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奶油的生产制作

奶油的生产制作

方法一

油相由2%甘油一硬脂酸脂、1%丙二醇硬酯酸单甘油酯、5%熔点为50℃的氢化牛油和92%大豆油组成;水相由5.6%、10%发酵乳、3%蔗糖、0.1%古柯豆胶和2%食盐组成。将18%水相混合到82%油相中,搅拌乳化,急冷捏后得人造奶油。测定这种人造奶油的固体脂指数结果,在5~25℃的范围内为7.2~7.6,把人造奶油品温调到20℃,将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搅拌机搅拌10分钟使其含气,得到食感和搅打奶油十分相似的打稠奶油。

方法二

油相由3%甘油一硬脂酸酯、5%氢化大豆油(熔点50℃)、92%玉米油组成,水相由18%水、5%全脂奶粉、0.5%蔗糖酯和2%食盐组成。将25.5%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4.4%油相中,搅拌乳化、急冷捏和,制成人造奶油。在5~25℃范围内,油相的固体脂含量为7.2~7.8%。将这种人造奶油按方法1同样的方法搅拌含气,结果相同。

方法三

油相由10%粗奶油、3%氢化牛油(熔点48℃)、83%玉米油、2%甘油一硬脂酸脂和2%丙二醇硬脂酸单甘油酯组成;水相由12%,0.7%蔗糖酯、10%全脂乳、0.1%古柯豆胶、0.1%羧基甲基纤维素和2%食盐组成。将24.9%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5%油相中,搅拌乳化、急冷捏和,得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油相中的固体脂量在5℃~25℃范围内为9.2~13%。

将人造奶油品温调整到25℃,把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搅拌机搅拌使之含气,即加工成水包油型打稠奶油。

生产制作虾酱

原料处理:原料以小型虾类为主,常用的小白虾、眼子虾、蚝子虾、糠虾等。选用新鲜及体质结实的虾,用网筛筛去小鱼及杂物,洗净沥干。

2.盐渍发酵:加虾重量30~35%的食盐,拌匀,渍入缸中。用盐量的大小可根据气温及原料的鲜度而确定。气温高、原料鲜度差,适当多加盐,反之则少加盐。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用木棒搅拌捣碎。捣碎时必须上下搅匀,然后压紧抹平,以促进分解,发酵均匀。连续进行15~30天左右,至发酵大体完成为止。酱缸置于室外,借助日光加温促进成熟。缸口必须加盖,不使日光直照原料,防止发生过热黑变。同时就避免雨水尘沙的混入。虾酱发酵完成后,色泽微红,可以随时出售。如要长时间保存,必须置于10℃以下的环境中贮藏。得率为70~75%。如捕捞后不能及时加工,需先加入25~30

%的食盐保存。这种半成品称为卤虾,运至加工厂进行加工时,将卤虾取出,沥去卤汁,并补加5%左右的食盐装缸发酵。

3.增香:在加食盐时,同时加入茴香、花椒、桂皮等香料,混合均匀,以提高制品的风味。

4.要制成虾酱砖,可将原料小虾去杂洗净后,加10~15%的食盐,盐渍12小时,压取卤汁。经粉碎、日晒1天后倒入缸中,加白酒(0.2%)和茴香、花椒、橘皮、桂皮、甘草等混合香料(0.5%),充分搅匀,压紧抹平表面,再洒酒一层。促进发酵。当表面逐渐形成一层1厘米厚的硬膜,晚上加盖。发酵成熟后,缸口打一小洞,使发酵渗出的虾卤流集洞中,取出即为浓厚的虾油成品。如不取出虾卤,时间久了又复渗回酱中。成熟后的虾酱首先除去表面硬膜,取出软酱,放入木制模匣中,制成长方砖形,去掉膜底,取出虾酱,风干12~24小时即可包装销售

黄酒的生产制作

酿造原料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称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中国古称“稷”。黍:又称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河南鹤壁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传统酿酒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根据现代学科分类,它涉及到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之形成极为纯熟的工艺技术。中国传统酿造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今天,我国大部分黄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

咸肉的生产制作

原料配方

猪肉:100千克

盐:14~16千克

猪肉:

猪肉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

腌肉 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切猪肉指导

1、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切肥肉时,可先将肥肉蘸一下凉水,然后放到案板上,一边切一边洒点凉水,这样切着省力,肥肉也不会滑动,且不易粘案板。

制作方法

1、取料:腌肉原料分为带骨和不带骨两种。带骨加工的腌肉,按原料肉的部位不同,分别以连片、小块、蹄腿取料。连片指去头、尾和腿后的片体;小块指每块2.5千克左右的长方形肉块(腿脚指带爪的猪腿)。

2、整修:整理剔除碎肉、污血、淋巴、碎油等、为使食盐渗透,必须在肉块上每隔2~6厘米划一刀,浓度一般为肉质的1/3。刀口大小,深浅多少,根据气温和肌肉厚薄而定,如气温在15℃以上,刀口要开大些、多些,以加快腌制速度;15℃以下则可小些,少些。

3、盐制:一般分三次擦盐,第一次为初盐,第二次为大盐,第三次为复盐。初盐即在原料肉的表面,均匀地敷上一层盐。次日接着上大盐,擦盐要均匀,在刀口处塞进适量新盐,并整齐地堆叠成垛。经4~5天翻倒,上下层调换位置;并补撒适量的新盐。复盐7天左右后,应及时翻垛,继续敷少量食盐。三次擦盐约25天左右即为成品。

4、定盐:腌肉可堆放在-5℃冷库保藏,也可浸没在24~25度的盐水中。若出现盐水混浊和异味时,说明盐卤变质,必须将盐卤重新煮沸后再用。 工艺提示:因为需要炸制,所以要预备熟菜油1000克,实耗约200克。

藕粉的生产制作

传统制作

1. 磨浆:将鲜藕洗净,除去藕节,置于打浆机或石臼中捣碎,再加清水用石磨磨成藕浆。2. 洗浆: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一个缸或盆,用清水往布袋里冲洗,边冲边搅动袋中藕渣,直到滤出清水时为止。

3. 漂浆:把冲洗出的藕浆用水漂1至2天,每天搅动一次。待澄清后,去掉浮在水面上的细藕渣,并除去底层的泥沙,然后把中间的粉浆放在另一容器内,用清水调稀再沉淀。如此反复1至2次,至藕粉呈白色为止。

4. 沥烤:将经过漂洗、沉淀后的藕粉用一清洁布袋盛好,再用绳吊起,约半天就可沥干(也可将干净的装草木灰的布袋放入其中把水吸干)。水分沥干后,将藕粉取出,掰成500克左右的粉团,晾晒1小时左右,然后用刀将粉团削成薄片;继续烤干或晒干即成藕粉。一般出粉率在10%左右。

制作藕粉时应注意:取藕以新鲜的老藕为宜,藕浆磨得越细越好,因为磨得越细出粉率越高。

现代化制作

加工用的莲藕—清洗—粉碎—过滤—除沙净化—浓缩精制—脱水—干燥—包装—成品。

原料的选择:为保证出粉率,保证藕粉质量,加工时选用的原料,应外形整齐,粗细均匀,色泽正常,个体表面光滑洁净,无明显缺陷的新鲜成熟藕为原料。

清洗:清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泥沙,是藕粉加工时的关键工段,关系到藕粉的纯度和口感。

粉碎与过滤:粉碎的目的就是破坏物料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藕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藕中解体分离出来。淀粉提取,也称为浆渣分离或分离,是淀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质量。

除沙净化。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去除物料的泥沙。

浓缩精制。针对藕淀粉颗粒性质专业设计,可以对淀粉浆进入浓缩,并将藕淀粉中的非淀粉成份完全分离出去,从而使最后一级旋流器排出的淀粉乳浓度达到23Be’,白度、纯度达标,是淀粉洗涤设备的理想选择。

脱水。浓缩后的淀粉浆中仍含有较多的水分,需要进一步将物料中的水分去除,才能进入干燥工段。脱水可以选用三足脱水机,大型厂可以选用刮刀离心机。

腐乳的生产制作

制作原理

目前我国各地都有腐乳的生产,它们虽然由于大小不一,配料不同,品种名称繁多,但制作原理大都相同。首先将大豆制成豆腐,然后压坯划成小块,摆在木盒中即可接上蛋白酶活力很强的根霉或毛霉菌的菌种,接着便进入发酵和腌坯期。最后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加以红曲酶、酵母菌、米曲霉等进行密封贮藏。腐乳的独特风味就是在发酵贮藏过程中所形成。

广式腐乳 在这期间微生物分泌出各种酶,促使豆腐坯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营养价值高的氨基酸和一些风味物质。有些氨基酸本身就有一定的鲜味,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也促使豆腐坯中的淀粉转化成酒精和有机酸,同时还有辅料中的酒及香料也参与作用,共同生成了带有香味的酯类及其他一些风味成分,从而构成了腐乳所特有的风味。腐乳在制作过程中发酵,蛋白酶和附着在菌皮上的细菌慢慢地渗入到豆腐坯的内部,逐渐将蛋白质分解,大约经过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松酥细腻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也变得质地细腻、鲜美适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腐乳正在向低盐化、营养化、方便化、系列化等精加工方面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腐乳这一民族特产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豆浆生产制作

打豆浆要不要先泡豆子自从市场上推出了可以不泡豆的豆浆机,人们就开始为一件事情困惑:要做出好豆浆来,豆子要不要提前泡呢?泡豆和不泡豆做出来的豆浆,质量一样吗?哪一个会更好一点呢?

1.首先,不泡豆子听起来好像很方便,其实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头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但浸泡之后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浆来;如果不泡豆子,启动豆浆机之后的程序就要延长很多,带上了一段加温促进豆子吸水软化的时间,实际上更费电费时。所以,从低碳环保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早上喝豆浆节约时间的角度来说,显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2.其次,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浆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时之后,豆浆的产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产量有所下降。在12小时之内,泡的时间越长,出浆率就越高。也就是说,泡豆子有利于组织破碎,可以让豆浆打得更细一些,使其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从口感来说,自然也是泡过的豆子做出来的豆浆口感更好。

豆浆多出点少出点,或许大家并不介意。不过,泡豆和不泡豆相比,做出来的豆浆中,抗营养因素的含量也会有明显的差异。看来,中国人传统上都要把豆子泡过一夜再磨豆浆,是相当符合科学道理的事情,有利于身体充分利用豆浆中的营养成分。

那么,豆子应当如何泡,泡多久,什么温度泡呢?

1.室温20-25℃下浸泡12小时就可以让大豆充分吸水,再延长泡豆时间并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不过,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室温泡12小时可能带来细菌过度繁殖的问题,会让豆浆的风味变差。

故而建议放在冰箱里面泡豆。4℃冰箱泡豆12小时大约相当于室温浸泡8小时的效果,如果嫌18小时操作起来麻烦的话,可以把豆子放冰箱里浸泡24小时,既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操作起来又很方便。

豆浆生产制作

把黄豆放在水中浸泡约3至8个小时,黄豆泡发后呈椭球状,然后将黄豆磨碎或用粉碎机打碎,接着用纱布将豆渣分离,即得到生豆浆。将生豆浆加水烧开,持续5至10分钟,即可食用。生豆浆必须完全煮沸,以破坏会引发过敏的黄豆皂碱。榨豆浆得到的副产品豆渣也可食用。

亦有使用无需过滤的高速研磨加工法,因为无需过滤残渣,而令到大豆的纤维得以保存。

打豆浆要不要先泡豆子

自从市场上推出了可以不泡豆的豆浆机,人们就开始为一件事情困惑:要做出好豆浆来,豆子要不要提前泡呢?泡豆和不泡豆做出来的豆浆,质量一样吗?哪一个会更好一点呢?

1.首先,不泡豆子听起来好像很方便,其实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头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但浸泡之后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浆来;如果不泡豆子,启动豆浆机之后的程序就要延长很多,带上了一段加温促进豆子吸水软化的时间,实际上更费电费时。所以,从低碳环保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早上喝豆浆节约时间的角度来说,显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2.其次,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浆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时之后,豆浆的产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产量有所下降。在12小时之内,泡的时间越长,出浆率就越高。也就是说,泡豆子有利于组织破碎,可以让豆浆打得更细一些,使其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从口感来说,自然也是泡过的豆子做出来的豆浆口感更好。

豆浆多出点少出点,或许大家并不介意。不过,泡豆和不泡豆相比,做出来的豆浆中,抗营养因素的含量也会有明显的差异。看来,中国人传统上都要把豆子泡过一夜再磨豆浆,是相当符合科学道理的事情,有利于身体充分利用豆浆中的营养成分。

那么,豆子应当如何泡,泡多久,什么温度泡呢?

1.室温20-25℃下浸泡12小时就可以让大豆充分吸水,再延长泡豆时间并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不过,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室温泡12小时可能带来细菌过度繁殖的问题,会让豆浆的风味变差。

故而建议放在冰箱里面泡豆。4℃冰箱泡豆12小时大约相当于室温浸泡8小时的效果,如果嫌18小时操作起来麻烦的话,可以把豆子放冰箱里浸泡24小时,既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操作起来又很方便。

米醋的生产制作

主要原料 糯米50公斤、酒药2公斤、湿淀粉80公斤、鲜酒糟80公斤、麸皮50公斤、谷糠50公斤、块曲20公斤、酵母10公斤、食盐6公斤。

设备用具 甑 坛、缸、锅。

制作方法

1.蒸熟拌曲:将糯米浸渍,水层比米层高出20厘米左右。浸债时间:冬春气温15℃以下时为12~16小时;夏秋气温25℃以下时,以8~10小时为好。然后捞起放在甑上蒸至大汽上升后,再蒸10分钟,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米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粘牙即已熟透,此时下甑,再用清水冲饭降温;持水分沥干后,倒出摊铺在竹席上,拌入酒曲药。若是采用其它原料,均要粉碎成湿粉,然后上甑蒸,冷却后拌曲。

2.入坛发酵:酿酒的缸应以口小肚大的陶坛为好,把拌曲后的原料倒入坛内。冬春季节坛外加围麻袋或草垫保温,夏秋季节注意通风散热。酿室内温度以25℃~30℃为宜,经12小时,曲中微生物逐渐繁殖起来,24小时后即可闻到轻微的酒香,36小时后酒液逐渐渗出,色泽金黄,甜而微酸,酒香扑鼻。这说明糖化完全,酒化正常。

3.加水醋化:入坛发酵过程中,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前期以糖化为主,后期以酒精发酵为主。为使糖化彻底,还要继续发酵3~4天,促使生成更多的酒精。当酒液开始变酸时,每50公斤米饭或淀粉,加入清水 4~4.5倍,使酒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以利其中醋酸菌繁殖生长,自然醋化。

4.成品着色:通过坛内发酵,一般冬春季节40-50天,夏秋季节20~30天,醋液即变酸成熟。此时酵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品上层醋液清亮橙黄,中下层醋液为乳白色,略有混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成品醋。一般每百公斤糯米可酿制米醋450公斤。

在白醋中加入五香、糖色等调味品,即为香醋。老陈醋要经过1~2年时间,由于高温与低温交替影响,浓度和酸度会增高,颜色加深,品质更好。

工艺流程 配料→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成品着色。

杏脯的生产制作

工艺流程:选料—切半去核—浸硫护色—糖渍锅煮—烘制—成品。

杏脯 (一)选料。挑选肉厚质硬、皮色橙黄、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霉烂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为原料。

(二)切半去核。将洗净后的杏用力沿果缝处对切成半,挖去果核。

(三)浸硫护色。对切成半的杏称为杏碗,因杏中单宁物质易氧化变成褐色,所以应将杏碗立即投入0.3%的亚硝酸钠溶液中,约半小时后捞出浸糖。(四)糖溃锅煮:杏水分较多,细胞壁薄且组织细密。在锅煮时,糖液难于渗入果实内,故需采用多次浸煮法。用砂糖配制浓度分别为40%、50%、70%的糖液,温度为80℃。将浸硫后的杏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再煮1分钟、3分钟、15分钟,并将糖液与杏一起倒入缸内分别浸渍24小时。且每次浸糖时加入微量的亚硫酸钠。

(五)烘制。将经过三次浸糖后的杏碗捞出。控净表面糖液,将杏碗碗心向上摆放均匀。温度65℃,烘制14小时后使其果肉不粘手,有弹性,即为成品。

(六)产品要求。

⑴感观指标:色泽桔黄、组织饱满、果片完整、形状扁圆、质地透明、味甜略酸、果脯具有原果风味。

⑵理化指标。总糖68%以上,还原糖60%,水18%以下,硫不超过0.2%。

椰蓉的生产制作

椰蓉是用优质、新鲜、肉厚的椰子做原料经过特殊工序烘干而成。步骤如下:

1、50克软化黄油搅拌均匀,加入50克糖拌匀后加入1个鸡蛋搅拌。

2、入椰蓉拌匀后再加入50ML牛奶搅拌均匀(到这步馅就做好了)。

3、酵母粉加入少许牛奶搅拌至溶化。

4、将高粉、30克糖、盐、1个鸡蛋、酵母和剩余的牛奶揉成面团,再加入20克软化黄油揉至面筋扩展。

5、将面团收成一个光滑的表面,放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时间约为40分钟。

6、发好的面团取出排气,擀开成长方形,将椰蓉铺在一半的面皮上,将面皮折上盖在椰蓉上面,捏紧收口。

7、在包好椰蓉的面团上切三刀,在中间刀口的位置将面团对折后拧一下,放入吐司盒中做最后发酵,约发至模型九分满。

藕粉的生产制作

传统制作

1. 磨浆:将鲜藕洗净,除去藕节,置于打浆机或石臼中捣碎,再加清水用石磨磨成藕浆。

2. 洗浆: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一个缸或盆,用清水往布袋里冲洗,边冲边搅动袋中藕渣,直到滤出清水时为止。

3. 漂浆:把冲洗出的藕浆用水漂1至2天,每天搅动一次。待澄清后,去掉浮在水面上的细藕渣,并除去底层的泥沙,然后把中间的粉浆放在另一容器内,用清水调稀再沉淀。如此反复1至2次,至藕粉呈白色为止。

4. 沥烤:将经过漂洗、沉淀后的藕粉用一清洁布袋盛好,再用绳吊起,约半天就可沥干(也可将干净的装草木灰的布袋放入其中把水吸干)。水分沥干后,将藕粉取出,掰成500克左右的粉团,晾晒1小时左右,然后用刀将粉团削成薄片;继续烤干或晒干即成藕粉。一般出粉率在10%左右。制作藕粉时应注意:取藕以新鲜的老藕为宜,藕浆磨得越细越好,因为磨得越细出粉率越高。

现代化制作

加工用的莲藕—清洗—粉碎—过滤—除沙净化—浓缩精制—脱水—干燥—包装—成品。原料的选择:为保证出粉率,保证藕粉质量,加工时选用的原料,应外形整齐,粗细均匀,色泽正常,个体表面光滑洁净,无明显缺陷的新鲜成熟藕为原料。清洗:清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泥沙,是藕粉加工时的关键工段,关系到藕粉的纯度和口感。粉碎与过滤:粉碎的目的就是破坏物料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藕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藕中解体分离出来。淀粉提取,也称为浆渣分离或分离,是淀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质量。

相关推荐

粉条的的生产制作

手工工艺流程 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筋力源(明矾替代品)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机械化加工方法 涂布工艺流程:精制淀粉原料--调浆--涂布--糊化脱布--预干--时效--切丝成型--干燥--包装--成品粉条,从鲜粉到成品加工时间只需2小时,实现时效可控化,大幅恢复鲜红薯核心功能。 漏瓢式工艺流程: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粉丝。 挤出式加工工艺流程:配料与打芡--合浆--下料--加热成熟并挤出--冷却-

香醋的生产制作

原料介绍 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粱、黄米、糯米、籼米等)为主料,谷糠、稻皮等为辅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醋在烹调中为主要的调味品之一,以酸味为主,且有芳香味,用途较广,是糖醋味的主要原料。它能去腥解腻,增加鲜味和香味,能在食物加热过程中使维生素C减少损失,还可使烹饪原料中钙质溶解而利于人体吸收。 制作指导 吃饺子蘸醋或食用醋较多的菜肴后应及时漱口以保护牙齿; 作菜时,加醋的最佳时间是在两头,即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及菜肴临出锅前加醋,第一次应多些,第二次应少些; 醋可以用于需要去腥解

辣椒酱的生产制作

将成熟的红辣椒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放在洗净无油污的案板上剁成碎末,越细越好。辣椒剁细后把辣椒末放入大盆里,按0.5公斤辣椒、200克大蒜仁、50克食盐、50-100克三花油的比例配料。将大蒜剁碎,和辣椒末、食盐、三花酒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在阳光下晒1—2天,使它自然酱汁化,然后装入干净的大口玻璃甁内。在酱面上再放入少量三花酒、盖严甁口。在阳光好的天气,可打开甁盖晒太阳,切忌搅拌,以免造成酸性变味。平时将加工好的酱汁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制出清香质优的辣椒酱。

松花蛋的生产制作

松花蛋上的松花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经过一场化学反应产生的。 蛋白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蛋放置的时间一长,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的化学结构有一个碱性的氨基-NH2和一个酸性的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性物质作用又能跟碱性物质作用。所以人们在制造松花蛋设计,特意在泥巴里加入了一些碱性的物质,如石灰、碳酸钾、碳酸钠等。它们会穿过蛋壳上的细孔,与氨基酸化合,生成氨基酸盐。这些氨基酸盐不溶于蛋白,于是就以一定几何形状结晶出来,就形成了漂亮的松花。 另外,因为松花蛋的蛋黄中有很多蛋白质分解

腊八豆的生产制作

原料:黄豆、盐、花椒、生姜。 做法: (1)将黄豆洗净,并撇除空皮残粒,用凉水泡胀,捞出,加水下锅(煮水要盖过黄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烂。 (2)把豆从水中捞出(煮豆水中放点盐,保存备用),摊凉放在布袋内, (3)把布袋放在草编袋子里或其它容器里,用稻草或棉絮围裹保温,放在2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约2-3天后,黄豆发烫,发酵长出白霉,取出晾凉; (4)然后把豆子装在钵子(陶盆)里,加入原来的煮豆水;再加适量配料,按每斤黄豆加食盐50克,花椒2钱,适量加入鲜生姜碎,爱食辣者加辣椒粉5钱一起拌匀;

牛肉干的生产制作

做法一 原料: 新鲜牛肉500克(500克的牛肉做好会只有400克左右)辣酱(选择口味最好的) 花椒粉、糖、盐、酱油、八角、桂皮、大香、丁香均少许,芝麻50克 牛肉干 1.将剔去骨的新鲜牛肉切成十克左右的大块,放入锅中加少许盐煮至七八成熟,捞出晾凉后切为厚0.2 ~0.3厘米的大薄片; 2.汤锅中加适量料酒、酱油、红糖以及用纱布包好的桂皮、花椒、大小茴香、姜片等调料,烧沸后放入切好的牛肉片,旺火煮30分钟; 3.捞出沥去水分,用电烤箱(或炭火)烘干即可食用,如煮肉时味不佳,烘烤时可撒些五香粉、味精等调料。

山楂片的生产制作

山楂片是精选山楂,白砂糖为主要原料,过去,由于受采收质量,包装条件, 运输环节等限制,烂果多,一时加工不了,损耗大。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山楂进行脱水加工。当今企业往往采用现代化设备,运用先进科学工艺精制,产品呈山楂果原色,组织细腻,吃略有疏松,具山楂原果风味,酸甜适口,典型性强,质量指标应符合标准,卫生指标应符合GB14884的规定。

豆腐干的生产制作

豆腐干的生产工艺和豆腐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浇制时厚度较小,一般为5~6cm,压制时间为15~30 min,要求压制后豆腐干的含水量在60%~65%,压制后按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白干胚子,即为成品[1] 。具体如下: 豆浆——煮浆及冷却——点脑——蹲脑——浇制——压制——出包——切块——成品[1]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

葡萄干的生产制作

1、原料选择:制干的葡萄应选择 葡萄干皮薄、果肉丰满柔软、外表美观、含糖量高的品种,一般以“无核白”、“无子露”和有子的“玫瑰香”、“牛奶”等为原料。果实要充分成熟,又不可太熟。 2、剪串:采收以后,剪去太小和损坏的果粒,果串太大的要剪为几小串,在晒盘上铺放一层。 3、浸碱处理:为加速干燥,缩短水分蒸发时间,可采用碱液处理。在浓度为1.5~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1~5秒钟,薄皮种也可用浓度为0.5%的碳酸钠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处理3~6秒钟。原料浸碱处理后立即放到清水里冲洗干净。经过浸碱处理的果实

肠粉的生产制作

做法:蒸 口味:咸鲜味 抽屉式肠粉 1.将老包米500克(即1斤)和清水600克混合泡三个小时以上(目的是使老包米吸收肠粉适量水分,磨出来的米浆更细腻,磨浆机的使用寿命延长)。 2.将等量的老包米和清水磨,注意出浆的速度要均匀,要不磨浆机器受热会导致熟浆过多而影响到肠粉的质量。 3.将小麦生粉50克勾兑适量清水,和步骤2的米浆勾兑均匀。 4.冲生熟浆,生浆与熟浆的比例为10:1左右,加入精盐。 5.抽屉里先上点花生油或者烧鸭油,然后将适量的生熟浆滔到抽屉里面均匀摊开(可适当添加碎肉或鸡蛋等),其厚度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