就不为您推荐景点了,只想提醒您有些地方并不适合带宝宝出去玩。
首先要提醒一下,如果你的宝宝未满一岁,那么真的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除非你打算扛着一个塞满纸尿裤、奶瓶、奶粉、湿巾及各种母婴用品的妈咪包上路,当然还有婴儿背带或婴儿车,还要提防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一般来说,6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去以下景点游玩。
1.大型游乐场
你是否觉得游乐场其实非常适合孩子游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游乐场都适合带孩子去玩,尤其是大型游乐场。一般大城市都会有一些大型游乐场,尤其这些年游乐设施更加“高大上”,园区里满满的都是过山车、跳楼机、海盗船等大型游乐设施,别说小朋友,连成年人玩起来都心惊惊。
此外,大型游乐场通常园区非常大,即使你不打算玩游乐设施,要走完整个园区也相当不容易。假设爸爸妈妈突然很想玩某样游乐设施,那还得让宝宝陪着你们排队,而且是那种七拐十八弯的队伍。
带宝宝去大型游乐场,宝宝遭罪不说,大人还玩不好,整个一个失败的出游案例,爸爸妈妈可得留心啦!
2.著名景区
如果你不想活受罪,国庆最好不要去那些著名的景区,比如去北京游览故宫和长城,比如泰山、华山、黄山这些五岳名山,包你看到的都是满满的人头。宝宝们都或多或少有些人群密集恐惧症,你有没有发现宝宝待在拥挤的公交或地铁中会显得敏感而急躁,所以还是放过宝宝们吧!
另外,国庆去风景名胜游玩,可能会因为人太多而导致进退两难。比如小编去某著名景点爬山发现,崎岖的山路从进门没多久就开始堵上了,一直“堵人”堵到旅途结束,相当于排着队爬完山的。一些家长和孩子难忍煎熬,还是让景区的轿夫用轿子给抬下去的。
3、城市最火的步行街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条著名的步行街,比如北京有王府井,广州有北京路等,国庆假期也是人满为患。此外,对于宝宝来说,逛步行街一点也不好玩,商场林立的步行街只能是妈妈们的最爱,宝宝是在陪着妈妈逛街,想象一下你在试衣间里试衣服,宝宝坐在座椅上打瞌睡是不是很心酸。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宝宝能去的地方啦?当然还是有的,比如儿童公园、科技馆比大型游乐场更适合宝宝游玩,去三亚海边可能不如去一个不知名城市的海边,去步行街不如如周边小镇的古朴街道……想要宝宝跟你一起玩得尽兴,还是得认真考虑一下该去哪儿玩更合适哦!
一家人玩的游戏
游戏:扮鬼脸
游戏方式:慢慢对着宝宝吐舌头、发出啊啊咿咿的声音,或鼓起腮帮子吹气、吹口哨,或挤眼、皱眉……
解读:游戏动作主要锻炼孩子的口腔、舌头,为2个月以上宝宝的语言发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面的准备。
提示: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适当调整速度和刺激程度,让宝宝有兴趣观察到整个过程,并学习模仿。此外,游戏中,父母要对宝宝先做如笑、咳嗽等动作,之后再说话,有利于促使宝宝产生积极的沟通愿望。
游戏:爬高山
游戏方式:妈妈面对面抱着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的双腿站在妈妈的腿上,宝宝在妈妈托举的力量下,沿着妈妈的身体向上踩,一直到肩;稍作停顿,再把宝宝的背转向妈妈,贴着妈妈的身体滑下来,一直滑到脚背。边做边念歌谣:“宝宝爬高山,爬呀爬,爬到顶啦!”暂停后:“宝宝滑下山,滑呀滑,滑下来啦……”
解读:这个游戏对锻炼三个月以上宝宝的腿部力量和前庭器官,以及培养宝宝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益。
提示:游戏中妈妈的身体要注意保持平衡,尽量使用腰腹及胳膊的力量。同时,如果宝宝动作缓慢,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注意保护好宝宝,以免宝宝磕碰。
游戏:找妈妈
游戏方式:妈妈可以先让宝宝注意到自己:“妈妈在这里!”然后用丝巾遮住脸问宝宝:“妈妈在哪里?”停留两秒,慢慢再从丝巾后露出笑脸:“妈妈在这里。”大一点的宝宝会自己扯掉丝巾,妈妈可以夸张地做惊奇状:“哦,宝宝找着妈妈啦!”对于9个月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躲到别的房间,要让宝宝能看到妈妈从房间里出来。
解读:这款游戏适合4个月至5岁的孩子,对促进宝宝形成永久客体概念,以及缓解分离焦虑、消除不良情绪非常有效。
提示:当宝宝有意躲在同一地方让人找到时,妈妈不要干涉;妈妈躲的地方也要容易被宝宝找到,如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或躲在同一地方,以让宝宝提高兴趣。
游戏:寻宝藏
游戏方式:在抽屉或盒子里放入一些小玩具,让宝宝看到妈妈是如何打开抽屉或盒子发现宝藏的。重复几次后,让宝宝自己打开抽屉和盒子寻找玩具;对已经能够听懂一些提示的2岁以上宝宝,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间里某个开放的地方,如茶几或椅子下,让宝宝去寻找;对于4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让他听提示寻找宝藏,如玩具在妈妈卧室的床头柜下面的抽屉里等;对于5岁以上的则可以绘制一张寻宝图,标上藏宝地点,让孩子去寻找……
解读:游戏对锻炼1岁以上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培养宝宝观察记忆能力都很有帮助。
提示:如果宝宝一时找不到宝藏,一定要智慧地帮助他完成任务,譬如妈妈走到玩具旁做寻找状,以吸引宝宝注意藏宝地点;当宝宝找到玩具,应及时用鼓掌加以激励。
游戏:过家家
游戏方式:可以选择家庭场景,也可以选择幼儿园或其他场景。当宝宝扮演某个角色时,父母就扮演与之对应的角色。如果妈妈扮演宝宝时,可以表现宝宝平时的弱点,如不肯吃饭等,观察宝宝的反应;又如宝宝害怕打针,可以让宝宝扮演医生,妈妈再现宝宝原来的情景——哭、挣扎等,通过不断重复表演,能让宝宝逐步消除恐惧。
解读:游戏能帮助2岁以上的宝宝了解社会关系,锻炼社交技能。
提示: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宝宝自己发现和理解社会关系,还能掌握适当的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让游戏取代训斥,使宝宝在快乐中克服自己存在的弱点。
开展亲子游戏时的误区
误区1:急吼吼地干涉宝贝
对宝贝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因此,宝贝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父母感觉十分困惑,尤其当宝贝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会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宝贝,有的父母却觉得宝贝玩游戏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于是拿宝贝当玩具逗乐,这些都会对宝贝产生不好的影响。宝贝虽然小,但他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因此,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在宝贝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宝贝产生不一般的影响。
纠正法:与宝贝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是亲子游戏的最高境界,这样可更好地调动宝贝游戏的积极性。让宝贝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与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误区2:以父母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
游戏是宝贝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宝贝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宝贝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宝贝“学”到“知识”而强迫宝贝玩不喜欢的游戏。
纠正法:正确的做法是,应让宝贝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做游戏的主人。当宝贝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父母才有必要介入,并对宝贝加以引导。
误区3:违背宝贝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比如,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游戏也会引起宝贝的强烈兴趣,这是1岁左右宝贝乐此不疲的游戏。但如果与2、3岁的宝贝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觉得索然寡味,这么大的宝贝可能对玩具更感兴趣,并喜欢用玩具作为道具来延伸他们的游戏。
纠正法:
父母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宝贝的智力和想像力。
误区4:认为良好的游戏习惯无关紧要
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宝贝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宝贝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
纠正法:比如,玩具玩完了让宝贝自己收拾好,并物归原处;游戏时间要有节制,不能没完没了地让宝贝玩,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
误区5:总是剥夺宝贝独自游戏的权利
有的时候,宝贝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一直需要有人陪着,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即便几个月的宝贝,他们也会自得其乐地玩着自己的小手小脚,体验独自玩耍的乐趣。
纠正法: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父母要尽可能利用机会鼓励宝贝独立游戏。当宝贝不哭不闹自己玩耍时,不要打扰宝贝,给他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误区6:在宝贝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
游戏是宝贝自己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宝贝热衷于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这时,父母不要因认为宝贝的游戏活动毫无意义而忽视他或限制他,而应尽量帮助他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
纠正法:为宝贝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游戏。当然,给宝贝提供帮助需要掌握一个度。比如,当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当宝贝确实不能解决时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让宝贝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
如何带好宝宝的一些小技巧
让宝宝平时多看看色彩鲜艳的东西,例如鲜花,图片什么的,妈妈在宝宝看的时候应适时的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呀,这是什么颜色呀,让宝宝早早的对某些新鲜事务有一个初步的识别意识。
多带宝宝出去散散步,让宝宝多接触室外一些东西,让宝宝自小就有一种感知的探索兴趣。在带宝宝看到某一情景时,我们可以适时适机的运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引起宝宝的共鸣与兴趣。例如:“嘿~~宝宝快看那猫。”“喵,喵~~宝贝儿,你听见猫猫叫了吗?“ 宝宝,快看,那儿有一只漂亮的小鸟耶。“这些平时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扩充了宝宝的语言词汇,时间一长,宝宝也就慢慢学会运用这些词汇,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了。
平时妈妈也可以让宝宝照照镜子,或者把两张相似的图片儿放在一起,让宝宝辨认,并适机引导宝宝找出图片中的不同点,这种感观上的启蒙培育,可以锻炼宝宝的识别能力,对宝宝以后的识字,观察,阅读都有很大的帮助。
多与宝宝做一些互动性的小游戏,像什么躲猫猫,捉迷藏,简单的折纸什么的,每天都给宝宝讲个故事,故事讲完简单的提个问题让宝宝思考回答,例如:“乌龟与小白兔赛跑,小白兔为什么没有得到第一呀?妈妈不知道耶,宝宝能告诉妈妈吗?”。。。。。。这样平时的小游戏与故事,都能很好的锻炼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提高宝宝的智力。
妈妈也可以带宝宝逛逛街区,逛逛超市,逛逛公园,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物品。。。。。。都会让宝宝感到好奇而又新鲜,这样对宝宝将来观察事物,适应外界环境,与人交流都有很大的帮助。
给宝宝碗里准备一些小零食,例如小馒头,小面包之类的,让宝宝自己抓着吃,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0-30天新生儿的早教游戏
竖抱观景物
锻炼颈部逐渐支撑头部重量。看会动和会发声的玩具,看户外风景,引起宝宝对景物的兴趣。记认图形,用延长注视时间的方法区别看过的和未看过的新图形。
交谈
让家人换尿布、喂奶和洗澡时与宝宝讲话,让宝宝记认脸庞,认识家人。抚摸身体,逗乐,眼神交流,母乳的味道、温度,会使宝宝更安全舒适;贴抱、举起,变换体位等,都会使宝宝感到关怀,对爸爸妈妈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抓握听音
用柔和的发声玩具逗引宝宝抓握,牢固握物是锻炼手的第一种技巧。音乐旋转玩具、八音盒可使宝宝在观注玩具的同时,听到美妙的音乐,以复习胎教音乐,巩固音乐记忆,能启迪右脑欣赏美的功能。如果婴儿期不复习,胎教影响在半年内会消失。
口嘴游戏
面面相对做张口、伸舌、咂舌等。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吸吮,所以口嘴的动作比其他部位灵活,学得更快。锻炼模仿能力。
发声应和
宝宝哭时,妈妈发声应和,宝宝会停哭,并辨别究竟是谁在哭,然后出现哭之外的声音;妈妈讲话时,宝宝会用小嘴一张一合应和,发出细小的“哦哦”声,高兴时会发“啊啊”的声音,母亲也可应和,使宝宝声音更加响亮。经常跟宝宝讲话,鼓励宝宝发声自娱,或与别人呼应,为以后开口讲话打基础。
逗笑
生活在快乐环境中,经常有人逗笑,宝宝会笑得早一些,越早会笑越聪明,快乐情绪能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逗弄宝宝时,挠挠身体,摸摸脸蛋,用快乐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宝宝。宝宝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轻松,眼角出现细小皱纹,口角微微向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被动操
洗澡穿衣时上下内外屈肘伸肘等动作,使身体得到运动,皮肤受到抚摸,全身受到按摩,能促进肢体发育,也可满足婴儿皮肤希望得到充分接触摩擦的需求。
嗅觉和味觉开发
感受不同气味刺激,开发嗅觉、味觉与动作的联系。偶尔玩一次即可。
宝宝夏日防晒指南
1.6个月以下宝宝最好别用防晒霜
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使用防晒霜,因此最好的防晒方式是限制外出的时间,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2点间紫外线辐射高峰时外出。外出时给宝宝穿浅色、宽大、长而薄的衣裤,戴宽檐帽遮住脸、鼻、耳朵和脖子,使用遮阳伞或在婴儿车上罩遮阳篷以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皮肤。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使用防晒霜时,可按照标签说明小面积使用防晒霜(如面部和手背)。
2.注意选择儿童专用防晒霜
从防晒成分来说,儿童防晒霜和成人用的防晒霜没什么区别,防晒成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化学防晒剂,如aveobenzone、homosalate和octisalate;一种是矿物质防晒剂(物理防晒),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但不同防晒霜添加的其它非防晒成分是不同的,如香精,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所以,给孩子用的防晒霜建议购买儿童专用产品。
3.根据场合选择不同防晒指数的防晒霜
SPF与PA是指对紫外线防御能力的参数,SPF是对UV-B防御指数,PA是对UV-A防御指数,指数越高,防御紫外线的能力就越强。宝宝使用防晒霜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游玩地点,选择不同的防晒指数:
散步时选择SPF15的防晒霜;
爬山或去海边时选择SPF25的防晒霜;
如果是去日光较强的旅游景点,最好选择持续时间较长的SPF30防晒霜。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SPF值很高的防晒霜(如SPF50)对宝宝的肌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最好不要选购
4.使用防晒霜前先做过敏测试
防晒霜之前,最好先在孩子的小臂内侧局部先涂上一点,48小时之后,局部没有反应才能适用于其他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在使用一些产品时发生过敏现象。
7个月宝宝早教环境
7个月的宝宝开始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并有了对环境的积极探索,有时你会发现宝宝会用手指捅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和肚脐眼,好像要考察身体每一个孔穴和每一个他感兴趣的部位,慢慢地他开始把这种考察和嗜好转移到别人身上,喜欢捅别人的耳朵、鼻子、眼睛和嘴甚至还要比较两种不同的感觉。妈妈们给7个月宝宝进行早教虽然重要,但是早教环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下面我们来看看7个月宝宝早教环境吧。
妈妈们要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环境让宝宝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家长可以抱着宝宝或用小推车把他带到公园去,看看公园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各种动物,因为具有色彩的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色特别能引起婴儿注意,如飞舞的彩蝶、蜻蜓、在水中游动的色彩斑斓的金鱼往往能使宝宝专注并表现出愉悦的表情。另外,让宝宝看太阳、月亮、彩虹、云、飘扬的雪花等自然景观,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宝宝感知觉的发展还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与智能发育。
0-6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
1、新生儿早教方法
心灵发展特点: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
2、1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竖抱观景物、交谈、抓握听音、口嘴游戏、发声应和、逗笑、被动操、嗅觉和味觉开发。
3、2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选画、蹬踢彩球、侧卧、俯卧抬头、用勺喂食、触体感受。
4、3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拍打吊球、用肘卧撑、单肢遥控、坐抱、翻身90度、元音答话、见人就笑、识别爸爸。
5、4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注视小物体、追滚球、表示情感、拉坐、荡毛巾秋千、学坐、丰富触觉、练习侧翻身、学会舔食。
6、5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辨认物品、单手握物、手足戏球、学练180度翻身、藏猫猫、找妈妈。
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不能玩火玩电,不能碰锋利的东西,不能从高处往下跳。”父母常常这样提醒宝宝,不能做危险的事情。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宝宝就体会不到“究竟有多危险”,所以他们很快就忘了提醒,更有好奇心强的宝宝“以身试法”。
父母可以试一试环境教育的方法,在家中贴一些形象的图片、安全标志、照片等,例如玩火引起火灾的漫画,宝宝经常看到这个漫画,也自然理解、记住了“不能玩火”的道理。对年龄大一点宝宝,父母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平时听到、知道的安全隐患画下来,像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介绍,宝宝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游戏教育
宝宝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父母可以通过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的方法,渗透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宝宝不要轻信陌生人,可以创设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景,妈妈扮演陌生人敲门,宝宝要怎样应对?游戏以后,父母可以问问宝宝如果真的碰到不认识的人,要怎么办?让宝宝动脑筋回答。
很多宝宝喜欢玩过家家,父母可以跟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故意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时候宝宝反而会提醒你呢!如果宝宝也没发现你的做法不当,就可以在游戏中及时教育宝宝。
随机教育
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当发现宝宝一些不当的行为时,及时提醒他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宝宝不小心把很细的珠子塞到鼻子、嘴巴、耳朵里面,父母就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性——多举例子。又如看到宝宝在玩锋利的剪刀、刀片,父母要抓紧时机教育他锋利的物品容易割伤手,并带宝宝到商场看或买一些儿童用的剪刀,教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宝宝就明白锋利的物品不适合自己使用,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工具。
分清鲁莽和勇敢、虚幻与真实
电视节目尤其是卡通节目包含很多虚幻、夸张的表现方法,例如超人会飞、刀枪不入,又如一些打斗场面,宝宝分辨力较低,容易模仿,发生安全事故。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分清鲁莽与勇敢、虚幻与真实的区别。
怎样教孩子学会防骗
学唱安全儿歌
儿歌好学又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妈妈爸爸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
讲防骗小故事
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三联阅读配图
教孩子们认方位
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那个方位了。
小小电话本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都应该让宝宝记住。也要教会宝宝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场景模拟演习
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孩子防拐骗招数
1、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
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2、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
应对方法
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3、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
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4、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
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
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
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并且无法接孩子的情况下家长最好通知老师。请老师知情留意或帮忙。
5、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一个人走了。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
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妈妈别把这些劣习影响给宝宝
一、大人夜猫子习惯让宝宝也跟着晚睡
现代人信息发达,生活节奏快,导致睡眠时间也跟着缩小,每天只需6小时左右的睡眠,然而婴幼儿每天至少要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天天熬夜的爸妈却常常带着宝宝一起当“夜猫子”。人的睡眠是生物机体修复时间,每个个体生物钟(个体生活规律)不同而睡觉时间是不同的,但至少年轻人在长个子的时候不少于10小时,所以宝宝缺少睡眠会阻碍生长发育速到,导致体弱多病、面黄肌瘦的病态特征,极大的伤害了宝宝的成长健康。
二、带着宝宝去逛街
新一代8090辣妈时尚前卫,会打扮、爱逛街,所以出门前总能把宝宝也打扮得光鲜亮丽,自己也时尚前卫,然后推着婴儿车高调的出门了。然而街上那些汽车排放的尾气存留的高度刚好跟婴儿车的高度相仿,这时候宝宝就像一台吸尘器一样,呼吸着污染的空气,时时刻刻危害着健康。而且像商场、街道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是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病菌在空气中私处漂浮着,宝宝抵抗力弱随时可能中招。
三、带着宝宝参加自己的活动
新手爸妈可是电子游戏的爱好者,玩游戏的时候也带着宝宝一起玩,让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和游戏,对身体健康和视力发育影响都很不好,特别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此外,妈妈带着宝宝一起练瑜伽有助于培养宝宝筋骨的柔软性,可是宝宝尚且年幼,并不能很好的领会瑜伽动作的要领,若长时间动作错位就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另外,带宝宝参加噪声很大的聚会或摇滚音乐更加不可行,还没发育好的婴幼儿听力比不上成人的听力承受能力,过大分贝声音会伤害宝宝的听力发育。
四、经常带宝宝外出旅游
带宝宝外出旅游并不是说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要考虑次数。年龄爸妈总喜欢带着宝宝到外面到处游玩,而且次数频繁,想要开拓宝宝视野、培养气质和胸襟,但是若经常出游,宝宝车旅劳累,很容易疲劳然后生病。此外,宝宝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安全感多少会降低,甚至吃不好睡不好,被打乱的生活规律若是再碰上气温相差比较大的城市,宝宝很可能一下子就病倒了。若是再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旅游景点、乡村地区,宝宝的病情有可能因治疗拖延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