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鲻鱼的好处
吃鲻鱼的好处
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
1、鲻鱼肉性平,味甘咸。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2、具有补虚弱,健脾胃的作用。
3、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鲻鱼的介绍
【性质】平
【五味】咸
【热量】0.00大卡(0千焦)/100克
【功效】健脾,和胃
【鲻鱼是什么】鲻鱼属鲻形目鲻科鱼类,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鲻(俗称乌...
【适宜疾病】 小儿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心气虚 气虚眩晕 肺气虚
【适宜症状】 缺铁性贫血 婴儿厌食 营养不良性水肿 逐渐加重的右侧腹痛,伴厌食恶心 小儿生理性贫血
鲻鱼的生物学特征
鲻鱼体较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的4.1~4.8倍,为头长的3.8~4.1倍。头中等大小,两侧略隆起,背视宽扁,吻宽短。眼中大,圆形,位于头的前半部。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上方,前利,中央有一突起。两颌具绒毛状齿,单行排列。舌较大,圆形,位于口腔后部,不游离。鳃孔宽大,鳃耙细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无棘。假鳃发达。鳞大,体鳞为栉鳞,头部为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有小圆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腋鳞。侧线不明显,体侧鳞片中央有一不开口小管。两背鳍短且相距远。第1背鳍有4根硬棘;第2背鳍较大,形同臀鳍,具1~2根硬棘;腹鳍腹位,具1硬棘5鳍条。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体腔大,腹膜黑色。胃管状,幽门部特化球形肌胃。肠细长,多弯曲,约为体长的7倍。幽门盲囊大,2个。鳔大,壁薄。体青灰色,腹部颜色较浅,体侧上半部有几条暗色纵带。鳍条浅灰色,腹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由于体型细长,呈棒棰型,沿海群众又称其为"棰鱼"。鲻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肉含蛋白质22%,脂肪4%。早在3000多年前,鲻鱼已成为王公贵族的高级食品之一。鲻鱼还有鲥舅之称,言其味若鲥鱼。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鲻鱼除了作为食品大受赞赏外,还有滋补身体的效用。
鲻鱼属鲻科鱼类,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中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根据文献记载,养鲻业始于明代,在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00多年历史。
鲻鱼为广盐性鱼类,生命力较强,从盐度为38‰到咸淡水直至纯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适温范围为3℃~35℃,至死低温为0℃,较适暖水水域。鲻鱼为杂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小鱼小虾和水生软体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动植物性颗粒饲料,如合成饲料、麦麸、花生饼、豆饼等,故食物来源广,物化成本低。
鲻鱼是洄游性鱼类,喜欢生活于浅海、内湾或河口水域,一般4龄鱼体重2公斤~3公斤以上性腺便成熟,游向外海浅滩或岛屿周围产卵繁殖。鱼苗的发生季节为1月份~4月份,此时最适于捕捞收集鱼苗暂养,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育和驯化、淡化后,可在水库、鱼塘和半咸水池塘和其他海淡水水面放养。养殖经验表明,鲻鱼的成鱼养殖既可主养又可混养,在鱼塘内混养鲻鱼,一般每亩可放养3000尾~5000尾,如有充氧设备或流水性养殖,密度可高些,可多至8000尾以上,还可搭配适当的其他鱼种,管理得好,当年鱼可长到条重300克~700克以上。
鲻鱼在海洋中产卵繁殖,从沿海捕捞的鲻鱼苗,要经过暂养、淡化后才适于运输。暂养池每1/15公顷可放鲻鱼苗约10万尾,最初用加入1/4淡水的海水暂养,以后逐渐增加淡水的比例,直到最后全部使用淡水,整个过程约一星期。
淡化时要适当投喂饲料,以防鱼体消瘦。在河口淡水水域捕捞的鲻鱼种,不必淡化就可放养到池塘中。
鲻鱼肉质厚,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达22%,无细骨,鱼肉香醇而不腻,不但可作饭店、酒家的宴席佳肴和百姓美食,而若将其加工成鱼糜、鱼丸、鱼片、鱼罐头等产品,更可成为营养、保健、方便和美味兼备的食品,而其鱼卵可制做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的珍馐美味。鲻鱼吃法多种多样,可清蒸、煎炸、油浸,也可用来烹调为鱼片汤,或鱼生拌蘸料。潮汕人家则喜爱“生炊乌鱼”、鲻鱼生炊熟后,用一小碟普宁豆酱作蘸料,更是美味可口,硕大酥脆的“乌鱼术”入口更令人饱享口福。鲻鱼还有药用价值,其鱼肉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等功能,对医治脾虚、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及贫血等病症都有一定疗效,所以鲻鱼被视为海鲜食疗佳品,颇受人们喜爱,亦受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欢迎。
吃鲻鱼要注意什么
一、禁忌人群
1、慢性病人群
鲻鱼富含嘌呤,属于一种发物,因此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不适宜食用;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食。
2、痛风人群
鲻鱼中嘌呤含量并不低,食用之后导致体内血尿酸升高,因此不建议尿酸偏高或者痛风的人群食用,以免引起痛风发作,影响身体健康。
3、肾功能不全者
鲻鱼属于高蛋白食物,而人体摄入蛋白质之后需要肾脏参与代谢,若是一时之间食用过多鲻鱼,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要少吃鲻鱼。
二、禁忌食物
1、高鞣酸食物
综上所述,鲻鱼富含蛋白质,虽然食用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不建议与富含鞣酸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由于蛋白质和鞣酸形成的络合物会增加消化负担,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
富含鞣酸的食物包括:柿子、石榴、酸枣、竹笋、香椿、可可豆、咖啡豆、葡萄等。
2、高草酸食物
鲻鱼中含有钙、磷、铁、碘等矿物质元素,若是与富含草酸的食物一起吃,容易形成草酸盐沉淀物,不利于消化,也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二者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分开食用。
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茭白、甜菜、芋头、芋杆、菠菜、苋菜、芥菜、葡萄、可可豆等。
吃鲻鱼有什么好处
增强记忆
鲻鱼中含有丰富蛋白质、DHA,而DHA是大脑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思考能力。另外,鲻鱼脂肪中含有的卵磷脂还可以减少细胞的死亡率,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健脾补气
从中医理论上来看,鲻鱼味甘、性平,入肺、胃经;具有不错的健脾开胃、强健身体的功效,是一种高营养、低胆固醇的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体倦、消瘦、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
美容养颜
鲻 鱼中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食用可以增强皮肤表面细胞的活力,使皮肤细嫩、有弹性,使头发乌黑柔亮,具有乌发养肤功效。鲻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 白,即能健身,有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
乌鱼子是什么
乌鱼子是一种盛产于台湾的以鲻鱼(又称乌鱼)卵巢盐渍后阴干的水产加工食。含有丰富蛋白质及脂质,营养价值很高。烘烤后加佐料食用,风味独特,吃起来有特殊嚼感,是广受赞誉的美食。乌鱼子是一种以鲻鱼卵巢盐渍后阴干的水产加工食品,鲻鱼俗称乌鱼,故名。
乌鱼子是什么
乌鱼子,雌乌鱼的卵所制的水产加工食品,盛产于台湾等地。
乌鱼子含有蛋白质及脂质比较的丰富,营养价值也非常的高。烘烤以后加上一些佐料食用,风味也比较独特,吃起来有特殊嚼感,是广受赞誉的美食。
乌鱼子是一种以鲻鱼卵巢盐渍后阴干的水产加工食品,鲻鱼俗称乌鱼,故名
鲻鱼的营养价值 吃鲻鱼有什么禁忌
1、慢性病人群
鲻鱼富含嘌呤,属于一种发物,因此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不适宜食用;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食。
2、痛风人群
鲻鱼中嘌呤含量并不低,食用之后导致体内血尿酸升高,因此不建议尿酸偏高或者痛风的人群食用,以免引起痛风发作,影响身体健康。
3、肾功能不全者
鲻鱼属于高蛋白食物,而人体摄入蛋白质之后需要肾脏参与代谢,若是一时之间食用过多鲻鱼,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要少吃鲻鱼。
1、高鞣酸食物
综上所述,鲻鱼富含蛋白质,虽然食用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不建议与富含鞣酸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由于蛋白质和鞣酸形成的络合物会增加消化负担,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
富含鞣酸的食物包括:柿子、石榴、酸枣、竹笋、香椿、可可豆、咖啡豆、葡萄等。
2、高草酸食物
鲻鱼中含有钙、磷、铁、碘等矿物质元素,若是与富含草酸的食物一起吃,容易形成草酸盐沉淀物,不利于消化,也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二者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分开食用。
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茭白、甜菜、芋头、芋杆、菠菜、苋菜、芥菜、葡萄、可可豆等。
鲻鱼和梭鱼的外形区别
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
鲻鱼(zi yu),鲻形目,鲻科。又名: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 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体型较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梭鱼身体细长,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长。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
哪些人不宜食用鲻鱼
1、哪些人不能吃鲻鱼
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患者忌食。
2、鲻鱼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3、鲻鱼的食用禁忌
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不宜活杀现吃。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鲻鱼的吃法(做法)大全
番茄烧鲻鱼的做法
材料:鲻鱼1尾、番茄2个、独蒜仁4个、姜丝20克、葱丝2根、2茶匙油、1/2匙盐。
做法:把番茄洗净,1个切成8小块,姜、葱切成丝状。蒜剥好,好用的方法是:用一干净的布包好蒜,用刀面平拍两下,就可取出蒜肉,用这种方法煮时更能使蒜香挥发出来。鱼开膛,取出内脏,由头到尾垂直对半切开,洗净干身后两面抹上盐。热油锅,爆香蒜、姜,把整鱼放入锅内,先煎鱼背(有鱼皮一面),1分钟后反身煎鱼内身1分钟,再把番茄加入,和蒜姜一起垫在鱼下,中小火烧至茄汁稍干,加上葱丝就可盛出。
红烧鲻鱼的做法
材料:鲻鱼,葱、蒜、姜适量。
做法:鲻鱼洗净,在鱼身两侧切斜刀,均匀的抹上少许盐。起油锅,待油五成热时,放入鲻鱼煎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放入葱、蒜、姜爆香,淋入少许料酒酱油和糖,稍煎片刻,倒入一大碗开水。用中火炖15分钟左右,至汤汁浓稠即可。
鲻鱼生鱼片
材料:鲻鱼鱼五斤到六斤、葱丝、花生油、盐、生抽、冰、保鲜膜;、很干净的白毛巾。
做法:鱼要活,在鱼尾上两面个给一刀,不要把鱼尾切断,把鱼放入有水的盆里,叫鱼慢慢把血流尽,需要点时间;鱼血放的差不多时,把鱼鳞去掉,内脏掏出,鱼头也清理好;把鱼肉和鱼骨分开,包括鱼肚上的鱼骨,再把鱼肉和鱼皮分开,这有点难度;把分好的鱼肉用白毛巾包好,再次用毛巾吸鱼肉上很少的血,有血的鱼肉很难吃;把鱼肉用刀切成很包的片,切好一片就放再用保险膜隔离的冰上,这才能保持鱼肉的鲜美;切好后就可以食用了,在自己的调料盘里放入少许姜丝葱丝,在把鱼片放入,放少许花生油,盐,可以放生抽,也可不放,搅拌好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