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饮食改变

①饭前先吃一点生黄瓜或西红柿;②吃饭先喝汤;③吃饭先吃些用餐的菜;④再吃主食和蔬菜。

――改变进餐顺序

①细嚼慢咽:喝汤不要端起碗喝,既不文明又不雅观,用小勺一勺一勺喝。吃饭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咽;②在餐桌上吃,不要端碗盛上菜到处走;③专心专意地吃,不要边吃边干活;④精神集中的吃,不要边看电视边吃;⑤饭要一次盛好,不要一点一点盛饭;⑥吃完碗中饭立即放下筷子,离开餐桌,不要养成吃完了还不愿下桌习惯;⑦不打扫剩菜饭;⑧立即刷牙。

――改变进餐方法

少吃零食;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细多粗;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少稀多干。

――改变进餐习惯

吃菜吃带叶、茎类蔬菜,少吃根、块茎的菜;不吃油炸食物或过油的食物;不要勾芡,淀粉高;不要吃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吃要交换主食;血糖控制好的在两餐中间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喝汤去掉上面的油;吃肉丝比吃肉片、肉排、红烧肉好;吃带刺鱼比吃鱼块好,因为可以减缓进餐速度,增加饱腹感;吃带骨头肉比吃墩肉好,既满足食欲要求,吃进的肉量又不大;吃鸡肉去掉鸡皮及肥肉。

――改变进餐品种

①吃汆、煮、蒸、拌、卤的菜比吃炒菜好,可以减少油的摄入;②吃面条要多做菜码;③吃鱼吃清蒸鱼、酸菜鱼或炖。炒菜多放调料少放油。

――改变烹调方法

昆虫胰岛素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1、糖尿病高血糖者,轻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者,1型糖尿病正在注射胰岛素者。

2、高血糖人群有明显并发症,血糖居高不下者

3、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等症状者。

4、测试尿糖呈阳性或血糖偏高者。

5、有高血糖引起的疲倦乏力、失眠、浮肿、眩晕、四肢病变、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皮肤瘙痒、视力间断性模糊等各型糖尿病者。

6、伴有高血糖、高血脂者。

7、常年服用其它药物效果不明显,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

8、2型糖尿病相应症状者。

预防糖尿病

1、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疾病的出现是没有明显的征兆和前奏的,正因为这样,糖尿病患者更不能松懈对疾病的关注,应当坚持不懈的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尤其是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严格的检查。

2、安抚高血压

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肾病一旦发生,就会出现高血压这种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应对高血压的措施。平时要限制食盐、糖分、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要做到适量即可。同时患者也不能偷懒,要坚持适当的锻炼,积极补钙。对于已经出现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約!

3、控制高血糖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得出,糖尿病患者应当在疾病发生时及时的积极对高血糖进行控制。对高血糖控制的越好、越理想的话,患上糖尿病肾病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高血糖,不能松懈!

4、保护泌尿系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护泌尿系统避免其受到感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统受到感染的话,很大程度上就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样就会加重病情的恶化和蔓延。所以保护泌尿系统,防止泌尿系统受到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务。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1、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使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可以选择食用全谷类食物,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以及维他命,这是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2、肥胖者应该积极减肥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应该要积极的减肥。3、多运动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可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妊娠期糖尿病预防

1、饮食量要控制。准妈妈中期后一般食欲都好,进食量较多,这时一定要控制饮食量。主要是限制米、面、薯类食物,每日在5-6两左右。不要进食含糖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进食过多可导致血糖过高,加重糖尿病病症。含糖高的食物包括饮料、甜点、冰激凌、巧克力和水果等,孕妇都需少吃。多吃新鲜青菜同样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

2、蛋白质的供给要充足。患糖尿病的孕妇要控制饮食量,但是蛋白质的进食量不能少,鱼肉蛋奶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尤其鱼类,是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少。特别要多吃一些豆制品和五谷杂粮,增加植物蛋白质。胎儿的发育主要靠优质的蛋白质。

3、脂肪供给要适量。由于主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供给减少,脂肪进食要适量增加,以维持每天的供热量,可以食用橄榄油、核桃油等植物油,里面含有较高的DHA,对胎儿的大脑和视力的发育大有好处。并可适量进食一些坚果,如核桃、花生等增加脂肪的供给,这也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C,吃五谷杂粮补充维生素B、E、A,经常吃一些含铁、锌和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蛋黄、海产品、绿叶菜以补充矿物质。

5、少食多餐。食用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食物品种应该多样化,以蔬菜、豆制品、瘦肉、鱼、蛋、奶为主。孕中期后可以每天吃5-6顿,每顿八分饱最好。孕妇的饮食以清淡为好,要适当限制食盐和其它调味料的摄入。

6、多运动。孕妇要注意锻炼身体,可以到室外散散步,或者做一些适合孕妇做的瑜伽等。运动能将人体摄入的多余糖分转化为能量,防止血糖积聚,是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孕妇最好多晒太阳,吸收紫外线,对补钙也有帮助。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1、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要注意使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可以选择食用全谷类食物,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以及维他命,这是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2、肥胖者应该积极减肥

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应该要积极的减肥。

3、多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可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糖尿病预防

(一)ⅱ型糖尿病一级预防

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倾向, 胰岛功能缺陷,胰岛素抵 抗,体力活动少,肥胖,营养过剩(特别吃含饱和脂肪酸,单糖多而纤维素少的食品),长期 精神紧张,外伤,应激及某些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 钠、某些避孕药)等。

1预防的主要对象: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从我国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为现代生活方式,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体力活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由主食为主改变为肉副食为主, 经济收入迅速增高者。

(3)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i)大于25者,是糖尿病高危险人群。 (4)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经大量研究证实,三者均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 素。 (5)以 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

(6)年龄40岁以上者。因为国内外资料都表明40 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著增高。

(7)饮酒过多者。

2预防策略:

(1)通过公共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普及糖尿病防治常 识。

(2)出版发行糖尿病知识手册及其他声像出版物,提高对糖尿病防治的理论认识水平。

(3)举办糖尿病社区知识讲座及糖尿病者联谊活动,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体系。

(4)成立糖尿病康复协会等糖尿病病人群众团体。

3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 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 的50%~65% ,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 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 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9)妊娠 时有糖代谢异常者,应积极采取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等防治措施。因为妊娠时 患糖尿 病或糖耐量异常(igt)者,分娩的孩子易患肥胖、糖尿病,故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正常, 但 也要防止严重低血糖。最好对所有妊娠的妇女于妊娠24~32周做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 gtt)。

ⅱ型糖尿病一级预防非常重要,能有效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应引起社会各界的 重视。

莫把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在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少吃油腻和煎炸食物,避免饮酒,因为饮食无规律可导致血糖、尿糖的极大波动,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另外,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点心和糖果,以免发生低血糖。

其次,要坚持适当的运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气功、太极拳、散步等。但同时注意避免重体力和急剧运动。吸烟也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戒烟或减少吸烟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或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另外,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定期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这是对于糖尿病肾病预防方式之一。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应高度警惕。糖尿病肾病预防应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升高,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怎么预防

公众可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尽量做到以下几点来预防糖尿病:

(1)学习糖尿病预防知识;

(2)保持健康体重;

(3)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和加强运动;

(4)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运动和早期干预糖调节受损,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5)如果您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症状,应主动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妊 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发的疾病,一部分患者分娩结束后血糖会自动慢慢恢复正常,但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比正常的要大。肥胖、家族史 等高危因素都会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要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合适饮食,控制体重,同时积极监测血糖。

2型糖尿病怎么预防

2型糖尿病占目前糖尿病人群的主体,因此,如何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呢?

1、对于糖耐量异常(IGT)(A)、空腹血糖受损(IFG)(E)或A1C 在5.7~6.4%之间(E)的患者,应转诊到具有有效持续支持计划的单位,以减轻体重7%,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如步行)的体力活动。

2、 定期随访咨询对成功非常重要。

3、基于糖尿病预防的花费效益比,这种咨询的费用应由第三方支付。

4、对于IGT(A)、IFG(E)或A1C 在5.7~6.4%之间(E),特别是那些BMI>35kg/m2,年龄<60岁和以前有GDM的妇女,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预防2型糖尿病。

5、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每年进行检测以观察是否进展为糖尿病。

以上就是如何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关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的预防

怎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有肥胖者、与糖尿病患者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的人、高血压的人、四十岁以上,工作负担重或精神紧张的人。这些人群若不及早的开始预防,就非常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1、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无论有没有糖尿病,中年男性都需要控制饮食。不要认为能吃是福,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麻烦”。因此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低糖、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原则。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至关重要;当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要科学地饮食。进餐以七成饱为好,建议多吃蔬菜而少吃肉,多吃水果,少吃雪糕、朱古力和糖果等零食,也尽量少喝含糖较高的饮料。

2、增加体力活动,坚持运动锻炼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位“干将”,脂肪多了,糖提供能量的机会就会减少,久而久之,糖堆积过多,容易导致糖尿病。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如果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缺乏运动,尤其要注意预防。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坚持合适的运动,即使再忙,每天也抽出至少十五分钟做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步行、跑步、打羽毛球、溜冰、做健身操等,尤其是白领男士,更应该利用工作间隙做一些适当运动。

3、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时要有规律地生活,在糖尿病的“新兵”中,有不少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人士。这些人群工作压力大,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平时活动减少,坐的时间多,应酬也多,摄食的热量偏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努力改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一次大的精神刺激,或很长时间抑郁、愁眉不展,糖尿病可能很快就找上你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松一点,避免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4、早检查、早诊治

糖尿病是容易被忽视和耽误的疾病,危害大,潜伏又深,最近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为糖尿病前全然不知自己患糖尿病已多年。约有半数患者,由于无症状而未被及时发现,至诊断时已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糖尿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一天,损害就多一天,对40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每年都需进行血糖的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或性功能减退,或视力不佳,或多尿,或反复的尿路感染,或四肢麻木或疼痛,或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更要及时去医院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

5、保持乐观的心态,听从医生的指导

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也不必悲观,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进行规范的治疗,控制好饮食,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定期监测血管、心功能、肾功能、血压、血脂等情况。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加强监测,积极治疗,可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减少伤残和死亡率。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针对预防糖尿病,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健康的运动,积极的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糖尿病的预防

首先精神不要太紧张,时刻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生物钟正常。

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方法/步骤

防止和纠正肥胖。

避免高脂肪饮食。

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远离糖尿病的几种注意事项

1、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都是糖尿病预防有效的方法。

2、应该要学会精神调整,心境要放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糖尿病这种疾病,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有助于改善心情,同时,也有助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3、预防糖尿病应该调整体重。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生,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可以参加一些糖尿病专题讲座,了解糖尿病基本常识及应对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做好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糖尿病疾病的发生。此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要求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此外,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对于糖尿病预防也是很关键的。

5、要求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中,不可以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量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和蔗糖量大的食品,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继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血糖控不好会折寿

这项研究结论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中日医院的潘孝仁教授(已故)所开创的“大庆糖尿病研究”的延续。大庆糖尿病研究在全球都鼎鼎有名,在世界糖尿病研究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国际上誉为糖尿病预防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研究。大庆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年的生活方式 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其对糖尿病预防作用在主动干预结束后还可延续14年之久。生活方式干预作用如此长期持久,不仅可降低糖尿病发病 率,还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及相关死亡。 李光伟教授

糖尿病如何预防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

六招预防糖尿病

1.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从这个排序能总结出一个规律: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2.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荐值的两倍。每人每天的盐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吗?哪些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人们轻松远离糖尿病呢?哪些食物具有预防糖尿病的功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下文寻找答案吧! 怎样预防糖尿病 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安步当车更健康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中国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因为走路增加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让胰岛素的

怎样预防糖尿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 第一条: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从这个排序能总结出一个规律: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第二条: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

糖尿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预防应在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支持,共同参与糖尿病预防、治疗、教育、保健计划。以自身保健和社区支持为主要内容,制订、实施和评价各种综合性方案。预防工作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倡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对T2DM的预防,关键在于筛查出IGT人群,在IGT阶段进行干预处理,有可能使其保持在IGT或转变为正常糖耐量状态。近年来陆续进行了一些大规模IGT临床干预试验,提示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有可

糖尿病预防关键管住嘴迈开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平均体重也随之节节升高。如今,肥胖者已从“少数”人群变成了“多数”大军。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成年人中有61%的人达到了“超重”或“肥胖症”的水平。正是这一快速壮大的肥胖人群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比过去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例如,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了40%,占美国总人口的6.9%。据专家们的预测,到2050年,美国经确诊患糖尿病的人数可较现在增长165%。 专家介绍说,体重超重加上老不活动十分容易让人患上糖尿病。在三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青少年糖尿病人增长迅速

从遗传因素角度来说,成人糖尿病患者增多客观上成为青少年患病的高危因素。截至目前,由于投入力度有限,我国并没有关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专项调查数据。但业界保守估计,我国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占我国青少年人口的1%-2%。遗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综合因素成患者人数逐年递增的重要原因。 专家介绍,我国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人数增长的同时,还突破传统I型、II型的类型界限,越来越多的患儿呈现出混合型糖尿病特征。一些患者甚至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紧急情况下医生只能“先治疗,后定型”,然后

学蝗虫的姿势预防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3.47亿多人饱受糖尿病的折磨,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逾9240万,位居世界第一,这些骇人听闻的数字,标志着糖尿病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瑜伽姿势是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状态总结出的防病保健动作,如果您被评估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试试半蝗虫式动作,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够消除腰骶部疼痛,减轻疲劳。 1、预备姿势:俯卧,将双唇至下巴之间的部位触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半蝗虫式:吸气,上身及双腿缓缓抬离地面,双臂用力抬起来帮助腹部尽量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本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